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三千万年前,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和鸵鸟一样用两足奔跑,两条后腿可以撑起整个身体。
又过了几千万年,第一种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不同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的后代又长又重,比蓝鲸还长,比大象还重,有的恐龙又小又轻,小得和自行车一般大小,轻的似乎风儿轻轻一刮,就要顺风而行;有的恐龙十分凶猛,是连血带肉一起吃的动物,有的恐龙非常温顺,只吃植物,在这许多恐龙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的恐龙,它们的身体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间空了,身体变得很轻,脑袋也不断变大,行动变得很快。
前肢越来越长,它们身上的鳞片和鳞甲都没了,身体上又长出了又长又漂亮的羽毛,它们的前肢还可以像鸟的翅膀一样拍打。它们又为了躲开敌害或寻找足够的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它们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地都有了滑翔的能力。到了最后它们飞向蓝天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2位粉丝
恐龙
(英文:adinosaur)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2005年日本考古学家观铃发现新证据,恐龙有可能是在蛋里孵化出来的。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在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与大众媒体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近期发现的众多恐龙与鸟类之间关系的证据,支持了恐龙温血动物的假设。
恐龙分类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体躯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区别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延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鸟臀目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伸在肠骨的下方,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小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蜥脚类有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龙。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成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鸟脚类是鸟臀类中乃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两足或四足行走,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它门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
剑龙类,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质刺棒两对,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
甲龙类的恐龙体形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主要出现于白垩纪。
角龙类,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肿头龙类主要特点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腰带,主要生活在白垩纪。
编辑于 2021-02-22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4个回答
恐龙恐龙活动价_拼多多官方下载_畅享底价1元抢!。
根据文中提到的霸王龙为您推荐
恐龙恐龙,正品低价_品质保障_极速发货_轻松购物。拼多多精选好货,1件也是批发价,省薪省时放肆购!。
lp.pinduoduo.com广告。
介绍恐龙-阿里巴巴,品种齐全,低价格,高利润。
介绍恐龙-阿里巴巴,网罗时下新款玩具,厂家直供,成本低,现货供应,助你轻松找货源!-。
1688.com广告
更多专家
恐龙简介(150字以内)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宠物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介绍恐龙的短文(100字)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65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自贡伟博恐龙制作展示有限公司是自贡市伟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专门从事仿真、仿生、恐龙、动物、灯展、制作、展出、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型企业,经营项目仿真恐龙、玻璃钢模型骨架恐龙、电动模型恐龙、恐龙化石、机械恐龙、高科技外星人、外星兽、史前动物、电动彩灯、花灯、灯会、彩车、花车。
广告2021-05-17
介绍一种恐龙的作文150字至200字数限制。
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身长十三米,体重大约十四公斤。化石分部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部!霸王龙可以说是肉食恐龙最凶猛的动物了,霸王龙体重是世界上第二的肉食恐龙。但身体长却是第五。霸王龙主要食物是三角龙,因为有科学家发现一只三角龙骨骼上有牙印。而且是霸王龙的牙齿咬的,现在人们也认同霸王龙的食物是三角龙了。霸王龙脑袋大,霸王龙前肢小,后脚大而有力,而且每小时的速度是18‑19公里。我想霸王龙进食的时候一定非常血腥!。
590赞·3,137浏览
恐龙的资料150字
恐龙[1](学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陆栖动物群。
89赞·534浏览
关于恐龙的资料一百字以内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扩展资料: 恐龙的主要外形特征: 1、骨骼特征 恐龙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适应,可使它们与原始的主龙类祖先辨别出来。在后期的恐龙中,这些特征经过更多的演化改变。 大部分恐龙还有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因为出现在其他主龙类,或者不存在于早期的恐龙身上,因此不列为恐龙的共有衍征。恐龙具有直立的步态,类似大部分的现代哺乳类,而大部分其他爬行动物则是四肢往两侧延展的步态。 2、体型特征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3、主要区别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架构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Ornithischia)。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
95赞·6,144浏览2019-01-23。
恐龙简介(150字以内)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27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怎么写介绍恐龙作文15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十万火急!
