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云用好统编教材

问题描述:如何使用统编教材的双线结构进行课堂教学-以《鸟的天堂》为例(转载)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陈先云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若干建议心得体会,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辩论赛:背诵古诗文积累有没有必要?

陈先云用好统编教材的相关图片

本文发在《小学教学》2019.7-8月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解读专号”,入选有删节。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实施语文课程,而语文课程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进行母语的传承。换言之,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母语和母语教育的传承者。

      作为传承者,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着或多或少的挑战。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于2017年正式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走进视野。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被称为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正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2019 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学校的小学语文教材将全部更换为统编教材。

      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这显然是个新的挑战。但是,如果了解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对统编教材的认识会更加清晰。

      时间回溯到1923年,当时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尤其是吴研因先生起草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确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的:“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像力及思想力。”该课程纲要还规定了各学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教材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注重为生活的课程观。这份《纲要》已经开始从“国语素养”、“情意要素”两个方面思考课程目的,这是语文课程渐趋向成熟的起始和重要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纲要”到“标准”不断修订,语文课程建设历经多个阶段。目前,最为人所熟知且正在使用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论是1923年提到的国语素养、情意要素,还是2011年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语文课程不变的基本特点。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既是为了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也是面向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理解并把握好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编写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双线结构既是在继承传统,同时也较以往更加明晰。

      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体现了语文教材全面育人的价值取向,它是文选类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要素让不少老师颇为困惑,它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以双线来组织单元内容,提倡的即是双线统一,齐头并进,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统编教材的双线结构呢?接下来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鸟的天堂》为例,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从单元组织中明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为人文主题,组织了包括《古诗词三首》,即《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以及《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等几篇课文,阅读中仿佛漫步在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清楚明了。  。

      以这个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近几年语文界逐渐形成的共识,但也是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主要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合情,又关系到教学实施的效果。

      所以,当教师看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双线结构后,在感受大自然有生命力的自然景物这一人文主题的背景下,基本明确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便不是难事。

      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陈先云先生曾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突出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以语文要素作为教材组织单元内容的主线、明线,主要围绕两大系列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即阅读与表达系列(口语、书面语)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课后思考与练习题是训练序列的细化和落实。仍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我们来对比看看教材是如何构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训练序列。

      《古诗词三首》的课后题中有一项是: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形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四季之美》的课后题其中有一项是围绕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学生还可以选做“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第三篇课文《鸟的天堂》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练习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最后一篇《月迹》是自读课文,提出了“让学生在默读中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并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样的思考题。

      通过几篇课文的对比,不难发现,从能够说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到体会动态美,再到说出并读出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最后是体会描写,逐步在阅读与表达系列中落实和训练“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语文要素。

        二.以《鸟的天堂》为例,落实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结构。

      接下来,笔者以《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在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如何落实双线结构,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一篇老师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散文。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吴周文在《现代抒情美文100篇》中提到:“巴金在创作中一贯追求水清沙净、澄明透澈的境界,其散文也是如此。不装门面,不拿架子,不事藻饰与形容,创作一种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此文可窥其风格之一斑。”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1933年南游广东时写的作品,后来收入散文集《旅途随笔》中,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淌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调。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早晨,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描写中,不仅读出了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文章前面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情深意厚;后面写群鸟嬉戏,有的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给人以急促的动感。无论是从内容、表达,还是情感、朗读都是一种极有张力的对比,但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存在。

      《鸟的天堂》曾长期入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如:人教版、沪教版、冀教版、长春版、西师大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等,对于曾经使用原版本教材的一线教师来说,版本、学段、思考与练习题目的差异,会带来一定的挑战。我们不妨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这不失为一种全新而有趣的备课,为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提供多样的思考。

      如1988年人教版第十册选用了《鸟的天堂》。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科书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的抓手,所以,想了解编者意图和教学方向,课后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篇课文有三道课后题:

