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观政治史,可知国家起源说有自然说、契约说、武力说、私有制说、氏族说等。据自然说之倡导者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其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第二章) 契约说之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就中又以卢梭著之《社会契约论》最为典性,概言之,即“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各个家庭成员,一经成年脱离家庭依附关系后,为了维护各自生来具有的自由和平等,确保自身生存的利益,理智地于社会生活中发生一种约束,当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协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障结合的人身和财富时”,“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将全部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转让给整个集体”,而原来的约束就转化成了“社会契约”。结合行为产生的道德与集体之共同体,“过去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武力说认为:“国家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军事征服,此说近代较为流行,论者遍及欧洲各国。" 私有制说见于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氏族说则为我国现代旧史家代表人物梁启超之主张,任公曰:“凡国家皆起源于氏族,族长为一族之主祭者,同时即为一族之政治首领。”(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载《新民丛报》第六十五号) 。
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人创造出来的。 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在西方:以希腊城邦为代表的城邦制国家(City—State, Etat—Cité)—帝国(马其顿或罗马)—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 Etat— Nation)。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出现得比较早,且形式少有变化。秦王朝便已经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础。 在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概首先从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其典型特征是王权与教权、封建主权力的斗争,而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对于市民社会的独立性也日益凸显。 第一个阶段是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第二个阶段是消除农奴、佃农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全国人民都只有一个上级:国王。在革命之后,这种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民族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则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就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是各种政治机构、行政机构的出现,如市镇议会、如各种咨询机构(逐渐演化成政府各部)等,这是现代官僚政治的开始。 第四个阶段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日益法制化。这个过程可以从英国大宪章算起,而到1628的Petition of Rihts和 1791的 Bill of Rights初步得以实现。它将政治权力及其运用规范到了一个成文法的框架之内,成为了后来代议制的先声。到了北美独立战争,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制订了成文宪法,制订了人权与公民权法案,使得个人可以对抗国家的胡作非为。
查阅《汉语成语词典》,对国字的解释,仅仅只是“国家”。对于“国家”的解释则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其二“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看看这本词典的出版日期是1998年11月,不知以后再版时,对这一条目是否修改。再看家的解释,有两条和我们此处所谈的家相近,一为:家庭,二为:家庭的住所。
这样的解释显然均不准确。本人理解:
国:由一定数量的民众和土地组成的主权独立体。主权涉及了诸多权力,诸如行政权、司法权、领土完整权、民权等等。
家:以亲族或者血缘维系,以一定的物权边界为范围的居住空间。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空间范围。国有边界,家也同样有边界。此外,再无共通之处。
问题在于,国和家连在一起,组织一个并列词组,便难以理解了。
词组一旦并列,便可以两头为重。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家国。以字面理解,似乎可以解释为,国就是家,家就是国。或者以国为家,或者以家为国。
这样理解的时候,这个词的问题就严重了。
在过去的皇族时代,国仅属于皇家,可以国为家,也可以家为国。但进入民主时代之后,国是大众的,是共和国或者合众国,国不再属于任何个人,因此,既不能以国为家,也不能以家为国。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会发现,国家的起源,实际并非我在此处所解释的国,也并非我们大家所理解的国。国的最初本意,其实是“城或城中”的意思。
《周礼·卷35》:“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对国的解释为“城中”。
