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earthquakeearthshockquakecataclysmseismtemblor。
地
de
助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另见dì
地
墬
dì
<名>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the earth]。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地面;陆地 [ground;lan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土地;田地 [land;fields]。
殚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领土,属地;地区 [territory]。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地方;场所 [place;locality]。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地位 [position]。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心意活动的领域 [a person's mind]。如:心地;见地;识地。
路程;面积 [distance;area]。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又如:十里地
居住地 [dwelling place]。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background]。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district]。如:省地县三级。
地主的简称 [landlord]。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roon for action]。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另见 de
地板
dìbǎn
[floor board]∶建筑物地面的表层,由木板或其它地面材料做成。
[farmland;croplan] [方]∶田地。
地板蜡
dìbǎnlà
[floor polish (wax)] 用来擦地的蜡。
地磅
dìbàng
[weighbridge] 安置在地下,台面与路面齐平的磅枰。多设在仓库和车站。用来称量较大较重的东西。
地保
dìbǎo
[town crier] 清朝和民国初年在地方上为官府办差的人。
地堡
dìbǎo
[bunker;blockhouse;fort] 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有掩盖的低矮工事。用土、木、砖、石、钢铁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筑。用于掩护桥梁、渡口或封锁街巷、道路和开阔地,也可与其他工事相结合构成火力支撑点。
地崩山摧
dìbēng-shāncuī
[hills topple and the earth shake]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唐·李白《蜀道难》
地表
dìbiǎo
[surface (of the earth)] 地球表面。
地表火
dìbiǎohuǒ
[ground fire]∶ 腐植质层燃烧的一种森林火灾,通常不露出表面。
[surface fire]∶ 仅燃烧林地表面的枯枝落叶或林下灌木、草层的一种森林火灾。
地鳖虫
dìbiēchóng
[ground beetle]步行虫科的甲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中医用作通经的药物,也用来治跌打损伤。通称“土鳖”
地波
dìbō
[ground wave]∶直接来自发射机而未经电离层反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那部分电波。
[earth wave]∶地球物质的弹性摆动。
地步
dìbù
[condition;plight situation]∶处境;。
事物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extent]。
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鲁迅《故乡》
[room for action]∶指言语,行动留下的可以回旋的地方;余地。
留地步
地财
dìcái
[valuables buried by landlords or rich peasants;hidden property] [方]∶埋在地下的钱财物品,系私人埋藏。
地层
dìcéng
[stratum;layer]。
由天然作用形成的成套沉积岩,有时还可包括变质岩层,甚至火成岩体。
发掘古物中,发现考古物质(如手制石器、骨骼和居住遗迹)的地层。
[formation]∶代表一个地质填图单位的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地产
dìchǎn
[land]∶私有或公有的土地。
[tenantry]∶租出的财产,租给租佃者的财产。
把他自己拔出的一片小地产建成一座整洁砖房的小庄,以每年一个畿尼(旧英金币)的租金租出。
[landed property (estate)]∶不动产。
房屋四周全是地产
地秤
dìchèng
[weighbridge] 见地磅。
地磁
dìcí
[geomagnetism;terrestrial magnetism] 地球所具有的磁性现象。罗盘指南和磁力探矿都是地磁的利用。
地大物博
dìdà-wùbó
[(a country) vast in territory and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指国家领土辽阔,资源丰富。
地大物博,蘖牙其间。——唐·韩愈《平淮西碑》
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地带
dìdài
[zone;belt;district;region;terrain] 往往具有独特的天然边界的区域,在其生物物种与形态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松林地带
森林地带
地道
dìdào
[tunnel;subway;underpass] 地下的道路或坑道。
地道
dìdao
[pure;typical]∶没有异物;纯正的,未搀杂的。
写的是地道的幽默文章
[thorough;straight-ahead]∶完全限于某一特定音乐风格之内的;未经润色的。
地道的摇摆舞曲
[every inch;one hundred percent]∶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
地道药材
[work be up certain standard]∶(工作、活儿等)实在;够标准。
地道战
dìdàozhàn
