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写作背景是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在冬天里,绍兴可算是生冷的,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作文网:home.sanwen8.cn。
在这个昔日的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鲁迅的故居已大部分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印。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一段江南的气息。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鲁迅走了,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的来凭吊的人们,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
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内容简介
《鲁迅传》不盲从现成的结论,不追随流行的观念,而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力图写出真实的鲁迅。鲁迅是一个顽强的战士,具有不屈不挠的性格,但却不是终日“横眉冷对”的无情者,他有自己的生活爱好、私人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人。《鲁迅传》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对于传主的各个生活侧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要了解中国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必须阅读鲁迅,认识鲁迅,否则就无从入手。正因为鲁迅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潮联系紧密,所以围绕着他的论争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对于他,却常常有无意的误读或有意的曲解,这就离开了真实的鲁迅。
编辑推荐
《鲁迅传》代表着当代学人对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理解。由《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著作合辑而成。许寿裳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 许寿裳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作者简介
许寿裳(1883—1948),字季薷,又作季芾,号上遂,绍兴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传记作家。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官费赴日留学,入弘文学院补习日文,与鲁迅相识,结成挚友。曾编辑《浙江潮》,后转入东京高等师范读书。曾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教育部编审等职。1946年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 著有《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章炳麟传》、《俞樾传》、《中国文字学》、《李越缦(秋梦记)本文考》,以及《传记研究》、《怎样学习国语与语文》、《考试制度述要》等。
鲁迅的传记到90年代末已达27种。其中,半部的4 种,未完稿1。
种,全部的23种。计有5 人写过2 种,2 人合著1 种,多人合作、一。
人执笔2 种,总计是23人写出27种鲁迅传。与据说已有200 种传记的。
印度诗圣泰戈尔相比,尚差得甚远,然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已属独树。
一帜,扩大到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的领域,也罕有能与鲁迅比肩者。
