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呈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结构特点,山地、丘陵的比重较大,平整的土地较少,全省万亩以上的“坝子”仅47个,贵州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这对农业发展是一个制约因素。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水往往转入地下,形成水资源“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特点,尽管贵州省属于降水丰沛的湿润地区,水资源却相对缺乏,成为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为云贵主要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地势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地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海拔一般南部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的800-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公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川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二貌形态。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丘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铁索桥,海拔已达1980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在这3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第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习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他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地镶嵌在重峦叠幢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共有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天然湖泊分布在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一、滇东、滇中溶原、丘峰高原区。
分布于赫章、水城、富源、罗平以西,建水、丘北和开远以北,元谋、东川以南。
1.岩溶地层
元古宙地层分布在昆明、玉溪以西,下古生界分布在珙王山以西,均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珙王山以东上古生界和中、下三叠统灰岩广泛分布。主要岩溶含水层如下:。
元古宇昆阳群:大龙口组为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厚378m;落雪组为白云岩,厚220~401m。
震旦系:陡山沱组为浅灰、深灰色薄层灰质白云岩,含硅质灰岩、钙质页岩,厚151~253m;灯影组为浅灰、灰白色薄层至中厚层含白云质硅质灰岩、硅质白云岩。
下古生界:下寒武统为灰色块状灰岩、泥质灰岩夹砂页岩,厚36~140m;中寒武统双龙潭组为浅灰、灰白色薄层至中厚层不纯灰岩、白云质灰岩,厚216m。
上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为灰岩、白云岩;下石炭统丰宁组为灰岩和白云岩,厚300m左右;上石炭统威宁组为灰岩,厚300m,马平组为灰岩;下二叠统阳新组为厚层灰岩,厚300~900m;中、上三叠统为灰岩和白云岩,夹页岩,厚600~2300m。
隔水层为下二叠统铜溪组、上三叠统乐平组、峨眉山玄武岩、大隆组以及下三叠统底部页岩。
2.构造
区内以NEE向和NE向构造为主。以小江断裂带为界,以西,SN向构造发育,褶皱构造多被破坏;以东,NE向构造发育,多为短轴褶皱,背斜、向斜交替排列,轴向NE25°~45°。
断裂构造以SN向和NE向断裂为主,主要断裂带如下:。
小江断裂带:近SN走向,北与四川境内的鲜水河断裂相连,经西昌、巧家、东川、嵩明、宜良至华宁附近。在云南境内长约400km,宽30~50km,为活动断裂。