[subway battle;tunnel warfare] 依托地道坚持斗争、打击敌人的作战方法。是中国人民抗日游击战争中革命军民的一种创造。典型的地道,家家相连,有生活、防毒、防水和战斗设施,能藏能打、能机动、能生活,便于长期坚持对敌斗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地点
dìdiǎn
[place]∶所在的地方
路上陡峭的地点
[site;locale]∶适于建筑的地面。
施工地点
地动
dìdòng
[quake,earthquake]∶地震。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后汉书·张衡传》
[earth's rotation and revolution]∶地球的运动。
地动山摇
dìdòng-shānyáo
[the earth trembled and the mountains swayed] 地被震动,山地摇摆。形容声势浩大。
这场斗,真个是地动山摇,好杀也。——《西游记》
地动仪
dìdòngyí
[seismograph as invented by the Chinese scientist Zhang Heng in A.D. 132] 候风地动仪的简称。
地洞
dìdòng
[dugout;burrom] 在山坡上挖掘的或在覆盖着草皮的地下挖掘的避难所或简单的住处。
地段
dìduàn
[sector (or section) of an area] 指地面上的一段。
黄金地段
危险地段
地方
dìfāng
[place]∶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一个特定的所在地点。
一条地毯的破旧的地方
[point]∶一个特定的地点。
沿途在一些地方停留
[locality]∶各行政区。
地方组织
[part,respect]∶部分。
剧中最动人的地方
[town crier]
<古>
地保
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递一张保呈。——《红楼梦》
地方
dìfāng
[local]
当地
地方公共汽车线路
地方武装
各行政区的
地方政治
地方风俗
地方民族主义
dìfāng mínzúzhǔyì。
[local nationalicm] 少数民族中的狭隘民族民主思想。只顾本民族的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破坏民族团结。
地方色彩
dìfāng sècǎi
[local colour] 某个地方所特有的情调风格。
地方武装
dìfāng wǔzhuāng。
[local armed forces;regional armed forces] 地方上的军队,尤指相对中央的军队而言。
地方戏
dìfāngxì
[local drama(opera)] 流行在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如汉剧、湘剧、川剧、越剧等。
地方志
dìfāngzhì
[local chronicles;annals of local history] 地方上的大事年鉴。
地方主义
dìfāngzhǔyì
[localism;provincialism] 在处理问题时,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地方自治
dìfāng zìzhì
[local self-government] 地方事务由某个划分的地方政区自己管理(区别于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地府
dìfǔ
[the nether world] 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迷信)。
地覆天翻
dìfù-tiānfān
[earth-shaking changes] 见“天翻地覆”
地沟
dìgōu
[sewer tunnel]∶地下排水沟。
[covered sewage;underground drain]∶地下的水沟。
地瓜
dìguā
[yam bean;]∶又称“豆薯”,一种热带缠绕植物,具芜菁状的块根,作为生菜生食或煮食的可食豆荚,种子产生鱼藤酮和油。
[sweet potato]∶甘薯,红薯。
地光
dìguāng
[flashes of light preceding an earthquake;small population for a large area;vast and spaxsely populated area] 地震前的闪光。
地广人稀
dìguǎng-rénxī
[with much land and few people;small population for a large area;vast and sparsely populated area] 地方大,人口少。形容荒凉。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货殖列传》
地滚球
dìgǔnqiú
[grounder]∶ 落地或地面滚动的球(例如棒球,板球,或足球),尤指被击中后立即落地滚动的球。
[ground ball]∶被打出的棒球在对方外场手没能接住前已经落地。
[roller]∶被击后沿着地面滚动的球;容易接的滚球。
地核
dìhé
[the earth's core] 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360公里,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的地幔和地壳有明显不同。
地黄
dìhuáng
[glutinous rehmannia]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
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沈括《梦溪笔谈》
地积
dìjī
[measure of land;area] 土地的面积,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
地基
dìjī
[foundation;ground] 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地层。
建筑地基
地极
dìjí
[terrestrial pole] 地轴两端点之一。
地籍
dìjí
[cadastral] 古代登记土地的册籍,是征收田赋的依据。
地价
dìjià
[price of land] 买卖土地的价格。
地角
dìjiǎo
[remote place]∶辽远偏僻的地方;地的尽头。
天涯地角
[cape]∶指岬角
[chin]∶指下巴颏儿
地角
dìjiǎo
[pitch] 伸进水中的一片陆地的末端。
地角天涯
dìjiǎo-tiānyá
[i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fh] 比喻相隔很远。
地角天涯外,人号鬼哭边。——唐·僧贯休《塞上曲》
地脚
dìjiǎo
[tail;lower margin of a page] 一页书上印刷部分下面的空白或待印的一页表格同上的对应部分。
地脚
dìjiǎo
[foundation] [方]∶地基。
地窖
dìjiào
[cellar;storage pit;subterranean cell;basement] 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地界
dìjiè
[abuttals;the boundary of a piece of land]∶两块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butts and bounds]∶房地产的界址。