      1.作者曾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另一次又是在什么时候?两次所见有哪些不同?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里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3)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还回头去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近阶段,它依然在人教版(课标本)中,但是从第十册挪到了第七册,课后题也发生了变化:

      1.课文写的真美啊!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除了人教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也把这篇课文放在了第二学段,位置在第八册,以语文S版为例,它的课后题有这样几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默读课文,想想“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然后请你试着当一名导游,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介绍“鸟的天堂”。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还可以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课文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热闹场景。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遇到过的热闹场面,选择一个写下来。

      而长春版和西师大版教材把这篇文章放在了第三学段,比如长春版教材的课后题分为这三部分:

      朗读:

      作者笔下榕树的静态与鸟的动态都写得很生动,朗读时要注意这一点。

      思考与交流:

        1.文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哪些情景?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2.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作者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态度?

        拓展与运用:

        学习了《一只贝》《藏羚羊跪拜》《和小鸟最相亲爱》和《鸟的天堂》之后,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哪些语句能体现人类对动物朋友式的关怀?请把它们读出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版本、学段的多样,恰恰说明《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得起时间筛选的经典文章。我们现在看看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课后题: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3.抄写课文第8自然段。

        阅读链接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对比以上几个版本,发现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之前的版本都在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和统编教材提倡的较为宽泛的“人文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是一脉相承,但是之前各版本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语文要素”并不突显,彼此间的关系也没有序列性;

      其次,之前的版本也在关注了朗读、背诵、思考、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统编教材在继承中更加明晰了阅读与表达两个系列,第一题中有阅读和表达,第二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提醒师生首先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和表达,最后再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从阅读、思考到表达,再回到阅读,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第三题的抄写是阅读后的积累与内化,也是表达的开始。

      再次,课后所出示的“阅读链接”不仅是认识巴金的一份材料,也是这篇课文的人文主题,更有利于师生理解课文。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尝试设计一份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桨、榕、桩、暇”等4个生字,会写“拨、桨”等10个生字。抄写课文第八自然段。

2.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能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

3.初步认识“鸟的天堂”,感受文中无处不在的生命。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语境,初步感知  。

活动一:联系资源,走近巴金

1.出示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在阅读中初步走进巴金的文学世界。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2.学生交流对巴金的认识,师生共同梳理并提取重要信息,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

3.课题质疑:“鸟的天堂”在哪里?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鸟的天堂”和“天堂的鸟”的区别。

活动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朗读中,教师相机指导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如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重点指导“榕”“暇”的书写。

2.读完后为全文划分自然段,并解决前面的疑问,初步认识“鸟的天堂”。

3.借助提示,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描写了作者先后在    和    的时候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文中共出现  次“鸟的天堂”,只有在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

板块二 提出疑问,品读榕树

活动一:聚焦“天堂”,提出疑问  。

1.指导朗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并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浏览课文,找到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产生疑问的那句话——“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3.把文中最后的感叹句换成疑问句,读出疑问的口吻。

活动二:品读榕树,感受静美

    1.教师配乐范读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学生说出大榕树的特点,并引出作者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学生默读,批注并交流作者如何描写大榕树的美丽,尤其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句子。然后,从语气和节奏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

3.对比朗读,感受大榕树的静态美。

(1)思考:“一株大树”在这两句话中的朗读方法一样吗?

句子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

句子二:“……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2)指导对比朗读,感受静态美。

(3)重点指导学生紧扣“美丽”一词,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感受美丽的大榕树,美在静态,美在内在的生命力。

板块三  指导书写, 积累语言。

1.抄写第八自然段,注意行款整齐。

2.总结评价。

                            鸟的天堂。

                                    大。

“鸟的天堂” ——  一株榕树            。

                                        美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鸟的天堂”在早晨和傍晚不同的特点,感受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出静态美和动态美。

2.初步领悟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意。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回顾静美,体会动美。

活动一:再读感慨,回顾静美

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回顾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朗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悟大榕树的静态美。

活动二:走进文本,体会动美

1.默读描写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段落,有一定速度。把发现和感受画一画,写一写。

