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psocleis inflata Uv。
别名为聒聒、螽斯和螽斯儿
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
雄虫体长35-4]毫米,雌体长40-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戏喜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虽是害虫,但人们喜饲养,供作玩物。
并且蝈蝈是一种昆虫,
体形类似蚂蚱,
喜食植物的嫩叶,
成虫有鸣叫的习惯,
繁殖期好斗,
网络上有许多人网名和论坛名都叫蝈蝈,
所以
蝈蝈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一种现象。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法国科学家破解蝈蝈跳水自杀之谜 。
自然界中的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经常因为无法忍受身上一种叫线虫的寄生虫而跳水“自杀”。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法国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了答案。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3日发布的公报介绍,当线虫还在幼虫时期,会藏身蛐蛐或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的体内。然而,当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度过其成年阶段,并在水中进行繁殖。于是,线虫幼虫会“迫使”寄主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纵身跳入水中。
线虫幼虫对寄主如此惊人的控制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法国发展研究所的戴维·比龙等人研究了有寄生线虫的蝈蝈以及没有寄生虫的蝈蝈的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还研究了蝈蝈跳水“自杀”前与“自杀”后细胞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解开了蝈蝈等跳水“自杀”之谜。
科学家们首先发现,控制蝈蝈中枢神经细胞生长的特定蛋白,可以控制蝈蝈昼夜更替的节奏感和神经活动等。他们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线虫可以分泌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结构上模仿蝈蝈等寄主的特定蛋白。如此生成的假蛋白能够严重破坏寄主的中枢神经,从而使蝈蝈等失常,并被假蛋白“诱导”而跳水“自杀”。
蝈蝈属于螽斯科。螽斯科鸣虫一般共同的特征一般有:身体呈扁圆柱状。头部较小,颜面倾斜或垂直。头部有复眼1对。在复眼内侧有丝状触角一对,细长,一般明显长于体躯。单眼2—3个。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颚各1对、下唇及舌等部分组成。上颚即大牙特别发达,粗壮坚硬,内缘常呈锯齿状。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为红色或紫红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发达的前胸背板,形状多变。侧片发达,有些种类在侧片和前胸背板后缘相交处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状突起。有些种类前翅和后翅较为发达,但也有些是前后翅强烈缩短或完全无翅。足3足,跗节由4节组成,在最后一节的顶端有爪1对。后足股节十分发达;前足胫节基部有开口式或闭口式听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块、腹板8(雌性)或9(雄性)块,在最后一节背板构成下生殖板,形状多变,有时还有附属突出的部分。雌性的产卵管比较长,呈剑状或镰状形。螽斯科的鸣虫的前翅均具有发音器——音锉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均属渐变态,经历产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以卵越冬,大多产卵于树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虫或成虫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与杂食性均有。
蝈蝈的病症与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螨、螳螂,也有在捕食玛蜂时有被蜇死的情形。蝈蝈在人工喂养的时候总是喂多水的瓜果会大肚、拉稀、甚至是脱肛而死。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南北温度变化很大。南方春夏暖的早,北方迟。南京首批“叫哥哥”在端午节就可以出现,称“夏叫”,鸣声弱,体小色淡。北方见蝈蝈成虫时间较晚,一般要到6月下旬或7月初才能听到“夏叫”,称早蝈蝈。这批蝈蝈对人工繁殖留子很有意义。立秋后10天新蜕的蝈蝈称“早叫”,个大体健,饲养好了可以越冬。人工繁育的蝈蝈可人为控制分批的羽化出来,在春节后蜕的热蝈蝈可以养到第二年的天然蝈蝈出现,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蝈蝈叫声了。
