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ocene-30

问题描述:中新世中晚期盆-岭区裂陷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具有一定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云南地区的新生界

miocene-30的相关图片

中新世中晚期,盆-岭区裂陷影响到科迪勒拉西部大部地区,产生岭脊,被一些充填有巨厚沉积的深构造盆地分开。这些深盆地下陷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流经该区的水系不能维持原状,而是扩展成广布的内部流域受水区。在西亚利桑纳,裂陷开始于中新世而结束于其末期。

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部受裂陷的影响则小得多,其西部和南部和盆-岭区一样,正断移主要发生在许多小断层和一些大断层之上,如Hurricane断层。但断层强度与盆-岭区不可同日而语。裂陷最显著的影响是奠基了原来较高的高原南部和西南部,这一基础在高原边缘之外形成了构造盆地,干扰了沉积边缘砾石的古老水系聚水区,蓄水和湖相地层的沉积局限于高原,被认为是微弱挠曲的结果。最引人注目的湖相层是中新世最晚期一上新世的Bidahochi组和上新世—更新世的Willw springs组。但这些沉积较之邻近的盆-岭区的普遍存在内部盆地沉积是很少的。

科罗拉多河历史最引人感兴趣的是中新世Muddy Creek组,出露于大峡谷谷口的Trand Wash槽沟和Pierce Ferry地区。无论是Muddy Creek组岩石学和岩相分布,都没有证据指出有河流排入Grand Wash槽沟。恰好相反,却记录了从附近高地来的陆源碎屑的内部水系汇水区。搬运方向和地貌闭合的分析也都支持这一结论。

西向排水的峡谷存在于Grand Wash崖壁,是显著的朝向西断崖形成于盆-岭区变形的时期,这一断崖是大峡谷谷口和科罗拉多高原的西边界,向西排水的峡谷短而陡,注入Grand Wash槽沟,冲沟刻蚀着峡谷并由附近排出的物质堆积了洪积扇。在Pierce峡谷口附近的堆积扇南距大峡谷谷口仅2.5 km,这一堆积扇横跨现在大峡谷口,如果在其形成时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已存于他们现存的位置,这一堆积扇就不可能形成了。

在Grand Wash槽沟,Muddy Creek组的最高层位是Hualapai灰岩,呈指状向下穿插于Muddy Creek的碎屑岩之间,Hualapai灰岩沉积于浅湖之中,从Grand Wash崖壁西延约40 km和Muddy Creek组其他岩石一样,Hualapai灰岩中也不能找到主要河流注入湖泊的证据、湖水含CaCO3和其他盐分高。Hualapai灰岩的沉积记录了穿流水系的历史。

Hualapai灰岩是大峡谷谷口附近地区科罗拉多河下游成型前最年轻沉积单位,虽未能直接定年,但胡佛水坝附近的Muddy Creek组所含玄武岩为5~6Ma。在Pierce Ferry地区,500m 厚的凝灰岩位于Hualapai灰岩之下,测得裂变径迹年龄800万年,峡谷西40km 处的相同凝灰岩测得同样年龄。胡佛大坝南Bouse组,与加利福尼亚湾打开而伴生的河口沉积,记录了科罗拉河在现存河道下游的存在,Bouse组年龄5.47+0.2Ma(K/Ar法)。

在Pierce Ferry地区,与向下流到科罗拉多河谷的科罗拉多河砾石成互层的玄武岩存在于现今斜坡100m内,测得年龄3.8Ma(K/Ar法),说明在4~6Ma间,内流盆地结束,在盆-岭河道沿科罗拉多河下游的外穿流水系形成,此前是没有科罗拉多下游河道存在的。

西部大峡谷地区的证据得出相似的结论,Shivwits高原被晚中新世熔岩所覆盖,其底板是最晚的古生代和最早的中生代岩石,有一长而狭的指状高原向南突出30km 进入到大峡谷,三面被大峡谷所包围。在高原之顶和科罗拉多河之间,在几英里水平距离内,1英里的起伏,形成了峡谷崖壁,残丘、孤峰极端破碎的地形。相反,覆盖高原的玄武岩(图4-13)年龄6~7.5Ma,高原极其平坦光滑,仅几米的起伏。在几处玄武岩锥状裂口区域被形成Shivwits高原边缘的崖壁所截切,现今已无Shivwits火山熔岩残存于大峡谷之中了。

Shivwits高原熔岩局部覆盖于在抗风化的二叠纪Kaibab组之上的三叠纪Moenkopi组的侵蚀尖灭面上,这一形成于北西西走向河谷的尖灭面以北东向陡崖所围限,陡崖顶上盖有三叠纪Shinarump段。这在科罗拉多高原上是常见的,Shinarump段形成的砾石冲刷至河流之中,在火山熔岩层之顶和之下部可见到,这时陡崖已剥蚀殆尽,由大峡谷的支谷取代了其位置。

在Grassy山大峡谷东北25km处Shiwvits高原,600万年玄武岩覆盖在含火成岩和变质岩砾石的砾石层之上。砾石层中也含变质火山岩,似古元古界,出露于现今科罗拉多高原边界之南,砾石层覆于Moenkopi组之上。这些砾石源区只可能是南部,因为其他各方已被剥蚀得只留下古生代和中生代岩石了,砾石和充填物中的长石碎屑都不显示太多风化的迹象,可见这些砾石并不是来源于老岩层中的砾石经再侵蚀而成。缺少砾石中的风化,缺少砾石层和玄武岩之间的风化带,指明其形成时间大致相同。结论是北向流淌的河流,跨过大峡谷西部的现代河道,现代与600万年前一样。这些沟河是一条主要大河道,可能就是古科罗拉多河的支流。但这一大河的主河道在大峡谷西部的北西或西北面。这一结论也从区域上的岩石学研究上得到支持。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各种特征都指明大峡谷和大峡谷破碎的地貌形成于600万年前,即在南Shivwits高原的年轻火山熔岩的年龄,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以西的形成一定晚于600万年,但也一定向西北方向流经Strip Country很长的时间。

图4-13 科罗拉多高原面残留的新生代玄武岩。

关于莲的问题,要的进来拿分的相关图片

关于莲的问题,要的进来拿分

按照地质发展历程,将本区的新生代地质史划分为3个阶段:①陆内裂谷阶段(晚三叠世—中始新世)的萎缩期(白垩纪—中始新世);②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晚始新世—早中新世);③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晚中新世—第四纪)。这种划分对比见表1-1。

(一)古新世—中始新世

1.陆内裂谷萎缩期的地层发育

在本区活动强烈的印支期陆内-陆间裂谷系全面闭合后,经过隆起和剥蚀夷平又开始了新的拉张-挤压的开合构造旋回,晚三叠世不同时期的沉积与下伏地层普遍呈不整合接触。大致说来,侏罗纪是这一新的拉张活动的发育鼎盛期,分布广,厚度大;白垩纪则是其萎缩期。本区的白垩系多与其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在楚雄地区为整合接触,在保山-澜沧地区为整合至平行不整合接触。古新统和始新统与白垩系关系密切,比侏罗系的分布明显萎缩(表1-2)。无论从沉积还是从变形程度看古新统一始新统都可认为是陆内裂谷萎缩末期的产物。这正是在讨论古新世和始新世时不能不上溯并与之一起讨论白垩纪的原因。而在扬子断块区,该时期的沉积也是中生代沉积盆地持续萎缩到末期的产物。对比古新世与早白垩世的古地理图,很容易得到这一认识(图1-4、1-5)。

