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168—243) 三国时吴国丞相。顾氏为越王勾践之后,封于苏州城东澄湖边之摇城(今属车坊镇),后世子孙散居苏州城乡,为苏州望族。据《吴门表隐》记载,顾雍宅在葑门外曹巷村(今郭巷街道塘南村柴家浜、巷门里一带,柴家浜实为曹家浜),该书编者顾震涛系顾氏后裔,谙熟乡邦文献,记述可信度高。
顾雍字元叹,少时曾跟从蔡邕学习琴、书。二十岁经州郡表荐,任合肥长,后转任曲阿、上虞等地,均有政绩。建安五年(200年)孙权任会稽太守时,以顾雍为郡丞,负责处理太守事务。任内讨伐寇贼,使境内恢复安宁,升左司马。孙权建立吴国后,顾雍迁任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不喜声张,拜侯后回到家乡,家人竟然不知这件事。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又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性不饮酒,平时寡言少语。为相十九年,所选文武将吏,能量才而用,使之各尽其职;奖惩功过,能明察秋毫,以国为重。因此孙权对顾雍的政见言听计从,连两朝元老、辅国将军张昭上疏“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免”,孙权也要询问顾雍,得到证实后才实施。孙权还经常派中书郎到顾雍处咨访国事。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顾荣(?—312) 西晋官吏。字彦先,顾雍孙。丰神明悟,与薛谦、陆机兄弟等称为五俊。任吴国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西晋灭吴后,与陆机兄弟一起赴洛阳,时号“三俊”,拜郎中,历尚书郎廷尉正。相继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等人的僚属。晋惠帝司马衷西迁长安,征为散吉期常侍。后以八王之乱南归,担任东海王司马越的军咨祭酒。司马睿南渡后,在王导的引荐下,顾荣担任了军司和散骑常侍,联络南方人士,协助创建东晋政权。后卒于官,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元”。墓在黄天荡东巷门里(实在今塘南村盛头浜)祖居附近,墓西有祠,题为顾将军庙。该地因而俗称顾墓。曾孙顾恺之(著名画家,一说顾荣曾孙顾恺之与画家顾恺之系两个人)墓相传在尹山巅。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易(1262—1306) 元代诗人、藏书家,赭墩村(今郭巷街道东部)人,字通甫,号静春居士。出生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任徽州路石洞山长(一种在书院中负责讲学、总领院务的职务),大德五年(1301)回赭墩,此后便不再出门任职,建江南园林式建筑静春堂。堂中有书万卷,并且都亲手校对。善于写诗,著有《静春堂诗集》(四卷)及《静春词》(一卷)。《四库全书》评论袁易之诗说:“有元作者绮缛居多,袁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故足以高步一时……”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永隆(1360—1392) 明初高僧。俗姓施,苏州人。在襁褓中即不食荤腥,少年一心求学佛法。二十岁后入尹山(今属郭巷街道)崇福寺,投奔礼天泉泽法师之孙永定,祝发为僧。重建崇福寺大雄宝殿。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决定对僧人进行考核,然后确认其身份。永隆带领徒弟们赴京试经,并请求给予度牒。当时各地到京沙弥三千余人,许多人并不谙熟经文,只是想冒请度牒。朱元璋知道后大怒,下令将这些人都送到锦衣卫充当军人,永隆奏请通过焚身免除对其他僧人的惩罚,得到朱元璋允许。焚身前取香一瓣,书“风调雨顺”四字,让内臣上奏朱元璋,遇到旱灾用此香祈雨,必定灵验。后逢大旱,朱元璋召来僧录司官,迎送永隆所遗之香到天禧寺率众祷雨,以三日为限,当天夜里就天降大雨,朱元璋大喜,对群臣说:“这真是永隆雨啊!”于是御制《落魄僧》诗表彰永隆。同年八月,永隆弟子时习把永隆的灵骨带回苏州,安葬在尹山寺内,并建造了一只石塔。永乐二年(1404),著名僧人道衍(姚广孝)为撰塔铭,由苏州北禅讲寺前住持德完书写,南阳滕用亨篆额。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练埙,明初官吏。字声伯,后更名则成。祖籍福建浦城,父练士章(字文达)曾任苏州某海道万户府的总管,因之迁居郭巷镇尹山,宅址在今尹山街8号一带。练埙幼时即以气节自负,与众少合,洪武十一年(1378)在尹山澹台书院中设义塾,延儒士高平人范焕为师,供里中子弟就学,还割田三十亩作为办学经费。明初学者宋濂为作《长洲练氏义塾记》。后练埙以文学拜左春坊司直郎,充东宫经筵讲官,负责教授太子。担任言官,尽心尽责,遭到同僚的嫉恨。曾纠改尚书不法事,得到明太祖的赞许,特赐锦衣一袭,升河南道监御史(正七品)。后遭嫉恨者中伤,调任云南广西府推官。最后被人下毒而死,年仅三十七岁,时人都为之惋惜。归葬光福凤凰山。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练纲(1402—1477),明代官吏。字从道,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郭巷镇尹山街8号一带)人。明宣德十年(1435)乡试第二名举人,入太学,以谙熟《春秋》著名。