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a. 大小不同:病毒的大小单位是纳米(nm),细菌的大小单位是微米(um)
b. 结构不同:病毒是非细胞结构 ,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
c. 繁殖方式不同:病毒只能寄生繁殖,细菌可以自身繁殖生长.。
2.区别方法:
a. 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那就是细菌,亚显微结构才能看到那是病毒。
b. 治疗方面,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由于两者结构完全不同,抗生素对病毒完全无效,反之亦然。 因为细菌有细胞壁,抗生素是通过破坏细胞壁来 达到治疗目的.。
3.细菌和病毒的种类:
a. 细菌分三种:杆菌是棒状;球菌是球形(例如链球菌或葡萄球菌);螺旋菌是螺旋形。
b. 病毒: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
细菌结构
图片:
病毒结构图片: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4 课时,每周3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病毒、细菌、 真菌 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在生态系统中它与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本单元包括“病毒”、“ 细菌”、“ 真菌 ”“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个专题。专题一通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增加对病毒的感性认识,描述病毒的结构;通过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专题二通过“观察细菌”的演示实验,说出细菌的形态特点;将细菌的结构示意图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说出细菌的结构组成及特点。专题三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分组实验描述 真菌 的形态结构。专题四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这四个专题不仅覆盖了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不拘泥于教材,适当参考其他版本教材,进行了拓展和提升。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病毒的主要特征、结构组成及生活;细菌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 真菌 的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及它们在生物圈 中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列表比较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资料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调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真菌 与细菌对人类的利与弊,了解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生物圈离开了微生物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主题单元规划 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描述病毒、细菌、 真菌 的主要特征。 2.掌握 微生物的 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说出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毒、细菌,尝试绘制病毒、细菌、 真菌 的结构简图。 2.通过分组实验,深化对酵母菌和霉菌结构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大部分细菌与 真菌 利大于弊。 2.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应课标: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和营养方式。 2.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说出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真菌 ,了解 真菌 的主要特征,说出 真菌 (尤其是蘑菇与木耳)的营养方式。 4.关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是否都能用肉眼观察到? 专题划分 专题一: 病毒 (1 课时) 专题二: 细菌 (1 课时) 专题三: 真菌 (1 课时) 专题四: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课时) 专题一 病毒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而本专题知识涉及的几乎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践,虽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组成。 2、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3、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专题问题设计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 2.病毒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电子显微镜、永久装片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 问题引领:展示一组常见的 微生物的 图片: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 1、病毒的结构——观察第188 页图并思考总结。 2、病毒的生活——观看视频,思考与讨论:①病毒能独立生活吗?_________ ②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样的细胞中?_________ ③这样的生活方式叫什么?_____ ④病毒繁殖新个体的速度快吗?_________ 3.小组通过自学,并交流心得。 4..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 问题引领: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在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科学家发现了病毒的哪些益处? 1、阅读课本P110,观察图片并举例,认同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 2、观看动画:认同噬菌体能 “吞噬”细菌。 3.形成结论: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同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 评价要点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组成。 