2.在交流中创设情景,想象画面中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影到有影,从一只到百鸟,从看得清到看不清的变化过程,发现作者的描写是如何从“寂静”过渡到“热闹”。

3.在朗读中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短句的节奏感,体会作者描写的有序与动感。

第二板块  对比“动静”,读写结合。

活动一:对比“动静”,品味异同。

1.整体回顾两次去“鸟的天堂”时的语句,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对比朗读,初步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聚焦两个段落,初步发现景物从静态到动态,静中有动的变化。

段落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段落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活动二:

  1.创设情境,描写一处从静到动有变化的场景,如学校、商场、高铁站、海滩等。

2.师生评价,进一步修改。

第三版块 再悟“天堂”,感受生命 。

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出示句子,对比发现语言表达的魅力。

句子1:那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句子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在交流中发现“静态”和“动态”的相同点——生命。再次朗读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感受巴金的精神世界。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板书设计:              。

鸟的天堂

  第一次榕树 静态

                              生命。

  第二次   群鸟 动态

白云深处有人家生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相关图片

白云深处有人家生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都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三科教材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和使用,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不过,“统编本”的一些选文表述和配图,依旧遭到社会人士的质疑。古诗文数量的增加,有可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转自《南方周末》2019年10月31日。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引争议:古诗文增多加重学生背诵负担?

2019年秋学期起,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开始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简称“统编本”。“统编本”教材审查首次实行学科审查、综合审查、专题审查和终审制。

“几年来教材的编写和修订过程,就是持续不断解疑、释疑的过程。”

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开始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简称“统编本”。“统编本”教材自2017年在全国小学、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2018年在小学、初中一、二年级投入使用;2019年全面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开始实行课程改革,放开教材编写权,各出版社可依据课程标准自行组织编写教材,各地可选用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教学。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等十余种版本教材形成“一纲多本”的局面,如今“统编本”一统江湖。

实行三科统编的原因,教育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答复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三科教材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和使用,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都是公众关注的热点。

早在2009年,郭初阳和蔡朝阳、吕栋等几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项课题研究,后出版成《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

他们从当时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挑选出关于母爱的课文,并予以分析和评价,想借此角度探讨语文教材的品质。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教材的熏陶,但绝不仅仅只是教材。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把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和批判性思维品质锤炼放在首位。”杭州谷里书院创办人、特级教师张祖庆认为“一纲多本”可以兼顾各地差异,“一纲一本”便于统一研究。

“统编本”三科教材编写历时五年,编写团队达140余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有六十多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人员和专职编辑。此外,还有很多专家以不同形式参与了编写工作,比如专题咨询、教材审读、问题讨论、试教试用、征求意见等。

十年过去,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退出历史舞台,“统编本”教材成为唯一,自全面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讨论。诸如先识字后学拼音的教学模式、古诗文比重大幅增加等话题都曾占据热搜。对此,陈先云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几年来教材的编写和修订过程,就是持续不断解疑、释疑的过程。”

之前,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言,编写教材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寻求社会最大的共识”“要尽量考虑到这是一个社会公共产品。一个教材出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挑剔和批评”。

“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有六十多人,包括学科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人员和专职编辑等。(视觉中国/图)

日月潭是不是台湾省最大的湖?寒号鸟是不是鸟?

新学期伊始,专栏作者维舟通读孩子的小学语文课本后,发表了《作为一个细节控,我在孩子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发现了N处错误》一文,质疑“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文字记述错误及配图错误。

陈先云曾在采访中多次表示,“不精准就容易产生争议。我们要做到有疑必究、有惑必查”“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要让孩子们喜欢这套新的教材,我们就要做到规范、精准和严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统编本”教材审查首次实行“学科审查、综合审查、专题审查和终审制”。温儒敏曾介绍:“送审要过许多‘关’:如教科书审查组评审、教育部咨询委员会阅审、课程教材委员会终审,以及主管部门的复审等。编写组对每一轮审查意见逐条回应,反复修改完善教材。”以“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4册为例,其经过14轮评审,全国100个特级教师提意见,并在多省市试教,最后经中央批准发行。

