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数的运算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与其他运算一样,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也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工具,但它的这些价值只有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才能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学生只有通过从具有现实性的题材中去发现除法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价值。所以,本单元教科书在价值取向上,注重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题材,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实用价值。例如,在口算学习时,引导学生解决游乐场及学校新生分班中的数学问题;在笔算学习时,引导学生解决养鸡场中的数学问题。
能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计算,具有选择适当算法(如口算、估算、笔算、使用计算器计算)实施计算的经验,是数学教学中培养数感的重要内容。在除法运算中,口算、估算与笔算联系十分紧密。具体讲,在笔算的试商时,首先可以把被除数、除数看作整十整百数,并用口算的方法找到初商,体现了口算和估算在笔算中的作用。所以,本单元教科书没有在笔算的试商中把口算、估算结合起来去找初商,这不但体现了3种计算方法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四年级上数学1-8单元思维导图章节内容大致是。
1、思维导图知识,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认识、读法、写法以及大小比较等)。
2、思维导图知识,公顷和平方千米。
3、思维导图知识,角的度量(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和画角)。
4、思维导图知识,三位数乘两位数。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思维导图知识(另包括画垂线,长方形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6、思维导图知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考点内容最多,重点掌握)。
7、思维导图知识,条形统计图。
8、思维导图知识,数学广角问题,优化(主要弄明白沏茶问题,烙饼问题和田忌赛马这三个实际应用问题)。
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思维导图,中国应用思维导图也有20多年时间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1~8内容如下: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 个 、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 “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 “四舍五入”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角的度量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数线段(数角)的方法:总段数=最小段数加到1 。
射线条数:一端延长=点数 两端延长=点数×2 。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除法变化规律:商和除数不变,其他两个同大同小;被除数不变其他两个一大一小.。
五、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地底。
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或易变性。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应的底和高。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四个内角和是36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也相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
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扩展资料:
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思维导图如下:
思维导图大纲: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1.1. 笔算
1.1.1. 用2位数个位上的数乘3位数,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1.1.2. 用2位数十位上的数乘3位数,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1.1.3. 将两次相乘所得的积相加。
1.2. 特殊情况
1.2.1. 因数中间带有0
1.2.1.1. 0不能漏乘
1.2.1.2. 乘完加上进位的数。
1.2.1.3. 无进位时写0。
1.2.2. 因数末尾带有0
1.2.2.1.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1.2.2.2. 因数有几个0结果就填几个0。
1.3. 常见数量关系
1.3.1. 总价问题
1.3.1.1. 单价×数量=总价。
1.3.2. 路程问题
1.3.2.1. 速度×时间=路程。
1.4. 积的变化规律
1.4.1.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1.4.2. 当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时,积就乘或除两次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