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顶、底、奇、魅夸克由于质量太大(参见下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称 符号 带电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夸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6�1 1/2 Iz=�6�11/2 下夸克(Down quark) d �6�1 1/3 4 to 8。
2 �6�1 1/2 S=�6�11 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 s �6�1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夸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6�1 1/2 B′=�6�11 底(美)夸克(Bottom quark) b �6�1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顶(真)夸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
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中国的部分物理学家称夸克为层子,因为他们认为:即使层子也不是物质的始元,也只不过是物质结构无穷层次中的一个层次而已。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魅夸克(又叫J粒子)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陆陆续续地,共有九个实验群组宣称发现了penta-quark的证据。但是在其它较高能的实验组及其数据中,包括使用轻子对撞器如德国 DESY 的 ZEUS 实验,以及日本 KEK 的 Belle 与美国 SLAC 的 BaBar 两大 B介子工厂实验、以及使用强子对撞器的美国 费米实验室中的 CDF 与 D�6�1 实验,都没有观测到应该存在的证据。因此,所谓的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存在与否,还是一个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同时,春天八号也计划将会再提升其效能,以比目前强10倍的辐射光,获取更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进行统计上的确认。
现在人类只是大胆假设、科学求证,夸克是为了解释一些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提出的可能存在的假设,但人类一直没找到夸克存在的直接证据。
1996年12月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崔君达教授反驳何祚麻院士的文章《复合时空论并非病态科学》。崔在文中进一步指出:"物理学界并非全都公认夸克的存在。不同意见早在70年代就有了。我国物理学家朱洪元,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学奠基人海德堡都认为:全世界许许多多物理学家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寻找夸克,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
这位科学家如此否认夸克当然也不对,像那句“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显然是谬论,就等于说“如果癌症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治好了”一样。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情绪化。夸克不能直接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哪怕间接)它不存在,它目前只是种假设。
介子包括π介子,η介子和κ介子。
介子的发现是从核力的研究开始的。两个荷电粒子间的力是由场引起的。从波粒二象性的观点,电磁场是光子。因此,两个荷电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光子的交换来实现的。可以这样设想:第一个荷电粒子放出光子被第二个吸收,而第一个荷电粒子的作用和光子同时传到第二个粒子;第二个荷电粒子也放出光子被第一个吸收,如此继续下去。、把这种观点应用到核子之间的作用力上去,根据实验测得的核力强度,计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核力是由于核子之间交换粒子而产生的话,那么这种粒子的静止质量的大小约为电子静止质量的200到300倍。1947年从宇宙射线发现的π介子符合这种要求。
现在介子类包括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π介子,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κ介子,和近来才发现的η介子。介子类的基本粒子的静质量介于轻子和重子之间,所以取名为介子。
介子的自旋量子数为零。
介子和重子都归属于强子。
基本粒子的一类,包括π介子、K介子、ρ介子、ω介子、(0、1、2)倍,即都是玻色子。介子都不能稳定存在,经历一定平均寿命后即转变为别种基本粒子。有的介子是荷电的,也有中性的。例如π介子有三种,π+和π-质量为电子的273.3倍,电荷相反,互为正、反粒子,而π°是中性的,质量为电子的264.3倍,其反粒子就是它自身。荷电K介子K+和K-互为正、反粒子,质量为966.7mc;中性K介子K■和■°互为正、反粒子,质量为976mc。中性K介子在运动时有两种组合态。π、K、n介子的自旋都是零,有时称为标介子。通过核力的研究预言介子的存在,并推测它的质量介于电子与质子之间。后来在宇宙线中先后发现了μ和π介子,μ介子的质量为电子的206.6倍,现在被正式命名为μ子,不归入介子而归入轻子一类,而π介子才是核力的媒介。近几年在高能加速器中使粒子相互碰撞,新的介子(共振态)续有发现。
