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以退为进
船在水中行,哪能总是顺水顺舟?
面对湍急的逆流,是选择乘风破浪、与逆流较量到底,还是选择以退为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呢?
乘风破浪以对逆流,势必险阻繁多、步步唯艰,在逆流中苦熬着忍受一浪高过一浪,也很可能是原地踏步,显然甚不理智,甚至于一不小心遭遇恶浪,弄得舟毁人亡,最终费力事不成,只能空叹息,岂不是得不偿失、因进反退?!
倒不如收帆停桨,任其随波逐流、因风摇荡,哪怕航船正在向既定目标一步步后退,也只管“闲庭信步”,等逆流变缓、风往前吹,再优雅地扬帆起航,一路顺风,直达目的,将那阻人前行的逆流抛诸身后,岂不悠哉、快哉?!
在这个信息飞快交换、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年代,我们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更多的挑战,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要想安逸地生存下来,一味蛮干是行不通的。暴风雨中,只有那些看似柔弱的小草才能存活下来,而那些一味顽强抵抗的大树,则大多折断了腰。乘风破浪者,我们不会觉得他是勇者;而心存“以退为进”如此智慧的人,才是真的难能可贵!
所以,逆水行舟,不要因“不进则退”而懊恼,“以退为进”才是处世之道。
望采纳
以退为进的作文
仰头轻叹、上
以退为进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竞争和对抗,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隐形的棋盘上布一个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所以我们要学会“退”,退是为了进,他它是进攻的第一步,待时机成熟,便可以以退为进,从而获得成功。人,确实是应当敢于拼搏,但这个拼搏是建立在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上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只会是以卵击石,白白葬送自己,这只是莽夫的行为。
聪明之人,会懂得知难而退,懂得怎样去拼搏。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落叶离开枝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灿烂;蜡炬燃烧完美的躯体,是为了拥有一世的光明。在人生的旅程之中,有太多的诱惑,不懂得放弃,只能在诱惑的漩涡中消沉;有太多的欲望与奢求,不懂得放弃就在人生的轨道之中消失方向;有太多的享受,不懂得放弃,只能沉浸在短暂的享受之中。
人们常常把追求的目光盯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对近在咫尺的宝藏却视而不见,宁愿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虚无缥缈的成功,也不愿意看见身边唾手可得的财富。幻想再美也只是幻想,只有选择放弃才是一种理智的体现!
成功人生不在于一时的得失,因为“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进与退
人类在不断地通过前人的经验在改进,在进步。而先前的各种社会经验总是通过各类书籍而延续了下来,所以进步总是脱离不了与读书的干系。
—————题记
一、进历史的车轮,飞快而过。从猿人到现代文明的现代人,一眨眼间,一晃而过。
我们通过古人留下来的“四书五经”学会了孝敬父母、老师;也懂得了众多生活阅历,使华夏儿女在“孝、敬”等方面卓然于世。通过古人的《三十六计》学会了种种战场经验。通过阅读古代名著、世界名著,了解了曾经的人生百态。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人类的不断努力中,我们一直进步到了今天。
今天也就是所谓的一种现代化,出门以车代步,上楼以电梯代步,曾几何时就连阅读书籍也变成了简单的网上阅读。这个社会逐渐趋向速成化,有众多的人认为网上阅读更方便了。不用翻页,不用抱着沉甸甸的一大摞书本翻来翻去地找……1993年网上阅读率为3.7%,2003年到了18.3%,然而到了2005年上升为27.8%,这个数据在日益渐长。我们可以从这个并不复杂的数据发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人类的进步。然而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小的隐患……
二、退课本上曾讲过,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永远地向着前方驶去。
而通过图书阅读率的下降这个数据又在证明,我们有些事是在往“后”退着的,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1999年图书阅读率为60.4%,而到了2005年阅读率首次低于50%。当了解众多原因影响阅读率后,我们发现因素不一。有人说没时间,有人说没地方借……
社会前进的时候,人们只发现,只看见了进步的、新颖的那些东西,而忽视了某些本质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所退之处。
三、合让我们在前进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传统的,但带动我们前进的,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比如阅读书本。只有这样,新旧结合,相互弥补,才能加快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对人类文明不断加以补充。
创新和继承结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这就是明智的选择。
