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 字符:锦,
两分:钅帛,
拼音:jin3。
同【锦】字。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 。
绵 字符:绵,
两分:纟帛,
拼音:mian2。
同【绵】字。①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 。
棉 字符:棉,
两分:木帛,
拼音:mian2。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 。
䃇 字符:䃇,
两分:石帛,
拼音:mian2。[~砂]印泥 。
婂 字符:婂,
两分:女帛,
拼音:mian2。
同【嬵】字。古女子人名用字
淿 字符:淿,
两分:氵帛,
拼音:bo2。
同【泊】字。
艊 字符:艊,
两分:舟帛,
拼音:bo2。
同【舶】字。
锦 字符:锦,
两分:金帛,
拼音:jin3。
同【锦】字。
绵 字符:绵,
两分:糹帛,
拼音:mian2。
同【绵】字。
䛲 字符:䛲,
两分:言帛,
拼音:-。
同【谩】字。
緜 字符:緜,
两分:帛系,
拼音:mian2。
同【绵】字。
拼音:bó 古文形体部首:巾。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基本字义
字从白从巾,白亦声。“白”本义为“虚空”。“巾”指布条。“白”与“巾”联合起来表示“顶级布条”。本义:顶级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
说明:
1.帛的发音和造字原理与“伯”完全相同。“伯”字从人从白,白亦声,本义为“兄弟排行老大”。“帛”为多种纤维织品(丝、麻、葛等)中的“老大”,故义为“顶级织物”。
2.帛的材质、颜色、形制、功能和藏族的“哈达”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藏族存在已久,藏汉本为兄弟民族,故“哈达”应该是汉族远古文物“帛”的孑遗。
中国战国以前称丝织物为帛。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曾在中国古代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
编辑本段词语
帛画:我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
帛书:我国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编辑本段基本解释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帛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古人食稻而祭先穑,衣帛而祭先蚕。”
编辑本段相关介绍
战国时就有生丝织成的“帛”。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绢”为更粗的生丝织成。据考古资料,在殷周古墓中就发现丝帛的残迹,可见那个时候的丝织技术就相当发达。当然,明确提及丝帛用于书画,还是在春秋时期(《墨子·天志中篇》如实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然而,当时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汉代虽发明了纸张,但是“贵缣帛,贱纸张”,用纸张的,大都是买不起缣帛,而一般宫廷贵族还是习惯于用缣帛。 汉 帛书周易用作书画的丝帛必施胶浆,否则书写时会洇。直接从槽中抄出,未经过处理的纸,也是会洇的,自古就有“生绡”之称。
丝帛是像织布那样织成,一尺来宽,据说汉代织造的标准长度为四丈,可根据需要随意裁剪。因质地柔软,一般是卷在轴上书写,轴成了硬质的依托。由于拿在手里,线条只能短促而不均匀,所以古人常将绢绡裱在墙壁上书画。因尺幅有限,壁画往往要将绢缝合、拼接。因此,晚唐始用桌子之前,要画相对均匀流畅的、长一些的线条,必定是壁上作。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唐代以前用笔均匀、勾勒精美的画,括号里都老老实实地写着“宋摹”二字。
北瓜Pepo)是葫芦科南瓜属植物的一种,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如河南、河北、四川、山东、安徽等地。“北瓜”是一种半野生植物。由于产量低,又没有西瓜的香甜,冬瓜的清香,南瓜的高产,连体北瓜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以锦缎系住前面人的腰,两手拉着前人锦缎行走,他走我也走,步步紧跟。
1、我国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2、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
3、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如1951年湖南长沙五里碑,1954年长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长沙杨家湾古墓,1957年河南信阳台古墓,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简。另外还有1942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1945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这些简与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