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有的鲸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米,最小也超过6米。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发现了一头近4万公斤重的鲸,约有17米长.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括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有齿或无齿。鼻孔一或二个,长在头顶上。整个身子没有毛(有许多种类只在嘴边尚残余一些毛)。皮肤下有一层厚的脂肪,可以保温和减小身体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气后即潜入水中,可以潜泳10~45分钟。一般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胎生,通常每胎产一子,用乳汁哺育幼鲸。但许多人分其为鱼类,事实上它们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鲸,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鼻孔两个,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齿鲸类,有齿,无鲸须,鼻孔一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能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的食物就是以鱼为食的大型软体动物。因此世界上没有鲸,人类就要灭亡。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5℃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为瘤状。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间都具有牙齿,但须鲸类的牙齿到出生的时候则被须所取代,齿鲸类的牙齿则终生保留。
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他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贝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鲸在分类「属于动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哺乳纲目(orderCetacea)。
鲸目之下又区分为两个亚目,分别是须鲸亚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齿鲸亚目(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亚目主要的形态特征 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征 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 79种。
鲸鱼虽然有鱼字,其实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它有许多和鱼类极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鱼类是左右摆动尾鳍来使身体前进,而鲸鱼却是以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它们利用前端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鲸鱼背部的上端还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
鲸鱼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可是当鲸鱼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鱼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专家们甚至可以从喷水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鱼的种类。鲸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鲸鱼的表皮下有著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由于鲸鱼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沈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
由于人类的捕杀,目前全世界13种鲸中已有至少5种濒临灭绝。为保护鲸类,国际捕鲸委员会自1986年起禁止商业捕鲸活动,但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尽管遭广泛反对,有一些国家每年仍以科学研究为名大量捕杀鲸类。
鲸每隔一段时间样到水面上来呼吸。它的鼻孔是在头顶上。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不同的鲸的水柱也会一不样。须鲸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细,齿鲸喷出的水柱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一看水柱便可以推算出鲸的种类、大小和年龄。我们也知道了鲸不是鱼类。
指的是介子推传说作为国家级文化遗产的申报。
【文化遗产】介子推传说发表评论(0)编辑内容。
申报地区或单位:万荣县孤峰山景区发展有限公司、介休市文化馆。