[dependency]∶地方。
这里是北京地界
地久天长
dìjiǔ-tiāncháng。
[as long as the heaven and earth endure] 见“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地块
dìkuài
[acre]∶田地,尤指可耕地或牧场。
长地块
[massif]∶以断层或褶皱为边界,并以整体方式发生位移而无内部变化;一种具山岳地形的巨大断块。
地老虎
dìlǎohǔ
[cutworm] 见“切根虫”
地老天荒
dìlǎo-tiānhuāng。
[be of the remote past in days of old] 见“天荒地老”
相抛,纵地老天荒,此恨难消。——唐·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
地雷
dìléi
[mine] 布于地上或埋于地下的一种爆炸装置。
地垒
dìlěi
[horst] 两条断裂带之间的岩层如果高于两侧的岩层,这高出的部分叫地垒。
地塄
dìléng
[ridge;slope on border of field] [方]∶田地边上的坡儿。
地理
dìlǐ
[geography] 见“地理学”
地理学
dìlǐxué
[geography] 研究地球及其生命的科学;尤指对陆地、海洋、大气的描述,对动植物、包括人类的分布状态以及人类根据种种自然力的相互关系所从事的劳动的描述。
地力
dìlì
[soil fertility;productivity of the land] 土壤肥力,土壤供应作物营养的能力。
地栗
dìlì
[water chestnut] [方]∶荸荠。
地利
dìlì
[favou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topographical advantages]∶地理的优势。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land productivity]∶土地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条件。
地利人和
dìlì-rénhé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terrain is favourable and people are friendly] 指地理条件优越,人心又齐,有群众基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地邻
dìlín
[adjoining farmland neighbour] 耕地相邻的人家互称地邻。
地垄
dìlǒng
[alleg] 耕地的土埂
地垄纵横
地漏
dìlòu
[floor drain]
往下水道排水的地面排水管
将与土壤接触的地面之下的水排走用的管道或沟槽。
地炉
dìlú
[pit-store]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垫垒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水浒传》
地脉
dìmài
[geographical position] 迷信的人讲风水时描述地形好坏时的用词。
地幔
dìmàn
[mantle] 地球内约2900多公里深处,岩石层以下、地心以上与地心断开的部分。
地貌
dìmào
[landforms,physical contours;the 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地面
dìmiàn
[ground;the earth’s surface] ∶地球的表面。
离地面8000米的高度
[district;region]∶地区(多指行政区域)。
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江苏地面
[local;in the locatity]∶当地。
他在地面儿上很有名望
[ground structure]∶建筑物内房屋的底部结构。
水泥地面
地面灌溉
dìmiàn guàngài
[surface irrigation] 利用地面上的管道或沟渠供给土壤水分。
地面气压
dìmiàn qìyā
[surface pressure] 地面一定位置上的大气压。这是一种不很严格的说法,它大致包括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两种说法。
地面水
dìmiànshuǐ
[surface water] 没有进入地面的天然水。
地名
dìmíng
[place name] 地方(如城市或城镇)的名称。
地亩
dìmǔ
[fields or farmland] 田地的亩数、面积,借指田地(总称)。
量一下地亩
地盘
dìpán
[domain;sphere of influence;territory under one’s control] 受某人或集团控制的地区或势力范围。
地皮
dìpí
[land for building site]∶ 供建筑用的土地。
[surface of ground]∶地的表面。
阴雨天地皮潮湿
地痞
dìpǐ
[bad eggs;local ruffian;local riffraff] 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地平线
dìpíngxiàn
[horizon]
从地面上一点所看到的形成地球表面部分的限界的圆周。
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地相交的地方。
距天顶90°的大圆圈,构成地平坐标系统的赤道。
地铺
dìpù
[shakedown] 特指在地板上临时凑成的床铺。
地契
dìqì
[title deed for land;owning contract] 买卖土地的双方所立的契约。
地气
dìqì
[climat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regions)] 不同地区的气候。
此地气之不同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地堑
dìqiàn
[graben] 至少两个断层之间的地壳下降部分,一般长度宽度大得多。
地壳
dìqiào
[the earth's crust] 主要由结晶岩石构成的地球外层,其厚度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但大概任何一处均不超过几十公里,且和它下面的密度较大但不那么硬的物质不同。
地勤
dìqín
[ground service;ground duty] 在地面上执行的各种工作,如维修飞机等。
地球
dìqiú
[the Earth;the globe] 人类所居住的这个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万公里,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world]∶指全世界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地球仪
dìqiúyí
[terrestrial globe]∶模拟地球形状和地表特征的演示仪。
[tellurian]∶用地球绕地轴旋转说明昼夜的产生和地轴向太阳的倾斜以及四季形成的一种仪器。
