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galgame产业在走下坡路,但21年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亮点和惊喜。 PARQUET的出现象征着柚子俱乐部的巨大进步,再次朝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前进。 希望柚子社以后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剧情丰富的galgame。 Sakura Moment 体验版的推出,对galgame 玩家来说是一个助力。 作为gal世界唯一指定的救世主,Sakura Moment承载了galgame玩家长达六年的向往与等待。 希望未来的樱花时刻能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 月姬重制版的发布,绝对是星月厨房的狂欢。
月姬作为星月的创举,承载了太多对月姬的回忆和委屈。 终于,时隔21年,蘑菇终于兑现了诺言,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 作为推月姬的半月厨师,我也感慨颇多。 也希望Mushroom能早日推出Tsukihime R系列! 最后想对知乎的galgame圈说几句。 很荣幸能找到这样一个友好温暖的圈子。 在这个小圈子里,我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繁荣,也经历了疫情后的沉寂。 看到老朋友的离去,新朋友的加入,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
我对知乎galgame圈未来的期待是,希望来年能看到大家活跃在知乎galgame圈。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galgame玩家尤其孤独。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得不发送自己的无线电波,努力与他人建立联系。 不要害怕,大胆写出你对galgame的所见所闻,并以友好的方式与他人分享你的经验和爱好。 我相信,在这之后,这个地方会成为你的家。 愿火的火花永不熄灭。
我拿着一本东浩纪的书,玩着《Air》,你逛着动漫吧,玩着《NEKOPARA》,你觉得我们是同一个圈子的人吗? 这不是优越感的问题,有部分萌新本就对galgame一知半解,但是又不愿遵守这个圈子的规则,这才是问题所在。
galgame圈子贴吧、游戏论坛、知乎上的galgame圈子等,大多都部分游戏爱好者出于交流、分享、社交等需要建立,但不代表整个galgame游戏圈,只是圈中团体、社群、组织等。既然建立了,并且有了群体基础,出于维护团体的需要,自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无论这个规则是人们顺理成章、顺其自然、无意间设定,还是几个领导者出面设定或是召集大家讨论设定,都很正常。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
圈子是无辜的
可能是因为galgame本身比较小众且部分题材特殊,这个圈子氛围比较开放、包容。很多玩家对galgame是真有情怀,不计时间不计成本地享受这个游戏带来的快乐,真心实意地希望这个小众文化被更多人了解与理解并作出了很多努力。无论在哪个领域,人都是形形色色。组织本身是中性,圈子是无辜的。有优越感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个体,而不是整个群体。这一点无论在哪个圈子哪个领域都一样。
当年玩gal玩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那批人,不说别的,在人文哲学方面的学识是绝对别的游戏玩家甚至是普通人高出很多,因为凡是能去探讨人性种种,不是一般社会小青年玩的东西,所以实际上造成了一个观念,就是即便在今天,你如果认为gal玩家的门槛就是你点一下汉硬下载玩就是了,其实不然,当你抛弃了那些肉体的芬芳,开始去思考关于人类的这种生物延伸出来的哲思,那时候你才算galgame入门。
一,起承转合三段式故事结构