一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首谚语流传极广。关于戴柳的习俗,各处地方志中亦多有记载。如:明万历三十三年《嘉定县志》:“‘清明’,插柳于门,伐柳枝藏之,以为酿醋之用。”(1)清乾隆四年《祥符县志》:“‘清明节’,男妇扫墓……妇女先归。攀折柳条,攒捆成束,载于车乘,归插屋檐,且佩带焉,下逮及犬猫不遗。”(2)民国二十五年《阳武县志》:“‘清明节’,各神位及主前均供柳,并插于门上,曰为介子推招魂也……” (3)
清明节或寒食节插柳、簪柳等习俗,多数地区认为起源于介子推的传说。这个传说的大意是:
晋公子重耳因国难流亡在外,途中迷了路,找不到东西吃。在饿得奄奄一息时绝望地说:“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出头之日了。”跟随他逃难的介子推听后想道:“公子在落难时仍不忘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君,我要救他性命,并尽力保他登上王位。”就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后非常感激,说:“你如此待我,叫我如何报答呀!”介子推说:“说什么报答!我只盼望公子记住我这片苦心,日后多多关怀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重耳当上国君后,对流亡期间跟随他的大臣一一进行了封赏,唯独忘记了介子推。有人抱不平在他面前提起来,他才记起旧事,亲自带人到介子推的老家绵山探望,得知介子推已和老母一起隐入绵山不愿见他。有人献计说,介子推是远近有名的孝子,你只要放火烧山,他就会背着母亲跑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放起一把火。谁想漫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母子的踪影。火熄之后再进山一看,介子推已身背老母抱着一棵大柳树烧死了。在他身下压着的一片衣襟上有几行血书:“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罢,珍重地将这片衣襟放入袖中,又难过又悔恨,便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不许动火,一律吃冷食。第二年文公又带领百官到绵山祭奠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上山一看,只见那棵老柳又发出嫩绿的新枝,便百感交集地折下一把,编了个柳圈儿戴在头上,群臣一见,纷纷效仿。晋文公遂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定这天为清明节,民间也很快流传开了清明戴柳的习俗。(4)
二
介子推的传说,论其年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按其地域则传遍了几乎整个中国,甚至中国周边的邻国,如越南、韩国、日本等地(5)。但正如大多数民间传说一样,它是在流传中不断发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有关介子推最早的记载当是《左传·僖公廿四年》(公元前636年):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6)这段记载,我们可以视为历史事实,亦是后来介子推传说的原型。它的构成单元是:一、重耳落难,介子推跟随;二、重耳登基,赏众臣而不及子推;三、子推携母隐居而死;四、晋文公封田志过旌介。
在这段叙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介子推既是个一心事主的忠臣,又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隐士。晋文公则是一个得恩忘报,赏罚不当,但最终尚能反躬自省、旌善补过的君主。这里还明确记载了介子推的结局是:与母偕隐,“遂隐而死”。具体怎么死的,没有交待。
这是公元前636年的事。三百年后,这个传说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活于公元前约340到278年的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吟道:“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7)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已经发生某些变化。首先是“立枯”二字,王逸注认为当指介子推“抱树烧而死”。(8)只是目前对此尚有争议。(9)如果我们认定王逸的观点,那么介子推抱树烧死的情节在战国时就已出现。对于介子推为什么会抱树烧死,屈原没有讲。其次,《左传》中的“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在屈原笔下则成了“封介山而为之禁”。“绵上之田”变为“介山”,并且增加了“为之禁”的说法。但是“为之”禁什么,是禁止别人入介山中,还是其他,比如禁火,或者如王逸所注,是“禁民不得有言烧死”,我们就不得其详了。第三,屈原文中增加了晋文公“缟素”哭子推的情节。一国之君衣缟素为一臣子哭,无疑突出了晋文公的悔意与歉意。
大约同时期,还有一则记载,出自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10)这段文字与《九章·惜往日》多有不同。其一,如果说《惜往日》中的“立枯”还有些语义含混的话,《盗跖》篇已肯定屈原是抱着树烧死的。其二,第一次出现了对割股疗饥情节的叙述。其三,介子推是因“文公背之”,怒而离去的。此中,以割股疗饥突出了介子推之“忠义”;而一“背”一“怒”,将君臣关系严重对立起来,至于“抱木而燔死”情节的出现,则大大强化了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
《九章·惜往日》和《庄子·盗跖》中新因素的出现,使得《左传》中一个基本可视为史实的记载,愈来愈具有了民间传说的性质。两书中所出现的情节的不同,则说明当时介子推传说至少已有两种异文。