大关-水城断裂带:大致呈SN走向,北起大关北,南入贵州水城,长约500km。西侧并排有SN走向的大关-昭通断裂带,长约170km,宽约120km,为活动断裂带。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NW走向,北起青藏高原东部,横穿云南西北部,经越南北部,一直延伸到南海海域,全长超过1000km。新近纪晚期转为右行正断层,形成哀牢山东侧的脆性断层,即狭义的红河断裂。
3.断陷盆地
滇东地区新生代断陷盆地较为发育,当地称为坝子,较大的断陷盆地有陆良坝(771.99km2,指面积,下同)、昆明坝(763.6km2)、洱海坝(601km2)、昭鲁坝(524.76km2)、曲沾坝(435.82km2)、嵩明坝(414.6km2)、平远街坝(406.88km2)、盈江坝(339.99km2)等。盆地大多沿断裂带发育,如沿小江断裂带发育的有嵩明、宜良、昆明等盆地,并形成滇池、抚仙湖等一系列的断陷湖泊;中甸-南涧断裂带(红河断裂北段)则控制着洱海断陷盆地的形成。断陷盆地内地形平坦,四周为高山环绕,高差较大。
4.岩溶含水系统
云贵高原岩溶现象十分发育,多呈溶原与丘峰地貌景观,溶丘、溶斗连绵起伏,表层为古近纪剥蚀面(石林剥蚀期),古风化壳较厚,溶蚀地貌和溶洞发育,如著名路南石林和长达300m的芝云洞就是这一时期古风化壳的产物。
区内岩溶含水系统大多以背斜、向斜为基本单元发育,形成相对独立的含水系统,以断陷盆地或河流作为排泄基准面,径流排泄。断陷盆地与周围山区相对高差大,盆地边缘断裂构造发育部位往往形成岩溶暗河系统,汇集周围山区的岩溶水,以大泉或暗河的形式出露,排向断陷盆地中的湖泊或河流。
如昆明地区为一向斜构造,岩溶主要发育在石炭系灰岩和下二叠统的阳新组灰岩中,灰岩被外围寒武系砂、页岩等碎屑岩和玄武岩环绕、封闭,形成岩溶承压含水盆地,深部含水层具承压性,钻孔水头高出地表0.7~2.64m。黑龙潭上升泉为该系统的排泄点之一,泉水流量为130~4785L/s,动态滞后降水时间约一个月左右。
罗平草北海子穹状背斜,由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组成,背斜核部张裂隙密集,发育成溶盆,海拔1900m,周围山岭海拔2200~2300m,形成汇水盆地。溶盆内丘峰、溶原、落水洞及暗河发育,其中的岩溶地下水向水篆长河排泄。
二、黔西溶洼、丘峰高原区
位于云南盐津、贵州赫章、水城、云南罗平以东,南盘江以北,桐梓、兴义以西的地区。
本区北部,大娄山地形高峻,构成乌江与赤水河的分水岭;南部,高原面被南盘江、北盘江深切,形成深达200~300m的峡谷,最深可达600m以上,显得十分破碎。
1.岩溶地层
沿贵州金沙—毕节以北,广泛出露寒武-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以南主要出露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
下寒武统主要为碎屑岩,厚600m,顶部有厚140m的白云岩。上寒武统娄山关组以白云岩为主,夹泥质白云岩。二叠系假整合在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石炭系之上,栖霞组为深灰色灰岩,夹燧石和泥质条带,厚120~200m;茅口组为浅色白云质斑块灰岩,厚200~400m。三叠统,下统为飞仙关组泥岩,厚522m;中统均为灰岩,夹白云岩和泥岩,总厚890m。
2.构造
本区属黔北、川南和大娄山弧形褶皱区,构造线呈NEE向和近EW向,背斜多为宽缓的箱状,两翼北陡南缓,核部为下古生界;向斜狭窄,多呈尖棱状,核部多为中生界。毕节、金沙以南,褶皱平缓,走向逐渐变为NE向,以宽缓背斜和向斜为主,背斜轴部为上古生界,而向斜轴部则广泛出露三叠系碳酸盐岩。
背斜多形成位置较高的山地,向斜则成为地势较低的谷地,地质构造与地形基本一致。
3.岩溶含水系统
区内发育大娄山期和山盆期两个剥蚀夷平面,大娄山期剥蚀面,西部海拔2000m,向东高程逐渐降低到1500m,主要构成分水岭,面上发育小型溶洼和丘峰;山盆期剥蚀面由海拔1000~1500m的丘峰和溶洼组成,溶洼规模较大,多有红色残积土堆积,溶洞十分发育。
背斜轴部地势较高,形成岩溶化分水岭,成为相邻向斜岩溶含水盆地的补给区。向斜岩溶含水盆地上部多为潜水,下部为承压水,水量丰富。
大娄山及水城一带,由箱状背斜和梳状向斜组成,岩溶含水层呈带状分布,如贵州习水东部的宽缓背斜,位于分水岭,在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灰岩中,溶洼、溶盆呈带状发育,岩溶水向河流排泄。
大娄山以南地区,褶皱多为穹窿和短轴状,灰岩、白云岩纯净,只夹1~2层隔水层,由于南盘江水系深切,形成深达百米以上的峡谷,地表径流大部分被落水洞吸纳,向下进入岩溶暗河系统,向河谷排泄。
在分水岭地带以及深切河谷两岸,地下水埋深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地表水系不发育,而深部横向岩溶暗河管道系统发育,且分布不均,使这些地区严重缺水,出现严重的石漠化。
三、滇东南溶原、峰林高原区
