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寻人启事”,标题为:《诚征母亲———春天的化身》。正文是:寻求一位女性,能煮、能缝纫、会护理、会补习功课、早起晚睡、永远忍耐、忘掉自己,每日工作至少十八小时,必要时要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每周工作七日、无娱乐、终身不得辞职……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启事下端画龙点睛:除了母亲,谁能荣膺?让我们齐呼:母亲,我爱你!
其实,这是有人用另一种姿势深情地定义母亲。 为女者,弱;为母者,强。
想起母亲,我们热泪滚滚……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生日,是母亲做妈妈的日子,也是母亲最痛苦的日子。从那天起,母亲少女时代最美好的梦想,都变成忙忙碌碌的现实。她照看我们长成她少年时代的模样,而她却变成年轻时自己也最为不屑的“家庭主妇”。
这一切,很残酷。母亲,心甘情愿。
母亲在脐带的另一端浇灌幼小生命;包裹着那浓淡适宜的“糖衣”,我们掬起过去,摊开未来,捧起岁月,拥抱高深莫测的永远。
注视子女的青涩、鲁莽和自以为是,多少次,母亲心疼得无言以对。而如今,母亲与我们相拥的过去在蜕变,幻化成她与我们共同的未来。
牵着母亲的衣襟,穿过流转的岁月,时空的变幻抹去季节的缤纷,却风化不了母爱的,色彩。
想起母亲,我们热泪滚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淋漓尽致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得志的时候,母亲教诲你不要迷失自己。
失意的时候,母亲的鼓励及安慰,总能让你在逆境中找到自我。都曾踩着树梢去够云的衣裳,都想孑然一身去浪迹天涯……全然未曾顾及,母亲的青丝已被我们的脚步牵绊成白发。
儿行千里母守望。母亲说她并不孤独———与她做伴的有人世间所有孤独的母亲。“做父母的不图儿女什么,只要你们能幸福、快乐,不再让父母担心,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所图的报答!
多给母亲一点爱吧,哪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静夜里电话中的一声深情的,问候。
想起母亲,我们热泪滚滚……
人生在世什么最宝贵?母爱。每一个伟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感谢上苍,我们不是伟人,却同样拥有伟大的母爱。
远方归来,母亲总是迎到门口漾开一脸感激,她把子女的归来看成上苍难得的恩赐。母亲一生的谦虚超越一切恩怨,她们塑造着人世间绝对的良心。
抚摸掌纹,细数昨日,想像枯竭———这是良知的第一次惊醒。母亲与我们的过去渐行渐远。岁月给了我们未来,却践踏了我们和母亲如此绝对的紧紧相依。
母亲不经意间流露的落寞和她渐残的身影与我们丰盈的青春不成比例地不断增加;她们匆匆的过去只能驻留在一张又一张泛黄的照片;而我们绚烂的年轻依然被母亲的青春固执地滋养。
肯定有某种东西,总能让我们面对母亲时感到心里空虚,像狂士伫立佛前丧失自信。此刻,功名利禄就如前世残叶掠空而去———面对母亲,恍然看见根本的根本。
母亲身上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无法抑制的泪水,泉涌。
想起母亲,我们热泪滚滚……
让心灵变成万道霞光,穿越时空遂道,寻觅不经意间遗失的岁月;却无法重拾母亲给予我们的斑斑驳驳撒落一地而被你我忽略的珠串。那是爱的点滴,让你我,无法释怀,愧疚而失落。
母爱,一泓深不可测的,潭水。
想起母亲,我们热泪滚滚……
拿一把细齿的梳子,梳理纷繁的思绪。
想起母亲,我们的热泪滚滚而下。
大爱无言
真的感谢母亲节的创立者,让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向深爱着我们的母亲表达那份爱戴与感激,可是我的词汇太贫乏了,母爱是最深深地海洋,我很难全瑾景式地加以描述,而只能从母爱的海洋里掬起一捧海水,来折射母爱的光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的孟郊这样说:“慈母只爱子,几度泣沾裙”唐代的岑参这样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遮蔽?”冰心这样说:“母爱是亘古不变的,经历沧桑,矢志不移。母爱是一壶美酒,不随时光的流逝而越发淡薄。而是愈久愈浓的。作为母亲的总是用一颗无私的心去关爱,去理解,去包容,去奉献;也许母爱就是一种生命的重叠,一种生命的牺牲吧!”
人的嘴唇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童年的岁月总是妈妈手牵着我度过。童年的故事总能在妈妈身边停泊。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觉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岁月的风尘也能清澈澄清。
母爱是一株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固执地坚守家园,为你撑起一树浓阴而默默付出。母爱也是根穿针线,只要有一个小小的针孔,它便会如春水般细细流淌,浸润着寂寞的疲惫的甚至伤痕累累的心田。
母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无声无息,也许母爱就是人间最无私,最真诚,最伟大的同义词。
母亲也是平凡的,不会创造大恩惠,大感动。假如是以前,您为我所做的平淡不过的小事,我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绝对不知道。我是您生活的目标,当我开始独立,您却走向衰老。为捧给我一缕芬芳,您愿植千株花苗;为辟一块净土,您愿锄一片杂草;为播一段我爱的音乐,您宁愿哼自己唱腻的小调。现在的我不禁为您感叹,当岁月如同水池里的水一样被注满而后又从指缝间匆匆流走。我的母亲,是否也有过感叹?