《庄子》以后,《吕氏春秋·介立》又有新发明: “以贵富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今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穷矣贱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国有万乘,而介子推去之,无以有之也。能其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悬书公门,而伏于山下。文公闻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人心之不同,岂不甚哉!”(11)这里,《吕氏春秋》不采割股疗饥和抱树燔死,而是增加了介子推赋诗公门和晋文公悬赏寻人,这就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传说的内容。不过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段记载矛盾多多,比如:介子推既然“不肯受赏”,“不欲见而欲隐”,又何必自比一蛇,并且“悬书公门”、“伏于山下”?既然“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表明介子推已死或将死,已死者安能赋诗?将死又如何到处乱跑,让人家“遇之山中”?据说《吕氏春秋》的主编吕不韦曾将书稿张贴在咸阳城门,悬重赏征求修改意见。(12)怎么还会出现如此明显的纰漏?对此,我们只能认为介子推传说在当时流传有多种异文,异文之间又多有抵牾之处,被《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的《吕氏春秋》对这些异文兼收并蓄,综合下来便难免首尾不能相顾。
对于这些疏漏,审慎的史学家司马迁了然于心,所以在《史记·晋世家》中,他以记载史实的《左传》为蓝本,对众说予以取舍,尽量合理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晋世家》中关于介子推的文字很长,概言之有以下几部分:一、司马迁舍弃了割股疗饥的情节。介子推一出场即是重耳返国途中,从亡者咎犯提出离开重耳,重耳以壁投江为誓,答应当上国君后厚待咎犯。介子推“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二、重耳复国后,遍赏功臣,只因受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影响,“未及隐者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商量后一起隐去。三、“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于宫门。”悬书中的《龙蛇歌》改“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为“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四、文公看见龙蛇歌后,说:“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派人去找,没有找到,“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舍去了火焚绵山的情节。(13)
这里的介子推先于封赏而隐,禄未及身亦无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节士形象;而晋文公因“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亦非忘恩负义之君。
不过,司马氏的记载仍有不妥之处。其一,既然早在重耳返国以前,介子推已经“自隐”,又说 “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接下去为什么还会出现介子推与他母亲的那段对话以及偕母而隐的情节?而且将母子二人的对话放在 “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之后,很容易让人觉得介子推的隐居与未受封赏有关。以司马迁公之谨严而出现自相矛盾,极可能也是因为当时流传着介子推传说的多种异文,尽管司马迁很用了一番去伪存真的功夫,终究无法将民间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距填平。
《史记》以后,又有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的《列仙传》:“介子推,姓王名光,晋人也,隐居无名。悦赵成子,与游。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与出居外十余年,劳而不辞。及还,介山伯子常晨来呼推曰:‘可去矣。’推辞母,入山中。从伯子常游。后文公遣数千人,以玉帛礼之,不出。后三十年,见东海边为王俗卖扇。后数十年,莫知所在。”(14)显然,为了符合《列仙传》的宣扬主题,刘向或者窜改了介子推的故事,或者选取了另一种传说,而将其塑造为一个功成身退、得道成仙的十足的隐士,它既不同于《史记》中的隐士加节士形象,也不具有《庄子》中忠而焚死的悲剧色彩,其实就是与刘向的另一部作品——《新序》中的介子推相比,又何尝不大相径庭呢?
《新序·节士》记载:“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也,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15)
与前人记载相比,《士节》中的内容又有许多新变化:它将晋文公封赏的情况具体化了;它说晋文公失去介子推后,不是封田,而是“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更大的变化是,文中增加了介子推与晋文公两段十分精彩的对话,以及对焚死情节的描述。这里,介子推不是因为未被行赏才离去的(晋文公已经答应马上封爵封田),他离开的原因是作为人臣却“见察于其君”,以及自己“无索于天下”的情怀。这就使得《新序》中介子推形象比此前任何记载都更加鲜明和崇高。
非常有趣的是,还是刘向的作品,《说苑·复恩》中在以类似《史记》的笔触介绍过介子推的事迹后,又用和《新序》中差不多的情节和语言,描写了虞人舟之侨。(16)对此,我们可以做两种猜测:一,舟之侨的故事也是当时流行的一个传说,介子推传说吸收其情节展了自己;第二种可能则是,虞人为了宣扬本土名人借用了介子推的传说做了偷梁换柱的发明。