熟悉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人一定知道,好莱坞三段式的故事结构是很多类型电影常用的叙事套路之一。Galgame剧本和电影有一定相似性(关于Galgame和电影的异同将在本文第二部分再进行讨论),有不少Galgame剧本采用了这种结构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打算首先介绍这个理论,并结合现有的Galgame进行举例分析。
1,三段式的定义
好莱坞三段式是指,一个故事的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开头、中段、结尾三个段落,三段的长度维持大约1:2:1的比例。但说到这三段具体如何定义,要点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并不很明了。其实,以我的通俗理解,三段式结构基本可以等同于我们常说的“起承转合”结构。有人肯定要问,“起承转合”明明是4个字,怎么是三段式?实际上,这是点与线的关系,“起—承—转—合”这四个关键转折点将故事的主要部分划分成了三段,“起-承”是第一段,“承-转”是第二段,“转-合”是第三段。好莱坞三段式所讲的也是故事中要包含这样的四个关键转折。
2,转折点的关键内容
“起承转合”这四个转折点是很有讲究的。“起”作为故事开始的关键点,这里使主人公第一次接触到故事的主线,但此时主人公若要收手,还是可以回头返回日常生活的。“承”这个事件的发生断绝了主人公的退路,从此主角只能前进,不可再想着随时能够退出了。“转”是个消极的转折,主人公在此遭遇了故事中的最大困境,观众会感觉这下主角要完蛋了,并且也更想知道结局如何收场。最后的“合”是最积极的大转折,在此故事迎来了最终的高潮和结局。
3,起承转合的附加内容
只做到上面这几点还不够,三段式结构中还有一些重要的附加内容,如果安排恰当可以事半功倍。首先,一个故事“起”的部分通常应该让主角以及观众知道故事主线的目标是什么,并对可能遇到的阻碍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承”可以引起一定的变化,如果说在这之前还是日常,那么“承”之后可以引入非日常的剧情,并通过此事让主人公的心理预期上升到高点,为之后急转直下的巨大落差做好准备。“转”的部分是安排主角知晓核心秘密的最佳时机,反过来说由于知晓了核心秘密而使主角感受到巨大挫折,也是“转”时很常用的手段。前面说了,“转”的时候主角遇到了看似无法克服的巨大困难,为了让“合”的逆势翻盘不显得突兀,应该在前面埋好伏笔,在“合”的部分,通过伏笔揭晓,帮助主角顺利达成逆转。通常伏笔的最合适位置不能晚于“承”,否则就容易让观众觉得最终转折突兀生硬。
4,序幕和尾声
要注意的是,“故事主线”采用三段式结构,并不要求故事从最一开头就要进入第一段的“起”。在开头和结尾,可以安排一个“序幕”和“尾声”,对故事的其他方面做交代。以Galgame来说,开头的共通线可以都是序幕,进入个人线再开始“起”的第一段,也可以将“起”包含进共通线,“承”作为个人线的分支点。
5,感情发展
说到Galgame,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发展通常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故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约会,那么这样的故事可以说只有一条主线。另一种是男女主人公最初的目标并不是恋爱,两人一起相处共事的过程中渐生感情,那么这个故事就有两条互相交织的故事线,一条事业线是主线,一条感情线是副线。这样的故事在安排情节发展的时候,应该把两条线都照顾到,两条线都以起承转合三段式的方式同步发展,“承”的时候事业发展不打算回头了,感情发展也如火如荼;“转”的时候事业受到打击,感情也随之产生了危机;这样在最后“合”的时候,冲破阻力、危机化解,两人的事业和感情同时达到目标,就可以让人获得巨大的感动。
6,心理落差
“起承转合”这四个转折,应该一个大过一个。以爱情故事为例,两个陌生人以“起”相识,到“承”相爱都是积极的转折,但“转”的分手这个消极转折的心理落差其实是高于变回陌生人的,若是失忆或失散变回陌生人还有再次相遇的可能,但分手了通常都会刻意避开对方,连陌生人都比不上,不如说是仇人。那么最后的“合”如果仅仅是回心转意和好如初那还不够,必须要有高于之前所有心理落差的高潮作为结束,否则就会让观众有虎头蛇尾之感。
7,总结与举例分析