恐龙 大家知道侏罗纪的霸主是谁吗?让我告诉你吧,那就是霸王龙。下面是它的资料: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霸王龙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它是我最喜欢的恐龙。 下面是鸭嘴龙,鸭嘴龙(hadrosaurs),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这是正是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它们是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目前(2008年)发现最大型的身长超过21米。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嘴状吻端,故名。 我认为它十分可爱。 杂食类恐龙,我比较喜欢地震龙。地震龙(seismosaurus)的含义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时代为侏罗纪纪晚期。已经发现的身体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后肢。初看起来它很像梁龙,但地震龙具有更长的尾巴和粗壮的骨盆。据初步估计,它的长度至少有35米,甚至可达到40多米。不过现在已缩水至32米长,22-27吨重。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地震龙的前腿比后腿短些。每只脚有5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地震龙用四只脚走路,走得很慢。它们成群生活。地震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地震龙将树叶整个咽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曾经是公认的最长的恐龙是地震龙。 下一个是生活在海里的长颈龙了。长颈龙(属名Tanystropheus)是种生存于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身长约6米(20尺)。主要的特征是极长的颈部,颈部长3米(10尺),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石发现于欧洲与中东。 在意大利的Besano地层,发现许多长颈龙的完整幼年标本,地质年代为三叠纪中期的拉丁尼阶,约2亿3200万年前[1]。长颈龙的属名意为“长的脊椎”。 介绍完毕,再见。
13赞·241浏览2016-12-29。
恐龙简介
恐龙简介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著并演变出爬行类. 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於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著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恐龙时期 三叠纪—(约2亿4千8百万到2亿8百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 ___ 当时各地的气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 侏罗纪—(约2亿1千万—1亿4千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 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就都灭绝了. 在三叠纪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到了白垩纪即很快地形成了大西洋.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为止. 恐龙时期 恐龙类别 主龙亚纲大致上可分为两个目:「蜥盘目」和「鸟盘目」. 蜥盘目: 蜥盘目具类似蜥蜴的三角状腰带,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而进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分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根据「肢骨结构」,结合「生活方式」,蜥盘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 鸟盘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除鸟脚亚目外,其馀是四足行走动物,大部份属素食恐龙,少数是杂食.鸟盘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较真实的有下列几种理论: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这个是最可能令恐龙灭绝的原因. 2)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亦因为过度饥荒,冒险盗取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更有人猜测当时恐龙种族中发生了流行瘟疫,有毒气体漫延; 植物受污染而毒化,最后完全灭亡. 3)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孔子鸟的形成可能其中之一),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恐龙灭绝 恐龙之最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走路时惊天动地有如地 震,故而得名. 1986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出 土,体长约50公尺,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恐龙纪录. ●脑袋最坚硬的恐龙:『厚头龙』,白垩纪后期,全 长约8公尺. ●数量最多的恐龙:『慈母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9公尺. ●体型最小的恐龙:『细颚龙』,侏罗纪后期,全长 约60公分,只有鸡一般大,但速度很快. ●速度最快的恐龙:『恐爪龙』,白垩纪中期,全长 约3公尺,成群进行狩猎. 恐龙之最 ●最残暴的恐龙:『暴龙』,身体高达约14公尺,体 重大约10公吨,白垩纪后期美洲大陆的最后一类肉 食性恐龙,听说还会吃死恐龙的腐肉. ●牙齿数目最多的恐龙:『鸭嘴龙』,白垩纪后期, 全长8~10公尺,齿数在2000颗以上. ●背饰最多的恐龙:『剑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背上的盾板甚至可达80公分. ●视力最佳的恐龙:『似鸟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3.5公尺,眼睛甚至有10公分大. ●头最大的恐龙:『三角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头却有约2.6公尺. 恐龙化石 恐龙的尸体经过亿万年变成化石,由於地质的侵蚀作用,才又露出地面,被人发现.这些化石经过专家研究,将它复原成形,最后展示出来,让大家看到这种恐龙的形象.恐龙的复原工作十分不容易.专家除了必须对现存生物有充份了解之外,在挖掘化石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以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才能把一个恐龙的骨架复原.复原的骨架再加上肌肤,就能画出一幅恐龙的复原图.复原的恐龙必须合乎生物生活的法则,不然的话就会产生错误.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 "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最早发现了恐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下。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恐龙说明文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恐龙说明文 篇1 有人说恐龙是最史前的生物,不,生物的开始是菌类,恐龙是已知最大的陆地史前生物。
恐龙是鳞蜥演变过来,鳞蜥是第一代爬行动物。地球上原来只有植物,肉食恐龙因不适应,所以尝试猎杀其它食草恐龙,发现正合适,恐龙分类便慢慢演变形成。
恐龙最准确的分类应为:陆地栖息与海洋栖息。陆地上的种类约2000多种,而海洋的恐龙种类仅仅只有5种!