介子推传说尽管异文很多,但最迟在西汉时期,割股疗饥和抱树燔死两个情节已相当流行。比如韩婴(生活在文帝景帝时代)《韩诗外传》:“子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叶公子高终身不仕?鲍焦抱木而立,子推登山而燔?”(17)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七谏·怨思》:“子推自割而饲君兮,德日忘而怨深。”(18)并且至少在汉代,民众认为是因纪念介子推而兴起的禁火寒食习俗已在太原一带流行。如桓谭(约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新论·离事》:“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之故也。”(19)《玉烛宝典》卷2引《琴操》云:“晋重耳与子绥俱遁山野,重耳大有饥色,绥割其腓股,以啖重耳……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流涕交颈,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20)
随着禁火寒食习俗的流行并于隋唐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节——寒食节,介子推传说的流传范围更加广泛,内容也越发丰富。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翰府名谈·洁惠侯记》云:“汾州灵严县东有山曰绵山,山下有洁惠侯庙,朝廷赐之号,其神乃世谓介子推也。昔文公遭骊姬之能,削迹燕赵,窜身齐楚,山潜水伏,昼隐暮兴,周流天下,起居坐卧,跋涉不舍者十九年,惟子推一人而已。洎文公复国,子犯辈无功而俱受官爵,独遗子推。国人哀其有德于君而不见用,因代子推为歌,而悬之国门云:‘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终不见处所。’文公见之,曰:‘此必子推之言。’乃思其人而用之。子推乃请于母曰:‘就仕乎?不仕乎?’母曰:‘二者汝宜深惟之。与其俯就一时之禄,不若成万世之名。’子推乃入绵田山不出。文公遣人焚山,意子推避火出山。是日烈风,火势雷动,玉石俱焚,草木尽灰,子推竟身为焦尸。里人悯子推之节义,横夭而不得用,乃记其死日。一曰阳来复,一百五日也。至其日,不举火,不炊饭,咸食冷物。自兹其日为寒食也。迄今天下皆如此。”(21)这段记载可以说是介子推传说的集大成者。较之以前诸说,除了没有割股疗饥之外,它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发挥,比如,它将重耳流亡的情景详细化,将跟随重耳流亡的人削减为介子推一人;突出了介子推之母的形象;描述了介子推被焚时的惨烈。所有这些,都应看作是民间传说日臻完善的结果。
不过,介子推传说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随着插柳等新节俗的出现以及清明节吸收寒食节俗而兴起,这一古老传说又被添进一些新内容,用以解释清明节和插柳习俗的发生。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则白话传说,就是今年清明节从因特网下载的,可以认为是最当代的版本。
围绕着介子推这个人物,还有其他一些传说,比如植桂树和“足下”这一称呼的起源,噪仁鸟、妒女庙的传说,用柳木作哀杖的来历等等。(22)
三
介子推的一点史实,经过民众的加工,逐渐演变为流传广泛、跨越千年的民间传说,成为对寒食节起源的最普遍的民间解释。并且,寒食习俗由于依托着这一传说,从汉代到南北朝,虽屡屡遭当政者严禁而不止。甚至到了当代,寒食节虽已为许多人所不知,介子推传说却依然可以称得上家喻户晓。另外,如当代学者裘锡圭先生语:“古人不信介子推焚死之说并对寒食起因另作解释的,并不少见。”(23)如《荆楚岁时记》寒食条注、《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唐李涪《刊误》、南宋罗泌《路史》、近代学者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等等,都不同意把寒食节说成是因纪念介子推而起。但是,一代代民众似乎并不理会研究者们的旁征博引、言之凿凿,依然我行我素,将介子推的故事传说下去,并视为寒食节的起源。
为什么介子推传说具有如些强大的生命力?大概只有从民族集体无意识和广大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意识所赋予、选择的介子推传说的文化意义中去寻找。
一个传说的文化意义,有可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传说初起时赋予,但最终仍然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断筛选的结果。民族集体无意识常常融汇了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它看似无形,却深深地潜伏在人们的心灵之中,又往往超越时代和阶级的界限。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24)介子推传说的文化意义同样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自然选择。
两千多年的选择结果,造就了介子推的多种文化性格。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性格占有不同的分量,但这些性格往往并存于传说之中。今天我们则可以透过介子推的种种性格,来反窥这一古老传说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1、 国难见忠臣——君民朝野的一致追求。
