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 《小儿垂钓》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6、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9、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于鹄《巴女谣》
10、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崔道融《牧竖》
杨万里描写儿童顽皮淘气的诗:《舟过安仁》、《稚子弄冰》。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赏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赏析: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杨万里描写儿童顽皮淘气的诗句有: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儿童们的天真活泼,追赶蝴蝶的场景。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过安仁》
描写孩子乘船的可爱行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弄冰》
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描写追捉柳絮的儿童。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辛弃疾的《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