蝈蝈的形态
蝈蝈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鸣虫,体长可达50mm(40—55mm),雌虫比雄虫略大。通体有绿色、浅绿、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种体色。头较大,顶部色较深,呈绿色或褐色。脸长,色淡,呈蓝或淡蓝绿色。牙尖紫红色。二触角须呈丝状,可长达60mm,褐色。两个复眼前方有三个单眼。颜面略前倾,基本垂直。前胸背板宽大而发达,呈马鞍形,厚而坚硬,呈绿色或褐色。背板侧区下缘有白色或淡黄色边。胸部腹板各有一对锥状刺,后胸的最大。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后突出。
雄虫胶翅比雌虫长,厚而发达。一般雄虫前翅长为14—18mm,雌虫前翅很短,仅为6—8mm,不能鸣叫发音。雄虫前翅有音锉、刮器和发音镜,两前翅摩擦可发了鸣声,优美响亮。后翅已经退化。腹部肚子为圆状,尾端略尖上翘着,有背板10块,呈绿色或褐色,腹板8板(雌虫)或9块(雄虫)。雌虫尾端有军刀状的产卵器,约长29—34mm。六足长而发达,后肢强大,跗式4-4-4,1-3跗节有垫,后足第一跗节跗垫分成2个叶片,后足胫节端距6个,背面2个,腹面4个,中间的2个,后足腿节略比胫节稍长。整个体躯呈纵扁或圆柱状,腹部膨大,体形宽厚长大。
蝈蝈的生活习性
蝈蝈一年一代,以卵越冬,每年的4月卵开始孵化。
蝈蝈的卵为淡褐色,长6—6.2mm,宽1.6—2.1mm,外壳坚硬。当年所产之卵全部都在表土层越冬,第二年4月天气湿润,卵迅速膨大,长增加44%—58%,宽增加93%—125%。孵化时卵壳破裂,虫体在另一层膜内蠕动,最后破膜而出,历时约2个小时。如天气干旱,卵期就延长到隔年孵化。卵期一般为244—270天。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蝈蝈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1—2周开始交配,历时30分钟左右,直至雄虫排出乳白色直径达10mm的粘性精托,并附着雌虫生殖器内外,才算结束了交配。这时雌虫腹部向前弯曲,并用口咬食精托,将精子挤入贮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则不能产生受精卵。蝈蝈一生可以进行多次交配。雌虫交配后2—3周就开始产卵,产卵期很长,怀卵后体重可增加3倍左右。产卵时腹部向上提,产卵管垂直的插入土内,产卵瓣上下蠕动,将卵分批分散的产于土中。产完一批卵后抽出产卵管,用力向后弹土,封闭住产卵孔,再继续产卵。白天产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开始产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结束。每头雌虫产卵200—440粒,每粒卵重14mg。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却为80—90天。进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虫就死亡了。
蝈蝈属杂食性。食肉性强于食植性。天然蝈蝈主要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蝈蝈只有在没有昆虫吃,饿急了才会吃植物。蝈蝈如果同种放在一起,通常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的时候居多。蝈蝈的分布与分类蝈蝈按产地分类 。
蝈蝈在我国分布很广,按产地来分类,可分为北蝈蝈与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晋蝈蝈、鲁蝈蝈。京蝈蝈又叫燕蝈蝈。
主要指北京山区和郊区的蝈蝈,北京人爱讲究西大山和东大同的蝈蝈。燕蝈蝈最有名的是安子沟的大山蝈蝈。北京以产黑色大铁蝈蝈著称。冀蝈蝈 。
河北山区,每年蝈蝈产量大。以中小身量的草白(糙白)山青蝈蝈为多,间或有少量铁蝈蝈与绿蝈蝈。河北省蝈蝈以易县为主,名气最大。鲁蝈蝈 。
主要指山东北部为主的地区,鲁蝈蝈又以绿蝈蝈为主,但头项部局部泛红褐色的边纹,也有个头较大的。也有少量的草白和山青等中等身量的蝈蝈。 晋蝈蝈 。
山西作为主产小蝈蝈的地区,气候有些干旱,多产中小身量蝈蝈,以小个为主的山青、草白蝈蝈以及少量的铁蝈蝈。晋蝈蝈的物点皮实好养,皮粗翅厚,叫声响,尤其以宣化蝈蝈最为出名,它耐干旱,生命力特别强。
生长在我国南方各省的蝈蝈都统称为南蝈蝈。西南四川成都包括长江流域等地的蝈蝈个头较小,比札嘴略大,鸣声也小而尖。总的来说南蝈蝈没有北蝈蝈筋粗皮厚,皮实耐旱,鸣声也不如北蝈蝈那样强劲有力。在南方很难见到北方的大铁蝈蝈。
蝈蝈按体色分类
从观赏的角度按体色分类,蝈蝈可分为五类:绿蝈蝈、黑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异色蝈蝈。 绿蝈蝈 。
绿蝈蝈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农作物区。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绿脸红牙,绿腿绿肚,红眼棕须,一双金黄翅(前膀翅侧区为鲜绿色)。在满目苍茫的严冬里,这种大翡翠绿蝈蝈更能显示自然之美,也格外耀目。在有一时期,绿蝈蝈价超过黑蝈蝈,就是因为绿色比黑色好看,观赏价值更高。绿蝈蝈翅薄,一般叫声偏高,但鸣声没有黑蝈蝈那样响亮宽厚。 黑蝈蝈 。
黑蝈蝈又称铁皮蝈蝈,通体都是青黑色,像铁皮的颜色,故又称铁蝈蝈。主要生长在北京郊外的山区,又以西山为主。正宗黑蝈蝈个大,皮坚翅厚,通体青黑色,紫蓝脸,红牙,粉肚皮,白、黄,深褐翅,黄绿膀墙,褐色前翅背,前翅侧区斑黄绿色或黄色,黑青腿,棕须,黑眼或棕眼。体色随时间、年龄的增大而加深,直到全身黑亮似铁,鸣声强劲有力,响亮,宽厚。一虫鸣叫能盖过群虫的鸣声。一膀一膀地叫,沉着而稳重,有大将的风度。 山青蝈蝈 。