2、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3、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专题二 细菌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学生将能够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命活动、细菌与人类关系几个方面来认识细菌。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说出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描述细菌的生命活动。 3、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区别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通过观察细菌永久装片,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初步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问题设计 1. 食物为何在夏季会很快变质而冬天就会慢一些? 小树苗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的? 2. 细菌与病毒的结构有何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各种细菌的永久装片、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演示实验:观察细菌 问题引领 :细菌 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与动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 2.小组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 3.尝试绘制细菌结构简图识别细胞各结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 4.尝试对比细菌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细菌基本结构。 5.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资料分析: 问题引领 :细菌 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与细菌打交道,接触到的细菌对我们都有害处吗? 1.展示视频:一些细菌可以使人患病,使食物腐烂。 2.形成结论 :细菌 对人类的生活有利也有弊。 【活动三】检验学生对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总结:1、如何区分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细菌与病毒在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 评价要素 1. 演示实验观察 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1)显微镜等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2)善于合作,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3)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 2.绘制细胞简图 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①绘图方法规范正确 ②客观真实,符合科学性,结构名称标注准确 专题三 真菌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学生将能够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命活动、 真菌 与人类关系几个方面来认识 真菌 。尤其要点出蘑菇、木耳的营养方式,学生容易把它们与植物混淆。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真菌 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真菌 ,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3.知道 真菌 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深化对酵母菌和霉菌结构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问题设计 冬天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夏天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蘑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情景导入 出示常见 真菌 图片,引导学生进入 真菌 知识的学习。 活动2:组织观察橘子上长的青霉和馒头上的曲霉,解决以下问题 (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 (2)青霉和曲霉怎样繁殖后代? (3)孢子的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评价要点 (1)能说出一些常见 真菌 的名称? (2)使用放大镜观察到青霉菌和曲霉菌的形态结构? (3)正确说出 真菌 和细菌结构上的异同? (4)描述出 真菌 的主要特征? 专题三 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 微生物的 主要特征设计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生物圈离开了微生物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微生物促进碳循环。 2.描述微生物促进碳循环。 能力目标: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悟分析,锻炼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专题问题设计 为何埋入花盆的内脏几天就消失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图片、多媒体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情景导入 出示常见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细菌、 真菌 的作用。 活动2:观察碳循环、氮循环图 活动3:本单元知识梳理 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以概念图形式呈现。(课外完成)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单元试卷测试(教师批阅,记录成绩) 评价要点:测试成绩达到合格水平。
试一试吧,太难了
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2%A1%B6%BE%CD%BC%C6%AC&in=24752&cl=2&cm=1&sc=0&lm=-1&pn=5&rn=1&di=486346841&ln=74 个人认为很难。
资料:
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简单理解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病毒类型:DNA病毒、RNA病毒。
病毒的形态
(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电脑病毒。
病毒的大小
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结构