地区
dìqū
[area;district;region]∶较大的地方。
多山地区
华北地区
[prefecture]∶行政划分单位。
地区差价
[mandated territory]∶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地权
dìquán
[land ownership] 土地所有权。
地热
dìrè
[subterranean heat;the heat of the earth's interior;terrestrial heat] 地球内部的岩浆放出的热能。
地上茎
dìshàngjīng
[aerial stem of a plant] 植物的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茎。
地声
dìshēng
[earthquake sound]∶伴随地震的可听低频声,多半是由地面的振动传到空气时引起的。
[brontide]∶一种低沉的、像闷雷似的短的声音,常在活动地震区听到,一般认为是由地震引起的。
地区差价
dìqū chājià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priee levels] 不同地区间商品价格的差距。
地势
dìshì
[topography;relief;terrian]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地势图
dìshìtú
[hypsometric map] 地形测量中,用等高线法,有时也用晕渲法、分层设色法或晕滃法着重表示地势起伏形态和水系特征的地图。
地税
dìshuì
[land tax] 土地税
地速
dìsù
[ground speed] 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地台
dìtái
[platform] 高于或低于海平面而至少有一边高出于附近邻域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区,通常小于台地。
地摊,地摊儿
dìtān,dìtānr
[articles displayed on sidewalk floor;wayside stall] 在地上陈列货物出卖或者进行非实物性交易的摊子。
地毯
dìtǎn
[carpet;rug] 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地铁
dìtiě
[underground railway;metro;subway;tube] 地下铁道的简称。
地头,地头儿
dìtóu,dìtóur
[edge of a field]∶田地的边缘。
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this place or area] [方]∶当地;本地。
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destination] [方]∶终点;目的地。
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lower margin (of a page)]∶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地头蛇
dìtóushé
[local bully (villain)]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地图
dìtú
[map] 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战国策·燕策》
地图册
dìtúcè
[atlas] 合订的地图集
一看地图册就清楚了,这城靠近海滨。
地位
dìwèi
[position;place;status;standing;posture;rank]∶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职位以及由此显示出的重要程度。
地位平等
父亲的地位
;也指国家、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国际地位
[place]∶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把你自己放在我的地位上
地温
dìwēn
[earth temperature;geotherm;ground temperature] 指地表和地中的温度。
地物
dìwù
[surface features;man-made surface features of a region] 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例如,居民点、道路、江河、树林、建筑物等。不同的地物对军队战斗行动有着不同的影响。
地峡
dìxiá
[isthmus] 夹在两个海洋间、连接两个大陆的狭窄陆地,如连接南、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
地下
dìxia
[underground]∶地面以下;地层内部。
[on the ground]∶地面上。
从地下拣起
地下
dìxià
[underground]处于、生长在或位于地面下的。
地下洞
地下根茎
[secret (activity)] 秘密活动。
地下的革命活动
地下河
dìxiàhé
[subterranean stream] 流经洞穴或一组连通洞穴的地下水道。
地下建筑物
dìxià jiànzhùwù。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构筑在地面以下的建筑物。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道等。
地下茎
dìxiàjīng
[underground stem] 植物生于地面下的任何一种茎;主要种类有: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和根状的下垂茎。
地线
dìxiàn
[ground wire;earth wire] 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
地心
dìxīn
[the earth 's core] 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360公里,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的地幔和地壳有明显不同。
地心说
dìxīnshuō
[geocentric theory] 古天文学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等星球都是绕地球运行的。此学说最早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公元二世纪,托勒密发展了地心说,后被教会为维护其统治而利用。十六世纪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推翻。
地形
dìxíng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地穴
dìxué
[pit house] 挖地成坑并加覆盖的原始住所。
地学
dìxué
[geoscience] 地球科学的简称。
