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和水鸟被捉,是因为它们互不相让。
第一次逃跑不能成功,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短处,没有合作 。
第二次逃跑成功,是因为它们能取长补短,团结合作。
河蚌和水鸟的故事:
河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水鸟去啄它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
河蚌和水鸟,一个被放在水盆中,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夜深了,河蚌悄悄地爬出了盆,一步一步向屋外挪去。但是它爬得太慢了,爬了大半天也没能爬出屋。水鸟虽然有一对善于飞翔的翅膀,但此时也不能远走高飞,只好用嘴使劲地啄笼子。可它的嘴没有蚌壳那么尖利,把笼子敲得“梆梆”响,也没弄开,反而把渔翁吵醒了。
“跑!休想!”渔翁一边警告,一边走了过来,一看水鸟还在笼子里待着,可盆里的河蚌却不见了。他扭头一瞧,发现河蚌正缓缓地向屋外爬呢。“你想溜?没那么容易!”说着把它捏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了。
河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声说:“水鸟老兄,咱们应该相互帮助才对……”水鸟连忙点头称好。
夜幕再次降临了。河蚌悄悄地爬了出来,用自己锋利的外壳打开了笼子。水鸟让河蚌夹住自己的脚,急忙展开宽大的翅膀,向外飞去。不一会儿,它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典故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和鸟争了起来,鸟要吃它,它夹住了鸟嘴,不相让。后来来个渔翁,把两个都抓走了。
河蚌和水鸟的长处与短处:
河蚌长处是能藏在水里,短处是跑不快。
水鸟长处是飞的快感,短处是容易被发现。
蚌,是珠蚌科无齿蚌属动物。
蚌是一种水生动物,它呼吸用鳃。鳃很大,呈瓣状,左右各1个,每个又分为2瓣,都是由细长的鳃绦紧密相连接而成。
蚌活动时,这个水流是不断的。新鲜水流经过鳃的时候,就同血管中的含碳酸气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输送到血液中,污水就随着水流从排水孔流出。
蚌有一束闭壳肌连于两壳之间,用以闭壳。有强大、肌肉质的足,多数蛤类栖于浅水水域,埋于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扰。蛤将水从进水管吸进,又从出水管排出,从而进行呼吸和摄食,体型大小差异极大,从0.1公厘到1.2米都有。许多蛤类可食,包括文蛤、花蛤、斧蛤、圆蛤、严蛤和软壳蛤。
基本特征
蚌是一种水生动物,它呼吸用鳃。鳃很大,呈瓣状,左右各1个,每个又分为2瓣,都是由细长的鳃绦紧密相连接丽成。
外形特征
水蚌外形呈椭圆形和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具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斧足发达,雌雄异体,肉可食,亦为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种类可用做淡水育珠。
水蚌的贝壳很厚,两个贝壳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齿,壳的珍珠层较厚,叫珠蚌;另一类喜欢生活在水面平静的池塘里,它们的贝壳很薄,两个贝壳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没有齿,叫池蚌。它们的身体很柔软,活动能力很小,但是,它却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贝壳保护着身体,遇到敌害向它进攻的时候,柔软的身体便立刻缩到两个贝壳的中间,同时把两个贝壳紧紧的关闭起来,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