因此,认真梳理、评述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科学地评析这27种。
鲁迅传的得失,从理论上总结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经验,探索新版鲁。
迅传的写作新路,不仅对鲁迅研究会有所推动,而且对其他中国现代。
作家研究和传记写作以至整个传记学的理论建设都会有所裨益。
一、鲁迅生前时期的短篇评传
1936年,李霁野建议鲁迅写一部自传或协助许广平写一部鲁迅传。
鲁迅在5 月8 日回信中说:“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
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
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这幽默的语言,表现了鲁迅淡。
泊自守的谦逊美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认为传记写作应该坚持。
实事求是、不为亲者谀美的科学观点。
所以,鲁迅毕生没有写过长篇自传,只是在特别必要时写过三次。
小传,都写得客观、简约、准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对传记的观。
念。
而面对要为自己写传的人,鲁迅也并不一律阻拦,只是希望能够。
真实、中肯。增田涉把传记腹稿告诉鲁迅后,鲁迅立刻就写了“搔痒。
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这两句郑板桥的诗送给他,(1) 充分。
说明了鲁迅对传记有着严格的要求:希望听到“入木三分”的深刻批。
评,反对“搔痒不着”的浮浅赞谀。据曹聚仁回忆:30年代,当鲁迅。
问他是不是准备材料替自己写传记时,他承认要写,但表示要把鲁迅。
写成一个“人”,而不写成一个“神”,鲁迅默许了这一点,并不阻。
止他写传。(2) 事实也正是这样,鲁迅生前就认真过目和修订过两位。
外国友人给自己写的传记。
一位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33年,斯诺在上海访问了。
鲁迅,写了这篇评传。鲁迅看过译文之后,逐段作了细致入微的订正,
写了“对于《评传》之意见”,附于同年11月5 日致姚克信后,请姚。
克转呈作者,予以修改。“意见”对事实审核极严,例如原文说鲁迅。
“在孩时”父亲死去,鲁迅则指出:“父死我已十六七岁,恐当说是。
‘少年时’了。”原文称鲁迅为“中国高尔基……”,鲁迅则指出:
“当时实无此语,这好像是近来不知何人弄出来的。”说明鲁迅对传。
记的史实是持何等严格的科学态度。斯诺的这篇评传,1935年1 月以。
《鲁迅--- 白话大师》为题发表在美国《亚洲》杂志上,同时还登载。
了1933年5 月26日斯诺专门为鲁迅拍摄的一帧半身照片。斯诺曾把这。
期杂志寄给鲁迅,查当年1 月17日《鲁迅日记》,有“得施乐君所寄。
一月份《Asia》一本”的记载。翌年,伦敦出版了斯诺编译的现代中。
国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其中收有这篇文章第八段以后的文字,
题目改为《鲁迅评传》(3) ,文字和内容也稍有删改。斯诺这篇经过。
鲁迅亲自订正的“评传”,尽管属于短制,一些地方也存在误记,却。
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作者没有预定的框框,是从与鲁迅及其所。
处环境的直接接触中得出的感受和判断,所以往往比后来的许多煌煌。
大论更符合实际。例如关于鲁迅“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的。
观点,一直被当作斯诺的一个错误,其实恰恰是与实际相符的。1930。
年9 月17日,在史沫特莱和上海左翼文化界为鲁迅举行的庆祝五十诞。
辰招待会上,鲁迅自己就说过:现在被请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一些年青朋友要求他当一个无产阶级作家。他要是真的装作一个无产。
阶级作家的话,那就未免太可笑了。他的根,他的创作生活,是植在。
半封建的农村中,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中的。除了自己的故乡和周围一。
些知识者之外,对于其他任何的知识集团知道得很少。他也不相信中。
国的知识青年,没有体验过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希望与痛苦,便能产。
