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和发烧是一回事是同一个概念没有区别。发热也可以叫做发烧。发烧就是指人体的体温升高。人体正常体温是36.2-37.2°C之间。如果大于37.2就说明有发烧,发烧它分为低烧、中烧、高烧和超高烧。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1°C之间。中度发烧是指体温在38.2-39.1°C之间。高度发烧是指体温在39.2-40°C之间。超高烧是指体温超过40°C。
如持续发烧建议去正规医院化验血常规、c反应蛋白,明确感染的病因。
临床上通常以口腔、直肠或腋窝的温度代表体温。通常测量体温的常规方法有口测法、腋测法、肛测法。
所用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近年来还有耳测法、额测法,所用体温计为红外线体温计;耳测法是使用红外线耳式测温计测量鼓膜的温度,此法多用于婴幼儿;额测法是使用红外线测温计测量额头皮肤温度,此法仅用于体温筛查。
使用水银体温计测景体温常用的三种方法。
1、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舌下,嘱其紧闭口后,用鼻呼吸,5分钟后取出并读数。正常值为36.2-37.2℃。
2、腋测法:将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一俩腋窝中央顶部,患者用上臂将其夹紧,10分钟后取出并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患者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端涂以润滑剂后,徐徐插入肛门.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取出并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一般来说,按照发热的高低(以口测法为准)可以分为: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人体的正常的体温(以口测法为准)是36.2-37.2℃,人体下午的体温会比上午的体温略高,吃饭和运动后体温也会略高,但不会超过1℃。
同一人,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是不一样的,直肠的温度偏高。
幼儿:幼儿更容易发热,是因为他们的神经发育不如大人完善,体温波动的范围会比较大。
老年人:老年人体温一般偏低,是因为他们的新陈代谢相对慢。
进食和活动后您的体温可能会略偏高,吃东西和活动后至少休息30分钟再测量。
环境的温度差异也可能会对体温有影响,建议在室内待15分钟以后再测体温。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1岁以后高1℃。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
高烧和低烧的区别:
1、体温
温度在38.5度以下的属于低烧,38.5*C~ 38.9°C属于中度发热,而39°C以上则是高烧或高热,41°C (极少数情况)以上属于超高烧。
2、症状
低烧:午后低热,伴咳嗽、乏力、夜间或醒后出汗、畏光、头晕发胀、发冷、耐热度提;高。
高烧: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抽搐、有时还有冷的感觉。
3、性质
如果宝宝发烧的时候精神状态良好,玩耍自如且吃喝正常的话,这样的表现多见于发低烧,低烧的宝宝面色比较红润,家长可以继续观察。
而高烧的话多见于感冒引起的,如果宝宝低烧时提问上升快速就应该及时退烧退热处理,可以在前期使用物理降温,治疗后无效果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高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烧
发热时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保护性反应,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症状。祖国医学属“温病”和“伤寒阳症”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传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统或免疫性疾病,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失常所致。
传统医学审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温解表,清热解毒,使温降热退病治愈。
1:处方:生石膏30克,板蓝根、大青叶各1克,柴胡、僵蚕各9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两次
疗效:用药1-2剂,有效率达98% 。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黄5克,麻黄3克,桂枝2克 。
用法:日1剂,水煎,服2次
疗效:用药后6-12小时,退热有效率达100%。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39.2%E6%98%AF%E9%AB%98%E7%83%A7%E5%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