多大夏秋出现,生长在低山丘陵。灌木杂草间及干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体色以灰绿为主,色淡且杂,头项腹腿之色也不怎么统一。山青蝈蝈肚色有绿、黄、白三种,是庄稼地里最常见的普通蝈蝈,不被爱虫者重视。 草白(糙白)蝈蝈 。
多在晚秋时出现,生长在山坡、丘陵、田边、地角、灌木杂草之中。通体色杂且淡,介于绿褐之间,似浅褐之间,似浅淡枯草灰白色,故名草白。天然草白蝈蝈因蜕皮较晚,故深秋长寿者较多,体质不错,皮实易养。
异色蝈蝈
蝈蝈体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与黄绿色,经过长期各地环境的影响与个体变异,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见的中间色、过渡色,这就是奇特的异色蝈蝈。
①红褐蝈蝈:生长在北方燕山山区,红头紫脸,紫红脖项(红前胸背板),褐红腹背,粉红肚皮,紫红腿,红须、金黄翅,前翅侧区(俗称膀墙),鲜绿色,布满翡翠绿斑,个头也较大,鸣声响亮,强劲有力,长寿耐干旱,体色极美,实为罕见。
②金黄蝈蝈:生长在北方的太行山区,褐黄头,蓝脸红牙,褐黄脖项,黄腿黄肚黄须,金黄翅,惟膀墙(前翅侧区)翠绿,通体褐黄闪金光,鸣声宽厚低沉,苍劲有力,就像金色闪闪的盔甲在闪烁。这样的通体褐黄蝈蝈几十年也难遇一个,甚为稀罕。
③蓝绿蝈蝈:采于河北固安大提及鲁北,它是由绿蝈蝈衍变而来的,其绿色特殊,通体呈蓝绿色,与一般绿蝈蝈体色有明显的不同。蓝绿头。个体肥大,鸣声响亮,调高音脆。蓝绿蝈蝈更是少见,纯正天蓝更是难得。
④五色蝈蝈:生长在河北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坡地,是由褐黑山蝈蝈衍变而来的,体分为五种颜色,棕褐头,蓝脸红牙,红褐脖项,棕胸花腿绿肚皮,金黄前翅,绿膀墙(前翅侧区),深紫色腹背板,虫体身披五色,各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很是难得,虫体大色足,皮坚翅厚,鸣声响亮,雄浑有力。 `v jmD 。
⑤白蝈蝈:选自晚秋北方的丘陵砂砾荒地,由草白蝈蝈衍变而成。体色很浅淡,微微带有灰褐淡绿之色,远看像白色、白项、白胸、白肚、灰白腿、只有翅膀呈淡棕色,淡绿膀墙(前翅侧区),银装素裹,个头中等,鸣声细脆而悠扬。蝈蝈的鸣器与选膀 蝈蝈的鸣器 。
雄蝈蝈的鸣器是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叫声,这种鸣声作用于吸引异性、呼唤同性、惊叫敌人。雄蝈蝈的鸣器前翅在背区,前宽后窄而扁,前翅背呈黄褐色,前翅侧区多呈绿色,多翅脉网纹,翅背很厚,翅侧较薄。一般雄虫前翅长为14—18mm,也有少数的大翅者,长度可以达到20—30mm。雌虫前翅短,一般在6—8mm左右。雄虫前翅一般为左搭翅,即左翅盖于右翅之上。鸣叫发声时两前翅斜竖起,来回摩擦,从而发出巨大的音响。两翅愈发达(翅大且厚),摩擦就越强劲有力,叫声愈大。 蝈蝈选膀的要点 。
挑选优质的蝈蝈首先要选翅膀大且厚的。膀的背部还平面宽而长。膀的背部平面要平展,上边的左膀紧贴于下边的右膀。闭膀时不能有大的缝隙,要闭严盖紧。音锉与刮器应该突出些,翅脉要饱满。左上膀的右边膀翅要足以盖够搭足在下膀。右下膀的鼓腹(镜片)愈大愈好。高膀立膀,静止时候两膀要在蝈蝈的背上离开肚高高翘起来的为佳。膀墙愈宽愈大愈好,不论是黑蝈蝈还绿蝈蝈,膀墙均应为绿色者,真正的黑铁蝈蝈或金蝈蝈(雄)前翅膀的特点 翅蝈蝈膀墙应为黄色或浅黄绿色。 蝈蝈膀的点药技术与方法 。
蝈蝈膀与蟋蟀膀是不同的:1、蝈蝈膀一般翅短且厚,革质化程度较强。2、蝈蝈膀都是左膀在上,右膀在下,都是左搭翅,没有右搭翅。也只有左搭翅才能叫的响,摩擦出声。3、蝈蝈的左右膀在构造上不同,左膀下面有摩擦脉与刮片,摩擦脉末端处有刷毛;右膀上面有凸起的摩擦脉,更为明显的有透明的发音镜,在发音镜的左侧边缘有特别厚的凸起新月形的摩擦边。4、蝈蝈的前翅侧区宽大厚长,特别发达,大多呈翠绿色,与革质化的黄褐色前翅背区、臀区相连接,构成了一个直角,组成芒鸣的音箱。故双翅磨擦鸣叫声音响亮,音量大大超过蟋蟀,但蝈蝈的后翅已完全退化了。
蝈蝈膀(前翅)的点药技术
蝈蝈膀的叫声可以通过人工丫站药来改善,这是喂养鸣虫中一项古老传统的技术,也是欣赏鸣虫中的一种艺术。红色的点药是朱砂,绿色的是铜渣,其点药技术与点油葫芦、点蛐蛐的基本上相同。蝈蝈膀上点药的轻重、大小与位置是都很有讲究,可以根据蝈蝈的类型、大小、形状、厚薄来具体决定,酌情下药。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种:1、把药点在膀根,左上膀红点弧形沟摩擦脉的后方,膀侧膀沟的里边;右下膀点在与它相对称的位置上,即右膀鼓腹(镜片)与膀根中间的翅脉膀筋上,靠近镜片边缘的上方的背面,右膀下边为暗药。2、药点在左右膀背区与侧区之间的左右两边纵向平行的两个膀沟中间,左右膀均为明药。3、药点在左上膀背区后方三分之二的地方,在左上膀两个弧形膀沟中间最凸起的翅脉上为明药;左下膀药点在与它相对称的位置,即右膀鼓腹(镜片)边缘下侧向的翅脉筋上的背面,右膀的下方为暗药。点膀下暗药时要用特制的支子把蝈蝈的双膀都支起来,从膀下伸进点药。
国家标准《GB/T19618-2004 甘草》出处:《神农本草经》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皮草、灵通草类别: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中的补气药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Bat., 或光果甘草G. glabraL. 的根及根茎。药材性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栽培要点: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或根茎繁殖,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药材特性: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
