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问题。
首先两边同时*V1
得s-sv1/v2=v1*△t。
得sv1/v2=s-v1*△t。
得v2=SV1/(S-V1×△t)。
1.第二个式子=-ab-ac-ab-bc-ac-bc=(a+b+c)的平方-(a的二次方+b的二次方+c的二次方)=-100。
2.你仔细看看题
a的二次方是不是单位,如果不是就不能省略,有时候码答案的也会出错~。
a.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正碰情况满足:。
m1v1+m2v2=m1v1′+m2v2′。
1/2m1v12+1/2m2v22=1/2m1v1′2+1/2m2v2′2(动能守恒)
两式联立可得:
v1′=[(m1-m2) v1+2m2v2]/( m1+m2) 当V2=0时,v1′=(m1-m2)v1/(m1+m2) 。
v2′=[(m2-m1) v2+2m1v1]/( m1+m2) 当V2=0时,v2′=2m1v1/(m1+m2)。
·若m1>>m2,即第一个物体的质量比第二个物体大得多。
这时m1-m2≈m1,m1+m2≈m1.则有v1'=v1 v2'=2v1。
·若m1
阻燃级别V2/V1V0跟阻燃级别A1/A2/B1/B2的区别:
1、判定标准不同。
V0,V1,V2的阻燃等级是UL94标准中的阻燃等级判定方法。A1,A2,B1,B2是德国标准DIN4102中的阻燃等级判定方法。
2、等级不同。
V0阻燃等级最高,V2阻燃等级最低,A1阻燃等级最高,B2阻燃等级最低。
阻燃等级为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的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并以此划分的等级制度。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扩展资料:
阻燃等级的相关要求规定:
1、94HB的级别要求。对于厚度为0.120"到0.500"之间的样品,在3.0"的跨度内,燃烧速度不能超过1.5"每分钟;对于厚度小于0.120"的样品,在3.0"的跨度燃烧速度不能超过3.0"每分钟;火焰在接近4.0"标记的时候,样品就终止燃烧。
2、每一件样品,从其一端画两条线1"和4"。把高为1"的蓝色火焰置于样品悬空的那一端,燃烧30 秒后拿开。如果火焰拿走后样品持续燃烧,那么就要测量样品在两个宽度标记之间燃烧的时间,并且燃烧比率以每分钟多少英寸计算的。
3、样品垂直于长轴放置,安装。安装的时候使样品较低的一端距离燃烧管顶部3/8"把高度为3/4"的蓝色火焰放在样品较低端的中心部位,燃烧10 秒,然后移去火焰(离试样至少152mm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阻燃等级。
动能的改变量,就是末动能减去初动能。用工塞表示就等于你说的,
1 /2MV2^2-1 /2MV1^2。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的。
那么在什么时候可以用mg h呢?请注意到,这个mg h,它的物理意义是重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它的动能变化就可以用mgh来表示,其实这是动能定理的表达方式,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那么,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有。
1/2mv2^2-1/2mv1^2=mgh。
这也不算个正式的公式,它的来源还是最基本的加速度公式,即a=(v2-v1)/t,相当于分母上那一堆东西就等于t,根据你提供的这个式子,可以猜想出,v1和v2肯定分别表示为一段总位移为x,且前半段的中间时刻速度和后半段的中间时刻速度。只有这样,这个式子才成立。中间时刻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但是一共分为两个半段,所以把两个半段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总位移消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