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全套》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dckpJFgofTy7syZsfx7yg。
?pwd=6q2u 提取码: 6q2u 初中数学全套|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9年级下册.pdf|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9年级上册.pdf|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8年级下册.pdf|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8年级上册.pdf|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7年级下册.pdf|新人教版初中数学 7年级上册.pdf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关,同时一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 键看你的课堂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教材,学生要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 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 中,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教材是关键,如果处理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讲练结合要适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吃透教材,设计的问题不要太深太难, 学生不易回答,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 入,准确把握知识目的能力目标。讲课时要做到把数学中的概念,原理公理,描述准确,不能 含糊,举例要真实可靠,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课堂教学内容要适度安排的内容,不能过 多或过少,切忌贪多求全,偏深偏难,其次,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 零碎的而应是形成结构的,要使学生的知识能迁移。教师在处理好教材时,其中也包括把握好 知识点的结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学节奏要和谐,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教的课具有特 色,具有魅力,必须会调节教学节奏和师生情感,为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和谐的节奏和气氛,温 馨和谐的教学气氛会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合理分配好教学时间 为了保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各个环节所用时间分配必须合理,分配时间,要提出 主攻方向。哪些是重点、非重点,难点、非难点,哪些地方该练习,哪些环节该占用多少时 间,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明确教学任务的重点和主次,才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其次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恰当分配,讲练时间要合理,应少讲多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而 教师起主导作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还要考虑符合教学实际,课堂教学时间结构要根据教学 内容的要求,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的,突出重难点,必须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选好 了,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然而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呢?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如课的难易程度。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心理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如学生 的基础知识,如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大小等情况。考虑学生思维活动规律,要根据学生课堂思维变化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最后要根据教学 情境和教师教风,选择教学方法。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和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选择教学方法 也要从教学条件和环境出发,有的课可以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持续地健康 发展。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K_bLKmsNy78wcE2DOC2AA。
提取码: a6zq
给你一篇,参考一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牡丹江地区绥芬河市一中教师朱孝霞,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章第四节的课题学习《镶嵌》。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说明及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一学习方式的关键是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及多边形的相关性质,本课题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操作、观察、猜想、创造等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富有趣味性、实践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镶嵌的知识蕴涵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和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理解正多边形镶嵌的原理;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等多种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镶嵌方案的研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目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美。
3、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是:正多边形及任意三角形、四边形镶嵌原理的理解。
难点是:运用实验归纳,推理得出镶嵌条件。
三、教法、学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铺地砖、图形剪拼等活动见过或经历过,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操作技能;另外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节课我选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采用“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生的动手做、动脑想并联系多边形的几何性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提出问题:回想你见过的墙面、地面及甬道的铺设情况,说说是用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七嘴八舌地抢答,答得最多的是正方形、长方形。看来他们对正方形、长方形的镶嵌已熟知。
我接着问:说一说在铺地砖、墙砖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大致说出图案和谐、无辐射等,这时我及时强调,不考虑瓷砖的颜色,其它性能,主要从铺设后的地面是否有空隙,是否有瓷砖重叠的部分?这样学生初步感知了镶嵌的两个特点:没有空隙,不重叠。
这两个问题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初步形成对镶嵌的直观感知,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图片用规范化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平面镶嵌。 生活中的镶嵌。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探索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的规律,这是本节的重点。
(1)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三角形图片,动手拼图,看能否镶嵌,并填写表格。
在巡视各小组拼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种顶点不共点的情形,这是我始料不及到的,生活中确实也有这种镶嵌,但这不是本节研究的内容,于是我及时调控,规定绕着一个点镶嵌,由于缺少课前。
的预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偏离了方向,浪费了时间。因此在另一。
个班的教学中,描述完镶嵌的的概念后,结合生活图片我直接告诉。
学生平面图形的镶嵌分顶点共点和顶点不共点两种,本节探讨顶点共。
点的情形,由于点明了研究的范围,学生的拼摆活动也很顺利,没 顶点不共点。
有再出现前面的情形。
(2)学生对正四边形能镶嵌已熟知,能够直接填表。
(3)再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正五边形能否能镶嵌、正六边形能否镶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合作探究较容易地发现正五边形不能镶嵌、正六边形能镶嵌,并能顺利的填写表格。
名称 内角度数 在一个顶点处的度数和 能否镶嵌。
正三角形 60° 360° 能。
正四边形 90° 360° 能。
正五边形 108° 324°或432° 不能。
正六边形 120° 360° 能。
发现规律:当围绕一个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相加恰好是360°时,就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单独一种正多边形能够平面镶嵌的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给学习带来的帮助和启发,逐渐发现用一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的规律,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深入探究、内化规律
学生动手实验:若干个能完全重合的任意三角形能否镶嵌?任意四边形呢?