编写组和审查组的意见有时也会出现分歧。曾有专家提出文言文注释应标明注解者,例如“宋代朱熹注”。但编写组认为,“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过于繁琐,且无必要。”因此,最终未采纳。

不过,“统编本”的一些选文表述和配图,依旧遭到维舟的质疑。

三年级下册中有一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提及《清明上河图》上的人物数量,“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五百多人是流传的通说,在白寿彝《中国通史》上出现过。但维舟指出,日本斋藤谦《拙堂文话》则统计该图上共有人物1643人。他质疑课文中存有争议的数字是否会对学生构成误导。

陈先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8年编写组收到过相同的意见反馈。“接到反馈之后编写组征求各方面专家,特别是故宫博物院(注:《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此)专业人士的意见。经研究,编写组综合各方面意见,采用了‘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的表述。”

二年级上册课文《日月潭》中关于“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的说法,维舟认为也值得商榷。“台湾最大的湖其实是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日月潭只能说是全岛最大的(半)天然湖——它原先是天然湖,但后来又建造了水库堤坝和水电站,故而算是半天然湖。”针对该条意见,编写组按照意见处理办法,核对原文,并查阅权威资料、咨询地理学专家后,陈先云表示:“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没问题,不能将“湖泊”和“水库”混为一谈。

除了文字表述上的质疑,维舟还列举了自己发现的课本中的“配图错误”。例如,“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课中,将寒号鸟画成鼯鼠,维舟认为“寒号鸟当然是鸟,将它错解为鼯鼠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关于“寒号鸟是不是鸟”的问题,陈先云曾解释:“寒号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号叫,而俗称’寒号鸟’。”“统编本”中“寒号鸟”的配图是复齿鼯鼠,是编写组经过研究更正了大众认为“寒号鸟是鸟”的误解。人民教育出版社媒体宣传部主任吴海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2017年开始,人教社官网专门开通了“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和反馈邮箱,老师可以登录平台反馈意见,这些意见会由学科编辑室研判。“有的可以马上回复,有的可能需要时间段。研判完以后,有的可能需要修改,我们会在下一次发稿、重印教材之前做一个修订。”

“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明显增加。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有129篇,总体占比30左右。(视觉中国/图)

古诗文增多是否加重背诵负担?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变化之一是课文数量减少,教学类型增加。以一年级上册为例,“人教版”原有41课,“统编本”减至37课;汉语拼音课减少,识字课增加。课文数量减少不是为了“减负”,温儒敏解释这是出于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的需要。“孩子们负担重,因素很复杂,有时不见得是教材、老师加重的,也有来自社会、家长的因素。”

吴洪是江苏射阳外国语学校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她所在的小学从2017年起使用“统编本”教材教学,至今三年。吴洪认为,新教材涉及很多中国文化,国学方面(古诗、名言名句、论语等)增添了很多。

2019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部分教材统编情况时,即表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占近一半”的话题下,网友们纷纷留言,支持、反对的声音都很热烈。

在该消息发出前,“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已率先落实。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有129篇,总体占比30%左右,相较于原先“人教版”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

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后发现,“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多集中在三到六年级,有将以前高年级古诗文下移到低年级情况,例如二年级下新增《咏柳》原属三年级,三年级新增《望洞庭》原属四年级。但也存在将低年级诗文上移到高年级的情况,例如三年级上新增《山行》《赠刘景文》原属二年级上,现与《夜书所见》组成《古诗三首》,均是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文。

同时,古文学习也提前了。在原人教版中,第一篇古文学习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而“统编本”中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古文,第一篇是短古文《司马光》,但难度过渡上比人教版更平整,从三年级开始初步接触简单古文(注:三上《司马光》、三下《守株待兔》、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到五年级再接触《少年中国说》《杨氏之子》《论读书》。

