一的基本释义:
1、最小的正整数。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扩展资料:
一的组词
1、一共
表示合在一起:三个小组~是十七个人。
2、一同
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出发。~欢度新年。
3、一向
过去的某一段时期:前~雨水多(指较早的一段时期)。这~工程的进度很快(指最近的一段时期)。
4、一样
同样;没有差别:哥儿俩相貌~,脾气也~。他们两个人打枪打得~准。
灵机一动:形容灵敏机智;一下子想出了办法,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
字典上取此意:#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一”在此表示 一次。
希望能帮到你。
祝学习顺利
读音:yī yí yì.。
解释:“一”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单独时:读第一声。在第四声前面:读第二声。如“一个”。在第一、二、三前面:读第四声。如“一起”、“一瓶”、“一生”。这种现象语言学上叫“语流音变”。
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前读去声(第四声 )如:一家、一直、一笔;不说、不行、不好……。
在去声(第四声)前读阳平(第二声)。如:一月、一致、不去、不怕、七倍、八万……。
在两词中间读轻声。如:试一试、说一说;受不了、差不多……。
组词:一掷千金,一毛不拔,一生一世,一日千里,一枕黄粱,一叶知秋,一钱不值,一诺千金,一心一意,一鼓作气,一败如水,一曝十寒,一箭双雕,一鸣惊人,一败涂地,一字千金。
,一命呜呼,
造句:
虽然到了吃饭时间,小明还在一本正经的在看书。
老师一本正经的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课。
看着小强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爸爸说话总是一本正经。
记得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他亲热的对我说:“赵斌,给你一块口香糖。”我心里想:这个小气鬼今天怎么变的这么大方了。于是我问:“真的吗?”他一本正经地回答:“真的呀,好哥们之间不讲假话!”说完,他从书包里拿出一盒口香糖,可里面只有一支。我一手慢慢地拉出那支口香糖,刚要打开,可感觉不对劲!这时我看见李江涛诡秘地笑着。
—— 森【新】1.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2. 幽深可怕的样子。3. 严整的样子。如:森严。—— 森【辞】1. 树木浓密的样子。2. 灰暗阴冷的样子。3. 整肃, 不可侵犯。4. 众多的。 【说文】木多貌。
新华辞书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出版。1956年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年重排。收单字一万一千余个,复音词、词组三千五百余个。按汉语拼音字母编排,另有部首检字表。
词语分开解释:字典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说明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中国古代称“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最早的汉语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
内容综述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初版)》以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字头。1957年,在作了较大修改后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往后不断进行修订。
所收单字由最初的8000个左右增至13000左右,全部单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并且每个版本都反映了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4%B8%80%E6%96%B0%E5%8D%8E%E5%AD%97%E5%85%B8%E8%A7%A3%E9%87%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