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斌的行为表现 1、晨间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斌斌的不良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户外活动时。小班幼儿做操都要求踩在一个小红点上,这是老师按孩子的身高排的。做操前,老师都会带孩子绕圆圈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每次他踩在自己的点上就不肯走了,也不许其他孩子踩在他的点上,否则就会动手推开他们。做操的过程中,他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孩子,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开心。 2、排队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小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老师要求后面的孩子拉着前面孩子的衣服。排队走的时候,斌斌经常会故意紧紧拉着前面孩子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孩子拉自己的衣服,否则会动手打人。 3、玩玩具时的行为表现 斌斌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孩子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孩子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的朝其他孩子“砰砰”开枪,然后骄傲地说:“看,我有手枪,我是警察!” 我们把斌斌的这种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
一、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1、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往往遇到一件小事非争不可,并且时常讲粗话骂人。 2、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任性执拗,喜欢生气,时常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不止、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有时还可能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暂时停止,严重时可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 3、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如打人、咬人、推人、踢人等,惹是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孩子或比他小的孩子,强占抢夺他人的玩具和物品。
二、攻击性行为的分类及分析 目前,不同的科学家对攻击性行为的划分是多样的。如:劳茨和雷斯把攻击分为情感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兰格斯伯兹和比约昆斯特根据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把攻击分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间接攻击;道奇和考依把攻击性分为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攻击;另外,有人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他人驱动的攻击和无原因的攻击。 综上,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大致有如下类型: 1、工具性攻击 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掠夺、推搡动作。在这类攻击中攻击只是一个手段,它并不是为了给受害者造成伤害。 案例 比如:宝宝抱了一个娃娃,浩浩觉得好玩便去抢,宝宝不给,浩浩就使劲掠夺或撕咬。 斌斌玩玩具似的表现也属于这一类。 分析 这种攻击在幼儿园中小年龄段比较常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使用攻击而夺取他想要得东西,但如果教师和家长不给予纠正,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常常采用这种手段,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样攻击行为就成了一种伤害他人,满足自己的手段。 2、身体攻击 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一方实施的攻击性行为,一但他们所要玩的玩具被别人拿走或其他小朋友不能让自己开心时,他们立刻就会产生敌意,并用抓、打、咬、踢、损坏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案例 斌斌排队时的表现是属于这种情况。 3、言语攻击 是指攻击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直接对被攻击者进行羞辱、嘲弄、骂人、说脏话等。这一类攻击在低龄儿童中比较少见,往往在大孩子中多一些。 4、间接攻击 并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攻击,而是一方借助另一方间接对被攻击者施加攻击,常表现为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而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中女孩采用间接攻击的情形多于男孩,这一研究也打破了多年来许多人认为的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多于女孩,因为多数人只看到了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攻击而忽略了间接攻击,这显然是一种误区,不过,对这一观点的更正对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5、他人驱动的攻击 是指由于孩子的辨别能力弱,意识不到一件事的对错,而在别人怂恿、驱动下对他人发动攻击, 案例 比如浩浩找不到自己的小椅子了,丹丹就说你去把宝宝的椅子拿来吧,浩浩向宝宝索要,宝宝不给,浩浩便将宝宝推到地上,而浩浩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类攻击在小班特别是在刚入园、年龄较小时比较常见。 6、无原因的攻击 是指这类攻击事先无预兆,也无原因,说打就打。 案例一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玩得是“爬爬比赛”的游戏。比赛中的孩子们既兴奋又欢快,孩子们不时地为自己那队的小朋友加油、呐喊,当看到自己队胜利时,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侃侃也站在队里,脸上不时浮现出浅浅的笑意,他左右环视了一下,突然毫无理由地用左手抓住身旁的欣欣,右手对着欣欣的脸就是一拳。欣欣被打懵了,一只手抚着脸,呆呆地看着侃侃,好象在说:“你为什么打人?”而侃侃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晃了起来,就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案例二 玩完玩具后,小朋友都拿着小椅子坐下来了,明明看到一个小朋友没坐好,马上跑过去拉他的头发,被拉头发的小朋友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已跑回自己的座位坐好了。