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1、首先需要将U盘接入到kodi的USB接口中。
2、打开kodi,进入设置里的文件管理,通过系统文件管理器,即可通过kodi的添加视频源找到外接U盘了。
可以就在系统应用里把kodi的缓存和数据都清空,再进入kodi跟新安装的一样,都重新配置。
使用Kodi你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客厅的 Kodi 中播放寝室电脑里或 NAS 中下载好的电影视频!意思就是你可以用Kodi可以添加本机的文件夹,也可以将局域网中其他电脑 / NAS 中的共享文件夹添加进来。而且Kodi 支持各种平台,因此,你可以选用「安卓机顶盒」、「树莓派」、「Mac Mini」、笔记本或组装一台小型 Windows 电脑 (HTPC 迷你主机) 放在客厅用来做专用播放机。
添加视频源的方法如下:依次点击 视频 -> 文件 -> 添加视频... -> 浏览,可以看到你可以添加本机硬盘的目录,也能添加 SMB (Windows共享) 和 NFS (Mac 或 Linux 使用的共享协议) 的网络路径,在“添加网络位置...”选项里还能添加 HTTP、FTP、WebDAV 等网络路径。
Kodi 能自动搜索出某些局域网的共享目录,如果它找不到的话,那就需要手动指定一下了。如果共享需要用户名密码的话还是要正确输入的。选择好电影所在的文件夹后,便会出现如下图的窗口,nfs://xxxx 那个是我的 NAS 的 IP 和电影文件所在的文件夹路径,底部可以为这个“视频源”命名,点击确定就行了。
1、打开kodi官网https://kodi.tv/,点击图中下载按钮。
2、选择安卓android系统平台。
3、选择ARMV8A版本(其他智能电视或电视盒子请下载对应版本),点击进行下载。
4、把下载的安装包文件复制到U盘。
5、把U盘插入华为智慧屏,打开华为智慧屏媒体中心,点击打开刚才插入的U盘,然后切换到文件标签页即可看到刚下载的kodi安装包。
点击安装包进行安装
二、设置KODI
2.1设置中文界面
KODI默认页面为英文界面,为了方便我们需要手动把它改成中文界面,详细操作如下:
①点击下图所示的“设置”图标,进入kodi设置界面。
②点击设置界面中的“interface”图标,进入kodi界面设置相关选项。
③点击“Skin”皮肤设置项下的“Fonts”字体选项。
④选择“Arial based”
⑤然后点击“Regional"设置项中的”Language“选项。
⑥在弹出框中选择“Chinese(Simple)”简体中文字体。
⑦选择完成后kodi会自动下载中文字体,并自动变成如下中文界面。
2.2下载安装PVR客户端插件。
①点击首页右侧“插件”标签,然后选择“从库安装”
②选择“PVR客户端”
③下翻找到"PVR IPTV Simple Client"。
④点击“安装”,然后“确认”进行安装即可。
2.3 导入直播源
①下载直播源文件,直播源我是从网上https://exp.newsmth.net/topic/190c264180cdf426842c400425bc77a5下载的,此节目源包含了央视及各省市卫视频道和IPTV专有频道,并且自带台标,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常见需求,在此感谢源作者的提供支持回看的直播源。
该直播源电视直播频道多,画质高清,网络稳定。
②下载完直播源后复制到U盘,然后再把U盘插入。
③设置直播源
在插件中打开“我的插件”
选择PVR客户端
选择PVR IPTV Simple Client。
选择设置
然后在“常规”选项中选择U盘内的直播源文件,最后点击确定即可。
现在回到KODI“电视”标签页的“频道”,你就可以看电视直播了。点击即可播放。
2.3设置电子节目单
同上面一样打开PVR IPTV Simple Client设置界面。
选择“电子节目单”,然后在“位置”中选择“远程路径(互联网地址)”,在XMLTV URL处输入“http://epg.51zmt.top:8000/e.xml”。(此节目单来自恩山大神supzhang,节目单包含最近两天的节目,频道有:央视,各省卫视、凤凰、港澳地区部分频道,台湾大部分频道等。再次感谢造福各位网友的各位大神的辛勤付出)
设置完成后,在kodi“电视”标签页“指南”中就可以看到节目单了。
2.4设置时移回看
同样在PVR IPTV Simple Client设置界面“回看”,按照下图打开“回看”功能,设置请求格式字符串“?playseek={utc:YmdHMS}-{utcend:YmdHMS}”,“所有频道支持的回放使用模式”选择“默认”即可。“使用直播TV模式从电子节目单播放(使用时移)”打开,最后点击“确定”。
现在回到电子节目单,你就可以往前翻,找到昨天的节目进行回看了,从此再也不怕错过精彩的电视节目了。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
在KODI“电视”→“指南”中,选择你要回看的节目,比如我要看中央二台“2020川味第三季”,点击该节目。
然后选择“播放节目”即可直接回看该节目。
