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本篇论述人形应该效法四时五行,阐明五脏虚实症候,疾病的具体治则和禁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黄帝说:结合人体的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的法则,怎样是顺从,怎样是背逆了自然规律呢?想了解一样从逆和得失的具体情况?岐伯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四时气候,有衰旺胜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测知疾病的生死,分析治疗的成败,并可以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时间。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
黄帝说:我想听你详细的说说。岐伯说: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为主治。甲乙属木,所以足少阳胆为甲木,足厥阴肝为乙木。肝胆的旺日为甲乙。肝在情志为怒,怒则气急,气急则拘紧,甘味可以缓急,所以适合甘味来缓解。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为表里。夏天是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为主治。丙丁属火,所以手太阳小肠为丙火,手少阴心为丁火。心和小肠的旺日为丙丁。心在情志为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可以收敛,所以适合酸味来收敛。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属土,旺于长夏。脾与胃为表里。长夏是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为主治。戊己属土,所以足阳明胃为戊土,足太阴脾己土。脾胃的旺日为戊己。脾性恶湿,湿则伤脾,苦味可以燥湿,所以适合苦味来燥之收敛。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为表里。秋天是以手太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为主治。庚辛属金,所以手阳明大肠为庚金,手太阴肺为辛金。肺和大肠的旺日为庚辛。肺主气,性清肃下降,如果发生了肺气上逆的情况,应该立即吃可以泻降的苦味,来宣发泻降肺脏上逆之气。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为表里。冬天是以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治。壬癸属水,所以足太阳膀胱为壬水,足少阴肾为癸水。肾和膀胱的旺日为壬癸。肾为水脏,喜欢湿润恶燥,肾脏有病则阳气不能蒸发布散水液,容易发生干燥的情况,应该立即吃辛辣味使机体润泽,开发腠理,疏通阳气,使水液可以正常的输送分布到全身。宣通五脏之气。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肝脏有病在夏天容易痊愈,如果夏天好不了,到了秋天就会加重,如果秋天不死,冬天就会出现平稳的状态,到了春天病情就会好转。肝脏有病在丙丁日容易痊愈,丙丁日不愈到了庚辛日就会加重,庚辛日不死就会在壬癸日进入相持平稳的阶段。到了甲乙日病情就可能好转。肝脏有病在早上太阳初生时,比较平稳,到了傍晚,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半夜就又会稳定下来。肝脏属木,喜欢发散厌恶收敛,所以肝脏病应该使用辛味药散之,用辛味的药物补肝,用酸味的药物泻肝。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心脏有病在长夏容易痊愈,如果长夏好不了,到了冬天就会加重,如果冬天不死,春天就会出现平稳的相持状态,到了夏天病情就会好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温热的东西,也不要穿太厚。如果这样做会助长病邪。心脏有病在戊己日容易痊愈,戊己日不愈到了壬癸日就会加重,壬癸日不死就会在甲乙日进入相持平稳的阶段。到了丙丁日病情就可能好转。心脏有病在中午时,比较平稳,到了半夜,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天亮就又会稳定下来。心脏喜欢柔软,所以心脏病应该使用咸味药来柔软它,用甘味的药物泻心。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脾脏有病在秋天容易痊愈,如果秋天好不了,到了春天就会加重,如果春天不死,夏天就会出现平稳的相持状态,到了长夏病情就会好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温热的东西,也不要吃的过饱,不要住在潮湿的地方,也不要穿潮湿衣服。脾脏有病在庚辛日容易痊愈,庚辛日不愈到了甲乙日就会加重,甲乙日不死就会在丙丁日进入相持平稳的阶段。到了壬癸日病情就可能好转。脾脏有病在下午时,会比较平稳,感觉良好。到了半夜,病情就会相对安静。脾脏喜欢缓和。所以脾脏应该用甜味药来缓和它。用苦味来泻它,用甜味来补。