我赶紧走过去对他说:“小朋友是不能打人的”。可他响亮地回答:“那个小朋友不乖,他没有坐好。” 这种攻击也往往持续时间较短,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和心理的发展及交往技能的学习,这种攻击性行为会逐渐减少。如不能正确认识也是比较难于矫正的,长此以往,其他孩子也会对这类孩子产生排斥心理,加之有些教师教育不当,常把他们说成“坏孩子”,更有甚时,教师竟怂恿其他孩子远离这些孩子,这更加大了他们的攻击倾向,越是这样就越坏,长此下去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 7、反应型攻击 指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后做出的攻击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 案例一 晨间活动的时候,小强选择了画画,他画完后便有其他孩子说“画得真难看”,他不服气地骂了他们几句,看看自己的画确实有点不太好时,他有些生气,甚至动手打了其他小朋友。 案例二 户外活动中,孩子正有序地排队玩“小小足球员”的游戏,凡凡小朋友抱着自己的球也在等侯,只见她偷偷地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伸手打跑了别人抱着的球,看着小朋友追赶自己的球,她却开心地笑着。追上了球的小朋友回来了,又伸手打凡凡的球,球骨碌骨碌滚到了一边,凡凡快速地伸手打旁边的小朋友,挨打的小朋友愣了一下,嚷嚷道:你刚才也打了我的球。可凡凡不说话,又狠狠地打了一下,才去找自己的球。 8、主动型攻击 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或做自己想做的事、欺负或控制伙伴。 案例 斌斌的晨间活动表现就属于这一类型 攻击性行为是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拒绝态度,一般会说:“我不爱跟他玩,因为他老是打人。”“我不喜欢**。因为他欺负别人,把人家弄哭了。”而且由于他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 1、模仿与观察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孩子这类观察学习的攻击行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些实验对孩子学会攻击行为(如:打人)做出了解释。 经典实验重现一 研究者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四组,让第一组孩子看真人打充气娃娃,那个人嘴里还骂道“把它打倒!”“揍它鼻子!”让第二组孩子观看电影里的人打充气娃娃,演员也是大声叫嚷着“把它打倒!”让第三组孩子看图片,图片上画着有人在打充气娃娃;并且前三组看的电影里的演员边打边骂还做着一些古怪的动作,第四组孩子什么也没看。然后,研究者让四组孩子分别单独地与充气娃娃留在一个房间里。结果,第一、
二、三组孩子出现打充气娃娃的攻击行为比第四组孩子的多出两倍。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看过特制电影的孩子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是电影中那些新奇的攻击行为(包括语言上的和肢体上的)。 实验说明:第一、
二、三组孩子都看到过攻击行为,虽然没有亲自体验,但仍然学会了这种行为。即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观察模仿的结果。 经典实验重现二 研究人员针对第一个实验,又稍做了调整,进行了第二个实验。研究者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三组。让这些孩子一个个地观看一个男人坐在充气娃娃身上并拳击娃娃的电影。第一组孩子看到电影里的男人,在拳击娃娃后得到了表扬和奖励(巧克力、汽水等);第二组孩子看到男人的攻击行为受到指责,被斥为“暴徒”,并且灰溜溜地逃走了;第三组孩子看到的电影结果是,那个拳击娃娃的男人既没得到奖赏,也没受到惩罚。然后,所有孩子单独地呆在实验室里。室内有充气娃娃和其他玩具。结果,第一和第三组孩子都模仿了男人,攻击充气娃娃。第二组孩子没有打娃娃。 实验说明:这说明孩子看到其他人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一般就不会做这种行为了。这个实验强调了外界的评价和指导的作用。要重要的是为我们防止、治疗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依据。 模仿学习的涵义 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孩子的各种行为是从模仿别人而来,我们把称之为观察学习。具体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学会新的行为。这种学习不需要孩子亲自体验或做出任何反应,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孩子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构中获取信息。 案例:“我是奥特曼” 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 弘弘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 我摸摸弘弘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 弘弘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 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 弘弘大喊:“我要玩。” 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 “不,我还要玩一会儿。” ……我见状立即对弘弘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弘弘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我示意让弘弘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弘弘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弘弘的边上。 弘弘拿着他插的宝剑在冰冰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 说完,他用“宝剑”刺向冰冰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弘弘用手当宝剑,在冰冰身上乱打。 冰冰哭着喊:“老师,他打我。” 弘弘的妈妈看见冰冰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弘弘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弘弘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弘弘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弘弘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分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孩子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孩子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孩子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是其他社会影响的媒介。