位于南盘江以南,建水、元阳、金平以东的滇东南地区。该地区是南盘江与元江的分水岭,地势向南显著降低,中和营—平远街为海拔1450~1500m的辽阔溶原,向南到马关溶盆,海拔降低到1250m。元江东侧蒙葱山地区为第二、第三剥蚀阶面的过渡带,海拔急剧降低,绿水河、盘龙江及南溪河深切,形成坡陡谷深的峡谷。
1.岩溶地层
下古生界主要分布在蒙自到麻栗坡一带的绿水河流域,上古生界和三叠系分布在开远、个旧以东的丘北和广南一带,以中三叠统的个旧组纯灰岩分布最广。
下古生界:中寒武统龙哈组为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粉砂岩、页岩,厚820m;上寒武统为白云质灰岩与砂页岩互层,厚1650m;下奥陶统为中至薄层灰岩与砂页岩互层,厚500~800m。
上古生界:中泥盆统为东岗岭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少量硅质页岩,厚70~1700m;上泥盆统为厚层状灰岩及白云岩,厚47~1004m;下石炭统为灰岩夹白云岩及少量硅质岩,厚37~685m;中石炭统为灰岩,厚0~1100m;下二叠统为厚层状灰岩夹白云岩,下部含硅质层。
中生界:下三叠统永宁组以灰色泥质灰岩、灰岩为主,局部夹少量钙质页岩或页岩,由西向东,厚度增大,厚392~1337m以上;中三叠统个旧组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灰岩,下部白云质较多,厚度变化较大,厚111~1890m。
主要隔水地层有下寒武统、志留系、下泥盆统、中泥盆统下部碎屑岩,上二叠统底部的煤系地层,三叠系地层中的泥、页岩层。
2.构造
本区受红河深大断裂影响,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发育NW向、NEE向和NE向3组相互切割断裂构造。
区内以短轴背斜、向斜及穹窿状褶皱为主,规模大小不一,背斜核部常以下古生界或泥盆系为核心,向斜核部则为石炭系—三叠系。个旧穹窿规模较大,由三叠系组成,直径约35km。屏边、马关一带主要为NE向倾伏背斜,砚山—八宝多为单斜构造。开远—中和营地区为紧密褶皱分布区,主要有开远及大马者长轴背斜。这些褶皱构造大多被断裂切割,形态不完整。
3.岩溶含水系统
个旧—蒙自地区,剥蚀面平坦开阔,保存良好,地形起伏50~100m,剥蚀面上保留有古近纪、新近纪形成的丘峰、埋藏石芽、溶斗、溶洼落水洞等新生代岩溶地貌。中和营、文山和平远街一带峰林地形发育。
滇东南地区,古近纪以后,红河大断裂活动频繁,形成一系列的正断裂,将古剥蚀面断落,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多悬崖陡壁,高差达400~800m。如个旧、文山草坝等断陷盆地,盆地外围剥蚀面上孤峰、峰林和溶洼发育,而盆地内侧边缘则有暗河、涌泉出露,断陷盆地成为周围剥蚀区岩溶水的局部排泄基准面。草坝断陷盆地,与东缘地形高差达700~800m,盆地内缘出露的大、小黑水洞泉水,流量为13.7m3/s。蒙自盆地北缘的南洞暗河流量为4.67~35.913.7m3/s,泉水汇成南盘江支流。
蒙自、文山和个旧以南为第二、第三剥蚀阶面的过渡带,绿水河流经第二剥蚀阶面时,河面开阔,溶盆中多良田;当绿水河在蛮耗进入第二、第三剥蚀阶面交界处以后,河流下切剧烈,水流湍急,多瀑布,谷深600m,沿岸伏流多;地表多竖井式落水洞,深达百米以上,汇集地表径流,补给与之连通的暗河系统。
中和营—平远街地区,属断裂褶皱区,位于南盘江、盘龙江和元江分水岭北侧,剥蚀面(海拔1450~1500m)上孤峰、溶洞、岩溶湖及泉发育,地下水埋深50~100m,地下发育六郎洞岩溶暗河系统,汇水面积约800km2,向南盘江排泄,流量为10.56~74.6m3/s。
总的来说,该地区北部古岩溶剥蚀面保存良好,溶原上古近纪峰林、掩埋石芽、溶洼等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由于地处红河山大断裂活动构造带影响范围内,次级正断裂将古剥蚀面断陷形成断陷盆地,盆地内、外高差400~800m,断陷盆地构成局部侵蚀基准面,盆地内缘常有暗河和泉水出露;中南部位于第二、第三古剥蚀面交界处,南盘江和元江水系深切,形成地域性的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地下水位埋深大,地表竖井状落水洞发育,深达百米以上,地下暗河水系沿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巨大的暗河水系,向南盘江和元江水系排泄,暗河埋深达200~500m。
四、黔中溶洼、丘峰与峰林山原区。
本区北以乌江、鸭嘴河为界,南到独山、望谟一线,西起纳雍、水城、晴隆、兴仁,东至凯里余庆,主要为黔中高原,海拔1000~1300m,是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发源于区内的河流,上游,支流呈树枝状,河谷开阔,多为U形谷;中游,流经丘峰和溶蚀洼地,河谷开阔,支流减少;下游,进入第二与第三剥蚀阶面的交界处,河流侵蚀作用增强,河谷侵蚀深度达200~300m,两岸形成悬崖陡壁,河谷呈V字形。如北盘江支流打邦河,河谷地形裂点在黄果树,形成落差达66m的大瀑布,瀑布以上河谷开阔,以下就进入峡谷区。