白垩系为陆相红层,可分成两大沉积旋回,可对比性强。以滇东楚雄一带为例,下旋回为下白垩统高峰寺组和普昌河组。旋回底部为砂砾岩,上部多为杂色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局部含石膏。在祥云仅普昌河组厚度就可达2113m。在滇西该套地层称景星组,厚800~2100m,局部有铜矿化或含煤线。上旋回为马头山组和江底河组。江底河组岩性较细,夹泥灰岩多层(局部含铜),亦见黑色碳质页岩和石膏夹层。在楚雄一带上旋回厚900m。上旋回在滇西相当于曼岗组、虎头寺组和曼宽河组,虎头寺组普遍含铜矿化。滇西的上旋回明显比滇东厚,曼岗组厚600~1200m,虎头寺组厚100~400m,曼宽河组在南部江城命名剖面上厚2923m。

表1-1 云南地区新生代地质演化阶段划分对比表。

注:本表的编制参考了何科昭(1996)的资料。

表1-2 云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典型地层及其对比表。

*路美邑组未见与赵家店组接触,其下伏地层为三叠系,赵家店组上覆上中新统石灰坝组、本表的编制主要参考了《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82。

图1-4 云南早白垩世早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90)

1—岩相界线;2—古陆或隆起区;3—砂岩泥岩-泥灰岩组;4—砂岩-泥岩-砂砾岩组;5—砂岩-砾岩组;6—砂岩-泥岩-砂砾岩-白云质灰岩组。

Es—河口湾相;Ls—浅湖相;R-Lc—河流-滨湖相;R—河流相。

值得注意的是上白垩统江底河组的沿革,该组1962年命名于大姚,包括4个岩性段:下部有下杂色岩段,下紫色岩段,上部有上杂色岩段、上紫色岩段。现在将上部两个岩性段归为古新统并称为元水井组(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可见本区第三系底部与白垩系有密切关系。

2.两种类型的古新统和下—中始新统。

第一种类型以兰坪思茅盆地和楚雄盆地为代表,是白垩系盆地的萎缩产物。总体看来其古新统是发育在准平原化背景上的内陆湖沉积,沉积较细,大致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并相应有两个重要的成盐期,不但有膏盐,而且含岩盐和钾盐,局部形成矿层。在盆地中心厚度很大(可大于2000m),且多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向边缘变薄并可出现与下伏地层的假不整合或超覆不整合接触。

图1-5 云南古新世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何科昭等,1996)

1—蒸发岩相;2—粉砂岩-泥岩相;3—粉砂岩砂岩相;4—碎屑物方向;5—剥蚀区。

Ⅰ—盐湖相带;Ⅱ—滨湖-浅湖相带;Ⅲ—滨湖-三角洲相带;Ⅳ—萨布哈平原相带;V—滨浅湖相带。

第二种类型是在新生代箕状断陷盆地中的沉积,沉积开始于古新世—始新世的不同阶段,厚度可达1000m,其中也有与上一类型相应的成矿层位。云南省第三系的200多个独立的沉积盆地,有相当部分产生在此时期(图1-6)。

滇西的中—下古新统为勐野井组和云龙组。勐野井组在江城勐野井矿区厚468m,可见与下伏下白垩统虎头寺组假不整合接触,在兰坪-思茅分区厚度可达1458m。云龙组亦为湖相红色砂泥岩夹膏盐,厚253~2540m。滇东的古新统即前面提到的元水井组,厚度较薄。

(二)晚始新世—早中新世

1.一次重要的挤压构造活动

众所周知,在始新世末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白垩纪末期到中始新世的以拉张为主向以挤压为主转变。而这次挤压活动又以滇西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导致陆内裂谷(T3—E2)的消亡封闭并产生相应的压性构造形变,形成南北向的断层和相应的褶皱。在滇西挤压活动对先期断裂有相当大的继承性,在扬子断块区则有较明显的新生性,遍布全区的南北向断裂及其派生的分支断裂,控制着大大小小的新生代断陷(陈布科等,1994)。即使某些盆地的边界因超覆或后期剥蚀呈不规则状,但勘探证明其控盆主断裂仍然是南北向断层,如曲靖盆地东部及其堡子上主断层。就裂谷期的地层来说,越向下形变越强烈,但即使古新世—中新世的地层也可产生明显的全形褶皱、发育逆—逆冲断层并造成与上覆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图1-7、1-8)。

图1-6 云南地区第三系分布图。

本图主要依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90),《贵州省区域地质志》(1987)和《中国地质图》(1∶500万)(1990)绘制。

1—古新统;2—始新—渐新统;3—中新统—上新统;4—主要断裂;5—地层区界线;6—分区界线。

图内数字为地层区:Ⅰ—滇东地层区;Ⅰ1—元谋-楚雄分区;Ⅰ2—昭通-东川分区;Ⅰ3—昆明-开远分区;Ⅰ4—西昌分区;Ⅱ—滇西地层区;Ⅱ1—腾冲-瑞丽分区;Ⅱ2—保山-澜沧分区;Ⅱ3—兰坪-思茅分区;Ⅱ4—中甸-丽江分区。

图1-7 滇西地区上始新统—渐新统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图。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勐腊群;2—宝相寺组;3—小丫口组;4—勐野井组;5—泥岩;6—粉砂岩;7—细砂岩;8—中、粗砂岩;9—含砾砂岩;10—砂砾岩;11—砾岩;12—粗—巨砾岩;13—含砾砂泥质透镜体。

A—镇源勐大文夺村;B—景谷县景谷街文连村东;C—景谷县陆家山西;D—勐腊县至勐伴18km处。

图1-8 景谷陆家山(E1-2—E3)构造剖面图。

图1-7和图1-8中的E1me为勐野井组,

为小丫口组,

为勐腊组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在区域动力作用影响下产生了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砂泥岩轻度变质,使岩石具丝绢光泽,片理发育,绢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大量出现。与此同期出现了中酸性浅成侵入体。新生矿物和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出现的区间为35~45Ma和30~20Ma(何科昭,1996)。

2.以粗碎屑岩发育为特征的上始新统—渐新统沉积。

这次压性活动造成陆内裂谷期地层的形变、侵蚀和分割。这种活动不仅对盐类矿床产生重大影响,也使其中的油气分布受到强烈改造、破坏和散失。由于差异断裂作用,在总体上升的背景上产生新的断陷盆地,其中形成以粗碎屑发育为特征的沉积(图1-9),厚度大者可达数千米。少数盆地岩性较细,并夹煤线,厚度较薄,化石较多因而地层研究程度高。这种类型以路南盆地为代表,其上始新统路美邑组,厚462m,底部有66m的砾岩和粗砂岩,下伏地层为古、中生界;渐新统为小屯组和蔡家冲组,厚度大于255m,泥岩和泥灰岩发育。对本区中—上渐新统的存在有争议,由于巨厚的粗碎屑红层,没有可靠的化石依据。