随着现代媒介和媒体的日益普及,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把孩子关在家中,也不能抵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电视节目,尤其是暴力电视节目对孩子心理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美国心理学会199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电视暴力片对孩子就像抽烟和酗酒一样危险,孩子观看电视暴力片对导致攻击性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像抽烟会引起肺癌一样。 案例:“妈妈就这样打我” 午睡起床的音乐从耳边传来,这一熟悉的音乐提醒着孩子们可以起床了。大家起身穿裤又叠被的,可是漂漂还在熟睡中。不一会儿,午睡室中传来阵阵的哭声:“漂漂,你怎么了?做噩梦了吗?”老师问。几个孩子说是项胜打了漂漂的头,想叫她起床了。在安慰了漂漂以后,我告诉项胜以后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叫醒同学,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引导,同时对他的心意进行了表扬。当孩子们吃完点心进行盥洗的时候,周凯跑来对我说:“陈老师,项胜他要打我屁股的。”刚等凯走开,亮亮过来也说:“陈老师,项胜他要打我屁股,而且要用手拧我的屁股。” 这时我走近项胜的身边,问:“项胜,你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总打别人?”他说:“我妈妈在家也经常这样打我的呀!” 分析 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做父母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因此,父母的行为习惯好坏与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两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行为是会被孩子观察学习到的,是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一是限制孩子观看不良的影视作品,尽量让孩子看适合他年龄的影视作品。 二是对孩子观看的影视作品进行指导,对某些情节内容及演员的行为目的进行正确解释。 三是身体力行,对孩子的要求的事自己也要做到,比如帮助他人、热爱劳动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四是批评孩子身边出现的不良行为,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学习的。 五是鼓励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各种本领,并对孩子的实际表现进行表扬。 六是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地独自观看电视节目,尽量避免媒体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七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粗话脏话或做出不文明的行为。 八是不要让孩子和行为表现不好的人长时间相处在一起。 九是不要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总是予以批评,可以借助批评别人错误行为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我们不要忽视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观察学习能力。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是每个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养方式 案例 一个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幼儿园总爱打人,要不就动手抢别人的东西,要不就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推别人一把,甚至公开挑衅,追着小朋友打,这个父亲不以为然地对教师说:“这孩子就是顽皮。”转过脸来,这个父亲对别人说:“我孩子就是勇敢,这样才不被人欺负。” 分析 父母绝不可纵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固化,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个性偏差。 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不但告诉孩子吃东西时好的多吃,分水果时要大的,还教孩子攻击行为“打架时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打不过你就抓他。”父母的诱导,强化了攻击行为,另外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保护,姑息迁就,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成为一个不懂尊重别人和不能与别人共享幸福的利己者。一旦满足不了他的“关门称王”的欲望,便产生攻击行为促使孩子在家中成为高度攻击者,并习以为常。当感到攻击会被允许,会受到支持的时候,也会表现出高度的攻击性。 方法 一是让孩子明白攻击别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伴之间应当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了矛盾应该通过商量、说理来解决。 二是如果孩子是因为内心过度压抑,需要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教师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即转移孩子的攻击目标,使之把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 三是如果是嫉妒心导致的攻击性行为,要看到嫉妒心常伴随自卑感产生,认为别人在某方面确实比自己强,而自己又确实赶不上人家时产生的,教师要针对这种心态加以疏导,解除对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四是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明确攻击性的危害,可能造成粗暴、虐待的个性,但又不能简单用批评、体罚来强行压制。
四、面对孩子攻击性行为怎么办 1、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良好的环境会给孩子提供好的刺激,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办法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和谐、文明、互相尊重、敬老爱幼等等都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父母一定避免发生争吵,即使发生矛盾也要避开孩子。孩子和小朋友发生攻击时,父母的教育口径要一致,让孩子明白哪些做的对,哪些不应该做。 办法二: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教育孩子与别人平等生活,引导孩子关心别人,先人后己。如:家中来客人让孩子招待;在分水果时,有意识引导孩子来分,养成让大人先吃,自己后吃的礼貌行为,这样,孩子到幼儿园也就不会在类似场合发生攻击性为了。 办法三:选择良好的条件刺激。