甘草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1.5~9g。
配伍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药材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单方服用:生甘草3~5克,桔梗5~10克。
开水冲泡,含漱、饮服。
中药制剂:甘草浸膏
板蓝根药用价值: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根茎提取物通过限制病毒分裂而起到对甲型禽流感病毒,乙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杀灭作用[3] ,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对普通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4] 。 对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5] 。
板蓝根-加工后
菘蓝根对多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 、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 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 A 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PR8 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2. 对心血管的作用
实验证明:该品能使离体兔耳和大鼠下肢灌流量增加,改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 降低麻醉家兔的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并使小鼠心肌耗氧量下降.。
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板蓝根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从板蓝根中分得尿苷、次黄嘌呤、嘧啶、水杨酸等对AT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也都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在0.21mg/kg浓度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8.2%、24.2%、10.8%和20%.。
4.解毒作用
有报道认为, 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 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 效果亦不好.。
a.板蓝根煮汤,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b.素炒板蓝根,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就可以了。
菘蓝根含靛蓝(indigotin,indigo),靛玉红(indirubin),蒽醌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酪氨酸(tyros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还含黑芥子甙(sinigrin),靛甙(indoxyl-β-。
hlucoside),色胺酮(trptanthrin),1-硫氰酸-2-羟基丁-3-烯(l-thiocyano-2-hydroxy-3-butene),表告伊春(epigoitrin),腺甙(adenos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蔗糖(sucrose)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
还含有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及动力精。
5. 具有消肿,抗过敏作用
地丁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淋巴结结核。"。
②《河北中药手册》:"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消炎解毒。治黄疸肝炎,高热烦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鲜者50~10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药理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其水提取物(1:80)对单纯疱疹病毒 。
地丁草(4张)
