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在1859年10月20日出生,这一年也是英国进化论的提倡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发表其《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巨著的一年。杜威诞生在一个中产社会阶级的杂货商家中。他的家乡在新英格兰的维蒙特州的伯林顿(Burlington)。这个地方向来习于自治,崇尚自由,笃信民主制度,这些可以说是新英格兰殖民区的传统精神。
杜威小的时候有点害羞,并不是很聪明的小孩,不过他很喜欢看书。他在中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当地的维蒙特大学就读。大学的时候,杜威修过希腊文、拉丁文、解析几何及微积分,大三开始涉猎自然科学的课程,大四时,他才更广泛地接触到人类智能的领域。
1879年,杜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开始了他一直想要从事的教职工作,并且继续研读哲学史。
1882年,杜威首次发表论文,这三篇论文被刊登在全国唯一哲学学术论文的杂志上,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鼓舞。
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杜威曾经到世界许多地方演讲,宣扬他的想法,他曾经到过中国、印度访问,因此他的思想也影响着美国以外的地区。杜威六个孩子中最聪颖的老三后来不幸因病夭折,对他和太太的打击很大。
1894年,杜威跟他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后因归并的问题,遂辞职离去。之后他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19年,他曾经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讲学,他还去了苏联、土耳其、南非及墨西哥等地。
杜威在87岁时再婚,直到93岁(1952年)因肺炎去世。
J·杜威(1859~1952)是向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进行严厉挑战的理论家,也是实践家。通过《确定性的寻求》(1929年)等所建立的问题解决法,作为科学探索的逻辑,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广泛活动,涉及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领域。
历史倾向于把托马斯·杜威定位成是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因为他两次问鼎白宫的失败如此鲜明地留在公众意识当中,有时很不容易忘记,对于在萧条中数百万的美国人来说,杜威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惟一一个准备在最大限度上承担暴民事件责任的执法官。他如此著名,有许多关于他的电影,还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电台节目,叫做“侦破团伙者”。他身材短小而强壮,他的性格很坚韧。他商标似的牙刷胡须,出现在不可记数的头版照片中,成为一个时代被模仿最多的装饰。
与他犯罪斗争方面惟一认真的竞争者埃德加·胡佛不同,杜威不把自己局限在软弱的目标上,他把目标直接对准强敌。由杜威或其办公室所起诉的有组织犯罪者中,有94%被宣告有罪,真是令人惊骇,对于这个来自密歇根奥沃索的人来说,有足够的理由把他视为20世纪卓越的公诉人。
J·杜威(1859~1952)是向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进行严厉挑战的理论家,也是实践家。通过《确定性的寻求》(1929年)等所建立的问题解决法,作为科学探索的逻辑,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广泛活动,涉及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领域。
生平杜威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裡。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904-1930年,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教職。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杜威曾經到世界許多地方演講,宣揚他的想法,他曾經到過中國,印度訪問,因此他的思想也影響著美國以外的地區。
杜威的教育哲學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與教育》中明確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這種「無目的論」的確使人不敢輕易接受。必須記緊的是他在這兒說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會不能分割的,對他而言,特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他反映的可說是一種美國精神----個體的發展本身已是最終的目的。
他說:「教育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理解為教育是漫無目的的,顯然是一種誤解,他「只是要人不因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和當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淪為「別的目的的附屬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這樣詮釋: 「一個人放槍,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槍對著放的鵠的。但這個對象不過是一個記號,(使我們對)所欲進行的活動有所專注。」放槍的最終目的並非鵠的本身,而是這記號使瞄準這動作變得具體和有意義,同樣,教育歷程本身已具發展個體稟賦的圓滿的意義,教育的目標只是作為導向和指引。
事實上,他並不否定教育須有「良好的教育目的」,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 1.須建基於個人的固有活動與需要; 2.須能翻成實行的方法,與受教育的人的活動,共同合作; 3.教育家須防備所謂普通的與終極的目的。事實上,當代教育的定位的確搖擺在兩類教育目的之間 :一是「使受教者成為定型的產品」,另一是「最終要提高受教者的(創進)能力」。
基於對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視,杜威反對傳統的(traditional)灌輸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視為一種神秘的筒子,以為我們能使知識經過這筒子,由外界把知識輸入心裏去……以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書本,使兒童常常聽著教師的話,就是求得完善知識的秘訣。」他認為灌輸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教育即生長(to grow)」:「生長的第一條件,是未長成的狀態……『未』字卻有一種積極的意思,並不是僅僅虛無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這種未長成的狀態是充滿能動性和潛能的,不是一味灌輸能使之充分發展的。
對杜威來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 「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但他又說: 「經驗的價值怎樣,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或前因後果的關聯。」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說: 「教育功用的經驗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的培養稱為「改造」,所以他說「教育即改造」。
從以上可知,杜威主張教學方法的實施應緊扣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特別是在兒童的早期階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工作」,後期再慢慢再轉向「系統的、技術的知識」。正如伯內特(Joe R. Burnett)在1979年論及美國教育實踐時說: 「杜威的教育學在當時或現在,不可能在學校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因為從來就沒有培訓過進行這種教育的教師,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長和政客們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學。」
我們也不能否認,馬利坦對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評是值得注意的: 他認為「當人們忘記了傳授客體(the object to be taught)以及客體的首要性(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時,當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無目的的手段崇拜)僅以對主體的心理膜拜而告終時,錯誤便產生了。」主要著作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看或添加與此条目相关的摘錄:
约翰·杜威《哲學之改造》
《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或譯為《民本主義與教育》)。
《自由與文化》
《我的教育信條》
《教育哲學》
《明日之學校》《兒童與教材》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6%9D%9C%E5%A8%81%E7%9A%84%E7%94%9F%E5%B9%B3%E7%BB%8F%E5%8E%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