简单来说,起承转合三段式的结构就是:“起”为主人公打开前路,并明确目标;“承”要断绝后路,并产生变化,伏笔不能晚于此;“转”让主人公遭到最大挫折,并知晓核心秘密;“合”面对最终挑战,揭晓伏笔,迎来最后的高潮和结局。
下面开始举例分析。
《虹色旋律》
虹色旋律
国产PC游戏,共有四条故事线。林宁线是唯一采用三段式结构的路线,也是普遍评价最高的一条线。林宁线属于单一主线的爱情故事,可以说主要内容就是恋爱。林宁和男主是师生关系,前面的共通线都算是序幕,故事主线是标准的三段式结构,在进入个人线以后开始。
“起”是男主和林宁去酒吧喝酒,然后男主在林宁家过夜。这基本属于两人的初次约会,感情开始萌发。“承”是男主和林宁在家做蛋糕,停电拥吻。接吻是个很明确的信号,从此两人确认了恋爱关系,不可再回头了。停电没吃的蛋糕,被放在冰箱里长久保存了起来,这是伏笔。“转”是随后的打篮球部分,在此男主得知了林宁早就打算要出国的核心秘密,林宁说她是在利用男主刺激兰若,随后林宁突然搬走断绝联系,男主的心情跌落到谷底,这段爱情遇到了最大危机。“合”蛋糕的伏笔揭晓,里面其实存有林宁出国的时间和航班号,男主赶往机场,和堵车做斗争并冲进安检登机口,迎来最终的高潮和结局。
在这个故事中,林宁要出国的核心秘密是造成两人感情危机的最大主因。而蛋糕伏笔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试想如果男主最后是通过别的方式突然获得林宁的留言,观众肯定会觉得生硬突兀。
兰若线和惜月线我也顺便说一下,兰若线的主要目标是寻找过去为她捐血导致身亡的病友的家属致以歉意,惜月线是帮她修复和父亲的关系,属于事业和感情双线发展的类型,但是事业线和感情线的联系不够紧密,主要目标几乎和男主自己无关,因此达成目标也无法使人物感情获得提升。
《湛蓝回忆》
湛蓝回忆
这是手机塞班系统的Galgame,算是手机Galgame的鼻祖了。这个游戏只有一个女主角,一条单一的爱情主线。
“起”是男主角约女友到海边度假,女友失约,他却邂逅了当地的女主角。女主角告诉他一个传说,如果能游泳到海中的小岛,海神就能实现他的一个愿望,这是伏笔。“承”是男主原来的女友正式提出分手,男主也和女主角留下合影,从此两人确立恋爱关系,不打算回头了。“转”时男主得知核心秘密,女主早就身患绝症,住院准备手术,男主的心情跌落谷底。“合”是男主想起之前的传说,奋勇游向小岛向海神许愿,以此结局。在这之后是故事的“尾声”,一年后女主痊愈归来。
这个故事同样采用了核心秘密作为“转”的主因。而一开头就安排好的伏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假如游到小岛许愿的传说是最后才被男主知道的,以此作为结局肯定会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
《梦想之翼》
梦想之翼
这个游戏也是塞班系统上的Galgame,与《湛蓝回忆》同属一个游戏系列,同样是单一女主角,不过这个故事属于事业和感情双线并进的类型。
“起”是在咖啡馆打工的男主被指定为国际名模女主的临时助理。咖啡馆有个废弃舞台,女主成为模特之前曾经在此驻唱,这算伏笔。“承”是男主与女主在山顶畅谈梦想,两人感情也更进一步,男主决定帮女主实现她的音乐梦,私自答应了一个音乐经纪人为女主出唱片。“转”时男主得知了核心秘密,这个音乐经纪人是女主的前男友,他只是在利用女主炒作,还放出了男女主同居的绯闻,女主从此对男主避而不见,两人的事业与感情受到双重打击。“合”男主在那个山顶找回女主,在咖啡馆举办了一场记者招待会,揭露了女主前男友的阴谋,并且女主再次登上咖啡馆废弃的舞台一展歌喉。
可以看出,“转”的核心秘密直接对事业线造成了打击,这个打击同时也引起了感情线的危机。最后结局舞台的出现在开头就已经做好伏笔,不会显得突兀。
《叙事曲2》
叙事曲2
苹果iOS系统上的Galgame,共有两条故事主线,均采用三段式结构,两个故事也都是采用事业和感情两线并进的方式发展的。
星瑶线“起”是男主得知星瑶要举办一场天文台开放日活动,以避免深受小孩喜爱的天文台被拆除。“承”是男主帮她成功举办天文台开放日,这里出现的废旧银河小火车是伏笔,在此之后插入了一段郊游情节,脱离日常并深化了两人的感情。“转”时男主知晓了核心秘密,星瑶身患绝症,拆掉天文台可以拿到补偿款为星瑶治病,此时天文台所代表的事业线和星瑶病情所代表的感情线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合”男主在即将爆破拆除的天文台内找到星瑶,并明白了深受小孩喜爱的不是天文台而是星瑶本身这一真谛,两人用废旧银河小火车在天文台爆破时成功逃生。