有抑制作用,能延缓孤儿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用全草制成苦地丁注射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有体外抗菌作用,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试管法);对葡萄球菌(金黄色和白色)、八叠球菌也有作用(琼脂平板打洞法)。亦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1:10苦地丁注射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爱柯18、柯萨奇B1、腺病毒Ⅲ型均未见抑制;对4个凝血单位的流感亚甲京科68-1株(1:160)无抑制,而对副流感仙台株有抑制。毒性很小,小鼠用相当于人用量的120倍左右(8毫升/公斤)腹腔注射,未见死亡;用10毫升/公斤则有3/10死亡。苦地丁注射液对麻醉猫与犬静脉注射,可见暂时性血压下降,半分钟内恢复;用离体蛙心灌注,有抑制心脏的作用。
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陈芳 李学杰 刘坚 陆红锋 王金莲 张欣 廖志良 陈超云。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陈芳,1966年生,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研究。
摘要 本文对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 SA14-34 岩心进行详细的沉积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浊流层厚度为18~120cm,具有粒度较粗呈下粗上细、异地钙质微体生物化石丰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SiO2/Al2O3比值和CaCO3含量高四大特点。并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浊积物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浊流沉积 深海平原 南海西部。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的边缘海,物源丰富,沉积速率高,且生物多样,是研究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和现代沉积作用的场所,近20年来成为热点研究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南海的浊流沉积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相继在南海的北部、南部以及东北部发现了浊流沉积的记录[1~7]。南海西部海域由于其研究程度较低,有关浊流沉积的研究基本上空白。
1996—2002年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实施国家“126”专项时,对南海西部浅表层沉积物进行系统取样。取样站位北起琼东南,南至巽它陆架,覆盖整个南海西部海域,包括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通过对浅表层沉积物开展沉积学的研究,在西部中南半岛外深海平原区发现大量的浊流沉积[8]。本文通过对南海西部深海盆典型SA14-34岩心的研究,分析其浊流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SA14-34岩心位于地形平缓的南海西南海盆西南角,西侧紧邻地形陡峭的西南海岭,地理坐标111°57′48〞E,11°36′25.3〞N,水深4137m(图1),柱长801cm。对该柱状沉积物以5~15cm间隔取样,对其进行粒度、矿物、钙质微体生物化石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
图1 SA14-34岩心位置图。
Fig.1 Location of piston core SA14-34。
粒度分析,大于0.063mm粒级采用筛析法,小于0.063mm粒级用比重计法。
碎屑矿物分析,称取定量干样(通常7 g),自来水浸泡,用孔径0.063mm和0.25mm的铜筛冲洗,选取0.063~0.25mm粒径样品,烘干,进行磁选和电磁选,分为磁性矿物、电磁性矿物和无磁性矿物,对无磁性进行淘洗,分重矿物和轻矿物,然后分别称该四部分质量,用实体显微镜鉴定,并统计其相对含量。
有孔虫、介形虫样品采用常规方法处理:称取10 g干样,用水浸泡,待充分松散后,用孔径0.063mm的铜筛冲洗烘干,鉴定并统计>0.15mm的个体,化石丰富的样品采用缩分鉴定。钙质超微化石样品处理采用简易涂片法。
地球化学分析,SiO2采用重量法,CaCO3采用容量法,A12O3用离子体光谱法。
上述分析均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所完成。
2 岩性特征
根据岩心肉眼观察、沉积物粒度和涂片发现,该岩心沉积特征不是以细粒沉积为主,粒度明显偏粗,岩性复杂多变,包含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沉积物组分以粘土矿物、长英矿物和风化矿物为主,其中长英矿物总体偏高,最高可达72%;钙质生物(主要由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组成)含量悬殊,从<1%~31%,多个层段含量偏高,在10%~31%间变化;而硅质生物(主要由硅藻和放射虫组成)含量偏低,一般<1%,在300~650cm含量增加,最高达10%(图2)。该岩心含多层粒度变化的正韵律层,其中大多钙质生物丰富,初步可识别出4层特征明显的浊流沉积:浊流层1(0~40cm),浊流层2(40~58cm),浊流层3(220~260cm)和浊流层4(653~773cm)。