此地学不刊之说也。——[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地衣
dìyī
[lichen] 地衣门的许多复杂叶状体植物的任何一种,这是一种藻和一种菌在各种固体表面(如岩石、树皮表面上)的共生体,由一个分枝的叶状体组成。
地狱
dìyù
[hell;hades nether world]∶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inferno]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地域
dìyù
[district;region] 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
地震
dìzhèn
[earthquake;seism;quake] 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
地震波
dìzhènbō
[earth quake wave] 地震时产生的震动波。
地震带
dìzhèndài
[seismic belt;earthquake belt] 地震震中分布较集中的地带。
地震区
dìzhènqū
[seismic area (region)] 地震时地震波涉及的区域、范围。
地震仪
dìzhènyí
[seismograph] 记录地震的仪器。
地震预报
dìzhèn yùbào
[earthquake forecasting;earthquake prediction] 用地震仪或观察自然景物现象的变化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报告。
地震站
dìzhèn zhàn
[seismic (seismological) station] 设有专门仪器负责观测、记录、预报地震的机构。也叫“地震台”
地震震级
dìzhèn zhènjí
[earrhquake magnitude] 表示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等级。
地政
dìzhèng
[land affairs] 土地管理事务。
地支
dìzhī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years,months,days and hours]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叫“十二支”。与“天干”相配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也用来记时。
地址
dìzhǐ
[address]
找到某人或某机关或与其通信的指定地点(如住处或营业所)。
在计算机中,标识寄存器、存储单元和存储设备的编号或名称。
地志
dìzhì
[annals of local history;local chronicles] 记载国或区域的地形、气候、居民、政治、物产、交通等的变迁的书。
地质
dìzhì
[geology] 地质学的简称。
地质时代
dìzhì shídài
[geological age] 只能用地质学方法来测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时代。
地质学
dìzhìxué
[geology] 研究地球形成和发展、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地质作用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等问题的科学。
地中海
Dìzhōng Hǎi
[the Mediterranean sea;Mare Nostrum] 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处于欧、亚、非之间。
地轴
dìzhóu
[the earth's axis] 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地主
dìzhǔ
[landlord;landowner]∶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
[host]∶指住在本地的人
尽地主之谊
[lord]∶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
地亩有限而且还是荒地的地主
地主阶级
dìzhǔjiējí
[landocracy;the landlord class]∶通过占有土地剥削他人劳动并取得优越地位或权力的阶级。
[squirearchy]∶土地拥有者阶级,尤指有政治势力者。
地主之谊
dìzhǔzhīyì
[do the duties of the host]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儒林外史》
地租
dìzū
[ground rent] 佃户向土地出租者缴纳的税。
地震
じしん
地震。
地震计
地震仪。
地震帯
地震带。
大家口中的欧盟护照其实严格意义来说指的是欧盟公民的身份,根据根据《欧盟自由平等迁徙法案》,“欧盟任意成员国的公民(欧盟公民)可以在包括欧盟26个成员国家自由的迁徙,定居,获得接受教育以及工作的权利并且享受当地福利”
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如果您有欧盟任意一国公民的身份,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其他欧盟国家的永久居住权,居住三个月以上只需去警察局或者人口管理局做报备即可,工作等其他需求没有任何限制。
欧盟公民身份在其他欧盟国还可以享受到以下政策:
欧盟公民可以在其他欧盟国家找工作;不需要另申请工作许可;在当地国家合法居住;
133 /作为欧盟公民,您的孩子可以在任何一个欧盟国家的学校上学,享有与该国公民一样的入学条件,包括小学、中学以及大学;
5242/作为欧盟公民,您将会获得一张欧洲医保卡。持欧洲医保卡,如果您在任一成员国临时逗留期间需要得到医疗救治,无论您是在度假、出差还是学习期间,您不必回国就可以获得和当地投保公民同等待遇的医疗关怀;
9909/作为欧盟公民,您在任何欧盟成员国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需支付的费用与当地公民完全一致。
想知道当下最快成本最低的欧盟公民身份是哪国么?后三段开头连起 。
hello_union 望采纳。