与其他几个例子不同的是,这个故事中“转”所揭露的核心秘密,造成了事业线和感情线看似不可兼得的矛盾,这样的困难设置可说是十分巧妙。
明美线“起”是男主加入明美的相对论视觉化项目组,交代了最终目标并展示了学校对该项目的阻碍,这里埋下了书中镜片的伏笔。“承”是项目组开题报告之后,进行郊游的情节,男主也在此和明美初吻,确立恋爱关系。“转”时知晓了明美和痴呆师兄的核心秘密,这个项目触动了校方的利益导致师兄被投毒陷害,明美为避免男主重蹈覆辙,决定解散项目组并退学分手,男主的事业和感情受到双重打击。“合”时伏笔揭晓,镜片是被害师兄当年的研究成果,男主顶住学校的压力将这一成果发表,明美也回心转意与男主在会场重逢。
这两个故事中,在“承”之前埋好伏笔都是极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星瑶线最后用以逃生的小火车之前一直没有交代,或者明美线的镜片直到最后一刻才被发现,结果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故事结局是悲剧,起承转合的安排也应该和正常一样,“起”和“承”是两个积极转折,“转”是一个消极转折,“合”是一个最积极转折,迎来最大高潮,只是在结局让主人公功亏一篑,或虽败犹荣,或迎来必然覆灭的命运。前面安排的伏笔可以是预先埋藏的导致主角最终失败的原因。不可以因为结局是悲剧,就以悲剧作为故事的主线目标,将“起承转合”这四个转折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直接反转。
《Once'》
Once'
作为反面例子,这个故事是一出悲剧,结构也是起承转合三段式的,但转折点的积极性是直接反转的,仿佛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让男女主角成功分手。
这个故事分为初中篇和高中篇,初中篇相当于序幕,交代了男主本来有妹子倒贴。高中篇“起”是男主升入高中,和女主是隔壁班,偶尔碰面,此时若捅破窗户纸,就可以返回正常的恋爱故事。“承”是分文理班,男主得了抑郁症一蹶不振,堕入网吧,对女主更是避而不见了,从此男主回头无望,顺利向悲剧迈进。“转”时剧情突然急转直上,语文老师撮合女主和男主重逢,女主还日日帮男主补课,眼看两人感情日渐深厚,这个悲剧迎来了最大的危机。“合”男主在圣诞节拿到女主的初吻之后就光速逃了,和女主断绝了联系,孤独一生。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一出悲剧应该先用正常的起承转合创造积极的价值,再将之在结局予以毁灭。《Once'》这样消极的起承转合塑造了一个无价值的男主角形象,在结局自我毁灭时产生了喜剧效果,让人贻笑大方。
二,Galgame剧本与电影、戏剧、小说的异同。
Galgame相对于电影、戏剧、小说来说,属于较新出现的体裁,针对Galgame剧本的相关理论相对来说很不成熟。最近常看到有人问起Galgame剧本与电影、戏剧、小说的异同,我打算以我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1,整体架构与电影相似
Galgame、电影、戏剧都属于多媒体视听语言,但Galgame讲故事的方式在时空方面与电影最为接近。Galgame的时空转换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转换到任意场景,无论是插入闪回,还是采用蒙太奇进行时空的嫁接,都不会造成任何障碍,故事的起承转合各种桥段都可以一气呵成。从本文的上一部分就可看出,很多Galgame的故事都直接采用了电影的三段式结构,这就是Galgame与电影的这些相似性造成的。戏剧就不可能这样做,戏剧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一幕剧中你无法突然地插入回忆情节,也不可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意改变舞台的时空背景,戏剧的每个时空都必须以“幕”为单位才能切换。因此,Galgame剧本的整体架构应该向电影看齐。
2,细节处理与戏剧相似