1.岩溶地层
区内主要出露古生代碳酸盐岩,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厚层灰岩,下部夹页岩,厚140m;中、上寒武统的厚层夹薄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厚545~1035m;中泥盆统为灰岩、泥质灰岩夹砂页岩,厚400~500m;上泥盆统为灰岩、白云岩,下部为页岩,厚350~600m;上石炭统为厚层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三叠统大冶组为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厚层灰岩,厚500~900m;中、上三叠统关岭组为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主要隔水层为震旦系—三叠系的泥岩、页岩、煤系地层以及峨眉山玄武岩。
2.构造
本区发育不同走向的3个褶皱区。
NE向褶皱区:息烽、贵阳、安顺地区发育长轴和短轴褶皱,贵定和余庆地区发育箱状褶皱,褶皱轴向呈NNE向和NE向,以宽平向斜和陡窄短轴背斜居多,褶皱一般保存完整。断裂多呈NE走向。
NW向褶皱区:主要发育在六枝、关岭、紫云和望谟地区,主要为梳状褶皱,轴向走向NW,背斜狭窄,西南翼陡,东北翼缓,核部由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组成;向斜轴部宽平。断裂呈NW走向和近EW走向。
SN向褶皱区:主要分布在黔南地区,背斜轴向近于SN向,自西向东,有增谷-雅水背斜、平伐-通州背斜、黄丝背斜、贵阳-惠水向斜、贵定向斜和都匀向斜。
3.岩溶含水系统
黔中高原面上丘峰、孤峰、溶洼和溶洞发育,山盆期剥蚀溶原特征保存较为完好,尤其是在分水岭地区。第四纪以来,高原不断抬升,乌江和北盘江水系深切,形成深切峡谷,在峡谷陡壁上可见到多层溶洞。
第二与第三剥蚀阶面控制着岩溶地下水位的埋深,在远离河谷的第二级阶面上,地形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如安顺一棵树一带,褶皱平缓,地下水位埋深4~5m。在第二级阶面与第三级阶面交接地带,地下水位变化剧烈,水力坡度大,边缘地带溶洞发育,有泉水出露。如下司、麻尾地区,第二剥蚀面上,地下水埋深10~20m;在第三级阶面上,地下水埋深达40~60m;在两个阶面过渡带上,水力坡度从4增至25,溶洞、暗河十分发育。
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纯碳酸盐岩组成的褶皱普遍发育,背斜为正地形,成为补给区;而向斜则为负地形,往往构成完整的岩溶含水盆地,成为区内重要的岩溶含水系统。如六枝向斜,核部为中三叠统关岭组灰岩和白云岩,两翼为下三叠统大冶组纯灰岩,地表岩溶发育,地下形成管道型的岩溶含水层,向六枝河排泄;向斜深部为岩溶承压含水层,揭穿后水头高于地表。
黔南的惠水向斜,宽2km,长30km,补给区为东西两侧的雅水背斜和长顺-王佑背斜;核部为大冶组薄层灰岩和泥质灰岩,蒙江穿过核部,浅切上部潜水含水层,排泄地下水,潜水位埋深5~10m;向斜构造盆地中,承压含水层分别为阳新组灰岩和长兴组灰岩,上升泉流量为5~1L/s,最大可达130L/s,钻孔揭露水头高出地表1m左右。
下司、麻尾地区在地貌上处于第二、第三剥蚀阶面交界区,在构造上位于背斜倾伏端,断裂构造发育,形成规模较大的暗河水系,麻尾东的暗河长49km,暗河出口枯水期流量为1.2m3/s。
拱王山位于云南昆明市东川区与禄劝县之间, 是普渡河和小江的分水岭。位于北纬25°47′~26°33′, 东经102°45′~103°19′, 总面积45000 km², 大致呈南北走向, 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反差巨大, 主峰雪岭海拔4344m,被称为"滇中第一高峰"。
"小相岭-- 灵关古道"是喜德特色浓郁的旅游风景区。彝语称小相岭 为"俄尔者峨",意为神龙出没的冰雪之峰。景区距州府西昌80公里、雅攀高速公路32公里、国道108公路20公里;成昆铁路在越西县、冕宁县、喜德县都有过境,分布有20个火车站,交通十分便捷。景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海拔从1988米延伸至4500.4米的俄尔者峨主峰,是一处集自然生态、历史景观与科考探险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小相岭比较高啊哈哈