大家可以看到回看的媒体信息为H264编码、分辨率为1080HD。
直播源读入后kodi只是保存在内存中,并没有在磁盘中进行保存。
内存在关机后会清空,所以把m3u文件保存到电视或盒子的本地磁盘上,插件才可以从固定位置读取。
智能电视或盒子上的文件管理器与一般电脑有所不同,在智能电视或盒子上对文件的操作不可右键操作,可无线鼠标连到智能电视上打开文件管理器找到文件,左键点中m3u文件不立即松开,会出现选中框和复制、删除等操作选项。
电脑或者机顶盒用kodi加载直播源看电视教程如下:1.电脑或者机顶盒安装好kodi打开设置成中文。
2.点击-系统-插件-我的插件-PVR客户端。
3.选择PVR IPTV Smple Client点击--设置--常规位置--本地路径(包含局域网)--m3u播放列表路径。
4.播放源预先上传或者下载到机顶盒或者电脑上并记住存放的位置,然后通过浏览就能找到---点击确定。
5.用悟空助手传送文件,传送成功在盒子的sdcard生成一个文件夹wukong,选择一个直播源点击确定。
6.返回设置点击启用--再返回电视--常规--启用--播放--关闭(开始播放最小化)--关闭(电台频道启用RDS)。
7.返回kodi桌面出现电视这个选项--点击进去就可以开始观看。
8. kodi直播源下载在下面。
kodi使用教程:
设置中文界面:
1、主界面——点击【Settings】,点击【Appearance】,点击左侧的【SKIN】,然后选右边的【FONTS】为【Arial based】,注意本步骤应先操作,否则下一步选中文后就会变成不能识别的乱码。
2、点击左侧的【International】,然后选右边的【Language】为【Chinese (Simple)】、【Character set】为【Chinese Simplified(GBK)】。
播放本设备中存储的视频、音乐:
已播放视频为例,主界面——视频——文件——添加视频——浏览——主文件夹,找到你存放视频的文件夹,注意:你会看到视频文件夹里是空空的,不要紧,它只是让你添加一个目录文件夹,所以即使目录文件夹中有内容也看不到,不管它!
选好视频所在文件夹即可,然后一路确定,此时再回到“主界面——视频——文件”,你就可以看到刚才添加的视频文件夹,点进去,里面就有内容了。
播放一部电影试试看:播放界面——上方的“选项”——有“视频设置”和“音频设置”,配音的切换在“音频设置”中,字幕的设置也在“音频设置”中,视频中如果集成了字幕,可以在“音频设置”中“字幕”旁边点击箭头进行切换。
如果是外挂字幕,并且也存在设备中了,在“音频设置”——“浏览字幕”,即可加载外挂字幕,加载之后,同样可以用“字幕”旁边点击箭头的方式进行切换。播放界面中右侧还有一个“字幕”按钮,点一下:禁用字幕,再点一下:启用字幕。
Kodi(以前称为XBMC)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媒体播放器软件应用程序,由XBMC基金会(一家非营利技术联盟)开发。
Kodi可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配有软件10英尺用户界面,可用于电视机和遥控器。它允许用户播放和查看大多数流媒体,如来自Internet的视频,音乐,播客和视频,以及来自本地和网络存储媒体的所有常见数字媒体文件。
针对可用于Kodi并与其相关的移动设备有许多软件应用程序。
其中一些移动应用程序只是作为简单的遥控器使用,而另一些则作为更高级的第二屏幕伴侣应用程序,提供有关用户在Kodi上观看或收听的附加信息,例如有关电影演员和音乐艺术家的元数据,以及从他们收藏或在线收集的其他作品。
“适用于Android的XBMC遥控器”和“适用于iOS的XBMC遥控器”是Team-Kodi / Team-XBMC在Google Play for Android设备和iOS设备应用商店(如iPad)上免费提供的移动设备开源官方应用程序, iPhone和iPod Touch。
这些应用程序充当第二个屏幕和远程控制解决方案,允许通过这些设备的手持式触摸屏用户界面,完全浏览媒体库和远程控制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已安装和同时活动的XBMC会话。
几家第三方开发商还发布了针对iOS,Android,BlackBerry,Symbian,Ubuntu Touch,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Phone设备的多个其他非官方Kodi遥控应用程序。
其中一些远程控制应用程序专门用于控制Kodi,而一些通用的远程控制应用程序能够控制许多不同的媒体中心和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其中一些第三方远程应用程序成本高昂,而另一些则免费。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kodi%E5%AF%BC%E5%85%A5%E8%8A%82%E7%9B%AE%E6%BA%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