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甘肃高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相互练习插胃管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这些医学生,即使流着眼泪也坚持着插胃管的这一个操作。就算是十分的难受,也强忍不适,配合着完成这一个护理操作中的插胃管的操作。作为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的,会有很多护理上的操作,每一次的护理操作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都要把最疼最难受的一次体验留给自己,也是为了在临床上更好的上手,在操作过程中插胃管的管子是比较粗的,要插入胃内45~55厘米,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插入鼻咽喉的部分,会特别的恶心呕吐,胃内也会十分的难受,所以他们在坚持完成这一项操作的时候,精神是十分可赞的。
一般在护理学专业这些操作的时候,老师都会在模型身上做第一次的演练。
医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之后就会在真人身上去操作,因为只有让自己充分的明白这一个操作的不适感,才能够在以后投身医学的时候,更加的为病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熟悉的掌握这些护理操作的技能,在护理病人上可以极大减轻病人的疼痛感,促进医患和谐的发展。学医的路上有很多的挑战也很艰辛,在学医途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在这个护理学专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要勤勤恳恳的练习。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试的时候,同学们都是相互扎针练习的,老师也会再从旁指导。他们也是逐渐在这些课堂当中实打实的掌握和熟悉这些医护的知识。
医学生在院校学习期间,会跟着操作的老师亲身经历过这些临床当中经常用到的操作。只要达到老师要求的熟练程度,才能够进入实习的工作。很多同学都表示上了护理课之后,才充分理解到医护工作人员的辛苦。在医学院学习的时间。需要掌握一些实操的训练,更需要将一些知识熟练的掌握。选择作为一名医,学生就是选择了奉献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在医学这一条道路上,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蜕变成白衣天使,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那么插胃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首先插胃管动作要轻柔,要事先测量好插胃管的距离。有两种测量的方法,第1种是前额发际到胸骨剑突的距离,第2种方法是耳垂到鼻尖的距离加上鼻尖到剑突的距离。一般成年人的胃管插入的长度为45~55厘米,在进行插胃管操作的过程中,要通过三个食管的狭窄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食管粘膜。如果病人在插胃管过程当中出现恶心不适的症状,一定要暂停。让病人深呼吸放松之后再继续操作。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要指导和强调病人要有烟的动作,这样才极度的减少不适,不会损伤粘膜。如果是已经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那么就提示已经误入气管,就要立刻拔出重新插管。在查胃管过程当中也要检查口腔。切忌在操作过程中硬性插入,以免损伤黏膜。如果是昏迷的病人在查胃管的时候,就需要头向后仰进入会咽部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部通道的幅度,这样才能够顺利的为病人留置到胃管。
那么如何判断插胃管成功呢?
在插入胃管时通过操作之前已经测量好的距离长度,就可以判断胃管是否已进入胃内。可以通过尝试抽取胃液的方式,如果通过针管抽出胃液,那么就可以证实胃管已经存在于胃内如果没有抽出胃液,那么则说明操作不成功。最后就是打入空气,通过胃管打入少量的空气,用听诊器,如果能在胃部听到水声就说明已经留置胃管成功。但切记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注意打入空气的量,不能打入过多,以免引起患者腹胀。最后如果确定胃管留置成功之后,就要妥善的固定,交代好相关的注意事项。整个操作的过程当中要设身处地为病者着想,动作轻柔快速减轻不适感。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口进食吸取食物营养的患者,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插胃管等方式来实现吸收营养,保持身体正常的作用。
胃管又称为一次性使用多腔胃管(包含气囊腔、肠通道、胃通道),用于临床对肠胃减压,胃管通过导管中液体重力形成正压或者负压、经食道插入胃部后,用于液体或者流质营养的输入、排(吸)液及十二指肠引流。
在临床上常用到(益仁堂)一次性使用多腔胃管,它具有独家仿生设计,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进口高分子材料制成,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用舒适,耐受性好,对粘膜、消化道的刺激小;柔润度好、性能稳定,耐X射线辐射,抗多种酸碱腐蚀,可长期放置。
适用于普外科、心胸外科、肿瘤外科、消化科、神经科、呼吸科、口腔科、精神科、烧伤科、儿科等。
在医学上来说插胃管也就是口饲或鼻饲,经过人工把胃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于早日康复,是一种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以下这几种病症,一般会应用到胃管。
1.急性胃扩张。
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
3.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等。
4.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病人。
5.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6.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绝进食的病人。
7.服毒自杀或误食中毒需洗胃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
符合以下三点的人是不能使用胃管的!
1.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2.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胃炎、鼻腔阻塞、食管、贲门狭窄或梗阻、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压患者。
3.吞食腐蚀性药物的患者。
在日常,胃管置留患者需要注意

喂服食物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糊、藕粉等,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及时补充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在主食中可以适当地掺入一些果汁、鸡汤、鱼汤等,保证营养均衡。两次喂服的间隔期间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及果汁。喂服后30min不要翻动患者。
还要特别提醒家属的是:在日常护理中,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果胃管回抽有褐色液体,应及时告知医生,判断是否为消化道出血,并留好胃内回抽物以备送检。
鼻饲管只是使用胃管的一种插入形式,一种喂食方法。不在同一层面上无法进行比较。
1、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在针灸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急性期病人,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和食管癌后期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的一种方法。
鼻饲即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
2、胃管规格有粗有细,细管损伤小容易堵管。
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长约45Cm,是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头、胃管夹、十字结堵帽组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观察:经常巡视病房,询问病人,观察病人的胃管有无堵塞、脱出;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鼻咽粘膜有无损伤、便秘等。
2、口腔护理:
每天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3、并清洁鼻孔。
4、插管后的指导:
告知病人鼻饲管留置以后咽喉部会有异物感,这是正常的机体反应。如病情转,能自行进食后鼻饲管就可以拔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胃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