这是对上面探索活动的拓展,因为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不像正三角形、正四边形的任意两边都可作为对应边,任意两角都相等,它们的镶嵌对重合的边,共点的角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看到学生拼摆时就存在困难,因此我要求学生把重合的顶点分别用∠1、∠2、∠3、∠4表示,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为学生发现镶嵌时如何寻找重合的边,共顶点的角为什么是360°,即任意三角形、四边形能够镶。
嵌原理的理解做了有效的铺垫,从而化解了难点。
这个活动可操作性很强,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
这样设计学生感受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且能通过相互交流。
发现规律,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体验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四)拓广探究,应用规律
我提出问题: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可以镶嵌吗?学生通过上面活动轻而易举地回答:能够镶嵌,并且说明了理由。
然后小组活动:哪两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看谁找的多?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继续动手实验的欲望。
名称 内角度数 在一个顶点处的度数和 能否镶嵌。
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 60°
90° 60°×3+90°×2=360° 能。
……
在学生活动时,我一道与他们探讨、交流,引导他们依照刚才的表格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这样学生会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当围绕一个点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360度时,就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用三种正多边能否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如果能的话,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做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此活动通过”猜想,验证,引申 ”三个环节,使学生对问题不断反思,获取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将学生对镶嵌的理解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领向一个更深的层次,也成功地通过数学实验发现了用两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的规律,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相互补充,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进行回顾,能够较好地总结本节的知识点。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六)布置作业、体现应用
我要求学生在卡纸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正多边形进行镶嵌设计,作业具有开放性,部分学生的作业融数学、美术于一体,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展现了数学的美。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框架。
五、设计说明及反思
1、本节课题设计以教师的“问题引导”为方向,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手、脑结合探索获得新知,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感受了数据收集、分析的作用;较好的体验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探索镶嵌规律时,有的学生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填写表格,可拼过几个之后也发现了“共点角的和必须是360°”这一规律,我及时给予肯定。我感觉以填写表格的形式确实能突破难点,但有时又束缚了能力较强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另一个班我进行了调整要求,同学们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再尝试填表格,效果比第一个班好些。在教学中小步伐、快反馈的方法与给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的矛盾值得进一步探讨。
3、课后一个学生对我说,在讨论两种正多边形能否镶嵌时,如正六边形和正三角形时,他是这样做的120°n+60°m=360°只能找到n=1,m=4; n=2,m=2两种情况,也就是说一个正六边形和四个正三角形可以镶嵌或者两个正六边形和两个正三角形可以镶嵌。当时还没有学二元一次方程,这让我觉得一阵惊喜,但随之而来的又有一种遗憾,若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进一步认识规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建模思想,学生的思维将被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课堂的生成将会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数与代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数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首先复习数的的概念,首先复习自然数的意义,接着由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引出分数。然后复习小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在此基础上复习正、负数、小数的计算单位和数位顺序,最后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百分数与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的不同 。
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整数和小数数位的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提问中等生)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板书。
今天我们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物体的个数)。
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1)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0)
教师:我们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到中学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
自然数:0、1、2、3、4、、、、、、
整数 :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 、、、、、、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复习有关自然数和整数的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整数的意义。
三、分数的意义
1、学生分小组对有关分数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好。
2、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3、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被除数 ÷ 除数=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a/b。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4、课堂练习,做第73页的做一做2— 4题。(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自主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四、小数的意义。
教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我们学过的小数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有几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整理复习小数的意义。
五、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五千零三十五点三五。
2、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记数法写出来的?其中的三个5和两个3各表示什么?
3、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填完。
【设计意图】
结合实际数据,在具体情景中复习十进制记数法和整、小数的数位顺序,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初步的数感。
六、百分数的意义。
1、 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练习:第81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系统复习了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八、作业:
1、预习作业:练习十五的第1题。
2、预习作业: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板书设计:
数的意义。
自然数:0、1、2、3、4、、、、、、
整数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课时: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
关于数的读法和写法,由于学生都比较熟悉,教科书中的复习就比较简略,着重突出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第三小节复习数的改写,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这时需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教科书中对这两种情况都分别举了例子。
(2)求小数的近似数。主要是能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确定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人”法省略尾数。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 (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为了便于说明互化的方法,教科书中用图解表示,并让学生补充完整。除了复习一般的互化方法外,教科书还介绍了某些特殊的分数的简便化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的能力。
关于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小节,学生也比较熟悉,教科书中就采取提问方式由学生自己回答。先复习整、小数的大小比较,再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在练习中注意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混合起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读、写数
2、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改写。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数的读写。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出示:52000803100。
先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读的。
(2)出示: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
请全班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
2、小数和分数的读写法。
指名说一说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小组讨论: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有时们联系和区别。
4、课堂练习:76也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从具体的读、谢入手,整理和服稀疏的读写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牢固掌握知识。
二、数的改写。
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
出示:1900000 235800 520008003100 80002051000。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进行改写。想一想,有几种改写的方法?指名回答,使学生明确一般有两种方法:(1)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2)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学生独立做2页下面做一做的第1、2题。
2、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才与整理和复习,有利于激发兴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时,经常要根据需要把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大家还记得改写的方法吗?