影视和读物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孩子通过看影视、读物,会是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不仅要注意促进其智力发展,而且要重视孩子在合作性、助人为乐、谦让他人等诸方面的积极影响。成人应该有意识的为孩子选择有教育内容和教育意义的教材。 办法四:多让孩子与同伴交往。独生子女往往缺少和年龄相近的小伙伴相互友爱、互相提携、友好往来的机会。成人要有意识的让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与小朋友游戏中注意培养孩子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共同游戏等。这样在孩子心目中,就会渐渐产生和群与尊重被人、关心别人的愿望和行为,减少攻击行为。 2、坚持正面教育 孩子天真幼稚,对大千世界的食物、现象认识尚属萌芽时期,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差,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和模仿,因此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 办法一:严格要求,不要溺爱孩子。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是祸害。”溺爱虽然是孩子得到暂时的欢乐和满足,但埋藏的后患是无穷的。溺爱孩子,家长就会失去教育的主动权。我们一定要做到对孩子“爱而不骄”“爱而不惯”严与爱并济。对孩子攻击行为应当加以约束,而不能视而不见,甚至纵容。 办法二:利用榜样来影响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榜样影响孩子的情绪及思想行为。生活中有许多榜样,对孩子来说第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榜样是父母。父母对孩子来说接触最频繁,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许多孩子的言行酷似他们的父母,很大程度是来自模仿。所以父母要利用孩子善于模仿自己的契机,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敢于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为孩子做表率。还要用英雄人物和来自文学作品中的范例等来激励孩子,言教与身教相结合,逐渐教会孩子懂得是非好歹,从而减少攻击行为。 3、正确对待攻击行为 孩子有了攻击行为,不能用体罚的方法,因为体罚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忧郁等精神疾病。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在攻击行为上再加上说谎,采取隐蔽的、嫁祸于人的办法攻击他人。较好的处理办法是: 办法一:分清是非,正面引导。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孩子间的纠纷,分清争执的双方孰是孰非,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对无理取闹的攻击者妥协,不能给孩子留下“攻击者占便宜”“谁凶谁合算”的印象。应通过商量、说服的办法来解决。在孩子是非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体会到从攻击行为中并不占便宜,而且是一种由于感情冲动而对理智和做人的道德标准的破坏,这样,孩子的攻击行为就逐渐减少和消除。 办法二:严格区分攻击的动机界限。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阻止和抑制。在处理攻击行为是必须注意其动机有一些质的区别。如有的孩子为了坚持正确行为规则,而又无力说服对方而采取了不恰当的方法;或为了打抱不平,在强者欺负弱者时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这些都要区分对待。因为这类孩子掌握一定行为规则,孩子一定评价是非的能力,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对,如果我们能肯定其合理的理由,处于帮助引导他们的目的,他们一般都乐于接受。与此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纠纷,掌握正确的方法抑制攻击行为的能力。 目前,种种研究表明许多科学家已经在矫正这一方面有巨大的突破,因此,我们有信心相信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会得以改善,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个有心人,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观察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让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行为有所改变,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茁壮成长!
1、坚持榜样示范的原则
幼儿模仿性强,正处于向别人学习的阶段,家长、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家长的言行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林爱丽老师在她的文章中写到:“每天一进幼儿园的大门,我会很自然的形成一种习惯,发现地上有垃圾时,我会把它捡起并送到垃圾桶,一天我发现一个托班的宝宝,妈妈抱着她上幼儿园进了班级大门口时,她突然蹲下身来,原来她发现了一张废纸,我看她捡起废纸,跑到垃圾桶前扔掉垃圾时,我和她相互对视,发自内心的笑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故事、儿歌、歌曲、影视等作品的艺术形象有很强烈的榜样力量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这些榜样对幼儿具有最直接、最具体、形象的影响。通过一首“花儿好看我不摘”的学习,效果会好过枯燥地说“不要摘花木”。学习一支“礼貌歌”,许多小朋友便会在入园、离园时主动与老师打招呼。
2、要求一致性原则
我们经常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会意见不一致,父母经常会一个扮演“红脸”、一个扮演“白脸”,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难以养成。例如:在一次家访,与家长聊天中得知:小结与爸爸吃饭时,地面整洁干净,和妈妈吃饭时,却是饭菜满地。同是一个人,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两位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严格要求,另一个则放弃原则。可想而知严格要求能培养出良好习惯的。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许多家长反映,幼儿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碰到什么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进行个别教育,这样往往效果良好。如有些幼儿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值日生做得认真负责,对教师很有礼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家长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配班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坚持教育一贯性的原则