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 T偶数噬菌体。在脂质的包膜上还有1种或几种糖蛋白,在形态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出现假说:
1.蛋白质、核酸遗失说:
大生物(此处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区别于病毒的肺细胞结构生物)由于细胞脱落和破裂,导致游离的蛋白质和DNA、RNA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这些蛋白质由于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可容纳小分子的结构,很多这样的蛋白质,里面裹着DNA或者RNA,甚至单独的蛋白质和单独的DNA、RNA游离,这些散落的游离的分子,有一些个别的和大生物细胞膜有亲和性,大生物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使其进入细胞,其DNA、RNA得以表达,然后通过进化形成现在成熟的病毒。
2.生命起源说:
病毒是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没有细胞之前就有病毒存在,那时的病毒还只限于蛋白质和核酸,没有表现出病毒的寄生特征,当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个别这种蛋白质和核酸或他们的复合体表现出寄生性,后续过程同上。
[编辑本段]特性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 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折实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银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
[编辑本段]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 V)第七次报告(1999),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4000种,设有三个病毒目,64个病毒科,9个病毒亚科,233个病毒属,其中29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
[编辑本段]历史
关于病毒所导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的印度和中国就有了关于天花的记录。但直到19世纪末,病毒才开始逐渐得以发现和鉴定。188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发明了一种细菌无法滤过的过滤器(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其滤孔孔径小于细菌的大小),他利用这一过滤器就可以将液体中存在的细菌除去。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mitry Ivanovsky)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将感染了花叶病的烟草叶的提取液用烛形滤器过滤后,依然能够感染其他烟草。于是他提出这种感染性物质可能是细菌所分泌的一种毒素,但他并未深入研究下去。当时,人们认为所有的感染性物质都能够被过滤除去并且能够在培养基中生长,这也是疾病的细菌理论(germ theory)的一部分。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重复了Ivanovsky的实验,并相信这是一种新的感染性物质。他还观察到这种病原只在分裂细胞中复制,由于他的实验没有显示这种病原的颗粒形态,因此他称之为contagium vivum fluidum(可溶的活菌)并进一步命名为virus(病毒)。贝杰林克认为病毒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但这一看法后来被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推翻,他证明了病毒是颗粒状的)。同样在1899年,Friedrich Loeffler和Paul Frosch发现患口蹄疫动物淋巴液中含有能通过滤器的感染性物质,由于经过了高度的稀释,排除了其为毒素的可能性;他们推论这种感染性物质能够自我复制。
20世纪早期,英国细菌学家Frederick Twort发现了可以感染细菌的病毒,并称之为噬菌体。[14]随后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Félix d'Herelle描述了噬菌体的特性:将其加入长满细菌的琼脂固体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由于细菌死亡而留下的空斑。高浓度的病毒悬液会使培养基上的细菌全部死亡,但通过精确的稀释,可以产生可辨认的空斑。通过计算空斑的数量,再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出溶液中病毒的个数。他们的工作揭开了现代病毒学研究的序幕。
在19世纪末,病毒的特性被认为是感染性、可滤过性和需要活的宿主,也就意味着病毒只能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生长。1906年,哈里森发明了在淋巴液中进行组织生长的方法;接着在1913年,E. Steinhardt、C. Israeli和R. A. Lambert利用这一方法在豚鼠角膜组织中成功培养了牛痘苗病毒,突破了病毒需要体内生长的限制。[16]1928年,H. B. Maitland和M. C. Maitland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他们利用切碎的母鸡肾脏的悬液对牛痘苗病毒进行了培养。他们的方法在1950年代得以广泛应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
美国科学家温德尔·斯坦利1931年,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得研究者首次得到了病毒形态的照片。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和病毒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并得到病毒晶体。随后,他将病毒成功地分离为蛋白质部分和RNA部分。温德尔·斯坦利也因为他的这些发现而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烟草花叶病毒是第一个被结晶的病毒,从而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来得到其结构细节。第一张病毒的X射线衍射照片是由Bernal和Fankuchen于1941年所拍摄的。1955年,通过分析病毒的衍射照片,罗莎琳·富兰克林揭示了病毒的整体结构。同年,Heinz Fraenkel-Conrat和Robley Williams发现将分离纯化的烟草花叶病毒RNA和衣壳蛋白混合在一起后,可以重新组装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这也揭示了这一简单的机制很可能就是病毒在它们的宿主细胞内的组装过程。
20世纪的下半叶是发现病毒的黄金时代,大多数能够感染动物、植物或细菌的病毒在这数十年间被发现。1957年,马动脉炎病毒和导致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一种瘟病毒)被发现;1963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1965年,霍华德·马丁·特明发现并描述了第一种逆转录病毒;这类病毒将RNA逆转录为DNA的关键酶,逆转录酶在1970年由霍华德·特明和戴维·巴尔的摩分别独立鉴定出来。[28]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吕克·蒙塔尼和他的同事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首次分离得到了一种逆转录病毒,也就是现在世人皆知的艾滋病毒(HIV)。其二人也因此与发现了能够导致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不少人对细菌和病毒缺乏清晰的定义,误将病毒当成细菌,滥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有效,通过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丧失保护外壳,起到杀免细菌的目的。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法起作用的,归根结底,是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不同,同时各自的生存方式也不一样。
