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缩写如下:
我家在哈佛尔,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可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哲尔赛岛的旅行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父亲看着船上一个卖牡蛎的人,低声对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父亲向船长了解后,确定了这就是于勒,船长在美洲把他带回国。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我看了看于勒叔叔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点评
这篇缩写,清楚而又概括地介绍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篇缩写,可以说抓住了原文的中心,按原文的结构顺序:盼、遇、躲,保持情节完整,并对次要情节、次要人物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删减。
像次要人物姐姐和姐夫的人物和情节、卖牡蛎的情节等;删去细致的描写,像环境、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还注意保留了关键词语,如“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如下:
若瑟夫出生在勒阿弗尔一个并不有钱的家庭,他的父亲菲利普靠早出晚归的工作艰难地养活着若瑟夫、他的母亲及两个姐姐。这样的生活让若瑟夫的母亲感到十分痛苦,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也害怕回请,买东西更是斤斤计较,然而,每逢星期日他们一家都会到栈桥上散步,期盼着菲利普弟弟——于勒的归来。
原本行为不当,糟蹋钱的于勒在按照惯例被送上去纽约的商船不久,却写信回来说,赚了些钱,想赔偿当时被他吃得一干二净的菲利普的那部分遗产。于勒一下子成为了正直的、有良心的人。两年后,于勒又寄信表明自己的决心。这封信成了若瑟夫家中的福音,大家也都因此盼着于勒回来。大概是因为看了这封信,迟迟不向二姐求婚的青年也在不久后向二姐求了婚。于是全家人和二姐的丈夫决定去哲尔赛岛游玩。
在轮船上,菲利普被两位太太高贵的吃牡蛎的方式打动,便想买两个给女儿。当他在靠近那位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时,却惊恐地发现那人像极了于勒。
菲利普和他的夫人确认后变得不安和忐忑,当向船长确定了他们的猜测后,他回到夫人的身边,神色是那么地慌张。为了不被于勒认出并回去吃他们的,菲利普夫人让若瑟夫去把牡蛎钱结清。若瑟夫看着自己狼狈的叔叔心生同情,于是又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令母亲很不快。
后来,这家人告别了哲尔赛岛,回程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于勒。
缩写方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
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信息及验证。
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圣玛洛船回来,以免再次碰上于勒回来见他们。最后再也没见过他。
艺术特色
小说的情节上显得相对独特,这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但却紧紧围绕着于勒的形象来构述文章,展开情节的,而全家人到泽西岛的旅行成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文章的高潮,因为在这里所有的故事将出现重大的转机。因为所谓的富翁于勒此时只是个行乞的人。
就像评论家所说的,这是个发人深省的文章的结尾,展现了完全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当然文章的细节描写也让文章生色不少,就像文章中提到的父亲面对妻子的责备的神态:他总是张开了手摸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
我和父母、两个姐姐一起住在哈佛尔,家里经济十分拮据。那个时候,每到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散步,期待能与于勒相遇。他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于勒,是父亲的弟弟。他年轻时行为不正,将钱财挥霍一空。后来,人们打发他到美洲去。不久后,于勒就来信说赚了钱。他一下子成了父母口中正直、有良心的人。
十年之久,再也没有于勒的消息。那个时候,有个公务员在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之后,终于决定和二姐结婚。他们举行婚礼后,我们全家乘船去哲尔赛岛游玩。在船上,父亲从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处买牡蛎,发现他特别像我的叔叔于勒。
经过打听,父母确认那个又老又穷的人就是于勒,他沮丧狼狈地告诉母亲这个消息,母亲暴怒,在我们面前咒骂于勒是“贼”“流氓”。
为了躲避于勒,我们回程时,改乘圣玛洛船。
一家老兄弟两个,哥哥叫菲利普,是个 小职员,弟弟叫于勒,年轻时候是个浪 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 花了哥哥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 起,甚至看成是全家的“恐怖”。终于, 他被送到美洲去碰运气。过了些时候, 接到他的信,也听见到过美洲的人说 起,知道于勒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 且打算发了财就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 这时候,哥哥、嫂子把于勒看成了全家 的“希望”和“福音”,天天盼星星、
亮似地盼着他回来。已经长到26岁还找 不到人家的于勒的二侄女儿,也由于他 发财的消息找到对象,马上要结婚。菲 利普带着将要结婚的女儿、女婿和全家 坐船到附近一个英属小岛——哲尔赛岛 去旅行,在船上无意中发现了于勒。从 旁打听,知道他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 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 后来被这个船的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 上摆摊子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 多。哥哥、嫂子一见大为惊慌,深怕被 这个倒霉的弟弟看见,在新女婿面前出 丑,更怕他再回家来吃他们。“希望”破 灭了,于勒重又成为他们的“恐怖”。他 们急急忙忙躲开了日夜盼望的“福音”, 带着幻灭沮丧的心情溜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