不要让母亲在遥远的地方守着昏暗的灯火,独自怀想着儿女绕膝的快乐;不要让母亲独自吞咽为我们准备的饭菜,它曾经和母亲一起等待,现在却已渐渐冷却,而我在遥远的地方灯红酒绿;不要让母亲一个人忍耐痛苦和伤病。还要让她在我们打电话的时候,话到嘴边又默默地咽下去。
不要让我们的爱只停留在心底,拿起手中的笔,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温暖的五月的阳光下,请我们的母亲,一起出席!
1 首先概述自己对母爱的感受 或者以回想的方式起头,因什么而促动对母爱的感 2 概述对母爱的总体映像 3详细举注意一些细节的描写要到位 最少要两件事 之后还可引出其他事,可以剪短盖过 4 升华主题 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何感想,以后该如何做 等 只要按着这个思路顺序,加上你真实情感的流露,应该不会差的。
第1篇:感恩母爱
世界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妈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妈妈的关爱中,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我。记得有一次,由于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我生病了,一整夜又是发烧,又是拉肚子。妈妈非常着急,她一会儿帮我量体温,一会儿帮我拿药。第二天早晨,我睁开眼睛看到的是她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和一脸疲惫的样子。我知道,她已经一夜没合眼了。可她仍然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可好点了?”听着妈妈的话,我的心里酸溜溜的。
妈妈同时还是我的“铁杆”支持者。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妈妈总是在远处高高地竖起大拇指,为我祝福;每当我失败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励我继续努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7年参加全省古筝大赛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的三个好朋友,她们的成绩都比我好。当我得知比赛结果时,心里难受极了,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妈妈轻轻地擦干了我的眼泪,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对我说:“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我们有勇气参加了,而且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优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回家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下次再和她们比一比,好不好?”
妈妈的爱数不胜数,妈妈的爱无处不存、无时不有。妈妈的爱就像一片花的海洋,我仿佛就是置于其中的一只小蜜蜂,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花的海洋里,尽情地采集着各式各样的花粉。我也要像小蜜蜂一样,献给妈妈无数的甜蜜,献给妈妈无数的微笑。( 玮宁文学 www.wn-steel.com )。
--600字
第2篇:母爱无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小时候妈妈就让我牢记这首诗——《游子吟》,他其实就是想让我知道一件重要的事——母爱是伟大的。
一次妈妈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炸薯条,我被那诱人的香味吸引来,看着妈妈做饭,我高兴得跳起来,但就在这一瞬间,妈妈紧张的低了一下头,,我凑过去一看,发现妈妈的手被油烫了一个包,我很心疼,便不断的说:“没事吧,没事吧。”可妈妈却很平常,他微笑着说:“没事。”然后走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冲一冲就又去做饭了,我看到那个包破了,流了很多血,我很心疼妈妈,仿佛我的手上也被烫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包。我心想:真不知道妈妈被烫了那么大的包怎么还那么坚强。
我的妈妈不但那么坚强,还十分的关爱我,我的妈妈实在是太好了。( 玮宁文学 www.wn-steel.com )。
那时,我生了病,是严重感冒,我穿着棉衣,盖着被,躺在床上,还放了一个暖腰宝在身上,可是我还是像在南极的水里一样冷,妈妈在厨房给我做姜汤,我面黄肌瘦,仿佛要死了一样,还恶心想吐。这时,我看到妈妈还给我做了一碗粥,粥里放了妈妈珍藏已久的莲子,妈妈拿汤和粥走过来,我看到妈妈焦急的样子,我更加难受了,只见妈妈用勺子盛了一些汤,耐心地喂我,妈妈还轻声地安慰我,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寒冷马上减轻了一大半,妈妈陪着我,我渐渐睡着了,我在梦中想着妈妈经常教我的诗——《游子吟》。
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游子吟》这首诗我会牢记在心里,我坚信妈妈的爱比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妈妈的爱加起来还要多上无数倍,这就是照顾、保护我的天使——妈妈。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母爱也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籍;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时,已田园寥落,物是人非。凄苦忧愁,睹物伤怀,他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令人慷慨动容,下千秋之泪。 东汉末年,蔡文姬被乱兵掳至匈奴,作别家国,万里投荒。在被汉使赎回时,母子诀别,含悲引泪,亲朋相送,凄凉感伤。她在所作《悲愤诗》中写道:“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凄怨哀伤,声节悲凉,读之使人落泪。唐人曾以此为题,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诉,欲歌欲哭,一种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于曲调之间。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