生出无产阶级的文学。(4) 大量的史实充分证明斯诺“评传”关于鲁。
迅“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作家”的观点,不仅不是什么错误,而。
且是斯诺“评传”中最可贵之处。另外,斯诺对阿Q 的分析很精警,
对鲁迅和林语堂眼睛的描写也很有神采,巧妙地把采访鲁迅时的感受。
与鲁迅生平、著作的评述揉和在一起,既给人以亲切的真实感,又没。
有脱离以传为主的宗旨,这为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人写作鲁迅传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
另一位是日本学者、鲁迅的私淑子弟增田涉。1931年春天,增田。
涉来到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师事鲁迅。从3 月到12月末的10个月。
期间,每天午后在鲁迅家度过3 小时至4 小时时间,两人并坐在书桌。
边,一字一句亲耳聆听鲁迅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和《呐喊》、《彷。
徨》等著作。时而还转入杂谈,参加对时事的批评。每天又受到许广。
平夫人点心或茶水的招待。每星期大约有两次在鲁迅家吃饭。这种手。
把手的个人教授与谆谆教诲,的确是得天独厚,连中国人也不曾得到。
过的,为传记写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于是,增田涉在八月间起草了。
《鲁迅传》的初稿。据他后来所作的《鲁迅的印象》记载,鲁迅看过。
原稿并进行过修改(5) 。1932年2 月,增田涉又在东京作了进一步修。
改,发表在《改造》杂志1932年4 月特别号上。后来又由梁成译成中。
文,刊于1935年《台湾文艺》新年号。由于前言所述创造社压下罗曼。
×罗兰致鲁迅信一事有误,郭沫若写了《<鲁迅传>中谬误》(6) 一。
文,发表于该刊下一期上,予以申辩。因此,1935年6 月岩波文库出。
版佐藤春夫与增田涉合译的《鲁迅选集》附录此传时,就删去了前言。
然而因为没有署名,被误为佐藤春夫所作。1936年7 月上海当代书店。
出版的钱浩所编《鲁迅文学讲话》(7) 和1947年2 月上海博览书局出。
版的邓珂云编、曹聚仁校订的《鲁迅手册》(8) ,都收了此传,也照。
删了前言并注明佐藤春夫所作。由此以讹传讹达40年之久,直到1976。
年钟敬文先生翻译、出版《鲁迅的印象》才得以纠正。增田涉的这篇。
鲁迅传,约有两万字,篇幅比斯诺的长,叙述也较为详细,但是水平。
却不及斯诺的高,也不及他后来所写的《鲁迅的印象》,记叙过于琐。
碎,引用鲁迅的话过多。看来对于鲁迅这样巨大的存在,是需要长时。
间消化过程的,离得过近,看得过碎,反倒不易把握他。然而由于这。
篇小传是亲访鲁迅之后写的,记录了鲁迅当时的真实谈话,对于认识。
鲁迅的内心活动和他所处的实际环境很有参考价值。例如关于创造社。
和太阳社的谈话,鲁迅认为“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是不够的,并且没。
有把握住客观的现实形势。英雄主义的公式主义者,在政冶上是和中。
国共产党的李立三路线同样陷入于左倾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李立三是。
失败了,他们也失败了。现在的青年大都是幼稚的,攻击我是反动,
但他们什么也不懂得,却都好像吃了辣椒似地,因为辣椒一时是会使。
人兴奋的。”这样的谈话,在鲁迅正式形成的文字里是没有的,但从。
鲁迅思想实际与当时所处环境来看,却是属实的,反映出了鲁迅对于。
中国社会实际的深刻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它还有鲁迅关于。
革命问题的看法和不能把他五四前后的作品看做是无产阶级的、也不。
能把他说成是无产阶级作家的谈话,也都异常重要。从传记体例上看,
增田涉也同斯诺一样,由访问的感受写起,既增添了亲切感,又保存。
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有可资借鉴之处。
总之,斯诺和增田涉这两位外国友人写的鲁迅传,虽然有失简略,
亦有粗疏、失误之处,但是终归为亲访鲁迅之后所作,又经过鲁迅亲。
自过目和修订,自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鲁迅之所以支持外国友人。
写传,除了希望扩大中国左翼文学的世界影响之外,还因为有些话在。
国内不便明言。他在致姚克的那封信中就说过:“评传的译文恐无处。
登载”。
