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下:
打比方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较、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利用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作比较,以突出这个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噪音看不见、摸不着的、还真像个“隐身人”、通过这样打比方、就突出了处理噪音的特殊性与困难性。
1、她的脸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刚刚还是朗朗晴空,顷刻间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了。
2、那白云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又酷似高傲娇艳的牡丹。
3、月亮从东方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她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把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4、秋雨像远远地珍珠儿,零零散散、断断续续。
5、春天的白云多姿多彩,像奔腾的小马,像翻滚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净的脸。
6、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悬着几朵乳白色的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
7、秋天,地里的庄稼熟了。稻子翻起金色的波浪,谷子笑弯了腰,玉米笑得合不拢嘴,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果园就更热闹了,梨树上结满了”金葫芦“,苹果羞红了脸,石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色的珍珠……田野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原句:那是一棵大树。
1、列数字的方法:那是一棵高四米的大树。
2、打比方的方法:那是一棵像战士一样挺立的大树。
3、作比较的的方法:那是一棵比旁边的树都高的大树。
扩展资料:
打比方的作用:
1、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
2、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及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优秀的演讲者都会使用打比方。但是,如果比方打得不好,或者说打得太过,那就令人厌恶了。
3、打比方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很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愿意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打比方,以及如何才能准确地打比方。
4、把某件物品比作一个东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说明文打比方的句子如下: 1、 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
2、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3、 春风像一位调皮的孩子,把我披肩的长发“轻拢、慢捻、抹复挑”,飞扬起来的就不仅仅是一缕缕绸儿似的青丝,还有我洋溢着幸福的、像音乐一样流淌的心情。
4、 春天,不像夏天那样热情奔放,也不像秋天果实累累,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更不像冬天晶莹剔透,可春天是温柔的,醉人的。我爱你,春天!。
5、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
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例句如下:
一、举例子的例句:
1、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2、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二、列数字的例句: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2、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三、作比较的例句:
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四、打比方的例句:
1、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
举例子的好处是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语言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表现了事物的特点。
2、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3、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