截然不同的形态结构细菌具有拟核,有染色体,但缺乏核膜保护,这也是与真核细胞的根本不同,拟核散在排布,被细胞质包绕,外有细胞膜和细胞壁,由此组成了一个基本的细菌结构。但是以上关于细菌的所有结构,病毒都不具备,它像是一个机械体,没有拟核,只有遗传片段和包裹遗传信息的核衣壳,结构十分简单,纳米微粒般的存在,小到可以通过除菌滤过器,小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不同的生存方式由于病毒缺乏基本的细胞器,只能寄生在活体内,通过掠夺宿主的营养,维持生存,直到宿主毫无利用价值为止,因此,病毒对于人体而言,并没有利害之分。但是,细菌则不单只是依靠寄生生存。以大肠杆菌为例,正常位于人体肠道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需要肠道的食物维持生存,但人体也同样需要大肠杆菌去消灭其它有害微生物,双方互利共存,是共生关系,不过如果人体免疫力下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
综上所述,细菌和病毒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微生物,针对不同微生物所致疾病的治疗方式也不同。所以,当大家如果发生尚不明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感冒发烧等情况时,不应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给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延误病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医生诊断后对症治疗,正确服药。
不是的.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inactivation)。灭活的病毒仍保留其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和细胞融合等活性。
1、物理因素
(1)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以下能良好生存,特别是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196℃)温度下更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相反,大多数病毒于55-60℃,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被灭活,100℃时在几秒钟内即可灭活病毒。即使是哺乳动物的体温(37-38.5℃)也可能使某些病毒灭活。冻融,特别是反复冻融可使许多病毒灭活。因此,病毒标本的保存应尽快低温冷冻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冻融。有蛋白质或Ca2+、Mg2+存在,常可提高某些病毒对热的抵抗力。如脊髓灰质炎和呼肠孤病毒在1M MgCl2中具有明显的稳定作用,1M MgSO4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也具有稳定作用。
(2)PH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毒在PH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而在PH5.0以下或者PH9.0以上容易灭活。但各种病毒对PH的耐受能力有很大不同,如肠道病毒在PH2.2环境中其感染性可保持24小时,而鼻病毒等在PH5.3时被迅速灭活,披膜病毒则在PH8.0以上的碱性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病毒对PH的稳定性常被用于病毒鉴定的指标之一。
(3)辐射 电离辐射中的γ射线和χ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中的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有些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经紫外线灭活后,若再用可见光照射,因激活酶的原因,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故不宜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2、化学因素
(1)脂溶剂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阴离子去垢剂等均可使有包膜病毒灭活。借此可以鉴别有包膜病毒和无包膜病毒。
(2)氧化剂、卤素、醇类 病毒对各种氧化剂、卤素、醇类物质敏感。H2O2、漂白粉、高锰酸钾、甲醛、过氧乙酸、次氯酸盐、酒精、甲醇等均可灭活病毒。
(3)抗生素和中草药 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在分离病毒时,用抗生素处理或在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可抑制样品中的杂菌,有利于病毒分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些中药如板兰根、大青叶、柴胡、大黄、贯仲等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三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是一个机械屏障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肤中汗液和皮脂中的抗菌物质会捉住病原微生物,阻挡它们侵入体内。气管、支气管的管腔黏膜分泌黏液分解侵入者的细胞壁,气管的纤毛摆动排除侵入者。胃酸、肠道正常菌群对抗进入消化道的病原微生物。血脑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脑组织,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孕妇的胎盘屏障,能够保护胎儿免受母体感染的影响。
第二道防线的成员是:吞噬细胞和各种抗体(免疫球蛋白)。各种抗体(免疫球蛋白)是体内搜索敌人的导弹,锁定入侵目标,触发免疫反应;再由吞噬细胞负责吞噬清理敌人。
第三道防线是由许多免疫器官组成,在这个家族成员中有集合淋巴结、脾脏、骨髓、胸腺、扁桃体、阑尾等:它们具有淋巴液和血液,是一个可循环的通行系统,他们的任务是对进入的病原微生物在其繁殖前进行阻杀。
病毒是很原始的生命形态,有的病毒甚至只由一个可复制的蛋白质环构成。
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生命存在的最小和最简单形式。细菌比病毒进化了一些,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的系统结构,也要比病毒大一些。
病毒对人的伤害大多是破坏人体细胞或破坏人体细胞同时产生一些付产物。
细菌对人的伤害手段则要复杂很多。但细菌可以由特定的病毒杀死,而病毒只能靠化学,物理方法消灭。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病毒的定义: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的特点:
① 形体微小,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构;
