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管仲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但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第二》。
扩展资料:
1、内容简介:
齐国内乱, 管仲和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 鲍叔牙拥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小白要抓管仲以解射钩之恨,鲍叔牙对小白建议如想成就大业, 管仲不可缺少。
后小白采纳鲍叔牙的建议, 拜管仲为相,鲍叔牙举贤不避亲, 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称为千古美谈。
2、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鲍叔荐管仲。
大家都知道,管仲在发家之前,是很穷困潦倒的。但是他却交了一个很好的朋友,这个人就是鲍叔牙!鲍叔牙不仅事事都照顾他,还向齐桓公推荐了他。那管仲是如何成为齐桓公的手下的呢,鲍叔牙为何要力荐管仲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管仲本身很有才华,是金子总会发光。
管仲虽然很穷,在别人看来他的胆子也小。但是他本身却很有才华,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饱读诗书,他是一个治国奇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这批千里马,因为没有遇到伯乐。所以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但是只要给他机会,是金子它就会发光。所以管仲能成为齐桓公的手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能力强。
二,朋友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使得管仲仕途顺遂。
管仲这一生,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交了鲍叔牙这个知己。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说管仲的才能要远远在自己之上。并且告诉齐桓公,如果齐桓公要称霸天下,非用管仲此人不可。因为齐桓公信任鲍叔牙,所以才听取了他的建议,重用管仲。所以说鲍叔牙是管仲的贵人。没有他的帮助。管仲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业的。
三,齐桓公度量大,能容人也善于用人。
管仲其实跟齐桓公是有仇的,管仲为了让公子纠上位,曾经射了齐桓公一箭。差点把齐桓公给射死了。所以当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时候,齐桓公刚开始是不接受的。后来因为鲍叔牙的极力劝说,使得齐桓公终于心动了,重用了管仲。试想,如果齐桓公是个小鸡肚肠的人,那也不可能成就一番霸业,也不可能重用管仲了。
那么鲍叔牙为什么要力荐管仲呢?我认为主要是两点:
首先,因为鲍叔牙是管仲的知己,他了解管仲的才华和性格。
其次,鲍叔牙是个谦谦君子,为了齐国的未来,甘当绿叶。
大家看了我写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欢迎点赞并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