其实,当时国内也出现了短篇的鲁迅传记,虽然不像斯诺、增田。
涉那样明显涉及中国时政,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其中能在鲁迅传记学。
史上留下光彩一笔的,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艺术家王森。
然教授所作的《周树人评传》(9) 。这篇评传见于1934年6 月北京杏。
岩书屋出版的《近代二十家评传》一书,虽属短制,但却条理畅达,
言简意赅,结尾还插入鲁迅先生事母至孝的轶闻和课上课下都置铅笔。
于右耳上、与人力车夫共坐一凳、欣然大餐玉菽窝头等细节,使一位。
人间鲁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生动程度,是后来的许多传记没。
有达到的。实质上,传记成功与否的关键,并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
在于是否能够把握传主的突出特点,并予以生动的凸现。罗曼×罗兰。
的《贝多芬传》仅仅两万五千字,却把贝多芬的伟大形象雕塑般地成。
功凸现出来了,不愧为世界传记史上的大手笔。而在鲁迅传记学史上,
以至整个中国历史人物的传记文苑中,都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手。
笔。
二、鲁迅逝世后至40年代末的鲁迅传记。
鲁迅逝世以后,生前友好曾有过撰写整部鲁迅传记的动议,并商。
请茅盾执笔。茅盾认为,他只熟悉鲁迅后半段生活,而最了解前半段。
的是许寿裳。经过郑重考虑,他觉得不能草率从事,后因抗战事起,
就搁下了。直到1942年5 月,才有了中国人写的半部鲁迅传出版。这。
就是欧阳凡海著的《鲁迅的书》。
这本书由桂林文献出版社推出,约30万字,分四章十节,从1881。
年鲁迅诞生写到1927年离开广州。作者在自序中谦虚地说:“我不敢。
把这本书叫作评传,我对于鲁迅先生的差不多是全部作品的或简或详。
的分析,也决不能称批评,只能够当作是一种注解。”作者本来打算。
把鲁迅后十年的生活作为下册写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环境所限,不得。
不放弃,给后世留下了遗憾。不过,称该书为第一本的半部鲁迅评传,
还是当之无愧的。
欧阳凡海是1936年底开始准备这本书的。鲁迅逝世后,他应茅盾。
之约写了一篇论文《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10),茅。
盾认为很好,鼓励他继续研究,他于是着手写书。由于欧阳凡海写论。
文时就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论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精神,所以《鲁迅的。
书》具有相当厚重的理论份量。该书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准确地把握。
了鲁迅思想的真谛----奴隶观,并以此为核心结构全书,因而从基本。
原则上与鲁迅达到了契合。欧阳凡海认为:鲁迅在《灯下漫笔》里把。
中国历史分成“想做奴隶而不可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并且断定,历史的进化法则,决不能是永远循环的,做奴隶而不可。
得,和做稳奴隶的悲惨时代,可以用奴隶自己的力量来结束”。正是。
这种奴隶意识奠定了鲁迅以真理武装思想的可能。《鲁迅的书》抓住。
了这一点,也就从中把握了鲁迅思想和作品的基点。这也正是该书最。
可贵之处。其次,该书对鲁迅少年时代的描述很有特色,从“自然界。
的天真与当时人类社会的矛盾的表现”、“迷妄与虚伪的世界”、
“个性的表现”、“故事想象的世界”、“神佛的环境”、“从大自。
然看到了善与美”、“抄书和图画的兴趣之发生”这七个方面概括少。
年鲁迅的心灵世界与艺术世界,的确是非常全面、深刻、富有诗意的。
而这又是鲁迅传记写作史上的首次实验,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就显得。
格外难得了。再次,该书注意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范畴去看鲁迅,把。
鲁迅的心态变化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考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
正确的结论。例如第三章“流入冷藏器的热情的变化”,详述了辛亥。