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肺脏有病在冬天容易痊愈,如果冬天好不了,到了夏天就会加重,如果夏天不死,长夏就会出现平稳的相持状态。秋天病就可以治疗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寒冷的东西,也不要穿的太过单薄。肺脏有病在壬癸日容易痊愈,壬癸日不愈到了丙丁日就会加重,丙丁日不死就会在戊己日进入相持平稳的阶段。到了庚辛日病情就可能好转。肺脏有病在傍晚时,会比较平稳,感觉良好。到了中午,病情会加重,到了半夜病情又会相对安静。肺脏喜欢收敛。所以肺脏应该用酸味药来收敛它。用酸味补,用辛味泻它。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肾脏有病在春天容易痊愈,如果春天好不了,到了长夏就会加重,如果长夏不死,秋天就会出现平稳的相持状态。冬天病就可以治疗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用火烤的东西,油炸或者过热的食物,也不要穿的用火烤过的衣服。肾脏有病在甲乙日容易痊愈,甲乙日不愈到了戊己日就会加重,戊己日不死就会在庚辛日进入相持平稳的阶段。到了壬癸日病情就可能好转。肾脏有病在半夜会比较平稳,感觉良好。到了辰戊丑未四个时辰,病情会加重,到了傍晚病情又会相对安静。肺脏需要坚固。所以肾脏应该用苦味药来坚固它。用苦味补,用咸味泻它。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凡是邪气侵入身体,都是按五行相克的顺序以强者欺负弱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逢子脏相对应的季节和时期,则母脏会因子脏之气帮助而痊愈。母子是说五行相生。逢到能够克制自己的强脏相对应的季节和时期,因病脏不能承受过重的克制而病加重,如果逢到病脏母脏相对应的季节和时期,因得到母脏的滋养,会处于稳定状态。逢到本脏应该旺盛的季节时期,病能够好转和痊愈。所以在诊断治疗的时候,首先需要清楚五脏的脉象,然后根据四季五脏在五行归类的生化克制关系,就可以推测出疾病轻重的时间和死亡的日期。
肝属木
甲乙和春属木,肝气旺盛之季,则肝脏病好转痊愈。
丙丁和夏属火,木生火,火克金则木不被制,得子帮助,病痊愈。
戊己和长夏属土,
庚辛和秋属金,金克木,受制则病加重。
壬癸和冬属水,水生木,得母滋养则病稳定。
心属火
甲乙和春属木,木生火,得母滋养则病稳定。
丙丁和夏属火,心气旺盛之季,则心脏病好转痊愈。
戊己和长夏属土,火生土,土克水则火不被制。得子帮助,病痊愈。
庚辛和秋属金,
壬癸和冬属水,水克火,受制则病加重。
肺属金
甲乙和春属木,
丙丁和夏属火,火克金,受制则病加重。
戊己和长夏属土,土生金,得母滋养则病稳定。
庚辛和秋属金,肺气旺盛之季,则肺脏病好转痊愈。
壬癸和冬属水,金生水,水克火则金不被制,得子帮助,病痊愈。
脾属土
甲乙和春属木,木克土,受制则病加重。
丙丁和夏属火,火生土,得母滋养则病稳定。
戊己和长夏属土,脾气旺盛之季,则脾脏病好转痊愈。
庚辛和秋属金,土生金,金克木则土不被制,得子帮助,病痊愈。
壬癸和冬属水,
肾属水
甲乙和春属木,水生木,木克土则水不被制,得子帮助,病痊愈。
丙丁和夏属火,
戊己和长夏属土,土克水,受制则病加重。
庚辛和秋属金,金生水,得母滋养则病稳定。
壬癸和冬属水,肾气旺盛之季,则肾脏病好转痊愈。
参看五行学说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补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肝脏有病,两胁下疼痛,并牵连到下腹部,容易发怒,这是肝实。肝虚则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清,两耳听力减退,容易恐惧,好象被人追捕一样。治疗方法是取厥阴和少阳两条静脉的穴位,如果出现肝气上逆而引发头痛,耳聋,脸颊肿胀等症状,就采用放血治疗。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郗中血者。
心脏有病,胸中疼痛,胁肋部胀满疼痛,胸部和肩背部疼痛,两臂内侧疼痛就是心气实。如果胸腹部胀大,胁下与腰背部牵引疼痛就是心气虚。取少阴和太阳两条经脉的穴位进行治疗。并刺舌下的血脉放血治疗,如果发生病变,则刺郗中穴放血。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脾脏有病,则身体沉重,容易饥饿,肌肉萎缩,走起路来两脚抬不起来,容易发生抽搐痉挛或脚下疼痛的症状,这是脾实。如果腹胀肠鸣,腹泻,食物消化吸收不好,这是脾虚。取太阴、阳明和少阴放血治疗。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肺脏有病,出现气喘、咳嗽等气逆的症状,并且肩背疼痛,出汗,尾骨,阴部,大腿,髋部,足径,小腿等部位都发生疼痛,这是肺实。如果肺虚就会出现气短,不能顺畅的呼吸,听力减退,咽喉发干的症状。取太阴肺和足太阳之外,厥阴之内的足少阴肾两条经脉的穴位进行放血治疗。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肾脏有病,腹部胀大,足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觉出汗,怕风吹等症状,是肾实。肾虚则胸中疼痛,整个腹部疼痛,四肢厥冷,闷闷不乐。取少阴和太阳两条经脉,放血治疗。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合青色,适宜吃甘味。粳米、牛肉、枣、葵都是属于甘味。