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大户人家(五进院落带前后花园)参考下图。
2、超级大户,请看下图(红楼梦宁国府、荣国府、大观园平面图)
3、宇宙超级无敌大户,请看下图,我想你应该能看出是哪里。
四合院在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正房: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
坐北朝南,北边的就是正房,老式中国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时,一般是老人、长辈、一家之主住北房(上房)。
厢房:在正房前面两傍的房屋。东边的房子叫东厢房,西边的叫西厢房。还有人说,从阳光照射的角度来区分:早上光线先照到的是西厢房。在古老的中国家庭中一般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西厢记》之所以叫《西厢记》就是因为崔莺莺住的是西厢房。
后罩房:四合院中正房后面和正房平行的一排房屋。它是在四合院中最后一进的院子里。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坐北朝南,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后罩房位于四合院最后,比较隐秘,一般是女儿和女佣等女眷居住之地。
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
在北京四合院中,倒座房一侧朝南开大门,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
耳房: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
三进三出的宅子:就是有三重院落,每个院落都有正房、厢房、下房(供佣人住的房子)、甚至雨廊等等。三进三出,是从大门进去是院子,里面又有一道二门,进了二门还是院子,里面还有一道门,再进去又有一个院子。每进院子里都有别开的小门供出入,这就是“三进三出”的意思。
古代人的府邸以四合院为主要建筑样式。四合院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要素:宅门、倒座、正房、厢房、围墙。把这些要素根据四合院的原理组合起来,便组成四合院。
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大门开辟在东南角,与东厢房的南部山墙相对。大门之内的西侧是庭院。其中,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部,坐北朝南。倒座位于庭院的南部,坐南朝北。东西两侧是厢房。围墙用来填补建筑之间的空隙。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在四合院中,正房居于首位。一般是三间,中间称明间,两侧称次间。明间设有祖堂与佛堂,主人与家人也在这里聚会。次间一般做主人的卧室与个人活动场所。东西两侧的厢房则是子孙们的住房,也常是三间。
正房的背后是后罩房,长度与正房基本相等。但是进深狭窄,在间数上也不与正房保持一致。后罩房一般用来堆放杂物,或者用作女仆的住所。
倒座与正房南北相望,倒座的门窗向北开辟。倒座的间数与正房不保持一致,但是倒座的柱子不能与正房的宅门相对。倒座可以用作客厅,也可以居住男仆。
正房前的院落是四合院的主院,是室内空间的延续,是主人与家人的休憩场所,也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
扩展资料:
四合院在历史上称四合房,根据考古学界的研究,在我国的夏朝晚期,已然出现了具有合院雏形的建筑。四合院的建筑理念既有人文精神,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人文精神与我国古代的井田制有关。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通俗地说,是将一块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田地划为九个等份,每份一百亩。中间是领主的田地,用当时的表述是公田,其余的八份分给八户农民,每份也是一百亩。农民在种田的时候,先种公田,之后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
按照井田制的思想与规划原则,产生了王城理念,简单地讲是将王城规划为九个等份,宫城居中而立,其余八份规划为里坊与市场。这一筑城理念,或者说井田制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四合院的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居住文化。
平房的住宅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三进”就是三排,“五进”就是五排。
,五进院落就是连续的五层四合院,一品大员可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