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合肥元一地产破产,导致破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我认为导致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破产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房地产公司运作核心在于资本运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利用银行金融或财务杠杆原理,达到“四两拨千斤”效果,资本运作关键在于手中有多少票票,能玩地产项目。比如:一个地产项目开发费用预算8亿元,一期开发需要预算资金2亿元,那至少地产公司要有1个亿资金才能玩,不管这资金是民间借,或银行贷款或自有,如果没有这个资金想玩地产项目,那很危险。而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资金链断裂是导致绝大多数地产公司破产根本性原因。
第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项目,受政策面影响,主要是指受当地政策影响项目开发报建,报建手续不全或办不下来,项目自然做不下去,导致许多地产公司进退两难,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项目耗在那不死不活,最后地产公司坚持不住,资金耗尽,不得不宣告破产。
第三、最近二年由于受不可抗力,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导致各行各业经济不景气,自然地产行业也受冲击,有的地区购房需求严重下降,有的地产公司业绩直线下降,很严重,本身就比较脆弱,经不住这拨疫情打击,就倒下。
第四、回到本题合肥元一地产公司破产事件,曾经叱咤风云在安徽开发过多个经典豪宅的房企,也经受不起经济大洗礼。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破产公告显示,安徽元一房地产发展公司于2021年8月17日被法院裁定破产。元一集团创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后来进入大陆投资地产,十多年,开发项目主要分遍江浙一带、长三角地区,开发规模330万平方米,投资涉及普通住宅、商业地产及文旅等多个领域。根据我分析判断,该公司最大问题可能在于,一心想做大,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可能该公司前期项目开发较成功,有一点自我膨胀,头脑一发热,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导致多个项目需要资金跟不上,导致资金链断裂破产。对于企业来说,最大问题就在于在企业自身资金面有限情况下,实施“多元化经营”这是最要命,全国多少企业就是因为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而导致破产。海航集团破产就是活生例子。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个老板或同一团队不可能什么行业都擅长做。
元一地产之前所开发的楼盘特别好,其中也有很多高档楼盘,楼盘的质量非常高。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房地产企业并不好过,因为目前的房地产行业本身处在转型期。很多房地产企业不得不缩紧口袋,有些房地产企业只能通过变卖核心资产的方式来维持生存。对于元一地产这样的地方房地产企业来讲,很多小型房地产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债务问题也成了这些企业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新闻,元一地产是合肥当地的老牌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同时主要致力于合肥本地市场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在房地产行业的危机之下,元一地产正式宣布破产,和元一地产相关的很多业务目前正在处于债务重组当中。
二、元一地产的楼盘质量相对比较好。
元一地产虽然是地方的房地产企业,但楼盘质量一点都不会比知名房地产企业差。元一地产的主要业务是高档楼盘,最著名的楼盘便是元一高尔夫庄园。在知名房企还没有进入合肥市场之前,元一地产就已经开发出了很多楼盘质量极高的别墅型小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元一地产算是口碑比较好的房地产企业了。
三、我觉得元一地产破产非常遗憾。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确实不太景气,很多房地产企业负债累累。本身房地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就比较大,在业务规模进一步缩水的同时,很多企业的债务在进一步提高。元一地产其实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一家地方房地产企业了,奈何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过高。在这样的资金压力之下,有些企业不得不选择主动申请破产。
NO.1 好迪
“大家好,才是真的很好”。广州好迪倒闭了么?并没有,你去淘宝还能买,但下面的评论通常是“给妈妈买的,这边超市买不到”。品牌缺创新,包装都没变,依然是90年代的风格,经销体系太传统,市场反应变化慢,自然跟不上时代。小时候魔性洗脑的广告词已经很难让人掏钱包了。
NO.2 大大卷
大大卷,曾经是小卖部最热销的产品。
大大卷,曾经是西班牙的品牌,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大大超人”诞生带来了超软泡泡糖,还推出过果冻的泡泡糖。大大卷是许多中国80后和90后童年的顶级零食之一。但在2007年之后被美国箭牌公司收购,之后大大卷品牌也随着被收购组建没落。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创新,只生产普通的泡泡糖。