图2 SA14-34岩心岩性、组分特征及浊流层系(数字1,2,3,4 代表浊流层,下同)
Fig.2 Lithologic feature,biogenic components and turbidite layers in core SA14-34。
(numberl,2,3 stand for turbidite layer)
3 浊流沉积物特征
3.1 粒度特征
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相比,浊流沉积物相对较粗,且浊流沉积物内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具有典型的正粒序沉积层序——浊流沉积物的显著标志。
浊流层1,从上而下依次为含钙质生物砂质粘土(0~12cm)、粘土质粉砂(12~25cm)、粉砂质砂(25~40cm);
浊流层2,从上而下依次为粉砂质粘土(40~45cm),含钙质生物粉砂质砂(45~58cm);
浊流层3,底部为砂,向上递变为砂质粉砂、粉砂质粘土;
浊流层4,从上而下依次为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
下面仅以浊流层3(220~260cm)为例(图3),剖析其粒度特征。
图3 SA14-34岩心浊流层3(220~260cm)粒度特征。
Fig.3 The feature of grain of turbidite layer 3(220~260cm)
220~226cm,粘土,其中砂含量为1.3%,粉砂为48.5%,粘土为50.2%;
226~235cm,砂质粉砂,平均砂含量为35.0%,粉砂为54.0%,粘土为11%;
235~260cm,砂,砂含量为78.9%~79.4%,粉砂14.1%~14.9%,粘土6.2%~6.5%。自上而下,沉积物中值粒径由小变大,由顶部粉砂质粘土的6~7μm逐渐增大至底部砂的110μm左右,沉积物由细变粗,由下向上,分别相当于鲍马序列的A,B,D,E层。
3.2 微体古生物特征
SA14-34岩心取样位置位于碳酸盐临界补偿深度(CCrD)以下,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附近站位沉积物中钙质生物强烈溶失,丰度很低,一般为1~50个/g。但浊积物中的钙质生物化石有孔虫、介形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尤其丰富,以高丰度区别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硅质生物放射虫、硅藻则不发育,该特征在浊流层1,2,3中表现明显(图4)。
图4 SA14-34岩心钙质生物丰度变化。
Fig.4 Abundance of calcareous microfossils in core SA14-34。
浊积沉积中有孔虫浮游类易溶种与抗溶种共存,抗溶等级由2级到7级的浮游有孔虫(据Berger,1979)同时出现;底栖类浅水种和深水种混杂,以浅水种为主。浊积物中有孔虫丰度一般为几百个/克,最高1900个/克,分异度20~39;而该岩心正常深海沉积物的有孔虫丰度只有几~十几个/克。以浊流层1为例,有孔虫丰度300~1900个/克,分异度 29~39,自下而上,丰度下降。浮游有孔虫常见有 Globigerinoides ruber,Gs.quadrilobatus,Gs.sacculifer,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N.pachyderma,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orotalia menardii,Gr.inflata,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Gg.bulloides,Gg.rubescens等;底栖类有孔虫以玻璃质壳最多,其次为瓷质壳,胶结壳最少。常见种有 Elphidium jeseni,Cibicides refulgens,Quinqueloculina seminula,Psuodoeponides japonicus,Nonionella decora,Bolivina robusta,Bolivina earlandi,Bulimina marginata,等。还具有 Cibicides refulgens C.tanis,Pseudorotalia gaimardii,Elphidium jeseni,Han“a”aiaconcentrina,Uvigerina torquata,Virgulopsis orientalis,Quinqueloculina seminula,Quinqueloculina lamarckina等典型的浅水种。其他浊流沉积有孔虫组合面貌与第一层浊积物的相似。