② 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③ 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DNA或RNA含有复制、装配子代病毒所必须的遗传信息;
④ 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和大小:
在病毒中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类病毒(viroids),它是一种只含有RNA而缺少蛋白的具有感染性的独特因子,与之相反,朊病毒(prions)是一种只含蛋白,缺少核酸具有感染性的特异因子。
病毒基本结构模式图:
衣 壳 核 心 壳 粒 包 膜 刺 突。
2.病毒的形态:
病毒的形状同其壳体的基本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病毒的壳体有三种结构类型,与之相对应,病毒颗粒的形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螺旋对称壳体:蛋白质亚基沿中心轴呈螺旋排列,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
杆状病毒颗粒:螺旋对称的壳体形成直杆状、弯曲杆状和线状病毒颗粒。植物病毒多呈杆状,昆虫病毒中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成员也多呈杆状。
杆状病毒颗粒:螺旋对称的壳体形成直杆状、弯曲杆状和线状病毒颗粒。植物病毒多呈杆状,昆虫病毒中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成员也多呈杆状。
双对称结构壳体:仅少数病毒壳体为双对称结构。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包装有病毒核酸的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尾部呈螺旋对称。具有双对称结构的典型例子是有尾噬菌体(tailed phage)。
复杂形状的病毒颗粒:壳体呈复合对称。细菌病毒(噬菌体)和某些动物病毒呈复杂形状颗粒。
3.病毒的大小:
装配成熟的病毒颗粒大小恒定不再改变,不同病毒间差异很大,从十几纳米到十几微米不等。最小的如植物的联体病毒(Geminiviruses )直径仅18-20nm,最大的动物痘病毒(Poxviruses)大小达300-450x170-260nm,最长的如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病毒粒子大小为80x790-14,000nm。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有包膜的病毒和某些无包膜的病毒除核酸和蛋白质外,还含有脂类和糖类。有的病毒还含有聚胺类化合物,无机阳离子等组分。
1.病毒的核酸: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病毒遗传和感染的物质基础。一种病毒的病毒颗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为二倍体外,其它病毒的基因组都为单倍体。
2.病毒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病毒的另一类主要成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顺序决定着病毒株系的差异,表现在免疫决定簇则决定其免疫特异性。病毒的蛋白质根据是否存在于病毒颗粒中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或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
结构蛋白:系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毒粒酶等。
⑴壳体蛋白:
壳体蛋白是构成病毒壳体结构的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亚基,是构成壳体蛋白的最小单位。
功能:
①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
②无包膜病毒的壳体蛋白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同时还是病毒的表面抗原。
侵入
病毒通过以下不同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注射式侵入、细胞内吞、膜融合以及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
注射式侵入:一般为有尾噬菌体的侵入方式。通过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DNA基因组注入宿主细胞内。
细胞内吞:动物病毒的常见侵入方式。经细胞膜内陷形成吞噬泡,使病毒粒子进入细胞质中。
膜融合:有包膜病毒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直接侵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⑴部分病毒粒子直接侵入宿主细胞,其机理不明。
⑵病毒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由细胞表面的酶类帮助病毒粒 体释放核酸进入细胞质中,病毒衣壳仍然留在细胞膜外,将病毒侵入和脱壳融为一体。
⑶其他特殊方式。植物病毒通过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的小伤口或天然的外壁孔侵入,或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侵入细胞,也可通过介体的口器、吸器等侵入细胞。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类侵害细菌(包括放线菌、真菌和原核生物)的病毒,又称细菌病毒(bacterialvirus)。具有其它病毒的共同特性:个体小、可通过除菌滤器、没有细胞结构、非常专一的寄生性等,为非细胞生物。其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土壤、空气、水中或生物体内都可存在。据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可分为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和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两类。前者改变宿主的性质,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裂解死亡;后者可因生长条件的不同,即可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又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使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被溶原化。据噬菌体的核酸类型、粒子形状和有无囊膜存在,可将其分为12个科。
健康是人体NEI系统平衡的结果。
现代医学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已逐步由整体器官水平向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深入,越来越重视对人体整合调控机制的探索。
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各细胞、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需要依靠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系统的调节与参与。
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系统总称NEI,其在自身保持平衡协调的同时,也完成对内环境稳态及循环、呼吸、消化、泌尿、造血、生殖等系统的调节整合。这就叫NEI网络学说。
祖国医学的全部体系也都是建立在整体宏观的现象联系方法上。
