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蟹(红星梭)
中文名称:三点蟹
外文名称:红星梭子蟹
头胸甲梭状,宽约为长的2倍;头胸甲前部表面具颗粒,后部光滑;前额分4齿,成体刺状,幼体较钝,侧齿比中央齿大,但不较突出;前侧缘具9齿,第一齿比随后的7齿长而锐,而末齿最大,向两侧突出。螯脚的长度略大于头胸甲的宽度,长节前缘具3-4棘;指节很长。最后的步脚表面具软毛,后部表面光滑无刺。
头胸甲、螯脚为绿黄色,头胸甲后部有3个圆形镶白边红色斑点;螫脚可动指有红色标记;步脚则大致为淡蓝色。
是叫 蟳《xún》
海蟹的一类。即蝤蛑,俗称青蟹、梭子蟹。螯足强大,不大对称,第四对步足像桨,适于游泳,常见的日本蟳是主要的食用蟹。
闽浙台湾一带泛指十足目蟹类的一个地方性俗称。如:膏蟳(锯缘青蟹),石蟳(日本蟹),红花蟳(锈斑蟹)等等。
蟳,俗字写作“虫寻”,发音:xún 学名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古称蝤蛑(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青蟳(《正字通•虫部》),属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之甲壳动物(Custacea),是该科中体型最大、成长最快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的河口、红树林沼泽及潮间带等咸淡水混交的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水域。
蟳依其外部形态、颜色、行为及生态分布可大致分为正蟳(白蟳、粉蟳)、花脚蟳(砂蟳)和红脚蟳三种,七都蟳属正虫寻类。无论是哪一种蟳,其活体背壳的颜色均为青绿色,煮熟后色彩皆变成红色。蟳在一年内可达成熟体型,雌蟳在成熟脱壳时,即由黑幼母脱壳成母蟳。刚交配之母蟳卵巢尚未发育,俗称冇母或空母,约经一个月后,卵巢快熟发育成孕卵之红蟳。如果母蟳断了泳足,即使是交配过的成熟母蟳,卵巢也会立即停止发育。卵巢饱满的红蟳会由河口、沼泽等盐度较低的浅水域往外海移动,并在外海产卵,蟳卵产出后即附在母体腹部泳肢之刚毛上,俗称开花(亦叫抱卵)。卵产出后在水温28℃时经14天可孵化成水蚤幼生,随着成长而逐渐向岸边移动,期间经过5次脱壳后蜕变成大眼幼生,这时期的蟳苗已接近岸边,再经1-2天就可再次脱壳蜕变成第一期稚蟳了。蟳苗从孵化至此时约21天。在一个繁殖季节中,一只成熟健康母蟳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数,依个体大小而有区别,约在100万-500万粒。
蟳为肉食性海产动物,喜吃贝类、螺类、鱼、虾等。其一生须脱壳12-15次,每次脱壳后甲幅都有20-40%的成长,而体重则增加70-170%。蟳脱壳后全身柔软而称作“软蟳”,但其身软嘴不软,软蟳的第一餐食物即是自己脱下的硬壳。
人们在市面上见到的蟳通常有四种,最常见的是性腺未成熟的幼蟳,称作“菜蟳”;第二种是卵巢已发育成熟但卵块未孵化的雌蟳,因含有桔红色的卵巢(俗称红膏)而叫作“红蟳”或“红膏蟳”;第三种是成熟雄蟳,称“公蟳”;第四种是已交配但卵巢尚未成熟之雌蟳,称“冇母”或“空母”。
野生蟳(俗称海捕蟳)的捕捉方法有五种。一是“笼蟳”,即利用蟳将脱壳时,为避免因刚脱壳体软而被其它蟳或别的动物吃掉,常常会到岸边寻找或挖掘洞穴藏身的特性,用竹篾制成有倒鳍口的蟳笼放置在岸脚一带,让蟳自行爬入,退潮后即可手到蟳来,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野生蟳内有刚形成的软壳,外有未脱的硬壳,蟳肉最饱满,肉质特嫩美,味道尤鲜香,称为“重壳蟳”。牙城湾沿岸西门村岐后至洪山村乌岐一带及凤阳村田头洋至丘里一带以盛产“笼蟳”出名。第二种方法是“摸蟳”,即退潮后沿还有流水的港汊水边用双手在水下泥面左右摆摸寻找。第三种是“掘蟳”,即在退潮后的泥滩上寻找蟳洞,再用阔口方形锄顺洞道挖掘,直到洞穴尽头,然后活捉。第四种是“钩 。
蟳”,即用长约1米的铁条硬钩伸入蟳洞钩捕。第五种是“踩蟳”,即在蟳洞口后侧1米左右沿洞口方向踩踏,逼蟳爬出洞口进行捕捉。
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产品,营养丰富,有滋阴壮阳的作用,特别对哺乳期女性有催乳和增乳的药效,故有“海鲜珍品”之誉。
蟳的烹饪方法多样,主要有对半煎蟳、清蒸蟳、糯米蒸蟳(称蟳饭)、老酒炖蟳、油炸蟳、蛋炒软蟳等,以对半煎蟳味道最香美。
因牙城湾处在七都溪(杨家溪)下游,溪流两岸森林茂密,水质优良,底栖硅藻丰富,而以底栖硅藻为食物的螺类、虾类、贝类的品质亦佳,蟳长期生活在优质的水中,
食用优质的食物,自然品位出众,故人们把产于历史上属七都境的牙城湾七都港一带的蟳称做“牙城蟳”或者“七都蟳”。
牙城蟳在闽浙两地闻名遐迩,民国十八年版《霞浦县志》和1996年版的《宁德地区志》中均将“牙城蟳(七都蟳)”列为名产。
这个就是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蟹。一种很普通的海蟹。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
梭子蟹海产,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海。
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
1、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
2、青蟹,是一种动物。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5倍,背面隆起,光滑。
3、中华绒螯蟹为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又名河蟹、大闸蟹,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
中华绒螯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
4、河蟹也叫“螃蟹”和“毛蟹”,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螃蟹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
5、关公蟹,属于甲壳纲,关公蟹科。关公蟹头胸甲赤褐色,背面有大疣状突和许多沟纹,形似旧时古戏中的关公脸谱,故名。蟹足小。第二第三对足发达,用以爬行,第四第五对足短小,转向背面,行走时常用以顶一贝壳,遮蔽身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梭子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绒螯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公蟹。
这是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