之后袁世凯的窃国与北洋军阀的混战,就清楚地说明了鲁迅当时寂寞、
苦闷、越躲到古书的“冷藏器”中去、压在心之底层的热忱就越火热。
的心灵锻铸过程,驳斥了所谓鲁迅当时没有起而反对军阀统治的无端。
指责。第四,该书对《狂人日记》等小说创作手法的分析和前期杂感。
诗的素质的体悟也有其独到之处。总之,《鲁迅的书》不愧为第一本。
颇具理论份量和深度的半部鲁迅评传。当然,这半部评传也有明显的。
不足。例如把《阿Q 正传》局限在一篇不很重要的杂文《知识即罪恶。
》中,认为《阿Q 正传》仅仅表现了这篇杂文的思想,就不能不大大。
限制了对阿Q 这一不朽典型的理解。对此,著名文艺理论家邵荃麟曾。
在《关于< 阿Q 正传> 》一文中予以纠正。但是,邵荃麟最后仍然肯。
定欧阳凡海的《鲁迅的书》“大体上仍不失是一本研究鲁迅的较好的。
书,有许多见解,是很卓越的,正确的”。(11)另外,该书对传主的。
称谓也有不妥之处,一律称发表《狂人日记》以前的鲁迅为“豫才”,
虽然作者也申述了他的道理,然而总不大合乎读者的习惯。后来的鲁。
迅传就不这么做了,开头说明周豫才就是后来的鲁迅,然后就以鲁迅。
称之,倒比较顺乎自然。
《鲁迅的书》之后,又出现了一本不能称为正式传记、但又不能。
不提的鲁迅传,这就是郑学稼著的《鲁迅正传》。
这本书最初由江西的胜利出版社于1942年7 月出版,约10万字,
分“假洋鬼子”、“十四年佥事”、“《呐喊》”、“《阿Q 正传》”、
“不准革命”、“浪子之王”、“革文学的命”、“传赞”八章,附。
录1937年登于《青年向导》上的《两个高尔基不愉快的会见》一文。
香港亚洲出版社于1953年元月重版,1954年11月又再版。再版本删去。
了附录,增加了《再版序言》,说这本书大约是于1939年在重庆北碚。
附近写的,时年32岁。他以当时“单独地一贯地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
而感到自豪,足见这本书是以F.G.为宗旨,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
这本所谓“正传”的资料非常粗疏,例如鲁迅少年时因祖父科场。
案而遭遇到家庭变故,当时已为学术界所知,而“正传”作者竟说。
“不明白这大变故,究是什么”。并在注中信口说道:“笔者有一位。
朋友--- 他也是绍兴人。他为着文化的工作,在上海曾和笔者有一次。
偶然谈到鲁迅--- 似乎是为鲁迅募出版物的经费。他说,鲁迅的父亲。
(也许是他的祖父,我忘却了。)以家贫,常在考场内抢替,有一次被。
发觉入狱。周氏因之全家搬到杭州附近,至犯人死亡止。”真是谬误。
之极!孤陋寡闻,连最起码的资料都没有掌握,就竟然妄作什么传记。
然后又道听途说,信口雌黄,谬以千里。仅此一例,就足见郑学稼的。
学风,足证此所谓“正传”的水平了。
该书攻击鲁迅的主要论据之一,是说鲁迅在教育部当了十四年佥。
事,却没有反对北洋政府。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因为革命的爆发,
无论是对时代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需要经过一定的酝酿期,时。
机不到是不会爆发的。鲁迅也从来没有隐讳过自己这一时期的沉闷,
他这时实质上是为了五四前的“呐喊”而进行着精神上和哲学、文学。
及学术上的准备。诚如欧阳凡海在《鲁迅的书》中所说,是将热情。
“流入冷藏器”中,这恰是鲁迅后来成为坚韧战士和深刻思想家的主。
要前提条件之一。
该书对鲁迅作品的评述也很简陋、浮浅,引一段作品的大意,然。
后议论几句。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角度来看,这种写法也是非常稚陋,
不入堂室的。
这本“正传”给人留下的教训是:从狭隘的政治功利出发,又不。
掌握翔实的资料,不具备严谨的学风和基本的才力,是不可能正确认。
识鲁迅,更不可能写好鲁迅传的。
不过,这本“正传”也从反面证明了鲁迅不可抹煞的巨大价值。
对鲁迅深抱偏见的郑学稼,也不得不承认鲁迅无可比拟的文学天才,
认为:“所谓鲁迅的真正价值,就是他以文学家身份,指摘中国旧社。
会的残渣。他是这工作的优秀者,他又是这工作在文艺上的唯一完成。
者。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没有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混乱情况误了他,
他会在写实文学中,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也许会成为我们的福楼拜。”
在文学风格上,认为鲁迅的“简洁文体,确有些和契柯夫相肖似”。
即使到了晚年,也“靠旧文化教养而取得之超过一般青年的文体”。