图1-9 思茅地区勐大组地层剖面图。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土壤;2—泥岩;3—粉砂岩;4—砂岩;5—砂砾岩;6—粗—巨砾岩;7—含巨砾砾岩;8—灰岩;9—断层。

3.以细碎屑岩为主并夹煤层的早中新统沉积。

主要发生在始新世晚期的构造运动随时间的推移活动性减弱。与之相应,本区的地势高差减小。到上新世本区已形成了海拔高于近于1000m(或700~800m)的夷平面。此时的沉积具有如下特点:①盆地分布星罗棋布、新生者居多,与下伏地层关系不密切。如见于兰坪-思茅地区的三号沟组(下中新统最低层位)与上中新统—渐新统的勐腊群呈断层接触,昆明-开远地区的下中新统小龙潭组与下伏地层三叠系呈断层接触,中甸-丽江地区的下中新统双河组(层位低于小龙潭组高于三号沟组)与下伏地层上始新统丽江组呈不整合接触,元谋-楚雄地区的石灰坝组(下中新统最高层位,《云南省区域地质志》认为属上中新统)亦见与三叠系不整合接触;②细碎屑岩发育,泥岩和泥灰岩占较大比例,层位越高厚度越小,如三号沟组厚度可大于1300m,双河组、小龙潭组厚度为200~450m;③普遍夹煤系,是云南省重要的含褐煤层位。

(三)晚中新世—第四纪

1.晚中新世—上新世的隆升和高原夷平面上的含煤盆地。

本区普遍缺失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的沉积(元谋-楚雄地区有上中新统石灰坝组,其时代尚有争议)。这一期间是云南地区快速隆升期。其主要证据为:①晚上新世沉积所含的植物化石群中以高山栎较多为特征,这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200~3600m湿润地带的常绿植物,伴生的菱属孢与海拔2500m相应。以2200~2500m计则抬升了1400~1700m;②根据煤样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推断,沉积后多数盆地隆升幅度达1500~1660m(表1-3)。

表1-3 滇西新近纪煤岩样镜质体反射率(Ro)与地壳隆升幅度。

注:t0—古地温;H—成煤深度;h1—残留厚度;h2—隆升幅度,h2=H-h1。据何科昭等,1996。

在高原夷平面上的低洼处,特别是一些新生代较老沉积堆积处,形成较多的上上新统沉积,往往与中新统沉积不整合接触(图1-10)。该期沉积以昭通—东川地区的昭通组为代表,为湖沼相灰色粘土岩、褐煤夹砾岩,厚60~350m。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组名,但都以含褐煤或煤线、油页岩等为特征,不仅是云南重要产煤层位,而且在全国亦有重要意义(李瑞生等,1994)。

图1-10 梁河盆地构造剖面图。

(据颜丹平,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砾岩;2—砂砾岩;3—含砾细砂岩;4—粗砂岩;5—粉砂质泥岩;6—泥岩、粘土岩;7—煤层;8—玄武岩;9—断层及破碎带;10—花岗岩。

2.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盆地

云南地区以新构造运动强烈而闻名,地貌和地震做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成果,综合这些成果可得出与本书有关的几个认识。

(1)云南地区第四纪以掀斜抬升为区域背景。

晚上新统的沉积物性质及植物群面貌相当一致,对应于遍布全区的该期夷平面。以这两个要素为标志进行区域对比,可发现第四纪本区经历了明显的掀斜抬升,造就了北高南低的总体地势。据何浩生等(1996)计算剑川一带第四纪隆升速率为0.5mm/a(900m/1.8Ma),向北到中甸地区为0.7mm/a(1300m/1.8Ma),至云南最北端的德钦地区增至1mm/a(1800m/1.8Ma)。与之相应,剑川旁的高峰老君山海拔4247m,而德钦旁的梅里雪山海拔达6740m。掀斜抬升的结果使云南省西北部山区的上升幅度达1900m左右(图1-11)。

图1-11 滇西新生代主要演化阶段及特征示意图。

(据何科昭等,1996)

(2)南北向断裂和横断层是差异升降的主控因素。

掀斜上升背景上发育的是断块差异运动。在各大河谷里本区的第四系都呈现南厚北薄、南部第四纪起始层位偏老的现象,说明断层发育自南而北地进行。大河谷的形成不完全是侵蚀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受断块差异活动的控制(图1-12)。以怒江道街盆地为例,上新世末期夷平面解体,陷落形成河谷盆地。盆地内河床海拔650m,与两侧山顶的夷平面(海拔3000~2400m)高差达2350~1750m,说明从上新世晚期以来垂直位移>1750m。具体地说,中更新世以来200m,晚更新世以来100m,全新世以来约15m(何科昭等,1996)。攀西地区的研究成果与之类似,从各期的上升速率看有加大趋势,早、中更新世分别为0.69mm/a和0.85mm/a,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分别达2.38mm/a和4.50mm/a(陈富斌等,1988)。滇西地区的南北向断裂有向南东撒开之势,在印度板块阿萨姆尖角楔入的影响下明显地具有走滑的特点。多数地区的走滑位移量明显大于垂直上升量。

(3)在差异上升背景上发育的第四纪沉积。

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本区第四纪的强烈活动使早更新世沉积普遍与上新世沉积呈角度不整合,仅在继承发育盆地的中心可呈整合接触(如元谋)。更有甚者,在早、中、晚更新世沉积间以及与全新世沉积间都多见平行和不整合,第四纪地层的褶皱和断裂也相当发育。

本区第四纪沉积以湖相层发育为特征,湖的形成与消失时代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许多断陷湖保持至今。在被大河“打开”的沉积盆地中可选腾冲—梁河(简称腾梁)盆地为代表。大致看来,该盆地的早更新世是不断加深加宽的河流相沉积,局部堰塞湖可有硅藻土沉积。中更新世是湖泊发展阶段形成一系列的断陷湖盆。晚更新世早中期是湖盆消亡阶段,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才形成了现在的山间河流。腾梁盆地及附近的地表径流成为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此外,有的河谷第四系以冲积、洪积和坡积为主,缺少湖相层,这说明其外泄径流形成较早,如怒江沿岸的通街盆地等。

图1-12 腾冲固东河谷构造-地貌剖面。

(据何科昭等,1996)