《惜往日》说:“介子忠而立枯。”《盗跖》说:“介子推至忠也。”石勒的黄门郎韦氏不同意在全国恢复寒食,但还是说:“以子推忠贤,令绵、介之间奉之为允。”其实,《左传》中最早出现的介子推的事迹,之所以能够被民众选中作为一个人物传说的原型去加工和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包含着“忠臣不言禄”的故事内核。“树倒猢孙散”,世态中常见的是对落难之人躲之惟恐不及。而跟随在政变中落难的公子,危险自然又超出一般。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不离左右十九年之久,仅此一点,已堪称“忠臣”。但民众显然不满足于此,所以在形成民间传说之初,就加上了割股啖君这样一种忠到极端的情节,使民众所选择的这层意义得到了强化。之后的不断演变中,这一意义不仅没有消解,反而逐渐提升。《史记》已经载明,重耳仓皇出逃时,“年四十三。从者五士,其余不名者数人。”(25)五士姓名俱在,介子推不在其列。早期传说也承认跟随重耳流亡的有多人,但到了《翰府名谈》中,竟成了“惟子推一人而已”。可见传说的讲述人和听众们对“忠”字的渴求之深。
忠,原本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经验告诉人们,在利益和危难面前,忠诚不二者少而又少,因之能够实践“忠”字的人也就弥足珍贵。对忠诚的人生出爱戴、崇敬之心、,是人性的一种普遍追求。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为了家天下的长久,大力提倡忠君,甚至到了违背人性的程度,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甚至被赐死时还要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这样,介子推之忠成了朝野君民的共同选择。
2、百行孝为先——一个奇怪的孝子典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乃“孝之始”。 介子推呢,不仅自己葬身火海,连老母亲的生命也牵扯进去,按说与孝字实在无缘。我们在最初的记载中也找不出关于介子推是个孝子的说明,但后代传说里,介子推总被冠以孝子之名。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的解释已远远超出孝的本义。孝,本来不过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赡养。可在“明王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中,孝成了“德之本”,“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同时孝又是有分别的,天子有天子的孝,诸侯有诸侯的孝,卿大夫有卿大夫的孝,士有士的孝,庶人有庶人的孝。于士而言,“以孝事君则忠”。(26)所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介子推既是个忠臣,自然也会是个孝子,更何况《左传》中还有介子推与母亲的对话及与母偕隐的一段情节。所以介子推被赋予孝子的文化性格,也就毫不奇怪了。
孝,和忠一样,在中国社会超越了时代,超越了阶级,具有整合人心的强大功能。
3、辞禄远俗——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节士”
《左传》里,介子推就是一个清高狷介、不愿同流合污的士人。《吕氏春秋》、《新序》和《说苑》更将其作为不居功、不逐名利、坚持道义、远离世俗的节士典型。《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颇能说明介子推之可贵:“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唇干唾,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27)战国以降,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出现,他们在权力结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士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形成了这一阶层中不同的人生追求。有以道义为己任者,有以功业为重者,也有以知识作为谋利之工具者。人们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士会自然有着不同的道德评判。孟子曾说:“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天爵,则惑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28)这里的天爵指代道,也即儒家的仁义道德,人爵指称权势地位。显而易见,假如需要在道和势之间作选择,理论上只能是先道而后势。儒家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地潜伏在几乎所有中国人尤其是士人阶层的意识深层,也自然成为介子推传说广泛流传的思想基础。
4、功成身退——功臣与忌主皆大欢喜。
隐士在中国的出现甚早,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步。对于隐士,《易·蛊》说:“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疏》云:“不复以世事为心,不系累于职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尚其清虚之事,故云高尚其事也。”(29)再看介子推,无论像《史记》说的那样,早在重耳登基前就因为看不惯别人的邀功请赏而“自隐”,或者像《新序》中所讲,因为“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争而得财,廉士不受”而入介山之中,他都称得上是一个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隐士。其实,做一个真正的隐士并不容易,有赫赫功勋时做隐士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权位、财势对人的磁力是太大了,许多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因此能够做到功成身退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介子推的隐居本身就必然为士人们所极力推崇。