虽然Galgame在大架构方面可以像电影一样任意切换时空,但是在细节方面却并不能任意切换镜头视角。大部分时候,Galgame都只能采用固定的平视视角,各个人物以半身像的立绘固定显示在观众面前,背景场景也是数量有限的一幅幅静止图像,只有特殊情节才能插入CG进行镜头特写,但也是固定画面。这些情况与观众位置固定、背景固定的舞台戏剧十分相似,不擅长表现人物的复杂动作。电影主要是依靠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早期无声电影可以完全没有台词,只依靠演员动作就可以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戏剧可不行,绝大部分戏剧都是主要依靠人物的台词来表现故事情节。Galgame的特点也是如此,通过人物对话而非行动来讲故事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你很难想象没有对话台词的Galgame吧。
Galgame在时间长度上也应该向戏剧靠拢。电影包含很多动态画面,长度一般都在1至2小时左右,观众若连续看3个小时就会觉得累了。但戏剧没有那么多动态的内容,一部戏剧若不足2小时就算短的,长度4~8小时能让你坐在剧院看一天的著名剧目也有不少。Galgame的长度也是如此,2小时长度只能算小作品,在电脑前一坐4小时的游戏时间就如同家常便饭,8小时讲完一条故事线也不会让人觉得太长。
3,心理描写与小说相似
Galgame最接近小说、最不像电影和戏剧的地方,就是它的心理描写方面了。Galgame主要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现故事,因此对主人公直接进行心理描写是十分必要的,这点是仅有小说可以做到的地方。电影几乎不会完全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即便使用也没有办法直接表现主角的心理活动,使用字幕或心理旁白对于电影来说属于下策,电影中如果要表现一个人内心紧张,可能会采用角色额头出汗、手指颤抖等镜头语言。戏剧更是不可能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了,也不能像电影那样安排特写镜头,如果要展现角色的内心想法,一般是让角色自言自语,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对着观众讲出来。Galgame像第一人称小说一样加入主角的心理描写,不但可以深入刻画角色的性格,更可以极大地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三,编剧和导演的不同职责
编剧写就的剧本是纯文字的,而Galgame是多媒体视听语言,将剧本转化为视听语言应该是导演的工作,而非编剧的职责。这一点Galgame与电影、戏剧是相同的。不过,在一些Galgame制作团队中,导演兼任编剧的情况也并不罕见,所以我打算将导演负责的部分也放在一起讨论。
1,叙事和抒情
Galgame向观众传达的信息主要可分为叙事信息和抒情信息两种,很多情况下,一个情节往往要同时包含这两者。例如在《叙事曲2》中,男女主角在夜晚的海边聊天,人物和台词主要起到叙事的作用,而夜晚、海边的背景配上舒缓的音乐和海浪的音效,则起到抒情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得到Galgame视听语言编排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叙事主要靠台词和人物立绘,抒情主要靠场景和音乐音效。
这是由于,心理学上讲,人类往往对于表面上的、明显的东西有心理抵抗力,比如说三流电影里面,演员在屏幕上嚎啕大哭,观众是绝对不会哭的,反而可能觉得好笑。因此,如果你觉得某个Galgame,推而广之,乃至动画片甚至电影,在某个场景缺乏艺术感染力,那么,如果不是情节的问题,就一定要找场景和音乐音效的问题。请注意,编排图像、声音是导演的工作,如果编剧不是兼任导演,不要在剧本中直接添加“此处插入音乐”“此时切换CG”等描述。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编剧主要负责叙事信息,次要负责抒情信息;导演主要负责抒情信息,次要负责叙事信息。如果编剧兼任导演,应该时刻明确自己当前的角色定位,是在做编剧的本职工作,还是正在做导演的编排工作,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2,导演的地位和作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演的作用相当于“巧妇”,而剧本、图像、音乐、音效等素材都是“米”。一方面,如果剧本不好,导演再怎样做,也是一锅坏饭;另一方面,如果导演水平不行,也会浪费一个好剧本。