与有孔虫相似,浊积沉积中介形虫亦相当丰富,但几乎全部为异地埋葬分子,以滨、浅海-半深海异地分子为主。前人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介形虫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当水深大于4000m时,表层沉积物中的介形虫丰度在4个/10 g以下,种数不足1个,且全部为异地分子。而在浊流层1中介形虫丰度高达39~528个/10 g,分异度13~25,自下而上,数量减少。常见的有Iestoleberis guangdongensis,Lo”oconcha siensis,Cytheropteron minrensis,Hemicytherra cuneata,Munseyella japonica,Cornucoquimba tosaensis,Cytherlloideasabahensis,Leguminocythereis hodgii,Stigmatcythere dorsinoda等,其中Lo”oconcha sp.仅出现在800m水深的环境中,Cytheropteron minrensis在南海东北部分布在100~700m水深处,parabythocythere limata分布在800~1500m水深范围内,Krithe sa”anensis在南海东北部分布在700~3000m的海区。各层浊积物介形虫数量不等,这与浊流作用规模大小有关。浊流层2中的介形虫数量有所下降,丰度为28~77个/10 g,分异度13~25,少数介形虫如Cornucoquimba tosaensis,Aconthocythereis munechikai等只以幼虫出现。
3.3 陆源碎屑矿物特征
SA14-34岩心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以含量特别高,矿物种类多而区别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占50%~80%。此外,尚有黑云母、白云母、绿帘石、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独居石、锆石、角闪石等矿物,风化矿物含量明显增加。浊流层1、浊流层2中的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50%;浊流层3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72%;浊流层4长英矿物含量最高达67%(图2),其他层位长英矿物含量偏低,一般为6%~0%。在陆架和上陆坡广泛分布的海绿石在浊积物中普遍出现,浊流层1层段浊积物中的含量达1.0×10-4。而其他层位含量极低,几乎未见。镜下观察,浊流沉积中的石英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形态,大部分表面干净、透明,呈棱角状;部分表面具有雾痕、斑痕,呈次圆状,为搬运相互磨擦所造成;长石有些较新鲜,有些发生次生变化,说明浊流沉积物为近距离搬运。
3.4 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沉积物中SiO2/Al2O3比值主要反映了沉积物中陆源碎屑和粘土的比例,该比值越高说明陆源碎屑含量越高,而CaCO3主要来自在海洋沉积物中的钙质生物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正常沉积的表层沉积物中的CaCO3含量一般为2%~5%。而SA14-34岩心浊流层1,2,3,4 中的SiO2/A12O3比值明显高于上下正常深海沉积,而浊流层1,2中的CaCO3明显高于下伏的正常深海沉积粘土层,最高可达8%,而下伏的正常深海沉积粘土层中的CaCO3含量<2%(图5)。
4 浊流沉积的物源、成因初探
根据浊积物组成特征,大体可以了解浊积物的物质来源。SA14-34岩心的浊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组成。从上述浊积物的矿物组合来看,与南海西部中南半岛外陆架、陆坡区的矿物组合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经浊流搬运的生物碎屑通常保存较差,壳面遭受不同程度的磨损,壳体的破碎率较高。但SA14-34岩心中的介形虫保存良好,壳薄、透明、干净,壳体很少出现破碎、磨损充填现象,这主要与浊流搬运距离较短,搬运速度较快有关,据此推测浊积物的矿物主要来自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
图5 SA14-34岩心SiO2/Al2O3比值和CaCO3含量。
Fig.5 Downhole Plots SiO2/Al2O3ratio,CaCO3(%)in core SA14-34。
南海西部自西向东发育有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南海西南海盆的一部分)等地形地貌,其中陆架狭窄,陆坡陡峭,深海盆地平缓。由于主要受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的作用和火山作用的影响,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变化极大,由200m降至4000m。而SA14-34岩心则位于地形平坦的深海盆地边缘,即西南海盆的西南角,四周被海山所围绕,西面与地形陡峭的陆坡海山陡坡相邻,南面与东面为深海海山。这种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为浊流形成、搬运和沉积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而周围大量松散沉积物堆积为浊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频繁的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则诱发了区内浊流的发生。SA14-34岩心所在的深海盆地分布着众多的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山和海丘,该区是Cu、Ba元素含量的高值区,沉积物中Cu、Ba元素的富集主要是受区内海底火山活动控制的[9],说明该区火山活动较强,为浊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5 结论