另外,郑学稼还把当时在上海的有些左翼文化人比作巴黎巴尔札克笔。
下的“浪子”。这些见解包含一定道理,有的甚至还算深刻。
总之,郑学稼的这本“正传”,代表了资产阶级右翼政治派别的。
一种鲁迅观,即从政治上攻击和否定鲁迅的左翼倾向,又不得不承认。
鲁迅的文学天才和文化修养。
前文说过,动议茅盾撰写鲁迅传时,茅盾认为他只熟悉鲁迅后半。
段生活,而最了解前半段的是许寿裳。许寿裳后来虽然并没有动笔写。
作鲁迅传,却努力撰写了许多有关鲁迅前半段生活的回忆文章,并为。
一本专门记述鲁迅前半段生活的传记作品作了序。
这本书就是王冶秋著的《民元前的鲁迅先生》,1943年4 月由重。
庆峨眉出版社推出。全书约10万字,分为“故乡与童年”、“由困顿。
走入歧途”、“海外八年”、“归来与出走”四章,记述了鲁迅从出。
生到辛亥革命后离开绍兴去南京这前半段生活。其特点是条理性强,
清新、简洁,列出一个个醒目的小标题,把鲁迅的生平轶事及所处环。
境眉目清晰地囊括于一本书中,使读者一目了然,诚如作者在后记中。
所说可以“减少一些将来写传记的人翻拣上的烦劳”。其中有些章写。
得很有情趣,例如“胡羊尾巴”一节,写鲁迅幼小时候的聪明灵活,
就很生动有趣;“张献忠与永乐皇帝”一节,写少年鲁迅遭受困顿之。
后,从《立斋闲录》等野史中知道了封建皇帝的凶残,将憎恨从张献。
忠等流贼身上移到永乐皇帝那里去,通过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少年鲁。
迅困顿后的成熟,并与鲁迅后来所作的“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
皮终,可谓始终不变”这一著名历史论断相对照,令人感到作者对鲁。
迅的理解是很深刻的,抓住了鲁迅思想的一些本质的东西。而这些本。
质后来却被忽略了,直到80年代以后才重新提起,由此更显现出王冶。
秋这半部鲁迅传记的可贵之处。但是,从整体来看,这部传记的写法。
还很不成熟,引文过多过长,段落分得过碎,小标题列得太烦琐,颇。
有轶事集粹的味道,离正规的传记尚相差较远。
总之,直到40年代,中国传记文苑上仍没有出现整部的正规的鲁。
迅传,足见其之难产了。然而,一位日本学者却很早就进行了尝试,
中译本于40年代在中国广为传布。这就是小田岳夫著的《鲁迅传》。
小田岳夫20年代曾在日本驻杭州领事馆任职,对中国情况很熟悉,
创作过长篇小说《义和团》等中国题材的作品,并从事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工作,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日本汉学家。他的这部。
鲁迅传,1940年在日本《新潮》杂志刊载过部分章节,1941年3 月由。
日本筑摩书房社出版。1941年12月,即伪满康德八年,长春艺文书房。
就出版了单外文的中译本。1945年12月,上海星洲出版社又出版了任。
鹤鲤译本。1946年12月,北平艺光出版社则印行了夜析译本,改题为。
《民族导师鲁迅先生的一生》。但是,这三种译本影响都不大,传布。
最广的是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10月版的范泉译本,当时许多报刊都作。
了转载和评介。
小田岳夫的这部《鲁迅传》,约10万字,共分12章,从幼年记叙。
到鲁迅在上海病故,是整个一生的传记。书前的序章对鲁迅作了总体。
性的评价,其中关于鲁迅与孙中山的比较颇有见地,认为“孙文是制。
造新中国的外表的人。而鲁迅,同他比起来,却是为制造新中国的实。
质而毕生忍受着苦痛的人。”“和孙文的总是满身洋溢着光辉的英雄。
不同,鲁迅则是一个寂寞的孤独的时代的受难者。”这一评价颇有见。
地,而且来自一位外国学者就显得格外可贵。后边12章生平评述,也。
还清晰有序,生动自然,构成按时间顺序结构鲁迅传的基本框架。但。
是,由于作者在人事和地域上的隔膜,评述中也常出现失误和疏漏,
例如鲁迅13岁时因祖父科场案遭遇家庭变故,作者对科场案一事竟不。
甚了了;说“鲁迅的父亲,对于孩子们似乎是相当冷淡的人,但祖父。
却深深地爱着孙子们”,也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特别严重的是,作者。
因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在推崇鲁迅的同时,竟得出鲁迅反对中。
国统治者、“无怪日本要为民伐罪,深入中国”的荒谬结论,所以必。
然受到许广平等爱国民主人士的批评。(12)从传记写作上看,这部《
鲁迅传》也显得过于单薄,引文过长,内容欠充实。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外国人写的单薄、有误的鲁迅传,竟然多次。