小时候,和母亲下跳棋,我一直都是勇往直前从不后退的棋手。那时候大概是十来岁吧,我一门心思向前冲,认为下棋应该和开弓射箭一样没有回头路。母亲多次提醒我,其实下棋是可进退的游戏。有时候,后退是为更好地前进。为了证明这个道理,母亲每次都用心良苦地演示,特别是下跳棋时母亲非常喜欢用绿色的棋子,只见那颗颗鲜绿的棋子像根根嫩草似的破土而出,拱出营地,抢到了前线,闯进了我的阵地,最后占了我的制高点。至今我还记得那颗进进退退的鲜嫩棋子。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什么叫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我喜欢生活里懂得后退的人。念书时曾读过一篇古文,讲两位唱戏的名角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同演一出对台戏。其中一方的观众纷纷离座,涌到另一个戏台下面去了,这边的名角越唱观众越少。他羞愧万分,从此退居深山,苦练本领。几年后他重出江湖竟然一举压倒当年的对手,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姿态。运动会上,三级跳运动员,他的准备动作是后退,后退,再后退,然后助跑,起跳,跃出。他后退的每一步里都深埋着强大的爆发力,只有后退,他才会远离后退。有时候,人应该有自己的弹力,像弹簧一样,承受挤压再积极争取挤压后的一跃而起。从这个意义上看,后退就是为了前进。有位IT行业的朋友,前一阵子他扔掉了年薪近十万元的工作,回家专心备考,说要拿下一个计算机行业的权威国际认证。大家都说他放着中产阶级生活不过,回家当无产阶级实在不值!可他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说IT行业更新的速度太快。如果在一家电脑公司学不到东西,那你就是在贬值,即使每月近万元的薪水也根本弥补不了这个损失,现如今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更快地与世界接轨。我佩服他的勇气,为了求发展,他可以毅然地退回到最初的起步阶段。
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空间的后退,有时候,内心的收放自如比行动更困难。有人信仰不进则退,他们奋力向前,争分夺秒,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后退,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做人应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要不忘记前进,那么适当的后退和休养生息一样,是可以养人的。
(
二) 后退,表面看是怯懦的表现,但深深地蕴含着智者的用心,是取得收获的一种玄机策略,暗藏着更有效的前进。两军对垒,有胜利时的撤退,有战略上的后退……体育竞赛中的足球、篮球赛,当进攻受阻,往往是将球后传,谋取更有效的进攻,获取“破网”的收获;汽车驾驶员,在泊车时,有时也需要准确的后退,才能将车停在安全的位置;起步时,有时也需要谦让的后退,才能把车驶上前进的道路。 人们,多数主张或欣赏或赞美前进。前进,固然需要胆量和勇气,但也不乏莽撞者。常见的有,在公路上或在繁华的街道所发生的交通阻塞,多数是莽撞的前进所造成。有的驾驶员,明知前方塞车,也把自己的车往一点点缝隙里前进。结果,是把可让对方车辆开过来的道路阻住了,自己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互相挤在一起,造成交通堵塞。 芸芸众生,有时退一步是明智的,获得的结果可能是完美的。“前进”与“后退”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在追求欲望时,理性龌龊,前进则成了后退;相反,在错误或失败中,理性明智,后退也许能转变为前进。(
三)转个弯儿任何事情,发生以后,当事者如果一味愚昧地往牛角尖去钻,最后一定会活活地憋死在那个暗暗的、尖尖的、全无退路的牛角里。然而,只要轻轻地转个弯儿。灿烂阳光、康庄大道,都在那儿,等着。(
四)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后退不是放弃(
五)事例:勾践带着五千人马退守到会山,派人向吴王求和;刘邦在“鸿门宴”谢罪,赠玉璧;韩信忍受胯下之辱。韩信,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与张良、萧何合称汉三杰。少时家贫如洗,一日三餐都难以糊口,常从人寄食,被人瞧不起。他空怀奇志,终日背着定剑在街上游荡。一天,一个屠夫挡住他的去路,对他说:“你终日身背定剑装模作样,有胆量在我身上扎两刀;要是没有这个胆量,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当时围观者很多,都在看韩信的笑话。只见韩信默然不语,低头弯腰钻过屠夫的裤裆,神情自若地离去,周围一阵哄笑。后来他投奔项羽,项羽嫌他钻过裤裆不予重用。于是投奔刘邦,被刘邦为大将军,为刘邦屡建奇功。后与刘邦会师垓下,击败项羽,为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王朝立下大功,被封为“楚王”。当他衣锦还乡时,当年侮辱过他的屠夫向他叩头乞求饶命,韩信大笑,挽起屠夫说“我非但不杀你,还要奖赏你。”说“安”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纵观古今中外,凡国泰民安者,无不安之善也。古有西汉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开明之治”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盛世”;唐玄宗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时的辉煌;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纵览历来国与家,成于安者、败于乱。春秋战国年年战乱,民不聊生,民心涣散;三国鼎立,争战不休,人民受苦,宋元之时,民族烽火不断,边疆不安,国人遭殃。