另外,介子推的隐士身份也很为统治者欣赏。有功之臣往往居功自傲,以功邀宠,将最高统治者不放在眼里,并对他们的统治构成威胁。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所以每个新兴王朝建立之后,都面临着如何处置功臣的问题,介子推归隐山林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后世皇帝们所乐意看到的。他们宁愿那些南征北战的功臣们都去做了介子推,省得担承“拉完磨杀驴吃”的罪名。《翰府名谈》中朝廷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大概就是看中了他这个用处。当然,功臣们若看透这盘棋,激流勇退也是保住身家性命的最佳选择。
5、忧国忧民——民众心声的代言人。
如果介子推这个人物的全部文化性格只是忠臣、节士、隐士和孝子的话,它就很难在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中长久流传,因为它毕竟是臣与君之间的事,与老百姓的关系不大。甚至这些文化性格还会让理智的文人驳斥得一塌糊涂,比如清代李渔就曾经发了很长的一段议论,针对介子推的品格进行质疑,他说介子推“当其割股救馁之时,已先伏一求多之念于胸中矣”,割股疗饥不过是以“奇能异行”来“结嗣主之心,而来他日之非常之报耳”,(30)客观地说,如果传说中介子推的文化性格仅停留在忠臣、孝子、节士、隐士方面,李渔的话就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他哪里知道在一般民众的心里,介子推早已成了民意的代言人?这只要看一看当代在网上流传的那则传说就可以十分明晰了。传说中的介子推割股,并不存以奇能异行换取厚报的心,而是因为看到了重耳是个爱民的有为青年,如果他不割股救饥,那么晋国百姓就可能失去这样一位能令他们安居乐业的明君。那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诗是他一心为百姓的最好证明。
6、兔死狗烹——渲泄积怨的悲剧形象。
介子推传说的广泛流传还与其悲剧性色彩密切相关。如果介子推这个几近完美的形象有一个喜剧的结局,则不会引起人们心灵上太多的震撼。问题是这样一个忠孝双全、有节有义的人物,有功不受赏不说,竟然与老母一起身葬火海,不得寿终正寝,落一个中国人以为最悲惨不过的结局。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它带给受众的,是他们所崇信和渴望的东西被现实撕破以后产生的足以动摇人信念的失望和打击,它让受众不可抑制地对悲剧人物寄予最深切的同情,对造成悲剧事件的人充满愤怒与怨恨。那么介子推的悲剧是谁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是重耳,是重耳的忘恩负义。中国人观念中固然将施恩不图报视为美德,但也提倡饮水思源,提倡投桃报李,提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于是人们不能不对重耳生出怨愤之心。介子推自作,更可能是时人代作的《龙蛇之歌》,再明显不过地流露出这种情绪。但是世上岂止一个重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历代帝王的惯常做法,西汉王朝更将这一俗语阐释得淋漓尽致。《史记》对《龙蛇之歌》的吸纳、介子推传说在汉代的广泛传播不能不说与这个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不仅汉代,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都没有达到“有道”的统治。统治者们的豪征暴敛、鱼肉百姓,在民众的内心底层,积压了太多太多的怨怒。介子推的传说正是为这种情绪的释放提供了一个安全通道。民众可以借介子推的遭遇,通过对悲剧人物的深切同情和不平来发泄对当权者的强烈怨恨和不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众对于介子推完美形象的塑造,对于介子推不幸结局夸张,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这种怨恨张本的。因为将人物形象塑造得越完美无缺,结局越不幸,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就愈加浓重,它在民众的心中激起的怨恨和同情也就愈加强烈。
当然,介子推传说的尾巴,即晋文公下令为介子推禁烟寒食,又下令插柳、过清明节等等,又说明这位权势者良心发现,有所悔悟,这既是听故事人所希望的补偿性结局,统治者们也正好以此收买人心。
在中国的典故中,清明节来历众多。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扩展资料:
港澳的清明习俗与广东大体相同。清明时节,香港民众一般会到先人墓前拜祭,焚烧香烛、冥镪,清除杂草及供奉水果、香酒、鲜花、烧猪或白切鸡等。
尽管香港大部分坟地墓园都有公共交通连接,但清明节当天交通依然拥堵,民众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错峰祭拜,而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鉴别黄金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简单地介绍一些鉴别方法。但最好还是去金店!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o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黄金饰品成色的准确鉴别常用方法有两种。
(1)试金石法:选择质地细腻的黑色试金石,用含金量不等的标准试金片(对金牌)在试金石上划出痕迹,再将所要鉴定的金饰样品在同一试金石上划痕,滴上浓硝酸去掉杂质,找出留在试金石上的痕迹与所划的试金片痕迹对比,找出与饰品样品一样的色度,对照样品金的标准度,即为所要测定金饰样品的准确含金量。
(2)化学法:又称试剂点试法。黄金不溶于单独的硝酸、硫酸和盐酸之中,而银、铜等成分均能与硝酸起化学反应而被溶解。取金饰样品。将硝酸点在某一部位,如是黄金则不会变色,如是银制品,则会生成氧化银而变黑;如是铜制品,生成二价铜盐而冒绿色泡沫。对含金量在95%以上的金饰品,用硝酸点试,表面变化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