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蜮,读:yù,一种食禾苗的害虫;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口含沙粒射人或射人的影子被射中的就要生疮,被射中影子的也要生病。
2.片名:《汉江怪物》又名:《魊》 导演:奉俊昊 片长:119 分钟。
1、魑,chī,声母ch,韵母i,声调一声。
2、魅,mèi,声母m,韵母ei,声调四声。
3、魍,wǎng,声母w,韵母ang,声调三声。
4、魉,liǎng,声母l,韵母ang,声调三声。
5、鬽,mèi,声母m,韵母ei,声调四声。
6、魁,kuí,声母k,韵母ui,声调二声。
7、魃,bá,声母b,韵母a,声调二声。
8、魈,xiāo,声母x,韵母ao,声调一声。
9、鬾,jì,声母j,韵母i,声调四声。
10、鬿,mèi,声母m,韵母ei,声调四声。
11、魀,gà,声母g,韵母a,声调四声。
12、魆,xū,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
13、魊,yù,声母y,韵母u,声调四声。
14、魋,tuí,声母t,韵母ui,声调二声。
15、魌,qī,声母q,韵母i,声调一声。
16、魉,liǎng,声母l,韵母ang,声调三声。
17、魐,gān,声母g,韵母an,声调一声。
18、魒,piāo,声母p,韵母ao,声调一声。
19、魓,bì,声母b,韵母i,声调四声。
20、魕,jī,声母j,韵母i,声调一声。
21、魖,xū,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
22、魆,xū,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
23、魋,tuí,声母t,韵母ui,声调二声。
24、魖,xū,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
扩展资料
魁魅魍魉的传说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
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
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含沙射影、开天辟地、叶公好龙、八仙过海、女娲补天。
一、含沙射影
【解释】: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译文】:“他的名字叫蜮,一个是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的人就全身抽筋,头痛、发热,严重的甚至死亡。”
二、开天辟地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译文】:“天地一片混沌如鸡蛋,盘古生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三、叶公好龙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四、八仙过海
【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自】: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译文】:就我们这八仙过海神通广大,方显得神仙回位的道法强大,要的是万古将好的名气流传下去。
五、女娲补天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译文】:“于是女娲炼五色石用来补天。”
有挺多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嘛,下面是例字:
1.b魄(ó,pò,tuò) 魄:读pò,形声字。
2.鬼(guǐ) 三十六种鬼,出《正法念处经·饿鬼品》。
3.魅(mèi) 形声。字从鬼,从未,未亦声。
4.魔(mó) 佛教中的恶魔,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
5.魏(wèi) 一般是指楼台和高、大、威武的意思。扩展意思是:鬼神。
6.魇(yǎn) 形声。从鬼,厌声。本义: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7.魑(chī) 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8.魃(bá) 字义是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
9.魍(wǎng) 传说中的一种怪物。
10.魈(xiāo) 腹部白色;多群居;b.传说中山里的鬼怪。
11.魁(kuí) 常用解释:为首的;高大。
12.魂(hún)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13.魉(liang)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
魑魅魍魉: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是古代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文选·张衡》:"魑魅魍魉,莫能逢旃。"。
魃 ba
部首: 鬼 部首笔画: 09 总笔画: 14。
魃
bá
(1)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魃,旱鬼也。从鬼,犮声。――《说文》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
(2)
又如:旱魃(古代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魃虐(旱灾);魃蜮(鬼蜮)。
魃
bá ㄅㄚˊ
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旱~。
郑码:NJXS,U:9B43,GBK:F7C9。
笔画数:14,部首:鬼,笔顺编号:32511355413544。
蚩 chi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0。
蚩
chī
(1)
(形声。从虫,之声。本义:蚩虫)。
(2)
同本义 [a kind of insect]。
蚩,蚩虫也。――《说文》
(3)
传说中的一种海兽 [marine beast]。如:蚩尾(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鱼尾形饰物);蚩吻(传说中的怪兽名)。
(4)
姓。如:蚩尤
蚩尤惟始作乱。――《书·吕刑》。马注:“少昊之末九黎君名。”按,郑注:“蚩尤霸天下,黄帝所伐者,学蚩尤为此者,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是黄帝擒于涿鹿者。
蚩
涿 zhuo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涿
zhuō
(1)
水滴 [drop]
涿,流下滴也。――《说文》。段玉裁注:“今俗谓一滴为一涿,音如笃,即此字也。”
(2)
水名 [Zhuo River]。源出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
(3)
涿州 [Zhuo prefecture]。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庄子·盗跖》。涿州属河北省。汉置涿县,为涿郡治所,唐改范阳县,明为涿州,1913年复改涿县,现又改为涿州。
涿
zhuō ㄓㄨㄛˉ
水滴。
〔~鹿〕
〔~州〕地名,均在中国河北省。
郑码:VGS,U:6DBF,GBK:E4C3。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35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