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大举进攻明朝,八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弟朱祁钰监国,后登位为代宗。因当时蒙古军威胁犹在,朝廷内部斗争也很激烈,大臣们都惶遽不安,不敢昌言得失。练纲不顾自身安危,上《中兴要事八条》(也称《中兴八策》)。十月,蒙古军围攻北京,练纲又上《勤王急务》一疏,代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礼(明初),明代官吏。字尚仪,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父施宗义曾任福建建宁知府。施礼性情高迈,明朝洪武年间被地方上推荐给朝廷,永乐年间先后担任过地官大夫(对财政官员的俗称)、陕西清吏司员外、福建监察御史等职,后结庐于尹山湖滨、今郭巷集镇所在地。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悌(1451—?),明代官吏,字天禄,号介庵,郭巷集镇人,施礼后裔,明代成化辛卯(1471)科举人,弘治年间(1488—1505年)被选为湖广永州府的同知,曾代理永州府知府事务,清惠相济。掌管官吏升迁命运的考绩中官刘瑾召见施悌,施悌避而不见。后任宗人府经历,正德年间(1506—1521)出任姚安(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知府,用礼法恩信教育百姓,还修缮学校,督促种桑植麻,除恶奖善,修建城内外街道。两年后疾病发作,死在姚安。棺木后来运回苏州,葬于尹山西麓祖坟,墓前有石猪、石羊。1751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将施悌的牌位放进墓旁的澹台子祠,一起受祭祀,由施氏后裔主祭。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学澜(1804—1879), 清末诗人。渡桥村(今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大桥头村,又名袁村)人。原名景澜,字文绮,别字春巢,自称“巢史”,家境优越,勤于学业,以能诗著声吴下。目前国内可见到他创作的诗词近3000首,其中1200多首是吟咏吴地风俗民情、节令时序、名胜掌故之作,故被人们誉为“风俗诗人”。其《南宋宫词》、《姑苏竹枝词》、《苏台揽胜百咏》尤为时人所传诵。另外如《田家四时绝句》、《游吴郡西山诗》、《编年诗》、《零锦词》等影响也颇深远。据《书舶佣谭》记载,他还有《适园诗》抄本24册,共52卷,已流传到日本人田中手中,目前国内尚未发现该诗集。人们以学澜之诗能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称其为“诗史”、“诗虎”。
1852年,袁学澜购下苏州城内官太尉桥西堍卢氏旧宅一所,营为宅园。因该宅邻近名胜双塔,于是自题为“双塔影园”。该故居坐西向东,现有建筑面积3275平方米,主要分南北两路。南路第三进为大厅(系纱帽厅),旧额“仁德堂”;北路五进,三厅二楼,有花篮厅,额“怡轩”。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陈霆锐(1891-1976),民国著名律师。郭巷集镇人,原名政,乳名翰臣,号霆锐,后以号行。父陈希濂(1867—1945年,字聆诗),1891年江南乡试举人第二名(亚元)。陈霆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法科博士。在他和同仁们的奔走呼号、多方交涉下,不允许华人进入、并将华人与狗相提并论的上海黄浦公园,从1928年6月1日起对中国人开放。此外,他还为“五卅惨案”受害纱厂工人维权;为“七君子”辩护;参与收回上海租界的会审公廨,维护了我国的法权。后任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施魁和(1886—1934),民国时期苏州商业领袖。字筠清。父施仲荣(1851--1942),字松亭,郭巷集镇人,后迁居苏州城内西北街天后宫桥,开设“施和记缎庄。筠清6岁读书,14岁辍学习商,1924年被选为苏州商团团副,1928年担任苏州第一区行政委员,1930年改充第一区区长。职务最多时,曾兼任苏州救火会联合会会长、吴县商会主席委员、国货陈列馆馆长等十六职。1931年金鸡湖重修李公堤,他率先襄助;又发起组织梅兰芳、马连良1933年1月到苏州义演,并将义演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鉴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他与人发起建造国货商场(今苏州人民商场),并担任第一任董事长,以抵制东洋货,保护民族工业,振奋国民精神。1934年秋苏州大旱,10月18日筠清赴娄门外勘灾,回家后即感不适,多方求医不见好转,第二天病故。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袁水拍(1916—1982), 著名诗人。原名光楣,字进修,小名寿官,渡桥村(今郭巷街道马巷社区大桥头村,又名袁村)人,袁学澜哥哥袁学潮玄孙、清末诗人袁兰升曾孙。1934年毕业于省立苏州高中,次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三个月后报考上海中国银行,当了一名练习生。抗战爆发后,他随中国银行总帐室撤退到武汉,1938年再次撤退到香港,同时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和参加文化界进步活动。