《礼记·卷3》:“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对国的注释同样为“城中”。
《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此处的国字注释,为“国谓都邑也”。
有资料显示,国之字形初见于西周中期金文,有“淮尸(夷)敢伐内国”语,此处的内国,指的是诸侯属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诸侯国。
可见,国字最初,指的是诸侯属地或属国。那么诸侯属国,最初便是今天国的概念吗?显然不是,我们只要看一看国字的结构,首先是四面城墙的一个“口”字,里面站着人,持着“戈”,“므”似乎既可以理解成人人持戈,也可以理解城外面的大城套小城。
仅以象形来理解,“国”便是守城的意思。和上面一些文献中解释的都邑或者城中,完全一致。
《周易》中有“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据说,这是最早将国家一词并列的例子。但此语中的国家,显然不是今天所理解的国家,却是指国和家两个不同的单元。此外,《尚书》中亦有“国家”出现,这里的国家,同样是一个复合词组,国和家并列。
之所以国家并列,是因为周朝封建制所致。周朝分封,有诸侯和士大夫之别,并且有畿内卦邑畿外封国之说。
所谓畿,即天子辖下之地。《尚书大传》:“圻(畿)者,天子之境也”。《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意指天子的直属领地方圆千里。此处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邦”,韦昭注:“邦内,谓天子畿内千里之地”。《礼记·王制》云:“千里之内曰甸”。
由此我们可知,周朝分封,周天下首先在皇城附近划下了一块千里之地,作为自己的属地。这块地,有着诸多不同名称,既称圻,也称畿(实际畿圻通假),同时还称甸和邦,也称县。春秋初年,“国中之乱”,此处的“国”,指的是皇城。并不是畿也不是邦。可见,国指的是都邑,此说不错。今天国的概念,在周代应该等于“朝”。
分封之后,各诸侯所辖地也称“国”。我们今天的理解,这些封地具有畿的性质。实际上并非如此,国仅仅只是指一座封城,诸侯的国,和皇城的国,都是城廓。因此,我们今天所谈的六国,实际仅仅只是六城。齐国、赵国、楚国、秦国等,准确的理解,应该是齐城、赵城、楚城、秦城。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封国的内质,已经不再限于城廓,而是有了邦,又因为国是一种习惯称呼,甚至成为姓氏的起点。加上周朝实际存在,各国虽有僭越称帝的,却没有僭越称朝的。国字,便开始有了今天国的内涵。
再说“畿内封邑”和“畿外封国”。
周制中,畿外之地,封给诸侯,称为国。畿内之地,封给士大夫,称为邑,也称为“家”。因此,诸侯之地称为国,士大夫之地称为家。
显然,最初家的意义,和今天的家,亦是不同了。今天家的概念,比最初的概念外延要小得多。而《尚书》或者《周易》将国家并列,道理非常明显。无论是诸侯还是士大夫,均属于朝中重臣,“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就意思浅白了。
由上述可知,今天如果仍然沿用国的概念,并不为错。用已经被缩小范围的家的概念,同样不错。但如果仍然使用国家的概念,便大可值得商榷。
21世纪已经进入民主时代,国是民众之国,家却是私人之家。国和家连用,显然已经不符合我个今天的时代精神。
祖国,
祖,形声字。左边是虔诚求神保佑,是形。右边是一个且,声。
在远古时期,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死亡率极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必然的。
这个且字,是一个象形字,画的是男人的阳具。属于生殖崇拜(天门的华表也是)。
于是就有了祖宗祖先祖祖辈辈的词语。
————
国,形声字。外头一个框,囗。画了个范围地域,是形。里头是或字。是声。
这个或字,用干戈用刀枪,把人头砍下掉在地上。
从而,这片领土就被自己部落所占据了。生存繁衍,经年扩大地盘。形成了一个势力范围——商朝叫做国。周朝延续称之为国。
————
祖国两个字连在一起,是由东瀛小日本传过来的词语。
(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利用,是社会向前走的体现。就像媒体上的那些黑体字,很醒目,也是日本传来的。)
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意思是: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扩展资料
那么“中国”的本意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国”字说起。“国”与“或”字相通,原意是指城、邑。当先民因农业的发展而定居下来以后,以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居民点和城市,城里称为国,城外近处就叫做郊人。
开始时,国的差别并不大,但以后有的国发展较快,有的则已经扩展到原来几个国的范围。于是大的单位就被称为“邦”,小的单位才称为“国”。
周朝西周时,周王被称为天子,由他分封或得到他承认的国称为诸侯;但无论天子还是诸侯,他们居住的城邑都是“国”。既然同时存在那么多的国,在名称上就渐渐产生了区别。
天子所住的“国”(京师)处于中心、中枢地位,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前面提到,周武王在灭商后,认为上天将“中国”交付给了他,就是因为已经占有了商的京师。
周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攻入镐京,杀了周幽王。犬戎虽然暂时退出了镐京,但随时威胁着周人。第二年,幽王之子平王适都洛邑。周人大多随平王东迁,丰镐一带都给戎人占了,自然就丧失了“中国”的地位,而洛邑及其周围地区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
春秋时期春秋时的“中国”还具有民族意义。如秦国,不仅已经从戎人手中夺取了丰、镐和周人的发祥地周原,而且向西征服了戎人各部,其势力已足以与晋、郑等国抗衡。
这样一个大国,又占有原来的“中国”,照理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中国”,但由于秦人出于东夷,又长期处于戎狄之间,因此在春秋时代始终被“中国”的诸侯看作“夷狄”,挤不进“中国”诸侯会盟的圈子。
“中国”一词的由来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5%9B%BD%E5%AE%B6%E4%B8%80%E8%AF%8D%E7%9A%84%E7%94%B1%E6%9D%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