关于“CIVIL WAR”同时也叫南北战争。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 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 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 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 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 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 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 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 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 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 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 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 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 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 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美国内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和东西两大战场。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战争” 阶段。双方都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统帅是杰出军事 家罗伯特·李,他根据双方力量悬殊的状况,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集中兵力寻歼北 军主力,迫使北方签订城下之盟。
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又采取了所谓的“大蛇计划”,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长 的战线上,加上同情奴隶主的指挥官麦克莱兰采取消极战术,使北军连连受挫。 1861年,双方在东战场举行了第一次马那萨斯会战。7月21日,北方发起向南方首 都里士满进军的攻势,3.5万北方军队排着整齐队形,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由于 北方事先大张声势,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是星期六,于是许多华盛顿市民、 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有的坐马车,有的随军 队步行,像过节一样,前来战地观光,看热闹。南方军队2.2万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 阵相迎。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阵地笼罩在烟 雾中。北军继而跨过布尔河向对岸发起冲击。谁想南军指挥官是名将托马斯·杰克逊, 他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战斗十分激烈,由于双 方军服几乎相同,一时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不久,南军9000援军赶到,发起反攻。
缺乏训练的北军一触即溃,丢下大批枪支弹药逃回华盛顿。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3000, 南军损失不到2000。 进入1862年,战况更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万大军发起总攻击。北军在西线 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 但在东战场,北军又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几个月按兵不动, 因为他把敌人的5万人马当成了15万。后在林肯催促下,才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 占里士满。
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军队同北军10万人展开“七 日会战”,李以机动寻找战机,调动北军,然后寻找北军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把北军逐 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使北军损失1.65万人,南军也损失2万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 了保卫首都的胜利。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 4万人,北军8万人。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队把北军主力吸引到 阵地上,主力机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然后正面、侧面夹击,一举击溃了北军。
北军伤亡1.4万,被俘7000人。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北军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 住了李军攻势。在海战方面,虽然北方海军占压倒优势,但南方的装甲战舰也给北方带 来很大麻烦。
这一阶段南方占了明显优势。北方失利原因除了南方军队素质高和李的杰出指挥外, 更主要是因为北方资产阶级害怕发生革命,不敢明确宣布废除奴隶制度,解放黑人,而 幻想通过妥协来重新实现南北统一。
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看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下决心解决黑人和 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于是他接受了人民的意见,顺应历史潮流,于1862年9月22日, 毅然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这一 伟大历史文件敲响了南方奴隶制的丧钟。同时,林肯还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如:颁 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给人民;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改组军事指挥机构,撤 换了同情奴隶主、作战消极的麦克莱兰,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 镇压“铜头蛇”反革命分子,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 近百万人踊跃参军,其中有23万黑人士兵。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
