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双CPU一般是服务器用。
而服务器市场,基本都是英特尔cpu,所以主板商多数是支持英特尔的CPU。
双CPU,就是两块CPU。需要主板支持,早期的时候曾有过双子星主板,支持一个SLOT1和一个SOCKET370接口的CPU。现今的高端服务器主板应该有支持SOKCET478的。
对于支持双CPU的软件,如常用的MAX、PS、MAYA等,双CPU的确能加快渲染速度。而且理论是上单CPU的两倍。只是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本达不到,因为中间的一些数据分配的运算也需要占用CPU资源。
对于不支持双CPU的软件,如大多数游戏、文字处理软件等,双CPU和单CPU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当前这个服务器变革的时代,特别是CPU类型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确实容易给用户产生迷惑,我们选择CPU时也不能仅仅只看它的主频了,很多其他参数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例如缓存,前端总线等。
扩展资料:
双CPU主板工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面,是4层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面,则为分工明确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
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
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CPU。
AMD主板芯片组的划分是:790G芯片组为高端主板芯片组,785G为中端芯片组主板,780和7系列为低端芯片组主板;400元以下的AMD双核CPU配785G的芯片组主板比较合理,微星785GTM-E45。
499元,支持DDR2
内存规格,微星785GTM-E65。
699元,支持DDR3
内存规格。
可以的。线程多,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内存和显存也要跟得上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家用机里面是没有双路CPU设计的, 那些都是老的服务器改的有的甚至是山寨主板,玩游戏反而不流畅。
双cpu主板的好处:
对于处理器来说,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执行性能,而处理器的所有设计和技术也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处理器的性能展开的。继Intel的双核处理器之后,AMD也推出了令人期望已久的双核处理器 Athlon 64 X2。
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即是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到一个内核中。事实上,双核架构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过此前双核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的专利,直到现在,双核处理器才开始进入桌面的行列。
双核处理器技术的引入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方法。因为处理器实际性能是处理器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所能处理指令数的总量,因此增加一个内核,处理器每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的单元数将增加一倍。
双路主板可以使用不同型号的cpu,不必使用一模一样相同的cpu型号,但要具备互补性。
双路主板采用双通道内存技术。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并行运作。它的技术核心在于:芯片组(北桥)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RAM可以达到128bit的带宽。
例如,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的“天性”可以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因此双路主板使内存的带宽翻了一翻。
扩展资料:
双路主板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CPU的FSB(前端总线频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高得多的需求。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
而对AMD Athlon XP平台而言,其处理器数据传输技术采用DDR技术,FSB是外频的2倍,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远远低于英特尔 Pentium 4平台,使用单通道的DDR 266、DDR 333、DDR 400就能满足其带宽需求,所以在AMD K7平台上,可说是收效不多。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amd%E5%8F%8C%E8%B7%AFcpu%E4%B8%BB%E6%9D%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