(四)云南地区新生代盆地发展

1.喜马拉雅期的挤压造山开始于始新世晚期。

张文佑早就注意到构造运动的分期与古生物演化决定的断代划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在许多重要的地质时代变化处地层反而不易划分(张文佑、张抗,1983)。本区的新生代早期便出现这一情况。古新世—中始新世的沉积发育与白垩纪关系密切,同属中生代陆内裂谷的萎缩期。实际上,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真正的造山运动也不是从古新统开始的,即使是“软碰撞”也开始在始新世(详见下述)。显然,从滇西地区来说,应该从中生代陆内裂谷的封闭之后才进入新生代的隆升造山和挤压形变阶段。

2.经历了三次以隆升为主的阶段和以夷平为主的阶段。

正如表1-1显示,云南地区地堑发育经历了三次以隆升为主的时期,其间有两次以夷平为主的时期。每一个隆升期或者伴有以粗碎屑岩发育为特征的盆地,或者缺乏沉积盆地(区域性的剥蚀作用相当强烈)。每一个以夷平为主的时期相对上升的势头减弱,此时不仅发育了红土(古土壤)型夷平面而且还形成了以细碎屑发育为特征的盆地沉积。而这种细碎屑发育的盆地都有多次湖沼化的过程,无论是湖相泥质岩(包括油页岩和泥灰岩)还是沼泽相煤系,其中都不乏较好的烃源岩。这些地层构成了我们下面讨论的油气地质问题的基础之一。

保山盆地是以上发育过程的良好例证。这是一个发育在掸邦断块北端的南北向断陷盆地,侵蚀后的保留面积245km2。从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从平面上看其中部拉张量最大,从发育史看其中新统南林组沉积时,特别是上新统羊邑组上段沉积时拉张活动最强烈(表1-4,图1-13)。这恰是表1-1所展示的夷平期。换言之,在隆升期以整体块断活动为主,夷平期是东西向挤压应力的相对松弛期,断块内部各断层间的差异活动增大,相对的拉张性明显形成夷平面上的小盆地。

表1-4 保山盆地拉张量计算结果。

据蒲勇、谭继泽、蒋在宁,滇西保山断陷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滇黔桂油气,1998,11(4)。

图1-13 保山盆地新近纪拉张量变化曲线。

(资料来源同上表,地层符号及说明见正文)

总体看来,新近纪以来,经历了沉降速率日趋加大的过程,使沉降曲线呈上凸型。与第四纪的隆升期相应,该期盆地沉降速率有降低之势(图1-14)。

新生代的主要演化经历都与挤压隆升和成山有关,这不仅导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盆地,而且使包括新生界在内的地层都受到程度不等的侵蚀破坏,影响着油气的保存条件。

图1-14 保山盆地9317测线构造沉降图。

(资料来源同表1-4)

南海南北缘的构造特征对比的相关图片

南海南北缘的构造特征对比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三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五 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

六、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

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

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可选用方形、圆形盆。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爱莲说 够经典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 。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远。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描述一下日本的地震或火山情况(用英语)十万火急啊!的相关图片

描述一下日本的地震或火山情况(用英语)十万火急啊!

钟广见 林珍 高红芳 金华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钟广见,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广州市1180 信箱,电话:02082250272,E-mail:guangjianz@21cn.com。

摘要 南海南北缘具有不同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构造特征。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为断陷型盆地;南海南缘则发育周缘前陆盆地、板缘拉张盆地。北缘盆地的沉降以两幕发展为特征,南缘的盆地的沉降以三幕发展为特征。南海北缘盆地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盆地形成时期、渐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期、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成熟期三个阶段;南海南缘盆地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初始盆地形成、晚始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中中新世末盆地遭受压扭改造、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定型期四个阶段。造成南北缘差异的原因是边缘性质不同:北缘为拉张型边缘;南缘北侧是拉张型边缘,南缘南侧是挤压型边缘。

关键词 南海 构造特征 地球物理 盆地。

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菲律宾海(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金庆焕,1989年),其大地构造受控于三大板块的相对运动与相互作用(图1)。由于板块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南海南北缘呈现出不同的构造特征。本文所指的南海南北缘包括南海南北的陆架和陆坡区域(图2)。它们具有不同的边缘性质:北缘为华南陆块的延伸部分,发育一系列阶梯状拆离断层和不同规模的隆、坳构造带,属拉张型边缘;南缘北侧是与南海北缘相似的被动边缘,与今南海的扩张有关,主要表现为拉张构造形态,南缘南侧是碰撞边缘(金庆焕等,2001年),与古南海的消亡有关,发育一系列自南向北逆掩的叠瓦状构造,属挤压型边缘。南北缘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不一,发育在南北缘的盆地(图2)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演化特征。

1 地球物理特征对比

南海南北缘的地球物理特征差异较大,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剖面上,重力异常和磁力异常各具特色。

1.1 重力异常特征

1.1.1 陆架重力异常特征

北部陆架的空间重力异常具有宽而缓的特点,平面上北部陆架空间异常多呈条带状分布,以负异常为主,走向NEE向或EW向。在陆架与陆坡的过渡带出现北正南负的伴生异常。此类异常在平面上呈NE走向,形态不规则,强度大小不等,大致沿区域构造线展布。布格重力异常值与空间重力异常值接近。

图1 南海及周边大地构造图

Fig.1 Tectonic ma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djacent rejoin。

南部陆架的空间重力异常是以正异常为主,异常强度较北部陆架高。布格重力异常值均为正值,由南至北异常值逐渐递增。在陆架北部边缘存在重力梯阶带。平面上,南部陆架比北部陆架重力异常值普遍增高。空间、布格重力异常均以正异常为主,走向以NE、NW向为主,在南部陆架北部边缘均形成密集梯阶带,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走向东部为NE向,西部为NW向,并且梯度带东部布格重力异常值大于西部布格重力异常值。

1.1.2 陆坡重力异常特征

东沙群岛一带的空间重力异常以正值为主,空间重力异常与海底地形同步起伏变化。布格重力异常均为正异常,由西北向东南布格重力异常值逐渐递增。

珠江口盆地南部、琼东南盆地的空间重力异常以宽缓的负异常值为主。西沙海槽对应空间重力低。珠二坳陷与西沙海槽一带对应宽缓的高幅度布格重力正异常。珠二坳陷与西沙海槽一带对应宽缓的高幅度空间重力负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均为正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值的变化趋势是由陆坡向海盆逐渐递增,布格重力异常与海底地形呈镜像关系。

南薇西、北康、曾母盆地反映的空间重力异常以低幅值的正负变化异常为主,异常曲线呈波浪状,局部受地形影响呈山峰状,北康盆地东部对应局部重力高。曾母盆地空间重力异常反映较平缓,而南薇西、北康盆地空间重力异常变化则相对较大。布格重力异常值为正异常。

图2 南海主要沉积盆地分布示意图。

Fig.2 The sketch map of the sediment basin in South China Sea。

南沙海槽的空间重力异常均为负值,受槽底海山影响对应局部空间重力高。布格重力异常均为正值。海槽东北部布格重力异常值较西南部大。平面上,空间重力异常呈NE向展布,在槽的两侧有北缓南陡的异常梯阶带。