北军司令格兰特和名将谢尔曼共同制定了“总体战略”,即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 要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和敌方居民的战斗意志。正如谢尔曼说的:要使敌人今后几代也 不敢发动战争,“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如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 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破坏我们认为应该破坏的一切东西……”北方 军队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从1863年起,双方进行了三次大战:
一是昌西洛维尔战役。1863年4—5月,北军波托马克军团13万人同李指挥的南军6 万人在昌西洛维尔激战。李克服了兵力上的劣势,机动灵活地与北军周旋,以少量兵力 正面牵制北军主力,亲率主力迂回包抄北军,从侧翼和背后袭击北军,一举将北军击溃, 北军损失了1.7万人,南军损失1.2万人。但南军骁将“石墙”杰克逊被击毙。这是南 方取得的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
二是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6月,李军8万攻入宾夕法尼亚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 急召波托马克军团11万人迎击。
这次李低估了对手,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指挥拙劣,自己能轻易取胜,因此没采用惯 用的牵制行动。未料北军已任命悍将米德任军团司令。米德率军在交通枢纽葛底斯堡堵 住李军。7月1日,李军向北军防守的高地发起猛攻。第一天便突破北军防线,北军死伤 惨重,仅被俘就达5000多人。李得意起来,令部队停下来休息,等待后续部队上来,从 而给北军以喘息之机。7月2日下午,南军以300门大炮猛攻,北军奋勇抗击,顶住了南 军的攻击。第三天,南军孤注一掷,发起总攻。几个师长旅长亲自挥刀上阵冲锋。北军 炮兵以猛烈火力吞噬了一群群南军士兵。但南军不顾惨重伤亡终于冲上北军主阵地公墓 岭顶峰,双方展开白刃战。这时北军全线反攻,终将南军全歼。只见北军阵地上到处堆 积双方士兵的尸体,南军2个旅长和15个团长全都阵亡,死伤2.8万。北军伤亡也达2. 3万。李率军后撤。这次大战是内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场上有棵树竟身中250弹。这一 仗扭转了东线战局,从此北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三是维克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是控制密西西比河和西部铁路网的战略要地,南军在 此严密设防,号称“南方的直布罗陀”。北军几次进攻都失利了。从1863年2月开始, 格兰特率3个军团7万多人围攻此堡。因敌工事坚固,几次进攻受挫。格兰特便采取围困 战术,切断了敌军所有的供应线。经过几个月围困,堡内敌军弹尽粮绝,连猫、老鼠都 被吃光了。
北军又连续47天炮轰,迫使南军7月4日举白旗投降。北军共俘敌3.7万,内有15名 将军,缴获大炮172门。至此,北方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将南方领土一切两半。
三次大战后,南军气数已尽,北军士气越来越高,不断发起强大攻势。1863年11月, 又取得查塔努加战役胜利,击溃南军4.6万,向南方后方进攻的大门敞开了。
1864年,北军向南方发起三路攻势。在东战场,格兰特采用消耗战略,经荒野战役、 冷港会战,使李军团主力消耗殆尽,损失3.2万,再无力进攻了。在西线,谢尔曼长途 奔袭敌后方。他指挥10万大军插入南方腹地,9月攻占南方最大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从 11月15日起,又挑选6.2万精兵,发起“向海洋进军”,一个多月大军长驱300多英里, 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毁种植园、城镇和村庄,摧毁工厂企业,连铁轨都拆 下来弄弯。南方到处火光冲天,一片废墟。12月21日大军攻占了萨凡纳,完成了摧毁南 方后方的任务。与此同时,北方海军也对南方实行“窒息式封锁”,完全切断了南方对 外联系。
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 北军攻克重镇彼得斯堡和南方首都里士满,李军还剩不到3万残兵败将,4月9日被迫向 格兰特投降。不久,南方残军17万全部放下武器。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 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北方胜利的原因,是由于林肯 能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解放黑人等一系列革命措施,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 性,同时国际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 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 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 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损失之大,消耗之严重,均为近代战争之首。此外,战争中 广泛使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无线电报、装甲列车、卡宾枪、开花炮弹、照相侦察、 高空气球、装甲舰、水雷、潜水艇、扫雷装置,等等。这些使战争面貌大为改观,后勤 供应也更为复杂。 因此这场战争在军事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被称为“第一次现代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England is a nation in northwest Europe and the largest and most populous constituent count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ts inhabitan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83%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1] whilst the mainland territory of England occupies most of the southern two-thirds of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and shares land borders with Scotland to the north and Wales to the west. Elsewhere, it is bordered by the North Sea, Irish Sea, Atlantic Ocean, and English Channel. England was formed as a country