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心合赤色,适宜吃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肺合白色,适宜吃苦味。麦、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脾合黄色,适宜吃咸味。大豆、猪肉、栗、藿都是属于咸味。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肾合黑色,适宜吃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辛味能够发散,酸味能够收敛,甘味能够缓急,苦味能够坚燥,咸味能够柔软。药物是用来攻击病邪的,五谷用来营养身体的,五果是用来辅助五谷营养身体的,五畜是用来补益的,五菜是用来补充营养不足的。把它们的气味进行调和,然后食用,可以补精益气。这五类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的味道,各有各的作用,或者发散,或者收敛、或者缓急、或者坚固、或者软化。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根据四时季节气候以及五脏之气的盛衰,以及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和食物的五味。
一、论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五治”的道理。
二、阐明五脏病“愈”、“加”、“持”、“起”的时间、禁忌与治则。
三、五脏虚实的症候及具体治法。
四、论述五色、五味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对五脏之所宜。
【原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急食咸以荚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已。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焕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成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瞮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瘼,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月行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成,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成软。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译文】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了解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是怎么一回事。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胜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测知疾病的死生,分析医疗的成败,并能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
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地讲一讲。歧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主治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主甲木,足厥阴肝主乙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肝在志为怒,怒则气急,甘味能缓急,故宜急食甘以缓之。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主治的时间;丙丁属火,手少阴心主丁火,手太阳小肠主丙火,所以心与小肠的旺日为丙丁;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能收敛,故宜急食酸以收之。脾属土,旺于长夏(六月),脾与胃为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主治的时间;戊己属土,足太阴脾主己土,足阳明胃主戊土,所以脾与胃的旺日为戊己;脾性恶湿,湿盛则伤脾,苦味能燥湿,故宜急食苦以燥之。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为表里,秋天是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主治的时间;庚辛属金,手太阴肺主辛金,手阳明大肠主庚金,所以肺与大肠的旺日为庚辛;肺主气,其性清肃,若气上逆则肺病,苦味能泄,故宜急食苦以泄之。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为表里,冬天是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主治的时间;壬癸属水,足少阴肾主癸水,足太阳膀胱主壬水,所以肾与膀胱的旺日为壬癸;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故宜急食辛以润之。如此可以开发腠理,运行津液,宜通五脏之气。