译成中文,在中国报刊上广为转载、评介,就说明中国读者是多么需。
要鲁迅传,而中国人写的鲁迅传又是多么难产了!早在1942年10月,
茅盾就在《关于研究鲁迅的一点感想》(13)中大声疾呼:;“研究工。
作中,应该包括一本正确而详尽的《鲁迅传》。在辛亥革命以前就和。
鲁迅先生订交的前辈先生,恐怕以后是要一天一天少起来了,而要写。
一本《鲁迅传》,一定要依靠他们前辈先生的许多指示和帮助。‘五。
四’以后,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今天全部存在,私人信札今亦保留不少,
然而‘五四’以前的此种材料,差不多没有了,所以要研究‘五四’
以前鲁迅先生的生活和思想,每苦于材料不足,惟有依靠鲁迅先生的。
老友们回忆,方能弥补这缺憾。有心作专门的鲁迅研究的人,似乎不。
应放过这可贵的时机了。一部好的传记将为其他严密的分工研究先树。
立了基础。”但是,愿望总不能成为现实,完整的鲁迅传迟迟不能出。
现。1945年10月重庆《中学生》月刊复刊后第92期上,曾雄心勃勃地。
刊登过陈原的传记小说《鲁迅:黑暗中国的明灯》初稿的第一章《鲁。
迅在故乡》,(14)然而虎头蛇尾,一章刊出后竟再无续作。1947年10。
月18日,著名现代文学史家丁易在上海大公报上又发表了《我们需要。
一部鲁迅传记》(15)一文,再次呼唤一部完美的鲁迅传记的出现,说。
明撰写和出版鲁迅传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正是由于时代的催促,
第一部完整的鲁迅传记终于出现了。
这就是王士菁著的《鲁迅传》,最初由上海新知书店于1948年1。
月出版,后来又由三联书店于1949年2 月再版并多次重印。全书40余。
万字,分十章详述了鲁迅从出生到逝世整个一生的历程与著作。许广。
平在序中喜悦地说:“胜利之后,有机会看到这本真正自国人写的《
鲁迅传》。他把中国历史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鲁迅生平经过,从头正确。
地、客观地寻找出它的所以然。惟其如此,才能了解鲁迅行文、处世。
的真意。这正是我多年心里所愿看到的,而希望竟在眼前实现,这一。
欢欣鼓舞,是不能言语形容的。”是的,在鲁迅逝世后的11年间,人。
们始终在企盼和呼吁鲁迅传的出现,却迟迟不能如愿,现在终于看到。
这本完整、厚重的大书摆在眼前,怎能不由衷地感到高兴呢?
王著《鲁迅传》的最大特点,是把鲁迅的著作生涯、战斗历程,
与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演变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定的历史范畴。
内审视个人的发展,将鲁迅的生平、著作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叙述得。
有条不紊、全面周严。其次,王著把鲁迅前期小说创作宗旨概括为。
“批判的清醒的现实主义”,是“针对着这一个在数千年专制制度下。
养成的,落后的蒙昧的自甘做奴隶的奴性,予以清醒的揭露,沉重的。
鞭策,严厉的批判”。这一论断是非常中肯的,后来的鲁迅小说研究。
者、包括作者自己,对鲁迅小说思想价值的认识反而比这时倒退了。
再次,王著按时间顺序和鲁迅生活的地点安排章节,条理清晰,进展。
自如,稳定了以时为序的鲁迅传的体例结构,叙述也还从容。总之,
在40年代末能出现这样一本大部头的完整的鲁迅传,的确令人欢欣。
当然,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和作者的年轻、学力的不足,这本鲁迅传。
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引证过多,引述鲁迅的原话过多,显得冗。
长、烦琐。另外,对鲁迅生活方面的事迹很少涉及,仅限于对鲁迅的。
生平、著作资料进行长编,未能升华到融会贯通、把握精神特征的境。
界,当然更未能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由此可见,写作一部真正成。
功的鲁迅传绝非易事,不经过长期的充分酝酿与惨淡经营是不可能的。
王士菁的《鲁迅传》出版以后,写出《鲁迅事迹考》的林辰,于。
1949年1 、2 月在成都《民讯》月刊第4 、5 期上发表了《鲁迅传》
的开头两章:“家世及早年生活”与“无需学费的学校”。(16)林辰。
对鲁迅事迹的考证颇见功力,这两章也写得较为精熟,本有希望写出。
更为成功的鲁迅传,(17)但可惜没有继续写下去,铸成鲁迅传记写作。
史上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