内蒙古师范大学刘媛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部编版小学低段语文教科书古诗词选编及使用研究》提及:“相较于人教版,‘统编本’新增了唐朝柳宗元、王之涣、贾岛、李峤、胡令能等诗人,以及宋朝王安石、清朝查慎行和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在古体诗方面,增加了一首两汉时期的汉乐府——《江南》,五言古诗所占比重较人教版大。但‘统编本’古诗词的数量随年级的增长平稳过渡,人教版的波动则较大。”

2018年7月23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世和给温儒敏写了一封“万言书”,质疑教材改革,其中就涉及古诗文数量的增加。他以高中推荐背诵古诗文为例,“从14篇猛增到72篇,其中有不少抒发的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以及男女之情不得实现等人到一定阶段才可能有的人生慨叹,实在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提前’学习甚至背诵它们。”

古诗文数量的增加,在程世和看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个过程是否存在以高考为大棒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这是否违背了中国文化所强调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否有悖于‘仁者爱人’的儒者情怀?”

之所以增加古诗文数量,陈先云回答:“古诗文和名言名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先贤的文采和智慧。通过朗读、背诵,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获得多样的情感体验,培养起对文学美的感知,进而提升阅读、审美能力。教材所选的古诗文不仅是历代经典作品,更蕴含着作者的家国情怀、高尚情操等,学生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感染,这对他们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情怀是有重要作用的。”

陈先云认为古诗文的增加并不会造成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阶段正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一定量的背诵,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影响。况且,小学阶段古诗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并不太高,总体上是要求正确理解、形成积累,具体则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和学情安排相应的学习目标,是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

张祖庆则认为古诗文可适度增加,但没有必要全部背诵。“儿童的生长自有其节律。诵读,亦当符合生命节律。低幼儿童,以背诵童谣、民谣、儿歌等有趣好玩的韵文为主;一二年级,当诵读适量的童诗;三四五年级,以背诵唐诗宋词以及少量《诗经》《论语》选段为主;四五年级,可诵读适量的现代诗。有些文字,错过了,便永远错过了。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古代的东西有营养。适当对儿童进行文言启蒙,在适度理解的基础上,适量背诵,即可。适量减少背诵,倡导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留出整块时间,大量阅读高质量的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经典),才是正道。”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文中,寒号鸟的配图是复齿鼯鼠(左)。编写组经过研究更正了大众认为的“寒号鸟是鸟”的误解。寒号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复齿鼯鼠,因其生性怕冷,日夜不停号叫,俗称寒号鸟。(资料图/图)

选文的首要标准不在于有没有明确作者。

郭初阳翻阅“统编本”教材时发现一个不理解的现象,以前一些不知是何人何时何地所写的“三无课文”(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不懂就要问》《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有了出处——标明选自某某版本教材。对于这种“自我引用”,他有些无奈。

面对这类质疑,陈先云表示:编写组高度重视选文的来源或出处,确认了绝大多数课文的作者、译者信息。还有少数课文,虽然作者、译者信息不详,但都是从老教材中选入的教学经典,在这次编写中也予以保留。

编写组还纠正了一些选文的作者信息。古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通常被认为是王维所作。但编写组查考大量古代文献,最终从《大藏经》中查到了相关语句。通过梳理出古人引用这些诗句的前后顺序和内在关联,最终认为《画》的作者并非王维,而很可能是不知名的古人所作。一首旧题为《雪》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的诗,对其作者的推测众说纷纭,编写组梳理了多种材料,否定了种种不实之说,认定其应为古代“层累地形成”的民间作品。