礼乐盆地的空间重力异常以高幅度变化正负异常为主,并且正异常强度大于负异常强度。布格重力异常均为正值,礼乐滩周围布格重力异常值较小。平面上,空间重力异常是整个南海区内最高区,重力高周围多围绕重力低负异常。空间重力异常总体走向呈NE向。在礼乐滩北缘是一条非常陡峭的重力梯阶带,滩体北缘重力高正异常与其北侧重力低负异常形成典型的“重力边缘效应”异常。

1.2 磁力异常特征

南海北缘陆架、陆坡以波状起伏异常为特征。该类异常多为水平方向排列多个磁性地质体,或横向磁性不均匀,引起磁场互相干扰叠加的综合反映。特点是波长长,水平梯度小。

东沙群岛、礼乐滩一带以尖峰状及剧烈跳动的异常为特征。该类异常波长短,变化幅度大,存在埋藏浅的强磁性物质。

南海南缘的曾母盆地一带以宽缓磁异常为特征。该类异常以宽缓负异常为主,波长较长,幅度起伏缓,水平梯度小,次级干扰少。ΔT多在50~100 nT之间变化,一般反映磁性体埋藏深、磁性较强的地质体。南沙海槽以两翼近乎对称异常为特征,该类异常以负异常为主,异常两翼近乎对称。

1.3 南北缘剖面综合地球物理特征。

重力场的变化与一定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下物质分布有密切关系,影响重力异常的因素包括海底地形、沉积层厚度与基底起伏、下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的重力作用。在陆架区,水深较浅且变化不大,地形作用较小;在陆架外缘区,地形变化较大,重力异常受地形影响较大;在深水区,地形变化一般不大,地形影响较小。磁力异常主要是磁性基底和岩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构造作用的反映,如沿断裂生成的岩体,磁力异常既反映了岩体,又指明了断裂的存在。

从北缘剖面A的磁力异常特征看(图3),磁力异常在±200 nT间波动。北缘剖面A穿越的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磁力异常以负异常为主,局部波动;剖面A穿越的台西南盆地潮汕坳陷磁力异常也以负异常为主,局部波动剧烈;而剖面A穿越的东沙隆起的磁力异常以正异常为主,异常梯度不大。磁力异常与构造区划有较好的对应性。东沙隆起的磁力异常梯度变化不大与下部磁性基底较稳定有关。

图3 南海北缘剖面A综合解释图。

Fig.3 Integrated section A in north margin of South China Sea。

从剖面A的重力异常特征看(图3),重力异常在-10×10-5m/s2~+80×10-5m/s2间波动。布格异常以正异常为特色,从剖面A沿西北向东南异常值逐渐增大,与区域地质背景不一致,这可能与校正参数有关。布格异常仍可对应构造单元划分为三部分,对应珠一坳陷的部位其异常波动较大,与珠江口盆地的基底起伏大和基底断裂有关;对应东沙隆起部位的异常梯度很小,表明隆起部位物质差异性小,断裂活动弱,与地震反映的面貌一致。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珠一坳陷以负异常为主,与布格异常一样有一异常波动,也是与珠江口盆地的基底起伏大和基底断裂有关。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东沙隆起与潮汕坳陷交界处梯度明显加大,反映两者下部物质的差异。

从剖面A的莫霍面特征看,从陆架向陆坡,莫霍面的深度是逐渐抬升,由约27km过渡到约23km。在东沙隆起上莫霍面比较平坦,而在珠一坳陷和潮汕坳陷上莫霍面均有一定的起伏,这表明由地震资料所做构造解释与莫霍面特征吻合。

图4 南海南缘剖面B综合解释图。

Fig.4 Integrated section B in south margin of South China Sea。

从剖面B的磁力异常特征看(图4),磁力异常在-200~+50 nT间波动。剖面B穿越的南薇西盆地磁力异常北部以负异常为主,南部出现正异常,局部波动;剖面B穿越的北康盆地磁力异常也以负异常为主,异常梯度较大;剖面B穿越的曾母盆地磁力异常也以负异常为主,异常起伏较小;而剖面B穿越的南薇滩隆起的磁力异常以负异常为主,异常梯度不大。磁力异常与构造区划有较好的对应性。磁力异常在南薇西盆地的局部波动推测与地震反射解释的两个岩体的活动有关。南薇滩隆起的磁力异常梯度变化不大与下部磁性基底比较稳定有关。

从剖面B的重力异常特征看(图4),重力异常在-20×10-5m/s2~+160×10-5m/s2间波动。布格异常以正异常为特色,异常值大,沿剖面B异常值在中部有明显增高,两侧降低,对应莫霍面的隆起;在南薇西盆地异常有波动,与地震解释的断裂活动有关。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南薇西盆地以正负异常为主;与布格异常一样也有异常波动,地质作用与布格异常一样。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曾母盆地以近0异常为特色。而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在南薇滩隆起和北康盆地以负异常为主,反映两者下部物质与南薇西盆地和曾母盆地的差异。

从剖面B的莫霍面特征看,由近约18~21km间波动,变化幅度不大,呈两边深中间浅的特征。莫霍面的抬升部位对应地震解释的南薇西盆地的南部坳陷,南薇西盆地的形成与软流圈的隆升有关。

2 地质构造特征对比

2.1 地质构造特征

南海北缘的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台西南盆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地壳厚度逐渐减薄。西部琼东南盆地地壳厚度达22km,到东部的台西南盆地减薄为16km;珠江口盆地北部地壳厚度24km,南部地壳厚度16~18km。新生界具有明显的双构造层特点,古近系与新近系的构造特征迥然有别。下构造层(古近系)断层发育,地层褶皱变形,形成一系列地堑、半地堑或箕状坳陷;上构造层(新近系)断层稀少,构造平静。自西向东,下构造层逐渐减薄,上构造层逐渐增厚。

南北分带、东西分块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构造特征之一(龚再升等,1997年)。无论是整个南海北部区域,还是单个盆地,这种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特征均有明显表现。区域上,自北向南,隆起区与盆地相间分布、近EW向延展,分别是粤桂隆起区-万山隆起区、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海南隆起区-神狐暗沙隆起区、琼东南盆地-西沙海槽盆地-双峰盆地-笔架盆地、西沙-中沙隆起区;盆地内部,自北向南,隆、坳相间分布,NEE向带状延伸,如珠江口盆地的珠一坳陷-珠二坳陷、番禺隆起、珠三坳陷,琼东南盆地的北部坳陷、中部隆起、中央坳陷、南部断坳。

南海北缘构造线的展布方向,可划分为3组构造,即NE向、NW向、近EW向。NE向构造最为发育,密度最大,发育较早,是控制南海北部构造格局和地形轮廓的主体断裂,该组断裂继承了中生代的区域构造线方向,至白垩纪末~第三纪初才转化为明显的张性活动;NW向断裂晚于NE向断裂,规模较小,一般只作为二级以下构造单元的边界,多具走滑平移性质,多数切割了NE向断裂,是在地壳拉张过程中配套形成或在后期菲律宾弧与华南大陆斜向碰撞产生的;近EW向发育较少,常交于NE向断裂,并与NE向断裂归并,一般认为该组断裂与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南海海盆的第二次大规模扩张有关。