建国后担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诗刊》编委,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粉碎“四人帮”后,水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2年10月29日,一代诗人因肺间质纤维化病逝世。著作有《沸腾的岁月》、《人民》、《冬天,冬天》、《向日葵》、《马凡陀山歌》等,他还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了《伐木者醒来吧》、《我的心呀在草原》、《土耳其诗选》、《马克思主义与诗歌》、《论诗歌源流》、《聂鲁达诗文集》等书,并辑译了《现代美国诗歌》。长子袁怀雨,北京地质大学教授。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陈章(1900—1992年),郭巷集镇人,字俊时,陈霆锐胞弟,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曾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主任20多年,是我国著名的无线电专家,被誉为“电坛宗师”,去世后一半骨灰撒在了郭巷市河和尹山湖的交汇处。 (资料来源:《郭巷镇志》)
茭白又名菰、茭瓜、茭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烂田里,开花所结籽粒被称为“菰米”或“雕胡”,是古代的“六谷”之一,煮出的饭香气扑鼻,是招待贵宾的佳品。菰感染黑粉菌后不抽穗,但茎部却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茭白。
郭巷茭白栽培历史悠久,农户种植经验丰富,质量上乘,是苏州一带的名产。这里的茭白分秋茭白和四月茭两大类,主要种植在北部和中部。2000年,郭巷地区种植茭白达2000亩,总产420吨。
郭巷是我国三大灯草产地之一。2000年,全镇种植灯草1549亩,年产约112.3万公斤,主要种在境内的中部和北部。农闲时节,妇女们把晒干的灯草一小扎一小扎蘸湿,然后戴上指头箍,用“草刀”一根一根地划,划出的“草玉”卖给做中药的或做烛芯的,剩下的壳就用来做蓑衣、绞绳索。郭巷的蓑衣做工考究,厚实耐穿,不漏水,是远近闻名的特产。编织的时候,人们先搓好领头绳,然后把草壳一小股一小股编上去,做成“躯体”,再编上“翅膀”和“裙子”。草壳每隔三四寸就用细绳横向固定,以防日后松散。背部受雨最多,编的时候会多编些草壳。“躯体”的两侧还做上搭钮、背带,披上后可以扎紧,防止身前受潮。这样的蓑衣精巧耐用,难怪有人称之为“别致的工艺之作”。
白银谷老太爷和筠清行房了。在白银谷这部戏中,杜筠青嫁给康老爷时也不过才二十三岁,所以杜筠青是康老爷的妻子。剧情中还有康老爷当着下人的面跟杜筠青行房的桥段。
伦文叙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明代南海黎涌人。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辍学,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弘治二年(1489)23岁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33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服翰林院编撰之职。正德元年(1506)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恢复翰林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李子长
李子长(1436-1526)明朝著名画师。名孔修,顺德大良人。善禽畜,虫鱼、山水、花鸟,作品深得群众喜爱。民间对他的传说很多,如画成的猫捉老鼠,母鸡下蛋,鸟儿飞鸣。雨儿遇水摇尾游去等等。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会地位低下,故真迹绝少传世现艺术界寓目《的骑驴吟咏图》、《秋江群雁图》、《猫轴》数种,均显示这位画家高度的艺术才能,子长晚年隐居杏坛罗水村和南海西樵,潜心治学,九十岁无疾而终,葬于西樵山云路村。
霍 韬
霍韬(1487-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谥文敏,南海县石头乡(现属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生于明成化廿二年(1486年),卒于明嘉靖卅四年(1540年)。
霍韬在广州光孝寺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期满,霍韬反故里,一边继续读书,准备科举考试;一边帮助父辈记帐。当时霍韬家族在石湾经营的冶铁、制瓷等规模较大,属当地窑冶大户,霍韬不仅参与管理,还记载其经营活动情况。
据《霍渭崖家训记载》:正德二年(1507年),凡石湾窑冶,佛山炭铁,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司货者学之。年一人司窑冶、一人司炭铁,一人司木植,岁入利市,掏于司货者,司货者岁终,咨禀家长,以知功最。”正德八年(1513年),霍韬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会元。