肝脏有病,在夏季当愈,若至夏季不愈,到秋季病情就要加重;如秋季不死,至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来年春季,病即好转。因风气通于肝,故肝病最禁忌受风。有肝病的人,愈于丙丁日;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就加重;如果庚辛日不死,到壬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甲乙日病即好转。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时候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静下来。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病急用辛味以散之,若需要补以辛味补之,若需要泻,以酸味泻之。
心脏有病,愈于长夏;若至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到了明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夏季病即好转。心有病的人应禁忌温热食物,衣服也不能穿的太暖。有心病的人,愈于戊己日;如果戊己日不愈,到壬癸日病就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乙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丙丁日病即好转。心脏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神情爽慧,半夜时病就加重,早晨时便安静了。心病欲柔软,宜急食成味以软之,需要补则以成味补之,以甘味泻之。
脾脏有病,愈于秋季;若至秋季不愈,到春季病就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到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长夏的时间病即好转。脾病应禁忌吃温热性食物及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等。脾有病的人,愈于庚辛日;如果在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加重;如果在甲乙日不死,到丙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戊己日病即好转。脾有病的人,在午后的时间精神清爽,日出时病就加重,傍晚时便安静了。脾脏病需要缓和,甘能缓中,故宜急食甘味以缓之,需要泻则用苦味药泻脾,以甘味补脾。
肺脏有病,愈于冬季;若至冬季不愈,到夏季病就加重;如果在夏季不死,至长夏时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秋季病即好转。肺有病应禁忌寒冷饮食及穿得太单薄。肺有病的人,愈于壬癸日;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己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庚辛日,病即好转。肺有病的人,傍晚的时候精神爽慧,到中午时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静了。肺气欲收敛,宜急食酸味以收敛,需要补的,用酸味补肺,需要泻的,用辛味泻肺。
肾脏有病,愈于春季;若至春季不愈,到长夏时病就加重;如果在长夏不死,到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冬季病即好转。肾病禁食炙火専过热的食物和穿经火烘烤过的衣服。肾有病的人,愈于甲乙日;如果在甲乙日不愈,到戊己日病就加重;如果在戊己日不死,到庚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壬癸日病即好转。肾有病的人,在半夜的时候精神爽慧,在一日当中辰、戌、丑、未四个时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时便安静了。肾主闭藏,其气欲坚,需要补的,宜急食苦味以坚之,用苦味补之,需要泻的,用咸味泻之。
凡是邪气侵袭人体,都是以胜相加,病至其所生之时而愈,至其所不胜之时而甚,至其所生之时而病情稳定不变,至其自旺之时病情好转。但必须先明确五脏之平脉,然后始能推测疾病的轻重时间及死生的日期。
肝脏有病,则两肋下疼痛牵引少腹,使人多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如果肝气虚,则出现两目昏花而视物不明,两耳也听不见声音,多恐惧,好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样。治疗时,取用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如肝气上逆,则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颊肿,应取厥阴、少阳经脉,刺出其血。