陈先云认为,一篇课文是否适合选入教材,首要的标准并不在于有没有明确的作者。“一些流传已久的古代典籍的作者并不可考或存在争议,如《管子》《晏子春秋》等,但不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学习经典,从中汲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方卫平发现,“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文,在人文观、儿童情趣、中外作家的广泛性、代表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拓展。例如,二年级下册鲁冰的《蜘蛛开店》、德国于尔克·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三年级上册流火的《那一定会很好》、王一梅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等等,在选文眼光、品质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郭初阳不认可“教学经典”的说法。“没有经典课文这个说法,只有传统课文、老课文的说法。课文里面没有什么经典,就是不想改变。儿童文学的经典这么多,何必选这几篇老掉牙的东西呢?全国这么多出版社,这么多儿童文学的老书,无论是绘本,还是读物。语文教学既然如此重视它,为什么不吸纳一些优质的读物?它的容量太少,太浅,而且也谈不上什么符合教学规律,我们觉得它对儿童心理也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学术上也不严谨。”

张祖庆持相同观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语文教材中的“无主文”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文章应该减少,“统编本”虽然更换了很多篇目,但整体上老课文的比例仍过重。

“在老课文中用了很久,是否就证明这是‘经过教学检验的经典’?个人建议,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无论思想性、趣味性还是艺术性,都应该是名家的经典之作。编写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脚注的作用,简单介绍作者(译者),注明选自哪个出版社,出版年月,哪个版本,第几页等。这是必要的治学态度。优秀文章,灿若星辰,选文时,何必吊死在几篇没有作者的老课文上?”张祖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陈先云引用叶圣陶的两句话来形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的选文标准——“以故我谓今后选文,绝不宜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唯以文质兼美为准”“文和质有所偏固然不能入选,就是二美皆具,而教学方面不合要求,还是不应入选”。

郭初阳认为,以经典作为教材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一书认为当时市面上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通病是“短小轻薄”。“篇幅很短小,都是单篇小课文,容量很轻薄,没什么思维含量。经典很少,即便有也会经过这样那样的删改。”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到了“统编本”教材中没有得到解决。

郭初阳曾尝试让小学三年级学生理解背诵高中课文《春江花月夜》。他发现,“小朋友又聪明,脑瓜也好使,为什么不给他提供优质的东西呢?教材的容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称之为思维流,课堂的思维流。如果课堂是一条河流的话,它的河水应该是非常充沛的,而不是干涸的。”

选文应不应该被改动?

在小学语文界,选文是否应该被改动也是老话常谈、争议不断的话题。相较于初高中语文教材,小学语文课本注释中出现“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频率更高。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统编本”中也存在改动选文的现象。

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花的学校》,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译者是郑振铎。这篇课文的改动极微小,如将“润湿”改为“湿润”,“狂欢地跳着舞”改为“跳舞、狂欢”,“散学”改为“放学”,“壁角”改成“墙角”。

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讲述老麻雀应对猎狗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课文写到“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这一句,戛然而止。

而原文中还有一段,“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统编本”《麻雀》选文将这段话完全删去。

陈先云说,编写团队对符合选文标准的原作品进行删减、节录、修改后,编排在教材中用作课文,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常规方式。凡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特别是低、中年级教材的选文,一般都要作些改动。《花的学校》是郑振铎1920年代翻译的,译文的语言有时代的烙印。选入教材时,编写组反复揣摩文意,请教著名的文学研究学者和作家进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麻雀》最后一部分删掉,主要是因为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一件事,所选文章都要为这一目标服务。而《麻雀》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和感想,并非叙事本身,为了使教学更加聚焦,删去了此段。

据陈先云介绍,改动要经过编写组专家反复研讨。对于能联系上作者的作品,一定与作者商讨,征求作者的同意;对于无法联系上作者的作品,会征求专业的文学研究学者和作家的意见,再作修改。他强调:“编写组所作的修改均遵从不违背作品原意的原则,不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

方卫平表示,选文改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他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导致语文教材被质疑和诟病。

“一、教材编撰者对原作的改编权常常被放大,甚至被滥用了。二、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教科书编写的‘标准化模式’,一种绝对自信、强固的‘语言纯洁伦理’?这一模式和伦理只求语文教材语言的规整与统一,成为相对安全但是机械、单调的所谓‘教材体’语式。这种‘教材体’语文,常常把文学语言个性化、毛茸茸的鲜活语感删减、驱除殆尽。三、比较随意地修改原文,也是对原作者不够尊重的表现。”