霍韬为人质朴随和,性直,喜欢传统文化,举办乡会试,作主考官时,从不要求考生举行师礼仪。霍韬在主持宫廷科举考试时,取进士300余人,亦不许其称呼门生,告诉他们:“诸君科考中进士不单是由我决定的。”于台使者监司郡县互书贴往来,也皆不称“治”字。霍韬说:“大家已经由宫廷官史正式登记了,由朝廷统一管理,不需要再加其他管理了”。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以后,霍韬参加“大礼朝议”斗争,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当时目为邪说。但嘉靖帝竟纳他的理论,事后升他的官,他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
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宫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卅四年(1555年),在京暴病逝世,享寿55年。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有四子,长子与王卜,颖悟过人,15岁注《楚辞》,早亡,其余三了是与瑕、与璎、与王常,他们先后乡试中举。与瑕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会试中进士,授浙江慈溪知县,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与海瑞齐名,浙中百姓称与瑕“三廉”。其部下平时不称与瑕为“大人”,而是亲切地称与瑕为“先生”。后授江右盐院,在任期间,帐数始终相符,受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
吴荣光
吴荣光(1773-1843年) ,生于1773年,广东南海人,字伯荣,号荷屋、石云山人。
其祖父是从福建来粤经营盐业发迹的富商,家道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嘉庆四年,26岁的吴荣光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土,授编修,从此,40年宦海浮沉,道光年间升至湖广巡抚兼湖广总督,在任江南道御史兼浙江副考官时,因稽查一宗官船运粮案失察而被削官。自小酷爱书画金石之学的吴荣光,寓居京都,生活困窘,忍痛把书画藏品变卖以度日。
1840年,68岁的吴荣光奉道光之命以原品退休返粤。
翌年,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战火蔓延佛山,他积极捐款协同绅民组织团练,抗击侵略者。
吴荣光毕生好收藏鉴赏文物字画,他用俸禄购置了数十箱碑帖、几万册图书,运回佛山的书箱竟有40多箱之巨,收藏在赐书楼大树堂。吴荣光晚年计划整理刻印这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和碑帖,从1840年至1843年,他边养病边整理书籍,编印了《筠清馆金石录》、《筠清馆法帖》、《金文款识类五卷》、《历代名人年谱》、《帖镜》、《云石山房诗录》、《云石山房文集》等书,写成未及刻印的有《金石录石文》、《吾学录》、《闽湘经义》、《筠清馆制义》等。专家考证认为《帖镜》记叙了吴荣光鉴碑帖的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著作。吴荣光还具有委高的书法造诣,康有为评其书法日:“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
一代帖学名家吴荣光于1843年逝世。终年71岁,死后安葬在花县打鼓岭正隆冈。
朱次琦
朱次琦(1807-1882),字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乡人,世称“九江先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中丁午科进士。曾任山西襄陵县知县。不久就厌倦官场生活,决定辞官归里。在任仅半年,但替地方做了不少好事,并提倡读书,故离任时,群众依依不舍,拦路遮留,后来 还筹建“朱使君祠”纪念他. 他回到九江后,立书院讲学,一生从事教学活动,他治学严谨,教学严格。在长期教学生涯中为广东培养出不少人才,简竹居、康有为等就是他的高足。广东学海堂曾聘他为学长,他没有答应。但学海堂仍虚位以待,并为他刻印著作。
朱次琦生平著述丰富,对文史很有研究。重要著作《国朝名臣言行录》、《国朝逸民传》、《性学源流》、《宋辽金元明五史征实录》等,都很有学术价值。诗集有《是汝师斋遗诗》一卷。他的学生简竹居,生平尊崇九江先生,曾为老师写过《朱九江先生年谱》,辑《朱九江先生集》十卷。并著有《朱九江先生讲学记》。
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字特夫,南海泌冲人。他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故自小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勤于探索,会通中西,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是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
他十七岁开始研究光学,对北宋科学家沈括“格术”(研究光线通过焦点成倒像的原理)之说作了详尽的探讨,并经过反复实验,写成《格术补》,分析了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望远镜,显微镜的多种光学原理。1844年,二十五岁的邹伯奇制成中国第一台摄影器。
邹伯奇对数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著有《乘方睫术》一书,阐述了乘方、开方及对数的应用。他研制成对数尺和度算板两种计算器,并撰写《对数尺记》和《度算板释例》以说明他们的原理及应用。