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必须坚持,不能想起来就提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教师和家长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定下规矩后就要求孩子遵守,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孩子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方面对家长来说是最难做到的。由于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孩子身体不适哭闹,就会轻易放弃原则,使孩子刚形成的良好习惯被破坏或难以坚持。而有的教师则没有恒心,觉得一件小事翻来覆去地讲,整天老调常弹,幼儿总做不到。但是要知道幼儿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熟记了种种规范和要求,有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师辛勤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这样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要坚持教育的一贯性,随时抓住苗头,加强训练,不然,好的习惯被破坏后再培养就困难了。
4、坚持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要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学会饮食、睡眠、入厕,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技巧,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和不该怎样做”的体验和认识,并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强化,逐渐养成习惯。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幼儿多提供练习机会,切勿“等你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剥夺孩子练习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反复训练中才能习惯成自然。例如:许多幼儿刚上幼儿园时,父母都会告诉老师“我们家宝宝不会吃饭、不会脱衣服、不会大小便,不会……,但当幼儿真正脱离了父母,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有进步,不仅能自己入厕,还学会了吃饭等等。我们便坚持对他进行强化的训练,几个月后,当他爸爸妈妈发现孩子能如此处理时都感到惊讶,赞叹不已。其实最根本的是能坚持让孩子自己亲身实践,不包办代替。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六大途径。
1、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幼儿心理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孩子创设丰富、和谐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激发幼儿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是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首先,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如:我们在班中阳台上开设了图书角,这是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方,在图书角的旁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修补角,目的是在培养幼儿安静阅读的同时又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爱护图书的好习惯。针对现在各类饮料瓶等到处可见的情况,我们发动孩子们收集,并将各类瓶子分类、清洗、装饰,然后一起布置美化活动室的环境,这样既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发现美、展示美的同时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次,我们为幼儿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我们坚持每天和幼儿进行交流,努力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接受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如有一天,发现丹丹把小青菜拔出来了。老师没有马上去批评她,而是问她为什么?通过了解,知道她是为了探索青菜下面是什么,于是我们的老师肯定了她的探究行为,请来了会种菜的阿公,讲述种菜的过程,还拿来了图片引导孩子观察菜的生长情况,然后将小青菜放到瓶中进行水养,让孩子观察根的生长情况。孩子的行为即使有缺点,有错误,也应该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予探究的信息和机会,这样也有助于习惯的培养。
我们确立现代教育儿童观,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幼关系,以信任、尊重、理解孩子为前提,以激励、保护、弘扬为手段,注重和幼儿交往的艺术,同时充分挖掘、合理组织物质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幼儿习惯的教育因素,包括幼儿园活动室内外的环境、区角活动材料等,力求让幼儿在民主、和谐、自主、自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利用“一日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幼儿一日生活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刚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因此依赖性特别强,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注意采用随机、渗透、情景等教育形式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我们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喜好,然后在活动中创设一些情景,老师们从入园、吃饭、入厕、午睡等入手,教授幼儿最粗浅的自理技巧,利用儿歌、歌曲的形式教幼儿扣纽扣、穿脱衣的方法,在活动区中,投放一些小衣服,设置为“娃娃穿衣”的情景,供幼儿练习穿衣、扣扣的技能,在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用拥抱、爱抚、亲吻等小班幼儿喜爱的方法进行强化,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中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技能,但在合作、分享、动手等方面比较欠缺,我们开展了“今天我值日”,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合作,发碗筷、整理玩具、帮保育员叠被子、擦桌子等,为大家服务,使每位幼儿在锻炼的同时,也体验为大家服务的乐趣和自豪。