出示76页的例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再简单的归纳假分数怎样改写成带分数、整数;带分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整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让学生分三种情况说
(1)分数和小数的
(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互化方法。
5、练习: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行间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情景, 整理、复习,牢固掌握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三、数的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做77页做一做第1、2题,然后师生归纳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读写、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和数的大小比较,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1、 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的第2、4题。
2、 预习作业: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设计:
数的读写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52000803100读作:五百二十亿零八十万三千一百。
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写作:4060600050。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一)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0页。
复习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掌握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2.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能用所学整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通过复习和有针对***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数的运算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1.出示下列题目:
376+275 651-275 32 ×24 768 ÷ 24。
37.6+2.75 40.35-2.75 3.2 ×2.4 7.68 ÷ 2.4。
学生每人计算一竖列,从中发现什么?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小数乘法是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后,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位小数,就从积的后面数出多少位小数,打上小数点;而小数除法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后再除。)
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计算并验算
16274÷56 4.5×5.02 完成后说说验算方法。
3.计算第80页中间的9道题,说一说这些计算特殊在什么地方?
(一个数加减0得数仍然是这个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任何数和0相乘和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得1,一个数乘或除以1还是得这个数,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数是这个数的倒数等。)
三、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学生说出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计算 下面的题,并且验算。
5/6×4/7 5/8-1/3。
师:在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时哪儿最容易出错?有什么好的方法防止错误的发生?
完成第80页下面的"做一做",
四、复习估算
估算:903+784 (把两个加数看做900+800或900+780)
412-295 (400-300或410-300) 597 ×86 (600×90) 286 ÷ 7(280÷7)
师:估算可能有多种结果,这些结果有些和精确值接近一些,但计算速度要慢一些;有些结果没有那么精确,但计算速度要快一些。这些结果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参考价值。
第四课时 复习简便运算。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
复习目标:1.整理复习五条运算定律,并能运用定律熟练的计算。
2.巩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简便算法,但部分学生对部分题型不熟练。
复习过程:一、复习五条运算定律。
教师: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科书第81页表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二、计算,巩固运算定律
出示计算题:4×2/7+4×5/7。
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教科书第81页“做一做”
计算后说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2.做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简算的方法。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书82页例2。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更加熟练的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已能较熟练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复习解决问题
出示例2.学生试算。最后借助线段图总结。
引导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搞清楚复杂的问题要分成几步解答,每一步要解答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时,一般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综合法就是从已知信息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
三、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5题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两名学生板算,针对出现的错误分析,引以为戒。
2.做练习十四6.7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书82页例二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熟练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出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5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列式:
⑵红杉小学六年级有女生6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
二、下面各题,只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照这样计算,如果种下这种树苗400棵,可以成活多少棵?
⑵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为了保证成活400棵,至少要种多少棵树苗?
三、解决问题。
⑴绿化队为一个居民社区栽花。栽月季花240棵,比所栽丁香花棵数的2倍少16棵。栽了多少棵丁香花?(用方程解)
⑵一个晒盐场用100g海水可晒出3g盐。照这样计算,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用比例方法解)
⑶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总数的_,科技书占总数的25%,文艺书比科技书多20本。这一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4)小王存款1000元,按年利率1.98%计算,一年后应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5)有46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12天,平均每天吃30千克。剩下的大米如果每天吃25千克,还可以吃多少。
第7课时 式与方程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边回忆、边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应该怎样写?例如,a乘4.5可以怎样写?S乘h可以怎样写?(a乘4.5可以写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写成a4.5.S乘h可以写成S•h或Sh.)
教师指出:除了不能写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对的.。
出示:
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公式;
(3)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的公式.。
(4)如果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3.75元,要计算买8支圆珠笔要用多少钱,应该用上面的哪个公式?
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写法是否正确,发现遗忘的要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写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让学生用宇母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写完后指名回答.。
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的概念.
教师出示复习题:
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8。
4×3-18÷3=6 3x+5=7 a+4。
学生指出:3x+5=7,5x+4x+8=35,x-2=8是方程.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其他的不是方程.。
教师: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等式.。
教师:大家会不会解方程?一起解答方程x-2=8.学生解答后,指名回答方程的解(x=10).。
教师:x=10是方程x-2=8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要分辨清楚.。
2.复习解简易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将“5x+4x+8=35”的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说明解答过程中运用到什么运算定律和运算关系.。
教师: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4.做教科书第93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哪一题列方程解比较容易,哪一题列算式比较容易.。
三、练习
1、第85页上的“做一做”可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方程解答。核对时再交流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2、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写出含有字母式子所表示的量,最后代入求值。可让学生填写在课本上。
3、第2题练习解方程。应当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4、第3~5题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核对时交流各自所采用的等量关系。
四、当堂质量检测:
课本86页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