邹伯奇悉心钻研天文学,经常于夜间登上村后的鳌峰岗观测天象。他制作成天球仪和以日影和星宿位置测定时间的“日夜晷”。为了演示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他又研制了“七政仪”,以此说明地球和各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他还精于绘制地图,以往我国地图都是以计里画方的传统方法绘制。他根据地球是球型的道理,采用经纬线及以圆绘图的科学方法,绘制成中国地图册《皇舆全图》。他又指导弟子,经过实地勘测,先后绘制了《广州浔岗洲图》和《南海桑园围全图》等地方地图。
他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对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也不易轻信。他反对“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天命论,敢于指出《周易》以卜卦推世运治“最无道理”。这在当时封建社会里,实在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胆识与勇气。
邹伯奇在科学研究上成绩超卓,在学术界名声鹊起,咸丰十年(1860年)被推举为学海堂学长。广东巡抚郭嵩焘对邹伯奇的才华十分器重,于同治三年(1864年)上疏推举他到京师同文馆任职,他却不为可以飞黄腾达的机会所动。清廷虽三下优诏征聘,他都借口有病而推辞。同治七年,曾国藩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设立学校,几番想请邹伯奇去教数学,也被他坚决拒绝。他安于清贫,不愿趋炎附势。他一心研究科学,不会追名逐利。
同治八年(1869年),邹伯奇因急病去世。他的多位生前好友及门人出资,收集编辑其多种科学著述,并刻印成《邹征君遗书》。现今广州博物馆内藏有邹伯奇用自己研制的照相机拍摄的相片底片,以及演示太阳系运转的“七政仪”。
陈启沅
陈启沅(1834-1903)字芷馨,南海西樵人。少年好学,但凡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无所不读,但仕途不顺,青年时两度乡试均不第,便以教学为生。
1854年,陈启沅随在南洋经商的兄长陈启枢到越南堤岸,开设“怡昌荫号”丝绸杂货店,继而扩充经营米行,酱园以及典当生意,经十余年努力,成为当地富商。
富裕起来的陈启沅没有忘记家乡,他意识到家乡的种桑养蚕虽然兴盛,但古老的缫丝方法却十分落后,决心要振兴家乡的丝织业。他利用充实的经济条件,游历南洋各埠,考察蒸汽锅炉及其他机械设备。陈启沅于1872年回到家乡策划筹建丝厂事宜,从厂房设计,锅炉、水管安装,他无不亲力处理。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海西樵简村汽笛长鸣,宣告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蒸汽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诞生。
继昌隆以半机械化缫丝,效率比旧法手作大大提高,丝质细滑光洁,售价提高,获利甚丰。陈启沅的成功遭到旧法缫丝业主的妒忌,他们联合起来,对继昌隆极尽造谣、中伤之事。南海知县愚昧、保守,对机械缫丝也视为异端,声言要继昌隆停止生产。在种种压力之下,陈启沅被迫于1881年将丝厂迁至澳门。
挫折并没有动摇陈启沅在家乡办实业的决心。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启沅再次在简村兴建世昌纶丝厂,招收女工五百人,全部使用机械化生产,产量大增,丝品更为精美。他还在广州开设一间昌栈丝庄,办理生丝出口业务。陈启沅的成功,使原来靠旧法缫丝的业主纷纷仿效,三、四年间,南海、顺备两县相继涌现出数十间机械化生产缫丝厂,终于实现了他振兴家乡经济的愿望。
陈启沅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开市了米铺和药铺,对孤寡生活困难者,给予赈济,赠医送药。同时办起学堂,对农家子弟提供义务教育,还捐巨资兴建吉水窦、桑园围等水利工程。
陈启沅晚年也有志于著述,著有《陈启沅算学》十三卷,《周易理数会通》八卷,《理气溯源》七卷,还有教人种桑养蚕缫丝的《蚕桑谱》二卷。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陈启沅与世长辞。世昌纶由其后人经营,一直到1928年才告停业。陈启沅不愧为我国民族企业家,变革缫丝先行者。
西樵简村有绮亭陈公祠,乃当年陈启沅兄弟为纪念父亲而建,而今改作为陈启沅纪念馆。
黄飞鸿
黄飞鸿(1847-1925),南海西樵岭西人。他父亲黄麒英擅长跌打损伤医术,曾拜南少林寺陆亚采为师,练就一身武艺,是“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小得父亲教习武功,十二岁便随父到广州、佛山等地卖武,因以四象标龙棍子胜武师郑大雄的左手勾鱼棍而名声大噪,获得“少年英雄”之名。次年,随也是“广东十虎”之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学艺两年,练成“铁线拳”和“飞砣”等绝技。
