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社会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但是人类社会还是从林法则那一套,弱肉强食。
美丽国说制裁你就制裁你,美丽国说你是恐怖分子就是恐怖分析,而且后面还跟着一群阿谀奉承的哈巴狗。
这个世界不太平,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的国度;这个世界不安全,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
看看现在的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人民,是谁带给他们无穷的灾难?
美丽国建国240多年,只有16年没有发动战争,他们在全球各地挑起战争,为的是他们霸占当地的财富,哪里管老百姓的死活。
你以为你善良,正直,宽厚待人,但是那些列强却把你当案板上的肉。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所以现在的岁月静好,都是有无数的英雄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如果你热爱和平,享受安全,那么就心存感恩,感谢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保障,感谢那些英雄默默地付出。
即使做不到成为英雄,也要做一个尊重英雄、敬重英雄的人。
我爱你,祖国!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我们都是幸运的,能够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尤其是通过对《这就是中国》的学习后,我更加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文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再也不局限于国门之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研究、喜爱中国文化。
虽然崇洋媚外的思潮在中国还有不小的市场,但中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大势正在形成,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人们的“衣着图案”的改变就能看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很多服装品牌都喜欢用英文作为衣服上的装饰和图案,认为可以增添衣服的潮流感,甚至有的服装厂连某个单词的意思都没弄明白。
就把这个单词印制在衣服上。现在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时尚”,开始重新发现和使用中国文化的美感,运动品牌“李宁”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将中国文化与品牌的服装相结合,大胆将汉字印制在衣服鞋子上,让国人和老外看到了我们的文化与时尚。
而且,伴随着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内经济发展飞速,在实现国家崛起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开始进入了繁荣时代,这种繁荣,只有一个“文明型国家”才能做到。
中国人产生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这和过去那种文化自觉不完全一样,它在新的、更高的一个舞台上。从最近的中国电影、中国动漫中可以真切的体会感受到中国在文化方面正在一步一步的自信了起来,像《流浪地球》、《哪吒》的成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综合实力也有着大幅的提升,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建设工程上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伟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实力。
我们从一开始高科技芯片要向西方进口,到华为5G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这就是中国的进步。往小的方面看,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从侧面展示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记得我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时是在高中。
那时候的智能手机受限于网速和手机性能,最多就是玩玩游戏聊聊天,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年后手机竟然成为了支付的工具,小到买早餐坐公交,大到买房买车,都可以用手机支付来实现,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而这种移动支付,在国外还很难以普及。
张维为是中国人从自卑走向自信道路上的一个历史必然。矫枉须过正。历史会肯定他的价值。
就张维为的观点来说,认同他对中西政治差异的认知的,但是其他领域的论述,只能从表面做文章,讲得不深入,观点缺乏论证。就学历之传言来说,没有调查,但觉得这个跟节目质量没什么关系。
至于很多人说他逢迎,我觉得倒也未必。如果说他的观点都是违心的话,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说中央的好话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下是没人叫好的,知识界也都是清高者多。在明知不讨好的情况下,敢于公开叫好的学者,是蛮值得敬佩的(轻喷)。总之,那怕有诸多论证很不严谨,那怕有很多对中国的褒奖颇为牵强。
张维为的《这就是中国》有两点不满的如下:
1、除了他对民主政治、基层政治的理解之外,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论证,比较空洞,难有说服力。
2、作为一个媒体栏目,选题匮乏可能是一个宿命。如今这一栏目已经奔百集去了。车轱辘话太多,已经没什么新意了。
之前看完张维为的《中国信心》演讲,甚至有人每天反复地看这个视频,这次演讲,张维为通过指出国外一些落后于中国的情况,以此增强观众对中国的信心。我觉得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当然,看过此次演讲的人,对此的态度褒贬不一。
我认为此次演讲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言论的确很多,对中国的丑化和妖魔化的确不曾断绝,演讲中也是有一些靠谱的发言,但是我听过演讲后,我认为中国已经取得这么大的进步,但仍有相当大的一个人群,特别是知识界、媒体界,这些人不自信,总觉得还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彼岸世界,就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有一些事实是不得不承认的,但是中国不要失去信心,还是有希望赶超美国的,
看过演讲的朋友们肯定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总结来讲,就是中国,你要自信!毕竟,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游历世界各国、体验风俗民情也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做到,而绝大多数公民对西方国家的认识较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媒体、网络、报纸等。就像你吃不到葡萄你就说葡萄酸,是不是非常的片面了,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通过媒介是很正常的,但是也要亲身体验一下,这样才更全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优秀民族,中国共产党更是充满自信的先进政党,信心来自于实力,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会让全世界惊讶,这是要靠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华民族的富强指日可待。
客观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的演讲。对于张维教授演讲的评价好的坏的都有,因此听众要客观选择对自己有作用的演讲内容来激励自己。张维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发人深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是民族的脊梁,是学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学者。
张维为教授的演讲言论恰恰说明了当今中国人最缺失的是自信心,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中这种自信心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封建性知识分子、买办性知识分子几乎都是没有自信心的中国人最好证明和代表。
在他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必须同时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崛起。买办知识分子统治中国思想、教育、文化和舆论界的局面,同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中国的历史使命是完全不相称的;
这是一种怪异的、扭曲的、令人痛苦的统治,这种统治使中国崛起的势头正在趋于自我瓦解,因此也是必须亟需加以彻底改变的。
因此对于文化,不只是少数民族,乃至汉族,以及外国的民族都有这个对传统文化扬弃的问题。如果做不到对于这一点,只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最后变成保守主义。
扩展资料:
张维为教授的相关介绍:
出生于1957年12月,上海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小平高级翻译。
2016年5月,张维为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为政治学领域的代表就理论创新、中国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议题作了发言。
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