NO.3 乐百氏AD钙奶
乐百氏AD钙奶,1989年创立,曾经的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最高年销售额达到十几亿元,也是许多九零后的童年饮料。
当年的乐百氏的代言人还是黎明,但在2000年,乐百氏为了获得更大的突破,选择将92%的股权卖给了达能。原先的高管逐渐丧失了对乐百氏的控制权,最终五名创业元老集体辞职,乐百氏这个品牌也随之没落。
NO.4 健力宝
健力宝,曾经被称为橘黄色的东方魔水,曾是国家体育代表团的官方指定饮品。在当年席卷中国的大街小巷,在1997年营收就达到55亿元。本来有机会取得更高成就的健力宝,最终却因为内部管理混乱和盲目的多元化导致健力宝被其他饮料品牌绞杀,最后落得一个倒闭的下场。
NO.5 旭日东升
旭日东升,1993,一个由3000万元巨款起家的集团做出了一个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品牌。
然而,这场成功仿佛昙花一现,2001年,这一轮冉冉初升的“旭日”,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陨落。
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跌至30%,市场销售额也从高峰时的30亿元降到不足20亿元。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铺货。
昔日风光无限的“旭日”,渐渐定格在了人们的回忆之中。
NO.6 非常可乐
曾经火爆的非常可乐,你现在很少可看到了吧。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高举民族大旗,国产品牌。“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跟老百姓办喜事有关,接地气。但是可乐最主要的消费者是年轻人啊,你再强调国产,再接地气,跟年轻人想要的时尚,活力,想要点刺激的心理还是截然不符的。所以,非常可乐即使是在火爆的时候,依然难以打入城市年轻人群。面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下沉市场的围剿,也无力抵抗,慢慢衰落也在所难免。
NO.7 汇源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这句广告词陪伴了中国人度过了多少个春节。不过就在今年汇源宣布破产,其实汇源的转折点是在08年,当时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做了个惊人的决定,要把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把中国国民企业卖给美国品牌,这个举动被网友骂声一片,结果就是汇源的口碑跌至谷底,后来监管部门不得不介入。
当时有个网站做了一个调查,近7万的网民参与,其中高达82%的人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因此收购没有成功。但是汇源的噩梦也正式开始了,为了收购案,朱新礼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其中最致命的是砍掉花了将近20年来建立的销售体系,最后的最后还是负债累累股价衰退。
No.8 柯达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柯达都可以算得上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1883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发明了胶卷,这对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柯达的发展史就是世界影像行业的缩影。在没有数码影像的时代,柯达胶卷几乎记录了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
但是,数码时代为柯达的“胶片王朝”敲响了谢幕钟声,数字技术几乎直接淘汰了胶卷行业。
由于转型不及时、策略较保守等原因,柯达公司在2012年正式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通过售卖专利与申请贷款,转型为一家专职影像业务的公司。如今,柯达的范围缩减为印刷、包装、出版和商业胶片。
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只有在医院拍摄X光片的时候,才能再跟柯达胶片产生交集了。
NO.9 田七
田七牙膏怎么也看不到了?因为它已经停产拍卖了。
田七03年横扫千军,出货量超过4亿支,19年晚景凄凉,破产拍卖无人问津。田七牙膏爆火之后,洗手液、洗发水、洗衣粉、洗洁精能来的统统轮一遍,大水漫溉,快速扩张,多元发展,副业没搞好,主业也荒废。
NO.10 两面针
曾几何时,”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播遍大江南北,但现在呢只能在部分酒店才能看到。
两面针到底怎么了呢?
自1996年起,两面针牙膏的产量和销量都是稳居国内前三,到了2004年A股上市,成为国内牙膏第一股,可谓是“牙膏行业的大哥大”。也是从2004年开始,佳洁士、高露洁等外资同行涌入,两面针压力陡增,开始病急乱投医,实现多元化的布局。布局了纸业、房地产、旅游产品、药品等多个行业,仅仅两年就被拖累的亏损,这一亏就持续了13年。
这种东西都是套路,刚开始有点新鲜感,都想尝试一下,中奖的人少自然就没人玩了,没有市场就只能退出市场了。
申请企业破产。有限责任公司面临倒闭没钱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以保障债权的安全。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5%85%83%E4%B8%80%E5%80%92%E9%97%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