视听语言的起点是剧本,并且导演的编排和剧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导演在编写视听语言时,不要拘泥于原始剧本,这是因为Galgame有其特殊的规范。对于一个刚刚从事Galgame工作的团队而言,剧本、场景、人物、音乐、音效甚至程序界面等各种艺术素材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怎么单独看上去不错,搭配在一起那么奇怪?这种鸿沟很难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会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做出的决定绝大多数是片面的。这种情况必须由导演独自裁断,通过调节某一方,使之与其他几方相适应。如果导演具有这个能力,那么调节的结果自然会使得其他人认同;否则,独裁无法解决的问题,协商一样无法解决。从成本上讲,对于整体架构,应当首先考虑调节各种艺术素材,使之适应剧本,而不是动辄对剧本大结构进行随意改动;对单个情节则相反,应当首先考虑修改剧本,使之适应其他艺术素材,而不是改动图像、音乐等,使之适应剧本。
3,剧本节奏的调整
现在假设,我们面对的剧本在大架构上已经达到足够水准。也就是说,只需要对单个情节进行调整即可。从逻辑上讲,导演在处理单个情节时,只有两个选择:
1.当单个情节合理时,“最大化”它。
这种情况下,导演可以完全不改动剧本,只通过调度视听手段,对情节进行最大化处理。注意前文所说,编剧不应当对人物立绘、CG和音乐等素材的切换进行指示,这应该是由导演编排的工作。
拿《虹色旋律》做反面教材,男主角第一次来到学校准备报名,查看宣传栏这个情节,素材设计上很合适,学校正门这张场景图上可以看到里面的校园宣传栏,那么当男主角从大门走到宣传栏时,应该直接将全景图切换成只显示宣传栏的局部图,造成走近宣传栏的样子。男主角家做饭这个情节也一样,主角家的客厅和餐厅也在同个一场景图中,只需将背景切换为着重显示餐桌部分的局部图,观众就不会有男主角站在客厅做饭的错觉。
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说一下:
a)音画的切换与观众情绪的改变。
声音与画面是否同时进入,取决于你意图在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内,多快地把观众的情绪推上去,或者转变掉。如果希望情绪骤然变化,则声音和画面应该同时进入,例如,场景转场的同时,音乐入出。否则,音画可考虑错位进入,比如,音乐音效甚至人物语音先进,然后再转换背景、入前景人物立绘。声音先行、旁白后入的错位切不可过多使用,否则容易让观众感觉情节拖沓。
以《虹色旋律》为反面教材,对于大多数日常部分,一些简单的音效应该和文字同时切入,只在意外情况下才使用声音和文字的错位切,比如炸雷、突然停电、没有心理准备的电话等等,给人先听到声音之后才反应出状况的感觉;在高潮和需要配合心理转变、画面演出之类的重要段落,才可以设置音效的等待时间不可快进跳过,例如过马路急刹车、篮球比赛等。
b)文字、立绘和背景的互适应,以及“精简”原则。
当人物做出立绘不可表现的动作时,那么宁愿切掉人物立绘,也不要保留错误的人物立绘。
还是以《虹色旋律》当反面教材,主角在兰若家做客这个情节,兰若在和主角对话的过程中,回头向画面之外的父母喊话,这时就应该暂时消去立绘,虽然立绘没有回头喊话这个动作,却在消失的瞬间让人自然脑补了这个画面。同样的,林宁线打篮球情节,场上人物激烈对抗,人物立绘就不应该再那样抱着胳膊站着,暂时消失的立绘配合语音和篮球的音效,更适合让人想像比赛场面,在比赛间歇再显示立绘,可以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2.当单个情节不合理时,要么“压缩”它,要么“扩展”它,绝不可以走妥协路线。
Galgame是基于时间线的艺术形式,与电影、戏剧、小说相似,其本质都是对节奏的掌控。无论编剧水平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口气写下几千字的大段落时不出现节奏问题。这是由于,写作慢于阅读,编剧在构思、打字的时候是较慢的,玩家对文本的阅读速度是很快的,往往编剧觉得已经写了很久,读起来却不长。因此通常来说,最初的剧本不会特别细,需要再进行适当扩展。而当角色对话进行了配音之后,由于配音演员说话的语速慢于阅读速度,有配音的对话又会使这段的节奏慢下来。更复杂的是,在Galgame中男主角往往无配音、只有女主角和其他配角有配音的情况下,掌控节奏就会变得更加有难度。如果不先把游戏整个做出来(包括配音),没有人只靠看剧本就能预计到这个地方的节奏。