1863年,黄飞鸿父子结束卖武生涯,在广州第七甫设馆授徒。武馆称为“务本山房”,是取孔子“本立而道生”之义。年仅十七岁的黄飞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已经确立了行侠仗义的处世原则。1867年,香港有一洋人带着一条大狼狗,到处向华人武馆邀斗,咬伤了多名武师。在香港的徒弟陆正刚写信将此事告知黄飞鸿,他便到港会那洋人,几下“猴形拐脚”,踢折狼狗脊梁,为华人武馆出了一口气,黄飞鸿也人此名气香江。1873年,黄飞鸿被广州水师聘为武术教练,名声日盛,但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更加刻苦钻研,将学到的技艺融会贯通,整理提高,除“铁线拳”外,还掌握“伏虎拳”、“虎鹤双形拳”、“武郞八卦棍”、“无影脚”等具有个人特色的武术绝招。省、港、佛各地许多好武之人纷纷投于黄飞鸿门下,拜师学艺。他的徒弟如梁宽、林世荣、陈殿标等,后来都成为粤海的武林高手。1886年,父亲去世后,黄飞鸿将武馆结束,在西关仁安里开设“宝芝林”医馆,行医济世,他精心研制的“通脉散”很受苦力大众的欢迎,被誉为“跌打圣药”。
1888年,曾在越南大败法军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任闽粤南澳镇总兵,因赏识黄飞鸿的高超武艺和精湛医术,特聘请他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飞鸿随刘部到台湾驻防台南,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五个多月。后因清廷屈辱求和,福军后援不续,被迫撤回大陆,黄飞鸿也返回广州。辛亥革命成功后,刘永福出任广东省民团总长,黄飞鸿被聘为民团总教练。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广州商团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宝芝林医馆被大火焚烧,片瓦不存。年届近八十的黄飞鸿遭此沉重打击,忧郁成病,数月后便与世长辞。
黄飞鸿的侠义与爱国行为被粤港两地人民津津乐道,其武功也就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越传越高,先后有十一位作家创作了十七部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从1949年起,在半个世纪时间内,香港出口了近百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黄飞鸿的徒子徒孙把他的武术和他的故事带到世界有华人的各地。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不同肤色的武术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来到南海的“黄飞鸿狮艺馆”或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寻宗拜祖。
黄飞鸿简介: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日 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郭虚己墓志铭》:该志成于天宝八年(七四九)年,青石志、盖盝顶,长一O七、宽一O四、边厚4.5厘米。盖顶篆书十六字:《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
四边单线浅刻瑞兽、海石榴及牡丹花纹,志文楷书,三十五行,满行三十四字,共一千一百五十字。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刻工十分精细。
《筠清馆金石记》:《筠清馆金石记》上还记载有铭刻建元年号的汉朝文物。而一般认为文物上的款识都应该是当时所记,从而判断出元鼎之前年号并非追加的。
《缁衣》:《缁衣》本首诗选自《诗经·国风·郑风》。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郑武公爱贤,贤者朝服破旧,武公重做新衣送给他。《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鲜于氏离堆记》: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摩崖石刻,唐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十六日镌刻。自撰,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
刻于四川新政镇嘉陵江西岸离堆山上。原碑大小失记,已碎为五石,存40余字。书法雄健清劲。为颜氏中年重要书迹之一。传世拓本以“未水虚”三字未损者为旧。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
[释义] 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语出] 《战国策·秦策》:“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是以富民……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或“de”。
[辨形] 两;不能写作“二”。
[近义] 一箭双雕 事半功倍。
[反义] 事倍功半 得不偿失。
[用法] 常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见“一箭双雕”(1154页)、“两全其美”(620页)。
[例句] 利用废物;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空气污染;是~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