在方卫平看来,像《麻雀》这样的删减是令人遗憾的。“《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名篇之一,浓缩了晚年屠格涅夫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我认为《麻雀》结尾处这一小段兼具抒情性、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写作此文时的重要感悟和寄托,也是作品整体叙事抒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如‘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这样的文字,更是具有一种深刻、厚重的思想和情感力量。”

郭初阳曾提出教材选文应遵循三条基本规则:“保持原著的风貌;尽可能全文收录;因篇幅过长不得不节选,则作出标示说明,并简要交代选文前后相关的内容。教材编选者首先持一个文字工作者特有的审慎与严谨,方能使读者(幼年学习者)不至于陷入断章取义、郢书燕说的歧途。”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诗歌作品。郭初阳很喜欢译本中的一句“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火苗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但课文中改成“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在他看来,原文中最精髓的部分是“火苗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统编本”却呈现了鸟唱歌,火苗没有任何反应,唱完以后鸟就飞走了的感觉。

“语文学习的生态链中,教科书是重要的一环。但有比教科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好的语文环境。全民阅读的风尚、优质丰饶的书籍、能力立意的评价、开放发展的课程……都影响着语文教育。唯有上上下下回到人的言语发展本身,以更加开发包容的姿态,多一些引导、多一些促进,良好的语文生态,才能重建!”张祖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的相关图片

1、白云深处有人家生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山行》,全诗原文如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白话文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3、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4、白云深处有人家为什么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深处是天上不会有人家,白云生处是人间才合适。

统编语文教材执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陈先云解答如下:三年级上册古诗《山行》中的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另有一个版本写作白云深处有人家”。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处”的较多,目前较为通行、权威的点校本《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和《樊川文集校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也都作生处”;深处”则常见于他人著作对杜牧诗句的转引,文献价值逊色于前者。

另外,从诗意上看,生处”可以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方”,而深处”则可理解为云雾缭绕的深处”,两个意思都能讲通。但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六考文”中评述道:杜牧之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亦有亲笔刻在甲秀堂帖中。今刻本作‘深’,不逮‘生’字远甚。”直言用生”字意境更佳。

综合考虑上述条件,教材便选用了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版本。

5、个人认为,诗为心声,是作者的灵感、情绪、追求的表达,没必要严格的考证地理、季节等,比如那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很多人讨论这个季节不对,是表达错误,岂不知只有经历过才能理解,这是初冬夜里十二点左右的景致,我小时候就经常经历,言归正传,深处、生处都可以,我认为深处更好些,由近到远,由浅入深,旅游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对未知的好奇,远山浓云处,可有另一番景象吧。

既然山路能停车,能看见人家,所以,目力所至,山不会高,云也不会浓,看见隐隐约约的房屋也很正常。

的相关图片

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品作业本,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品作业本答案2021

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品作业本,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品作业本答案2021

现在梯子都怎么找,梯子都是怎么找的

现在梯子都怎么找,梯子都是怎么找的

怎么找记者求助,怎么找记者求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宁波

怎么找记者求助,怎么找记者求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宁波

LC,lck春季赛赛程2023

LC,lck春季赛赛程2023

手拿包奢侈品牌排行榜,男士手拿包奢侈品牌排行榜

手拿包奢侈品牌排行榜,男士手拿包奢侈品牌排行榜

小学作文存在的弊病及对策,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作文存在的弊病及对策,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xiaoxue/14410

xiaoxue/14410

lw/儿童戴口罩图片,儿童戴口罩图片卡通图片

lw/儿童戴口罩图片,儿童戴口罩图片卡通图片

Ps,ps是什么意思

Ps,ps是什么意思

文章最后落款怎么写,文章最后落款怎么写格式

文章最后落款怎么写,文章最后落款怎么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