一日生活是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的良好时机。我们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开展各种游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最受孩子的欢迎,因为游戏是幼儿自愿的活动,并伴有愉悦的情绪,幼儿处于兴奋和完全投入状态,此时极易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现在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家长们宠爱有加,任何玩具和物品都是他一人独享,因此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因为玩具不够或者喜欢玩同一种玩具时,因不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协商,使同伴间争抢玩具的事情经常发生。面对矛盾冲突,我们采用情景训练法,如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争抢皮球的事儿出现时,我们就设置“小皮球哭了”的情景,让幼儿讨论:小皮球为什么哭了,怎么办?让幼儿在讨论中知道如何相互合作地玩。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我们还通过故事、儿歌、模拟情景、情景表演等形式,让他们学着考虑别人的需要。开展“到玩具王国旅行”、“送玩具回家”、“坏玩具的哭诉”等活动,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反省自身,从而改掉一些坏习惯。
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它具有群体性,幼儿通过自己或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因此游戏是渗透习惯培养的最佳活动。
4、抓住节庆活动的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
节日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传统,节日带给幼儿的喜庆氛围,往往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时机,孩子们喜欢过节的气氛,容易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接受传统文化和爱的教育。我们结合节日纪念活动,培养幼儿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生活中孩子的生日是不会忘记的,但父母和老人的生日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的老师在重阳节特别邀请幼儿的奶奶来园,通过听奶奶讲儿时生活的艰难故事,讲工作中的辛苦劳动,讲如何细心照顾儿孙等等。通过对比,孩子们真切感受到老人付出的爱,奶奶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天真的孩子,于是他们纷纷表示,要为奶奶表演节目,让奶奶高兴,几位能干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水果娃娃”、用各色纸花串成的花链送给老人,他们你捶背,我敲腿,你唱歌,我跳舞,送重阳糕等等,尽情表达自己的爱,孩子们从奶奶的笑容中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带来的自豪与快乐,也体会到分享带来的乐趣。
5、狠抓典型,注重个体差异,纠正不良习惯。
许多不良习惯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养成的,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引导、纠正,将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大量反复地强化后,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我们在对不同孩子进行了细微地观察后,根据其特点,实施不同的训练措施。
由于家庭教育中的偏差,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挑食十分严重,不吃绿色素菜,不吃肉类食品,吃饭不肯自己吃,等着喂,遇到不要吃的菜就玩勺子,用手抓饭菜玩,甚至呕吐,于是我们就先用故事、儿歌等形式,让他了解各种菜肴的营养,知道不能挑食的道理,然后鼓励他自己吃饭,从少吃浅尝开始,等他有了一点进步,就用红星、玩喜爱的玩具进行强化,慢慢地,他有了不小的进步,已能自己独立进餐了,素菜和肉类也都能吃一点了。另外,为了改善幼儿的挑食现象,我们一方面与家长联系,让幼儿参与买、挑、洗、切、制作、摆放等过程,让幼儿在参与劳动的同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方面与食堂人员商量变换花色品种,从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方面下功夫,以引起幼儿中枢神经的兴奋,对幼儿挑食行为进行纠正,受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还组织冷餐会,通过每个家庭制作菜肴,由幼儿介绍菜名、制作方法、营养价值、评选“好吃的菜”等等,引导幼儿品尝各色菜肴,有效地纠正了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
6、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环境,一些幼儿在园和在家庭中的表现不一致,有些甚至反差很大,因此,家园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家长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有的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思想来左右孩子的选择;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溺爱过度,导致孩子过分依恋、任性、无度。一天早上,一位幼儿躺在地上哭泣,一旁的奶奶怎么样说他都不肯起来,我们了解到原来他妈妈骨折在家休息,而他非要妈妈送,妈妈好说歹说也没用,奶奶只能硬拉他来园。于是我们找他谈心,帮他分析妈妈不能起床的原因,让孩子们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开展了“我为妈妈做……”的活动,激发爱妈妈的情感,鼓励孩子们为妈妈做小事,减轻妈妈的痛苦。几天后,他奶奶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懂事了,知道关心妈妈,为妈妈端水吃药,不影响妈妈休息,还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表演给妈妈看。为了强化这一行为,我们特意在全班幼儿面前奖励给他一颗大五角星。
家园的密切配合,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在懂礼貌、爱父母、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动手、交往等能力。
我做家教教的一个孩子就是一年级的,在我给上课的时候就是不听课,让他背书他就闭眼睡觉,还狡辩自己在默背。
听他爸爸说他曾经在学校也顶撞过老师,作业也不好好写。真是熊孩子皮起来能气死人!
父母一定要小心坏习惯的迹象
有的小孩是口欲期留下的咬手指的好习惯,是一种得到心理慰藉的一种体现。一样寻找心理慰藉的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当自己遇到日常生活或学习培训的压力时,会可能因焦虑情绪而走啃咬手指的举动。还有一点很有可能大部分家长意想不到,孩子咬指甲也有可能是遗传了爸妈的遗传基因,或是欠缺一些维他命。实际上不仅咬手指,少年儿童的坏习惯还有一些相似的,例如揪眼眉、扣嘴巴、抖腿这些。然而这其中就有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所以家长们要打起精神来!
