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微博上面看到一句话,印象深刻,他是这样写的“生容易,活也容易,但是生活却不易”。起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它很不起眼,就像是废话一句,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句“废话”说的十分有道理。
在而今这个如此开放的时代,想要生个孩子可以说是分分钟的事,想要苟且的活着也可以说是极为简单。可是绝大部分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为了不苟且的生活着,可以说已经拼尽了全力,幸运的人当然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着令人羡慕不已的生活。可是不被上天眷顾的人呢?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永远只是别人生活里的小配角,更惨的可以说是连配角是算不上,而这样的人却占据了大多数。
生活不易,换一句话来说是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人生活不易。他们为了更高的生活品质,靠着自己的双手艰苦努力的奋斗着,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任何满意的回应。而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的起点则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越过的终点。
人生的道路总是铺满荆棘跟坎坷,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得丰富多彩。既然妈妈怀胎十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不应该得过且过的度过这一生,只有全力以赴的迎接每一个挑战,才不枉我们走过的这一段特殊“旅程”。只要尽力了,即使最后结局不美好,我们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对于那些连尝试的不敢的人,我只想说你很悲哀,因为永远在原地踏步的人不断没有保持原状,反而在退步。
最后,大家要相信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不靠谱,却十分有道理。人生就是要不断尝试,敢于挑战。带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不管是否成功,至少一直在接近。生活不易,愿大家在有限的生命里写下最美丽动人的旋律!
有道理的废话,就是一些说得很好的话,例如我们跟别人说冷就多穿衣服,饿了就吃饭,这些话其实就是有道理的废话,因为他真的有道理,但是没什么用,别人自己会知道,他不想听。
如下:
1.俗话说得好:俗话说得好。
2. 我前脚刚走,后脚就跟上了。
3. 七天不见,如隔一周。
4. 恭喜你被我恭喜了。
5. 如果你是我姐妹的话,我们就是姐妹。
6. 人每呼吸六十秒,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
7.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8. 我之前还没发现当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发现了。
9. 如果我不丑的话,那肯定很帅吧。
有些人不会忘,因为不舍得;有些人必须忘,因为不值得。
似乎很有道理,可现实是:
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却忘不了;有些人我们不该忘,我们却疏忽了。
特征就是,从文学修饰运用上觉得很高大上,但如果翻译成白话,才发现都是扯淡。
如果把「网络上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的外延稍微扩大一下——不管谁说的什么内容,它们都是一种「文本」,对于文本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套用文学批评理论了。按照文学批评理论,一般文本涉及的是三方的关系:作者、文本和读者。于是西方的诠释学理论也就分为「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三派。概念不难理解,通俗点解释,就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释义是以作者的本义为准、文本本身的含义为准,还是读者感受到的东西为准。
如果你受过高考语文阅读的训(keng)练(hai),那么对这类问题一定不陌生:「上面这段话中,作者想表达怎样一种含义?」...这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作者中心论」,问题看似在探究作者的愿意,但「标准答案」的释义往往连作者自己也不认同。
当然,「作者中心论」在今天看来早已过时。后来兴起的「文本中心论」或者「读者中心论」,都反对把作者的本意作为唯一的金科玉律。被语文阅读题常弄到欲哭无泪的你,自然会认同这个道理。
然而「名人名言」却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们的天生使命就是「告诉我们说这句话的人是怎么想的」。再扩大一个范畴,非文学类的作品,比如商业类常识、科普文章、学术书籍,读者最重要的几乎就是弄清楚作者怎么想——不管是读《量子物理学导论》还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不能是「嗯我才不管作者要说啥呢反正我有自己的理解」...。
回到「名人名言」,或者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就像做高考语文阅读题一样,我们虽然很努力在揣摩作者的本义是什么,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的理解是错的,或者至少是有偏差的。
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人与人生活背景、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等的差异,对相同事物的感知必然是不同的。我自己造了个词叫:「语境差异」。
任何一句话都几乎不能脱离其语境存在——这里的语境不仅是指这句话本身的上下文,还有读者的为了理解这句话所需要具备的信息。缺失了任何一点,这句话所需要传达的意思都会受到扭曲。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语境差异」这个现象可以造成多大的理解障碍?最明显的例子其实来自于艺术界。你是不是经常有「这幅画居然也能拍卖几百万美金?这我也能画啊...」的感慨,归根结底,是语境差异在作怪。
我第一次看到法国艺术家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泉》的时候,全然无法想象这件作品居然打败了梵高、毕加索和马蒂斯等大艺术家,在英国艺术世界展览会被权威人士们评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毕竟那就是个工业生产出来的男性小便池上面签个自己的名字啊。但如果稍微研究一下艺术史就能知道,杜尚在艺术界被各种画派割据,大家仍纠结于「到底哪个画派才能代表真正的艺术」的时候,用《泉》这件作品抛出了一些极为先锋的命题:艺术创作应该有风格的优劣、对错之分么?是不是有一种艺术形式就高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呢?艺术到底是形式还是观念?——就因为它是一件买来的现成品,就不是艺术了吗?
「四五十年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这个命题上又向前走了一步。在展示他日后成为经典意象的可口可乐、浓汤罐头和梦露版画的同时,他还找来了几个布里洛肥皂的包装盒放在了画廊里。这几个盒子外表看起来和超市经常看到的包装盒子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说杜尚的小便池还调转角度并签名了的话,沃霍尔的盒子则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差异。而「没有差异」正是他煞费苦心追求的效果。后来人们说,这个举动真正颠覆了艺术的旧时代——一个物品是否是艺术品,不再依靠外观来进行分辨。当一个普通的肥皂盒被艺术家摆在了画廊里,它就具有了一种新的语境,以及一种全新的看待它的角度。它变成了一个浓缩的符号象征。」
绕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说明「语境差异」的威力——它能让我们把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理解为一文不值的东西。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性,才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比尔•盖茨花上百万买叶永青的《伤痕》,或者 Andreas Gursky的一张比别墅都贵的PS过的照片(Rhine II)。
最近读巴菲特巴老的传记,他说,查理•芒格告诉他一生最重要的投资理念不过是 "Buy wonderful businesses at fair prices, instead of buying fair businesses at wonderful prices. "(「用合理的价格投资很棒的生意,而不是用很棒的价格投资合理的生意。」)。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我们可能要穷尽一生才能理解什么是 wonderful,什么是 fair,甚至什么是 buy, 什么是 price。
自己从开始想创业以来,最常念叨的是那句 Hire the best people you can。回想起来,我根本没明白什么是 hire, 什么是 best people, 什么是 you can…(看来我只弄懂了 the… )。现在真正做了几个月时间,我仍然不敢说弄懂了这句话,但起码接近了一点点。
所以,如果读这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有什么真正好处的话,那就是驱使自己努力去建构与这些聪明和伟大的人「共享语境」的机会。创造一些东西,做一些事,很多看过的道理就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就像我会每几个月都会读读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或者每两三年都看看 Sex And The City 一样。人生总有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