南海北缘的地震剖面显示,盖层断裂全为正断层,且大多数断层向坳陷或凹陷的主体部位呈阶梯状断陷,断裂旁侧的沉积厚度受控于这类断裂,说明这类断裂多属于新生代同沉积断裂,尽管其中有些断裂是沿袭前新生代老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但在新生代的断裂活动表现了以张性为主的特征,与中生代的挤压性断裂特征截然不同,因此,应属于拉张型大陆边缘构造。

南海南缘的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曾母盆地、南沙海槽盆地、文莱-沙巴盆地和礼乐盆地,总体沿南海南部边缘的南沙陆架、陆坡区海域呈EW向分布,其板块作用方向多变、构造变形复杂。

曾母盆地与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间以廷贾大断裂为界,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的反映。根据区域资料分析,断裂两侧分属于不同的地块,断裂南侧为曾母地块,来自印支陆块,新生代盆地基底为轻微变质的中生代地层,断裂北侧为南沙地块,来自华南陆块,新生代盆地基底为下古生界甚至元古界,因此,整个南海南缘陆坡区均为减薄了的陆壳。

南海南缘新生代地层构造特征均总体表现为三个构造层的特点。下构造层指古新世—中始新世发育的地层,以过渡相和海相沉积为主,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反向正断层常与正向断层构成伸展斜坡式断陷。中构造层为上始新统—中中新统,为一套浅海、半深海相沉积,断层发育,变形强烈,构造层顶部地层遭受剥蚀,局部构造发育。上构造层为上中新统—第四系,三角洲、浅海、半深海沉积体系发育。

南海南缘的构造线展布方向在南、北部明显不同。南部的曾母盆地主要可见NW向—近EW向构造,并构成盆地的主要格架,控制着二级以下构造单元的划分,断裂规模大小不一;NE向断裂次之,多为倾向断层。北部的南沙地块总体可见三组构造线,即NE向、NW向、近SN向,其中NE向构造最为发育,断裂密度较大,形成时间较早,呈雁行斜列,属于新生代盆地的主体构造;NW向、近SN向断裂形成较晚,相对发育数量少,但规模一般较大,具有左旋平移特征,常切割NE向断层。

南海南缘的断裂力学性质多样,张性、压性、剪性兼而有之。NE向断层多数属于张性的正断层,并对新生代早期沉积具有控制作用;位于南沙海槽南缘的NE向断裂带,断面倾向SE,南侧向北仰冲,北侧向南俯冲,浅部发育多条同倾向逆断层,向深部汇入同一个主滑脱面,剖面上单个断层呈上陡下缓的犁式形状,整体又表现为叠瓦式逆冲组合,属于典型的挤压性逆冲断裂带;NW向、近SN向断裂平错先期的NE向构造,应属于走滑剪切性断裂。

2.2 盆地沉降史分析

从沉降速率及沉降量的变化看(图5),珠江口盆地沉降史的发展分为两幕:第一幕为古新世—中新世,在这段地质时期内,盆地沉降经历了剧烈沉降—稳定沉降—缓慢沉降的全过程,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在这一幕早期(古新世—始新世),盆地受神狐运动的影响,沉降速率很大,沉降量剧增,其最大总沉降速率为360m/Ma,构造沉降速率最大为200m/Ma,该时期构造沉降速率在盆地沉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中期(渐新世),盆地沉降速率明显降低,其总沉降速率为10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35m/Ma,盆地非构造因素形成的沉降明显增多,盆地进入稳定沉降阶段,其沉积可能处于过补偿状态,物源丰富;晚期(中新世),盆地缓慢沉降,沉降速率再度降低,总沉降速率最大为36m/Ma,构造沉降速率为10m/Ma,盆地非构造因素形成的沉降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二幕为上新世—第四纪,盆地进入区域热沉降阶段,沉降速率增加,总沉降速率增加到160m/Ma,构造沉降速率增加到65m/Ma,盆地构造沉降速率虽然增加,但仍没有占据主导沉降地位。盆地坳陷带构造沉降速率的这种变化说明盆地早期构造运动剧烈,而中、晚期构造活动趋于平缓。

图5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沉降史图。

Fig.5 Map of the subsiding history of Zhuer depression Zhujiangkou basin。

曾母盆地从沉降速率及沉降量的变化看(图6),其构造沉降曲线具有明显的前陆盆地特征,其沉降速率的变化可分为三幕。第一幕为为古新世—中始新世末期,该幕主要特征为构造作用在盆地沉降中占主导地位,构造沉降速率在总沉降速率中所占比例超过50%,其总沉降速率约为160m/Ma,构造沉降速率为95m/Ma。第二幕为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期,盆地经历中始新世末期的缓慢沉降之后,沉降开始逐渐加大,其主要特征是构造沉降在总沉降中的所占比例逐渐减少,非构造因素引起的沉降不断加强,总沉降速率最大可达到330m/Ma,构造沉降速率增长不大,约为62~100m/Ma。该时期非构造因素引起的沉降成为盆地沉降作用的主体,盆地沉降速率大,沉积速度快。第三幕为晚中新世—第四纪,该时期为盆地区域盖层的发育阶段,总沉降速率再度有所上升,最大约为420m/Ma,构造沉降速率最大为120m/Ma,沉积物巨厚。

图6 曾母盆地康西坳陷沉降史图。

Fig.6 Map of the subsiding history of Kangxi depression Zengmu basin。

2.3 盆地发育演化特征

2.3.1 南海北缘盆地演化特征。

南海北缘的陆架地堑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莺—琼盆地区,其演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古近纪盆地形成时期(古新世—始新世)

由于受到太平洋运动——即神狐运动的影响,地壳应力由NW-SE向挤压转为NW-SE向拉张,因此南海北部在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NE向或NEE向断裂和彼此相间的地堑和半地堑,形成了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的雏形。其中珠江口盆地、莺—琼盆地区远离古南海,盆地内部充填了大量河湖相沉积,而台西南盆地和礼乐盆地当时为古南海边缘盆地,从中生代晚期即被海侵,因此沉积了滨海和浅海相碎屑沉积物。

盆地发展期(渐新世—中中新世)

受南海中央海盆扩张的影响,本区普遍下沉,海平面上升,使得早期盆地一些分割的小断陷连成了一体,而礼乐盆地因为海盆扩张的缘故,从华南陆块上裂离出来,向南漂移。各盆地沉积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陆相逐步过渡到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多次海侵形成了多套不同的沉积组合,发育类型各异的生储盖组合,有利于油气生成、运移和保存。中中新世末期,受东沙运动(或万安运动)的影响,发生区域性海退,盆地相对隆升,部分地区遭受剥蚀,沉降、沉积速率明显降低。

盆地成熟期(晚中新世—第四纪)