心脏有病,则出现胸中痛,胁部支撑胀满,胁下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司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这是心实的症状。心虚,则出现胸腹部胀大,胁下和腰部牵引作痛。治疗时,取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之脉以出其血。如病情有变化,与初起不同,刺委中穴出血。
脾脏有病,则出现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治疗时,取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肺脏有病,则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髀骨、腨肠、腑、足等部皆疼痛,这是肺实的症状;如果肺虚,就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聋,咽干。治疗时,取太阴肺经的经穴,更取足太阳经的外侧及足厥阴内侧,即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肾脏有病,则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这是肾实的症状;如果肾虚,就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不乐。治疗时,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的。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的。脾合黄色,宜食成味,大豆、猪肉、栗、藿都是属于成味的。肾合黑色,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五味的功用: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缓急,苦味能坚燥,成味能耎坚。凡毒药都是可用来攻逐病邪,五谷用以充养五脏之气,五果帮助五谷以营养人体,五畜用以补益五脏,五菜用以充养脏腑,气味和舍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这五类食物,各有辛、酸、甘、苦、成的不同气味,各有利于某一脏气,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等,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及苦欲等具体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
虚则补之
脾 黄色 甘〔甜〕 宫,其声漫而缓 牛 稷 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肾 黑色 咸 羽,其声沉以细 猪 豆 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肝病在四季的表现不同 1、肝病:肝属木,肝病畏金之克。因此,春、夏、秋、冬,生克不同,生则愈,克则变。 夏季:肝病易愈。夏属火,火克金,肺金受制约,则不能克肝木,肝的疏泄功能条达,有利于肝病的治愈或自愈。 秋季:肝病易于严重。秋属金,金克木,肝木受克,肝不疏泄,肝气郁结,故肝病易严重。秋季寒凉,寒性吸引,皮肤、肌腠通透性受阻,气机不畅,肝受郁。故不利于肝病。 冬季:一般来说肝病既不容易恶化也不容易好转。冬属水,水生木。肝木得肾水滋生而可增强肝气。 春季:肝病易好转。春属木,肝亦属木,是自逢生旺的时侯,所以病会有起色。 以一日而言:平旦时木气旺,故而清爽;申时金旺而加重;夜晚安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发力衰的肝病。春夏则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和升发,其病则易愈。相反,肝火旺盛,肝阳上亢,升发有余,精血不足,春夏则会使其加重或变化,也可以说不利的季节。如果逢秋冬则有利这些疾病的治愈或自愈。肝阴不足的病逢秋冬季而减少精气损耗则使病情易于好转。 经曰: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 2、心病:心属火,畏水之克。生则好转,克则加重。长夏,属土,土可制水,水被制而有利于心病的康复。冬季,心病甚于冬,冬季属水,水克火,消耗心力。冬天天寒,气血凝滞,血行阻力增大,易耗心气,故对虚寒、瘀阻性心病不利。除火类心病例外,春天无大变化。夏季属火,气血通畅,心力旺盛,所以虚寒、瘀阻性心病易治或易愈。 以一昼夜而言:平旦好转,日中轻,夜半重。 经曰: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泄之。 3、脾病:脾属土,受肝木克制。秋季属金,金可克木,木受克而肝气旺盛,故秋季脾病易治或易愈。春季属木,肝木旺盛,必垂脾土,故春季病甚。长夏为土气旺盛,病易好转。夏季变化不大。 以一日而言,未时病轻,平旦病重,申、酉时病情平稳。 经曰: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肝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甘补之。 4、肺病:肺属金,畏火克。冬季属水,水克火,火被克受制。肺气旺盛,病易治愈,夏季属火,火气旺盛,乘克肺金,故肺热、肺燥病。夏季转重【指火热、燥热性肺病】。