因此,游戏完成配音之后,是导演对游戏节奏进行修改的最重要阶段!已经配音的语句无法轻易修改(当然,必要的话还要进行补录),那么,通读配音版游戏,调整旁白和心理描写,以及修改无配音的男主角说的话,就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
a)“压缩”的例子
《虹色旋律》就是故事拖沓的反面教材。剧本交代的信息量不是很大,我猜初版剧本还是那种较简单的,但是扩展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用错方向,大量日常段落、旁白都显得冗长。若一开始把剧本以最大化扩展,当所有素材(包括配音)都制作完成之后,再进行适当删减,通过“压缩”恢复正常节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前期做起来有点累,容易多做无用功。但是,配音之后,阅读节奏已经减慢,还保持大量拖沓的情节舍不得压缩,那就肯定是导演的错了。
Galgame在这一点上与电影相似,电影拍摄的素材肯定多于最终的成片,但通过合理的剪辑,删去不必要的情节,最终给观众呈现的是长度和节奏最合适的上映版本。Galgame也应该仿照电影“剪辑”的做法,不应略过“压缩”这个步骤。
b)“扩展”的技巧
①心理描写
故事中的人物是有历史的,当一件事情发生在主角身上,他的脑中不可能一片空白,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扩展剧情段落时,应当用充分移情,把自己代入到人物中去,优先增加主角的心理活动描写。如果添加无营养的日常对话很容易让观众觉得啰嗦,但大量的心理描写不但不会让人觉得拖沓,反而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以《Once'》为例,男主角是一个抑郁症患者,11万字剧本中只有800句配音对话,剧本大量内容都是主角的心理活动,却并没有让人觉得节奏缓慢。而《虹色旋律》里情节扩展大量采用无用的行动描写和日常对话,吃个西瓜先找盘子又找刀,拍个照片详细描写怎么架相机怎么设定自拍,露营的时候说谁拿大包谁拿小包,逛街的时候讨论你先逛哪我后逛哪,主角的心理描写却不多,这就属于使力用错地方,制作人写着费劲,配音员增加很多无营养的对话,看的观众更郁闷。
②背景设定的交代
交代背景设定,必须还同时有其他目的。
依然以《虹色旋律》为例,一开始男主角从机场回到家,顺便交代了城市的设定,又表现了主角的家境,又为苏兰若照看男主角的房间埋下伏笔,最后还为将来做了铺垫,这就是比较恰当的背景设定。但是,第一次坐公交车时,用大段旁白详细交代了城市的公交线路布局,从环一到环七,各条支路的走向,这个就让人莫名其妙,让人有种突然穿越到侦探推理小说中的错觉。后来的剧情中这些七条城市环路完全没有用到,那么详细描写主角坐几路车去哪就显得多余。
③设置断点
出于技术和艺术的考量,在Galgame的某些情节中,可以人为地用视听手段加上断点,比如通过音乐音效、空镜头黑白屏等。
当一个角色一口气说出长达三四十个字的两三个句子时,除非要表示这个角色在滔滔不绝的发表长篇大论,否则不应该让这段话一口气显示完,语音文件也应该按句分割一下,在台词中间的句号位置插入断点。因为观众对于一般文字的阅读速度是快于配音员说话的语速的,一口气显示三四行文本同时又有语音会让观众的眼睛感到无所适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贴吧有人说,一开始是因为h,后来被剧情和人物吸引了,所以喜欢玩。
也有人说,因为自己手残,其他游戏不会玩╮( •́ω•̀ )╭。
我记得n年以前有个软件叫恋爱游戏制作大师,应该能用来做简单的gal游戏。(现在不知道出到几了- -)
除此以外估计就要编程了吧- -程序员,剧本,绘图等等。。。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galgame%E7%9F%A5%E4%B9%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