中中新世末期的区域性挤压应力场到晚中新世逐步进入应力松弛状态,海平面下降转变为海平面上升,由区域性抬升进入了区域沉降阶段,盆地及其周围大部分以稳定的浅海—半深海相沉积为主,无固定沉积中心。

2.3.2 南海南缘盆地演化特征。

南海南缘的南薇西盆地、北康盆地和曾母盆地,这些盆地共同的特色是盆地边缘大型走滑断裂发育,盆地的演化受到走滑断裂的控制和改造。

初始盆地形成(古新世—中始新世)

在神狐运动(或称礼乐运动)的作用下(姚伯初,1998、1999年),南海西部和西南部也产生了一系列NE向地堑、半地堑,形成了中建南盆地、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的雏形。而且随着西婆罗洲地块的逆时针旋转,使古南海洋壳俯冲消减于西婆罗洲地块之下,曾母地块随古南海洋壳的俯冲而最终与西婆罗洲地块拼贴,曾母盆地开始形成。盆地形成初期,物源丰富,盆地内沉积了陆相粗碎屑沉积物。

盆地发展(晚始新世—中中新世)

晚始新世时期,受西卫运动的影响,西南海盆扩张,南沙地块(包括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等)从华南陆块中分离出来,向南漂移,同时盆地发生大规模沉降,沉降速率很大,形成了巨大的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沉积物,是盆地烃源岩的最主要发育时期。形成了盆地的断坳发育阶段(曾母盆地为前陆坳陷阶段)。

盆地遭受压扭改造(中中新世末)

盆地边缘的南海西缘断裂、廷贾断裂在中中新世末期发生右旋走滑运动(即万安运动),在南海陆缘形成了扭压应力场,其内的各盆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压扭改造,形成了区域不整合面,古新统—中中新统地层褶皱隆起,形成了反向正断层,并遭受剥蚀。下中新统—中中新统部分地层发生顺层滑脱,形成规模较大的揉皱,剥蚀破坏现象非常明显。在曾母盆地还形成局部构造反转和泥底辟刺穿等改造现象。

盆地定型期(晚中新世—第四纪)

即区域沉降阶段,也是区域构造状态再次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南海发生区域性大沉降,盆地沉积主要以填平补齐、席状形式披盖全区,褶皱变形基本消失,断裂活动明显减弱,大部分断层停止活动,岩浆活动局部活跃。

3 结论

中生代末期—新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对华南陆缘的俯冲停止,结束了华夏陆缘的演化,持续长期的NW-SE向区域挤压应力场发生松弛,转化为NW-SE向拉张(即神狐运动或礼乐运动),拉开了陆缘拉张的序幕。地壳上部承袭华夏陆缘断裂体系,由压性或压-剪性断裂转变为张性、张-剪性断裂,基底断陷从大陆一直延伸到现代南海的北部陆架、陆坡地区,形成了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区、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等初始盆地,部分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等)继承早白垩世断陷发展。同时由于曾母地块与华南陆块之间发生左旋扭动,曾母地块向南推移,而西婆罗洲地块的逆时针旋转,使得古南海洋壳俯冲消减于西婆罗洲地块之下,曾母盆地由此开始形成。西卫运动导致西南海盆扩张,南沙地块(包括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等)从华南陆块中分离出来并与曾母地块拼接。南海南北缘间的这种大地构造差异导致了南海南北缘具有不同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构造特征。

南海北缘为拉张型边缘,新生代以断陷作用为主,发育了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的沉降以两幕发展为特征,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盆地形成时期、渐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期、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成熟期三个阶段。

南海南缘是挤压型边缘,新生代以走滑作用为主,发育了周缘前陆盆地、板缘拉张盆地,盆地的沉降以三幕发展为特征,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初始盆地形成、晚始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中中新世末盆地遭受压扭改造、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定型期四个阶段。

参考文献

龚再升,李思田等.1997.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

金庆焕,吴进民,谢秋元.2001.南沙西部海域沉积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金庆焕.1989.南海地质与油气资源.北京:地质出版社。

姚伯初,邱燕,吴能友等.1999.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北京:地质出版社。

姚伯初.1998.南海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盆地.南海地质研究,(10)

Comparison of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 between north margin and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Zhong Guangjian Lin Zhen Gao Hongfang Jin Huafeng。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 tectonic an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s different in the north margin and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The Neozoic basins developed in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fault basins;Foreland basin and pull-apart basin were developed in the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The basin’s subsidence of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characterized with two screens,however the basin’s subsidence of the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characterized with three screens.The basins of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d undergone forming stage during Paleocene to Eocene、developing stage during Oligocene to middle Miocene、growing up stage during late Miocene to Quaternary;The basins of the south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d undergone forming stage during Paleocene to middle Eocene、developing stage during late Eocene to middle Miocene、growing up stage during late Miocene to Quaternary;rebuilding stage by pressing and twisting during end of middle Miocene、rowing up stage during late Miocene to Quaternary.The reason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argins is 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continental margin:the north margin is a rifting margin;the north part of the south margin is a rifting margin,but the south part of the south margin is a pressing margin.。

Key Words:South China Sea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Geophysics Basin。

地震方面,相近描述了日本的地震史。

Japan is situated in the collision area of at least four great lithospheric plates: the Eurasian/Chinese Plate,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the Philippine Plate and the Pacific Plate. The continuous movements of these plates generates a lot of energy released from time to time in earthquakes of varying magnitude and effects and so unfortunately catastrophic earthquakes are nothing new for this region.。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often followed by a tsunami, occured in Japan for several times per century. From 1930 until today 10 stronger earthquakes have caused in sum the death of more than 18000 people and destroy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uildings.Many earthquake were associated with devastating tsunamis.。

Written records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their aftermath date back at least 1600 years. Until 1860, with the begin of the modern era, however Japanese naturalists were less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cause of earthquakes than their effects, and mythical explanations and divine intervention prevailed.。

In the year 1600 the Japanese nobleman Tokugawa Ieyasu chose the village of Edo (modern Tokyo) as his new residence, three years later it was the capital of the unified Japan. The city rapidly grew and soon reach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inhabitants - one of the largest cities at the time. Unfortunately this strategic position at the bay of Tokyo was and is also a highly seismic area.。

The 31. December 1703 Japan was stroke by a strong earthquake (with an estimated intensity of 8 after the Mercalliscale),  in Edo most of the buildings constructed of wood collapsed. More than 6.500 people were killed by a flood wave, which caused havoc in the bay of Sagami and on the peninsula of Boso. This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math effects, like flood and fire, killed estimated 150000 people.。

One of the most remembered earthquakes struck Tokyo on the 11. November 1855 (the Ansei Edo earthquake),   it was actually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shocks  (with a magnitude of 7.3)  that had ever afflicted the town,  killing estimated 16000-20000 people.  From this event many woodblock art prints still exist, displaying the destruction and telling of the despair of the survivors.。

On October 28, 1891, the agricultural Nobi region of Japan, north of the city of Nagoya,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8. Modern buildings made of bricks as wooden traditional houses were heavenly damaged or collaps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became homeless and 7.000 people were killed.。

