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描写了作者春游滁州西涧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之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幽深,清新优美的野趣画卷。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春景,“独怜”二字,感情色彩浓郁,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次句写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上”字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两句写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滁州西涧后两句描绘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的画面。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这是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篇写景名诗,作于诗人出任涤州刺史之时,诗人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感情浓郁的小诗。此诗描写的是春游滁州西涧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之景。全诗仅仅四句,写的虽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过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情趣雅致的神韵之画,可谓妙笔生花。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讲述了诗人独独喜爱山涧边生长的幽幽青草,上面还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而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怀。
景物有:幽草,黄鹂,深树,春潮,春雨,渡口,舟。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游西涧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描写了郊野渡口实情实景,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