1)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SA14-34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浊流沉积构成了该岩心的主体,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
2)浊流沉积相对较粗,自下而上,主要由砂、粉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沉积物中值粒径由小变大;浊流沉积中异地钙质生物化石有孔虫、介形虫富集。有孔虫浮游类易溶种与抗溶种共存,底栖类浅水种和深水种混杂,介形虫大部分为浅海-半深海类型,与正常深海组合完全不同;浊流沉积中的陆源碎屑矿物含量特别高,矿物种类多,以长石、石英为主。浊流沉积中SiO2/Al2O3比值、CaCO3含量相对偏高。
3)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初步分析表明:浊流沉积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Damuth,J.E.Migrating sediment Waves created by turbidity current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in.Geology,1979,7:520~530。
[2]冯文科,薛万俊,杨达源等.南海北部晚第四纪地质环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3]王慧中.南海中沙环礁西南缘深部海流的若干沉积学标志.见:业治铮、汪品先主编,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206~217。
[4]陈文斌.南海北部浊流沉积物初步认识.见:南海海洋沉积作用过程与地球化学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124~135。
[5]汪品先等.十五万年来的南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6]钱建兴.晚第四纪以来南海古海洋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56。
[7]章伟艳,张富元,张霄宇.南海东部海域柱状沉积物浊流沉积探讨.热带海洋学报,2003,22(3):36~42。
[8]陈芳,李学杰,陈超云等.南海西部表层沉积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溶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2):33~38。
[9]蓝先洪,姚伯初,邱燕.南海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a/Cu 比值及分布特征.见:姚伯初等编,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12~117。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of Core SA14-34 in Deep Sea BaSin of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Chen Fang Li Xuejie Liu Jian Lu Hongfeng Wangjin1ian ZhangXin Liaozhi1iang Chen Chaoyu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Results based on visual core description,smear slide,microfossils,grain size,chemical and mineral analyses indicate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ore SA14-34,At least 4 layers of turbidities can be recognized.These layers,each 18~120cmthick,are characterized by turbidite sequence With graded bedding,abundant allochthonous calcareous microfossils and high SiO2/Al2O3ratio,high content of CaCO3and high contents of terrigenous detrital minerals.In addition,a preliminary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material source and origin of the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favorable topography,abundant source materials and earthquakes induced by repeatedly occurring submarine volcanic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turbidity currents.。
Key WordS: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s Deep sea basi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