The English geologists John Milne (18491913), who in 1880 founded the Seismologists Society of Japa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earthquake and published an important monographic work "The great earthquake in Japan, 1891". The Japanese geologist Bunjiro Koto observed a superficial dislocation of the landscape by 4m as the origin of the earthquake and recognized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seismology: that faults are not the result of an earthquake, but its cause.。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beginning of the 20th, scientific research on earthquakes became rapidly established in Japan.。

Fusakichi Omori (1868-1923),  director of the Seismological Institute  of Japan,  studied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around Tokyo and wrote in 1922:"Currently the immediate area  of Tokyo is seismically quiet while in the mountains around  Tokyo in a distance of  about 60 kilometres there are often triggered earthquakes, which although they are may felt in the capital are in fact harmless, because the affected areas are   not part of a larger destructive seismic zone.。

Over time,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ese areas will gradually diminish, meanwhile it will increase as compensation in the bay of Tokyo and will possibly cause a strong earthquake. An earthquake with an epicentre at some distance from Tokyo would be have a half destructive,  local  impact."。

One year later, on Saturday the 1. September 1923, the city of Yokohama and Tokyo were hit again by an earthquake, today it is remembered as the Great Kanto-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7.9  on the Richter scale and the epicentre situated in the bay of Sagami - adjacent to the bay of Tokyo.。

More than 99.000 people were killed by the collapse of buildings, a 10 to 12m high tsunami and a fire that raged for 2 days in the city. The bodies of possibly more than 40.000 people were never found. September the 1. is today a national day of remembrance for the dangers of earthquakes.。

June 28, 1948 the American photographer Carl Mydans visited the city of Fukui to document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this important industrial city.  At 17.14 Mydans was surprised by a strong earthquake in the American military base, he remembers:。

"The cement of the floor crashed. Dishes and tables were spun into our faces and we all found us in a mad dance…… when I found myself near the entrance, I moved into it's direction. But the floor slipped away under my feet and I rushed against a crumbling wall."。

Mydans turned back to get his camera and in the next 15 hours documented the desper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7.3 magnitude that destroyed Fukui and killed 5131 people.。

According to Mydans, most of the victims perished entrapped under the debris in the fire after the earthquake. Shocked by the lack of tools to excavate debris and recuperate persons, Mydans promoted th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tool boxes, equipped with an axe and other heavy utensils.。

In January 1995 the industrial city of Kobe was heavily damaged by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7.2 after Richter,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in Japan since 1923. More than 6.000 people were killed and more than 300.000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The actual tragic earthquake of 14.45 11. March 2011 with a magnitude of 8.9 (possibly 9.1, there is also a map showing the intensity after Mercalli) is covered by various geobloggers.。

火山方面:下图给出了日本火山的分布和名称、火山高度、地理坐标(可在谷歌地球上输入定位,获取进一步信息)、最后喷发时间等。

Hokkaidō(北海道火山链-群)

Honshū(本州火山链-群)。

Izu Islands(伊豆诸岛火山链-群)。

Kyūshū(九州岛火山链-群)

Nansei Islands(琉球群岛火山链-群)

其他零散(非火山群)火山

Japan is a part of the Eurasia continent and made up of more than 6,000 islands.  Also, it is fomed on the volcanic line, called "Ring of Fire."  Many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Japan Islands were under the sea before Miocene. (1)  Lifting Japan islands started in the early Miocene by volcanic activities that was related to the shift trenches of the Pacific, Eurasia, and Philippine plates.  In the late Miocene, the current Japan Islands were formed by shifting volcanic-arcs from the back-arc to the front arc when the trenches moved back the trenches.  。

Also, most volcanoes which cre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Japan Islands exhausted,。

and they disappeared in the early Miocene that they left scars of their activities on the surface.   Most current volcanoes have been active since Holocene and have mainly formed stratovolcano.  Some active volcanoes have been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intensiveness and scale of volcanic hazards from thier eruptions.  Moreover, the volcanic hazards in Japan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hazards of the Cascade volcano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both volcanic activities are linked together by the "Ring of Fire."。

Types of volcano - Japan。

In Japan, the volcanic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sca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uptions.  During Miocene, the stress fields were located between northeast (NE) and southeast (SW) and frequentry moved thier positions..  The stress field produced a large size of batholiths underground and developed many caldera volcanoes on the surface.  After Miocene,  most caldera volcanoes disappeared while many stratovolcanoes were formed, because the stress fields changed  their directions from NE and SW to east and west (1).  Today, there are more than 80 historical volcanoes and 85 active volcanoes in Japan (2).  Also, the historical volcanoes that were formed in Miocene are used to study relationships between volcanic and plutonic activities.  Also, active volcanoes that were formed after Miocene are used to develop models and study volcanic hazards.。

Volcanic Hazards - Japan。

Most of active volcanoes in Japan formed stratovolcanoes or complex volcano. These volcanoes potentially produce the volcanic hazards such as pyloclastic flows, laha, volcanic bombs, ash falls potentially that travel faster and longer distances.  Because Japan volcanic-arc is linked to the Cascade Volcanic-arc by the Ring of Fire, the volcanic hazrds in Japan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hazards in the Cascade volcanoes, for example Mt. St. Helens eruption in1980 (1).  Some of those volcanoes are located near highly populated areas.  People in areas often face to the serious volcanic hazards when the volcanoes erupt, for example Unzen and Sakura-jima volcanoes.。

Active Volcanoes - Japan。

Today, some of active volcanoes which potentially produce serious volcanic hazards including pyroclastic flows, laha, ash fall, and volcanic bombs are located near big cities.  The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uses a rank of time scale and a table for alert levels in different intensity of volcanic activities and notify people in the cities for their protection.  。

Dormant Volcanoes - Japan。

Some active volcanoes have been dormant for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y created beautiful overview of their mountain ranges and forests around the vents.  However, Japanese historians recorded volcanic hazards in reports, songs, and poems when they erupted.   。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miocene-30.html

ddr3和ddr4插槽一样吗,怎么判断内存条是ddr3还是ddr4

ddr3和ddr4插槽一样吗,怎么判断内存条是ddr3还是ddr4

扬州谢公园是谁,扬州人对谢公园的看法

扬州谢公园是谁,扬州人对谢公园的看法

月光宝盒软件下载,月光宝盒软件下载手机版

月光宝盒软件下载,月光宝盒软件下载手机版

公司的英文,公司的英文名称需要注册吗?

公司的英文,公司的英文名称需要注册吗?

x99tf鸡血

x99tf鸡血

utilities-20

utilities-20

以y结尾的英文名,y结尾的英文单词好寓意

以y结尾的英文名,y结尾的英文单词好寓意

krenz全套教程百度云-40,krenz全套教程百度云链接

krenz全套教程百度云-40,krenz全套教程百度云链接

亚马逊dp是什么意思,亚马逊dp和bp是什么意思

亚马逊dp是什么意思,亚马逊dp和bp是什么意思

absolutely-140

absolutely-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