十大元帅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905年,19岁的朱德参加了乡试,不久又到顺庆府参加府试,考了前20名。这令朱家老少欢喜异常,盼望他省试中榜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但朱德这时的心思并不在科举仕途上,他知道要想救国,必须富国强兵,因此他向往接受“新学”的教育。就在这时清政府废除了科举考试,朱德乘机说服家人上了顺庆府高等小学堂,半年后又转到中学堂就读。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副军长,但随后起义部队遭到优势敌人的围剿,损失惨重,在这个危难关头,朱德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四次围剿,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却因李德军事路线的错误而惨遭失败,被迫长征。
在长征中,朱德和毛泽东、周恩来通力合作,指挥3万红军在云贵高原上展开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同数十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周旋,经过四渡赤水战役,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担任检阅司令官,驱车检阅了解放军各军兵种部队。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之奋斗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终于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嘱咐夫人康克清把他的存款近两万元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这是他多年自奉节俭、节衣缩食积攒下的。从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以来,从来没拿过元帅工资,他也从不肯浪费一点人民的钱财。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元帅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终年90岁。
2、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以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的陕甘支队司令员。
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一九六五年,担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他曾任党的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他还当选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林彪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
4、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贺龙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6、陈毅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7、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罗慎镇,字雅怀,号宗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罗荣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8、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战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
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9、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0、叶剑英
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叶剑英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位杰出领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lw/%E4%BA%91%E8%B4%B5%E9%AB%98%E5%8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