此所谓:乱者,祸之源也。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古时分散离合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以此为镜,台湾与大陆分离已久,国人关注,然而台独分子一意孤行,台独行径有增无减,这不仅影响祖国的统一,还会波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甚至于世界的安定,中国政府站在利民利世的高度,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安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平安定乃大势所趋。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社会安定发展推波助澜,祖国繁荣富强需要安定,社会安定需要统一,而统一大业的完成最佳途径是和平谈判,共创辉煌前锦!不论是祖国的统一,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共建和谐社会方兴未艾。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营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国人倍受鼓舞;科技发展观的落实,广得民心。古人有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国要以“安”为发展背景,万事以和为贵,贵在安定。全心全意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全面展开,安定和谐也变得日益重要。只有安定,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引亢高歌。以和为贵,贵在安定。
无论是在人生道路上,还是具体的工作生活中,无论是面对重大抉择的时候,还是面对日常琐事,无论是处理个人事务,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人往往首先是立足于一个“进”字,进攻、进取、进发、往往是自己喜欢的姿态,也是被他人肯定的态度。也就是说,很少有人喜欢或愿意选择停滞不前的,这样往往和懦弱、胆怯、没有理想、意志不坚定、缺乏进取心、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联系在一起,被人瞧不起,自己也觉得窝囊。当然,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退让、退避、退却就更是等而下之了,更是自己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别人也更要鄙视你。践踏你了。
可是,虽然人们不乐意退,有些时候还是非退不可,这样起码可以保全自己现有的利益、现在的基础,而且有再图将来的资本。因此,就有人安慰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一个人不能进的时候,还有个地方,有个空间可以让自己退回来,真的是件很荣幸的事情,也是一种值得欣慰的局面。你可以在这个不如现状但至少可以容留的地方做你的梦,做你的计划,做你的准备,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所以,最最可怕的是不能进却也无处退。我们有很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情形:进退两难、进退失据、进退维谷,以及诸如此类没有“进”“退”二字却表述同样意思的词。一个人,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面临这样的情景,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时候呢?比较典型的是在战场上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二是人在深山前有饿狼,后有猛虎。一个人能到这种地步,往往是环境所致或形势所逼,可有时候实在是自作自受。这里且不说形势或环境的情况,只说说自身的原因。说到自身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计后果、不留后路的瞎撞蛮干,盲目冒进,极端自信和自大。在战争中背水一战或者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但那是迫不得已的冒险,背水一战或者能求得一线生机,而不战就非死即降或者求降亦不可得。但人生路上你若不计后果不留余地则可能求死不得,求生不能。其次是有人既想当妓女,有想立牌坊,结果妓女不敢明目张胆地当,牌坊也立不成,这叫两头落空。也有这样的人,想左右逢源,对立的双方都不得罪,都想讨好,两面三刀,挑拨离间,结果双方都识破了他的把戏,都想置之死地而后快,他自然就进退不得了。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叫活该,是不值得我议论的。可是往往有这样一类人,性格过于耿直,为人过于实诚,没有社会经验,不懂人情世故,说话由着自己的原则,做事凭着自己的兴趣,谁也不用心计去防,以为人人像自己光明磊落,结果得罪了人还不知,被人暗算了还懵懵懂懂,发展下去,往往就把自己弄到进退不能的地步了,一点回旋的空间都没有。这样的人真的叫可怜可悲,却也是自讨苦吃,当然是后悔不迭,也无暇挽救了。
所以,人不得不在进之前或进中途时时考虑不能进的时候,不时停停步伐做下修整调养,或者干脆主动后撤,给自己进可攻退可守的空间,切不可因了意气、为了野心而不顾一切冒险出击,让自己最终进也不能退也不得。
在这件事情上,阿扁是个生动的反面例子。一次“兴扬之旅”弄得自己狼狈不堪,留下国际大笑话。他的结局我们自是可以拭目以待,估计就是这种进退失据、无地自容的境地,想来也是一种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