长夏变化不大,至秋,天气转凉,病情好转。 在一天中:申、酉时好转;午时加重夜半时变化不大。 经曰: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 ;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 、日中甚、夜半静。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 5、肾病:肾属水,受脾土克制。春季属木,木克土,脾土受克。肾水旺盛,故春季病易治愈。长夏属土,土 旺之时,肾受乘,故长夏时病重。秋季变化不大。冬季属水,水旺之时,冬季病情好转。但肾阳虚损一类则令外,因冬季水寒之过重,损伤肾阳。 在一天中:夜半轻;辰、戌、丑、未时 ,土旺、病情加重。申、酉时金旺变化不大。 经曰:病在肾,愈在春。春不不愈,甚在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在冬,禁犯焠哎热食灸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总之,所病之脏,凡在受克的季节、时、日病情加重;当季节克制本脏所不胜的季节时,则病易治易愈,与本脏同气的季节,则病情好转。生己的季节或时、日,病情变化不大。
一、篝火之象:
大家都见过,点一堆火,火苗子一般都是往上的方向吧,在人体也是同样有这样的火,也是多往人体上部走的。中医取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然后结合人体自身的一种状况进行验证,这就叫:取象比类,天人合一。中医难学也难好比登山,中医好学也好学,就在要对自然界的现象领悟透了,才能学成“人精”,成为“大家”“名医”。
二、怒发冲冠之理:
1、大家也听说过“怒发冲冠”吧,请把“发”改为“火”既是“怒火冲冠”,冠不就是头部吗?不就是怒火冲头,冲脑袋吗?在人体的头部就会轻则头晕、头痛,重则脑出血;在眼睛就会眼底出血,青光眼;在耳朵就会耳鸣、耳聋;在口腔就会口腔溃疡;在面色就会晦暗不清爽,这时候就算把脸洗得干干净净也挥不去一脸的忧愁,好像谁谁谁欠了自己一毛钱似的;另外就是脸上要长色斑,用N多种、花多少钱的化妆品,以及面膜也都是无用的。常用的药物有:丹栀逍遥丸等。
(1)如果此郁积之气在胸部,就坏事了,胸闷、憋气、心慌慌,重的心脏病就发作了,看过《岳飞传》的人都知道,金兀术就是被气死的,气的是哪儿?就是心脏,否则怎么会一下子嗝屁了呢?别的脏器是不可能这么快死人的。如果当时岳飞手下的牛皋会现代的心脏按压,或者带着先进武器“除颤仪”就可能救活他。经常用的药物有:速效救心丸+开胸顺气丸(或者木香顺气丸)。
对于女性来说,也是坏事,初期可能就是乳房胀痛,久而久之就乳腺增生了,这就是气凝到一块血就流通不畅了,成个包块,女性同志可以多观察观察自己看看是不是那回事,西医认为是内分泌的事情把增生的地方切吧切吧拿掉就行了,想想不就是乳房长了个“痘痘”吗?脸上长啦痘痘切吧切吧不会再长啦吗?病根在哪儿,不去治根切吧切吧就行了?想想肿瘤这个大的还会到处孳生的“大痘痘”也能这样切吧切吧行吗?大道至简,不去改变自身的状况能行吗!
3、肝气串到人体下部。
这个肝气还会往人体下部走,女同志最有感觉,有些女同志正来月经,一生气就没了,不来了,这用现代医疗仪器怎么查?查不出来。时间久了,不就子宫开始长东西了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子宫发育不良等等就形成了,中医的术语就产生了有个叫:气滞血瘀,说的就是这个理。大自然有气能够推动物质的上升和下降,气大了点,我们可能就不这样认为是气了,就认为是形成风了,风在推动,其实还不是是气吗,我们血液的流动西医认为是心脏的蹦跶蹦跶和凝血机制的正常等等吧,不管怎么个认为就是推动吗,人为一口气,这口气没了心脏就没有推动之力了,就玩完了。当气滞血瘀这个术语明白了,所产生的很多疾病治疗方案就定下来了,是活血化瘀为主,还是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等等所治疗的方案因人而异的就可以医治了。
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些无缘无故就爱生气的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我怎么就那么爱生气呀,别人也没怎么我,就自己开始气起来了。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说的意思就是我们医生在治疗这样的病人的时候不能单纯的以疏肝理气来治疗,这样的治疗效果不会很理想,需要从理气的同时还需要从活血化瘀来治疗。具体治疗是理气为主还是化瘀理气兼顾,要因人而异。
其实古代的时刻与现在国际通用的24小时制度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过它更多的包涵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古代是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的23点到1点在古代被称为子时,1点到3点是丑时,3点到5点被称为寅时,5点到7点被称为卯时,以此类推,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还有亥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6%97%A5%E6%98%B3%E6%85%A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