把握住难题根源,抹杀欠佳生长发育。
小孩欠佳习惯的形成能够跟踪到2个来源,其实就是本身与家庭这俩层面。现在孩子以独生子为大部分,再加上时代前进对教育的要求比较高,他们通常肩负着爸爸妈妈老师的相对高度希望。不愿给爸妈丢人,我也要想硬上进,可是欠缺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不清楚如何释放压力,这些学生可能就通过一些个人行为来缓解压力。
如果每一次这种行为都增添了的压力减轻,获得了轻松愉快的刺激性,这一各种不良行为就获得了正强化。渐渐地这种行为就成为她们工作压力环境下的不由自主姿势,便会不断出来越演越烈,无法改掉了。这时候,爸妈的家庭教养方式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影响人各种不良行为的迈向。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各种不良行为后,常严格劝阻,指责说服教育,乃至选用惩罚。那么这些处罚的方法一般始终不变小孩的错误观念与各种不良行为,只会让个人行为得寸进尺。小孩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进而产生精神上的焦虑和恐惧。
把握防范措施,事倍功半
如果发现您的孩子有无法纠正的坏习惯时,首先引导孩子看清这种行为没有好处,并察觉这种行为是什么情况会所发生的、为何所发生的。首先引导孩子缓解消极情绪,寻找这些不科学坚定的信念,例如太过焦虑不安、不自信等消极情绪,一步步创建有效的认识。后再正确引导归因于,其实就是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对这种行为那么“上边”,摆脱不了,这也是增强意志力自我改变的行为重要。
能够教会孩子学好分散注意力,这里有一个十五分钟规律,便是减缓反应时长最少15分钟左右,逐渐减少坏习惯的“瘾”。一开始能从减缓5min开始做起,随后一步步增加“减缓时长”,将成功分散注意力的举动记下来。当做到想要的效果时,能够引导孩子建立信心,当愈来愈能控制好坏习惯的出现的时候,让孩子自己也会觉得越遭受激励。另外父母还能够与正强化融合,控制住自己了也给些小孩期待的物质鼓励。即便一点小小的发展,也需要激励、奖励,让儿童创建的习惯性较好的行为方式。
用奖励方法给与轻松愉快的刺激性,会让这类行为方式反复发生,并维持出来。在生活层面,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并调整好自己的理念和教学手段,给孩子一个随性的室内空间。多一些宽容、认知和激励,缓解孩子的压力,让儿童更有信心和信心面对困境。而且家庭主要成员中间也应当常交流与沟通,表达自己的念头,了解对方的需求与困惑。实时关注小孩的情况,及早发现难题,寻找温馨和谐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孩子们用他们的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达一些他们不一定能够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下面介绍了孩子“故意捣蛋”的可能的原因。
一、他们想要被大人关注
当父母打电话、拜访朋友或家人或有其他事情时,孩子们会感到被冷落,他们可能会采取发脾气、抱怨或打兄弟姐妹是吸引注意力的方法。即使是消极的关注,孩子们仍然渴望它。 忽略他们的消极行为并赞扬积极行为是应对孩子想通过捣蛋来寻求关注的最佳方法之一。
二、他们在模仿
孩子们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如何表现。无论是在学校看到的同学作出的行为,还是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孩子们都有可能会重复他们看到的内容。限制孩子在电视、视频游戏和现实生活中接触攻击性行为, 教孩子在各种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
三、想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
当你制定规则并告诉孩子他们不能做什么时,他们通常想看看你是不是认真的。他们故意捣蛋可能只是为了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如果你让他们明确地知道每次违反规则都会有怎样的后果,他们就有可能会变得更加顺从。
四、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情绪
有时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到愤怒时,他们可能很容易不知所措,因此,他们可能会变得好斗。他们也可能会在感到兴奋、压力或无聊时开始捣乱。孩子们需要学习健康的方法来处理悲伤、失望、沮丧和焦虑等情绪。大人需要向他们展示管理情绪的健康方法,以防止他们行为不端。
五、他们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当孩子感到饥饿、疲倦或生病时,经常会出现不良行为。大多数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不擅长交流他们需要什么,因此,他们经常用自己的行为来表明他们有未满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