during the 10th century and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Angles — one of a number of Germanic tribes who settled in the territory during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 The capital city of England is London, which is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British Isles,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ne of the world's Global Cities. England rank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far-reaching centr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2][3] it i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both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Church of England, was the historic centre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birthplac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Kingdom of England was an independent state until 1 May 1707, when the Acts of Union resulted in a political union with the Kingdom of Scotland to create the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England's National Day is St George's Day (Saint George being the patron saint), and it is celebrated annually on 23 April. 英格兰是一个国家,欧洲和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其居民超过了83 % ,占总人口的联合王国, [ 1 ] ,而大陆领土的占领英格兰大部分地区三分之二的岛屿大不列颠及陆地边界的股票与苏格兰北部和威尔士西部。另外,它是濒临北海,爱尔兰海,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 英格兰队是作为一个国家在10世纪,并考虑其名字从视角之一-一些日耳曼部落定居在谁的领土在第五和第六世纪。首都伦敦的英格兰,这是最大的城市不列颠群岛,资本联合王国和世界的全球城市。 英格兰队伍作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和深远的文化中心世界发展; [ 2 ] [ 3 ]它是原产地的英语语言和英格兰教会,是历史性的中心,英国帝国的发祥地和工业革命。 王国英格兰是一个独立的状态,直到1707年5月1号,当联盟的行为导致了政治联盟与英国苏格兰创造大不列颠。 英国的国庆日是圣乔治日(圣乔治正在守护神) ,这是庆祝每年的4月23日。
俄亥俄河西北岸领地 Territory Northwest of the River Ohio。
俄亥俄河南岸领地 西南领地Territory South of the River Ohio Southwest Territory。
密西西比领地 Mississippi Territory印地安那领地 Indiana Territory。
奥尔良领地 Orleans Territory。
密歇根领地 Michigan Territory。
路易斯安那领地 Louisiana Territory。
伊利诺伊领地 Illinois Territory。
密苏里领地 Missouri Territory。
阿拉巴马领地 Alabama Territory。
阿肯色领地 Arkansas Territory。
佛罗里达领地 Florida Territory。
西佛罗里达共和国 佛罗里达州 威斯康辛领地 Wisconsin Territory。
艾奥瓦领地 Iowa Territory。
俄勒冈领地 Oregon Territory。
明尼苏达领地 Minnesota Territory。
艾奥瓦领地 明尼苏达州新墨西哥领地 New Mexico Territory。
犹他领地 Utah Territory。
华盛顿领地 Washington Territory。
堪萨斯领地 Kansas Territory。
内布拉斯加领地 Nebraska Territory。
科罗拉多领地 Colorado Territory。
内华达领地 Nevada Territory。
达科他领地 Dakota Territory。
南达科他州亚利桑那领地 Arizona Territory。
爱达荷领地 Idaho Territory。
蒙大拿领地 Montana Territory。
怀俄明领地 Wyoming Territory。
奥克拉荷马领地 Oklahoma Territory。
夏威夷领地 Hawaii Territory。
阿拉斯加领地 Alaska Territory 莱恩群岛(?—1979年):与英国对其有争议,在其独立为基里巴斯之后对放弃其中8个岛屿的主权要求,剩下的3个岛屿即是现在的贾维斯岛、金曼礁、巴尔米拉环礁。
巴拿马运河区(1903年—1999年):托里霍斯-卡特条约生效后主权归还给巴拿马。
科恩群岛(1914年—1971年):通过布莱恩-查摩罗条约获得99年租期但是在1970年条约废除之后归还给尼加拉瓜。
Roncador Bank(1856年-1981年):通过鸟粪岛法案获得之后再1981年9月7日因条约归还给哥伦比亚。
Quita Sue?o Bank(1869年—1981年):通过鸟粪岛法案获得之后再1981年9月7日因条约归还给哥伦比亚。
塞拉纳岛(?—1981年):通过鸟粪岛法案获得之后再1981年9月7日因条约归还给哥伦比亚。
菲律宾群岛(1902年—1935年);菲律宾联邦(1935年—1946年):1946年完全独立。
菲尼克斯群岛(?—1979年):与英国对其有争议,在其独立为基里巴斯之后对放弃主权要求。 波多黎各(1899年4月11日—1900年5月1日):公民政府开始运作。
菲律宾(1899年4月11日—1901年7月4日):公民政府开始运作。
关岛(1899年4月11日—1950年7月1日):公民政府开始运作。
美国曾经管理过的地区(非完整)
古巴(1899年4月11日—1902年5月20日):承认为古巴共和国。
太平洋岛屿托管领土(1947年—1986年):包括自由结合协定国家(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琉球群岛(1952年—1972年):归还日本控制,包括其它一些与美国与日本之间有关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条约规定下的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