中医生理学就非常强调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态平衡,并有独具物色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调节手段。其与现代医学NEI网络学说有着很多联系之处。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二、免疫系统是人体的"NMD"。
(一)什么是免疫系统
参与免疫应答或执行机体免疫功能的独特解剖结构称为免疫系统,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个部份,而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
(二)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有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功能,抵抗病原体感染。如防感染,防传染病;
2、免疫自身稳定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或死亡的细胞。如延缓衰老;
3、免疫监视功能,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如预防癌症。
*为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的英文缩写。
三、NK免疫细胞与"细胞战争"。
(一)NK细胞是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是一种大颗粒淋巴细胞,英文全称为"natural killer cell",也称作"自然杀伤细胞",它是一种能直接杀伤靶细胞效应的特殊的淋巴细胞系,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的功能,且表现为速发效应。在医学上被称作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道防线"。
(二)NK细胞的特性
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马瑞沙博士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NK细胞如何识别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
他说:NK细胞像人体内的"分子巡逻队"一样,在血流中到处巡视。一旦发现失去自我标识(称作MHC)的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NK细胞的受体立即就发出信号,冲到目标的细胞膜上,向它释放有毒的颗粒,迅速将靶细胞溶化,在5分钟之内使癌细胞死亡。
凡是没有自我标识的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NK细胞都要进行攻击。NK细胞没有记忆,对于遇到的任何外来或异常细胞,它都像是第一次见到的一样,而且它会重复发生作用,例如当它消灭了一个癌细胞后,立即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重复战斗过程。据科学家称:一个NK细胞在"一生"中可消灭27个癌细胞。
(三)关键是NK细胞的活性
血液中NK细胞的绝对个数并不代表免疫功能的大小,关键的是NK细胞的活性,即它识别和消灭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的能力。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NK细胞活性低的人,容易得癌症或感染病毒;而NK细胞活性低的癌症病人,则容易发生转移或复发。还有一项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和情绪悲观将降低NK细胞的免疫功能,他们的NK细胞能够识别异常细胞,但却无法消灭之。相反,一些"抗癌明星"体内的NK细胞不一定很多,但非常活跃。这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长期抑郁寡欢、精神压抑导致罹患癌症,或得知诊断癌症后精神颓丧、身体急剧恶化的现象是一致的。
(四)人体防病抗病的"细胞战争"。
一般情况下,一旦病原菌进入人体或人体出现变异细胞,NK细胞都将迅速聚而歼之,所以可以称得上它是人们人体健康的"国防卫士"。
当然在这样的一场"细胞战争"中,外来细胞或变异细胞也会向NK细胞发起反攻。例如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观察到,癌细胞用触须包围NK细胞并吞食NK细胞,或释放抑制免疫功能的物质。另一个人体实验还观察到,只有当移植少量癌细胞时,NK细胞的抑瘤作用才比较明显,说明NK细胞只是作为快速反应的第一道防线,对于清除少量癌细胞(即防癌作用)、或癌症初期、或刚刚完成手术特别有效。
(五)NK细胞与防癌抗癌
自1975年科学家发现NK细胞以来,人们已经发现它的防癌抗癌反转移的作用。虽然有很多细胞实验证明,但一直无法进行动物实验,因为找不到没有NK细胞的动物作对比。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克隆出了没有NK细胞的白鼠,通过对比实验,有力地证明了NK细胞的作用。他们的实验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其中有三个实验非常典型:
实验一,将放射性标定的淋巴瘤细胞YAC注射到白鼠体内,4小时后,肺部廓清率测试表明:普通白鼠肺部几乎测不到放射性,而体内没有NK细胞的转基因鼠的肺部放射性高达70多倍。说明NK细胞能在体内迅速消除癌细胞。
实验二,将黑素瘤B16癌细胞注射到白鼠皮下,每周检查两次,看肿瘤长出来没有。当每只注射进100个癌细胞后40天,普通白鼠没有一只长出肿瘤;而无NK细胞的转基因白鼠才过20多天,就全部都长出肿瘤。然后,增加注射的癌细胞数量,当每只注射10,000个癌细胞时,普通白鼠才会达到前面实验中转基因白鼠的肿瘤生长水平,即有NK细胞的普通白鼠,要多注射100倍癌细胞,20多天后才能达到全部白鼠都长出肿瘤。说明NK细胞对于防止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
实验三,将黑素瘤B16癌细胞注射到白鼠的静脉血管中,2周以后解剖并计算肺部肉眼可见的转移肿瘤个数,结果发现无NK细胞白鼠的转移肿瘤个数比普通白鼠多60多倍。说明NK细胞对于防止癌细胞通过血液转移肿瘤起重要作用。
四、如保提高免疫功能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机体健康,心理调适,社会适应是当今"健康新概念"。
(二)科学保健
1、851临床实验证明851迅速提高免疫能力。
由首批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杨振华教授发明?quot;851"系列产品,具有迅速提高免疫力,改善肺、脑功能,辅助肿瘤治疗三大功效。它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保健品,也是当今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并获得最多国际专利的保健品。
2、日本大坂医学院的临床研究
日本医生曾经对一些健康志愿者,观察服用851在短时间内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结果发现:普通人在服用851后4小时,NK细胞活性立即提高64%,而服用安慰剂的几乎不变;服用851后8小时,NK细胞活性竟提高125%。
3、化疗患者的临床实验
在中国曾经对200多位因接受化疗而严重降低免疫功能陌┲⒉∪私�泄�俅彩笛椤R蛔椴∪?36例,在接受化疗的同时每天服用851;对照组病人131例,只接受化疗。两个月后,服用851的实验组病人,NK细胞活性不仅未因化疗而下降,反而平均上升了40%;而未服用851的对照组病人,NK细胞活性平均继续下降17%。
在十多年来,许多服用851的病人或健康人的经验表明,服用851后不容易患感冒,即使偶尔发现有感冒预兆,只要及时加大剂量服用851就可以抵御感冒。这和851能快速激活NK细胞活性,抑制感冒病毒复制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