大型的龙如果张开嘴,一个大人举起手才勉强摸到它的牙龈。肉食恐龙的捕猎方式是这样的:它们独自狩猎,先咬伤猎物再放慢速度去追,猎物因失血过多而倒下,它们咬断猎物的脖子,慢慢享用。小龙和大龙比,正好相反。它们个子小,单独狩猎很难得手,所以它们就成群结队地追赶猎物。
世界上的生物都有生物钟,恐龙也不例外。草食恐龙全在白天活动,晚上睡觉。肉食恐龙既有白天出来的,也有黑夜出来的。
所有的龙都生蛋,恐龙蛋经过数月的孕育就可以破裂,小生命便诞生了。
可是,恐龙的神话并没有延续,据说,一颗像地心一样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恐龙就此灭亡了……
对于恐龙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歇,希望大家能多多探索,了解恐龙。
恐龙说明文 篇2 大家好,我是恐龙家族的肉食霸主棘背龙。我是目前已知唯一会游泳的大型肉食性恐龙。
我全长12米,重约四吨,相当于四辆小汽车那么重。我之所以叫棘背龙,是因为我的背上拥有一个大型背帆。当我觉得热时,可以通过背帆中的微小细胞来调节温度。此外,我还可以通过背帆来感受风的流向,如果你把我的眼睛蒙住,我也可以通过风来捕捉到你的动向哦。此外,我的牙齿也很厉害,长8—15厘米。
我们家族分两个种类,一种是生存在白垩纪北非的埃及棘背龙,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另一种是我们的远亲,同样生存在白垩纪,但它们在摩洛哥。我们埃及棘背龙是真正的巨无霸,是真正最大的肉食性恐龙。
我十分爱吃鱼。捕食时,我会把嘴放进水里,用鼻子来感应猎物的存在,当捉到鱼时,我会迅速张嘴,嗯!味道果然不错。在旱季,我会捕捉蜥脚龙群,它们也很美味。
在北非,时常会有一些鲨齿龙胆大包天,敢来抢我的猎物,我当然不会手下留情,为了捍卫我“非洲霸主”的称号,我会奋力搏斗。我没有天敌,因为我就是霸主!
我们生活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火山喷发,把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变成了灰烬,我们也随之灭绝了。
恐龙说明文 篇3 象是哺乳类中最庞大的动物,而在它出现前,巨大的爬行动物们称霸地球,它们就是恐龙!
说起恐龙,许多人会想起那身长十三米,重达五吨,咬合力为四吨的霸王龙,而最先称霸地球的是一种并不强壮,小巧玲珑的始盗龙,它体长一米,只有一只狗那么大。因此,它常常被史前鳄类——身长五米的引鳄列入食谱。别看始盗龙体型娇小,它可是后来那些体型庞大的恐龙的祖先,它长着锋利的牙齿,是杂食动物。而在这时,三尖叉齿兽这种哺乳动物已经出现了,这种矮小的三尖叉齿兽成为了始盗龙的食物。
和始盗龙比起来,棘龙可是强大多了!最大的埃及棘龙身长竟达十八米!足足比霸王龙长了5米,已经确定是史上最大的肉食恐龙,但与拥有40米长身躯的地震龙比起来,可就差多了。它那块标志性巨大背帆最吸人眼球,那块背帆如同一块太阳能电池,在晴空万里的白天,它将背帆竖起来,收集大量热能,储存起来。到了无比寒冷的夜晚,它就能将热能储备释放出来,让自己无比温暖。它只吃鱼,利用那巨大的背帆制造阴影,捕捉长达8米的大刺鳐,它可真厉害。
想想长颈鹿两米长的脖子,那可真大啊!而在恐龙时代,拥有“亚洲第一龙”之称的马门溪龙的脖子可比长颈鹿长多了!要是你能见到它们,你一定会惊呼起来:天啊!它们的脖子实在太长了,身长22米的它们,脖子竟占了一半,它们抬起头,恐怕有五层楼那么高吧!要是一个人坐在它的背上,连他的小头都看不到,只能望尘莫及。那长长的脖子让它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存活了下来。
鸟类是恐龙进化的一个分支,恐龙在白垩纪彻底消失了,而鸟类存活了下来,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为动物们创造一个美丽家园!
恐龙说明文 篇4 恐龙是一种巨大的生物,他们分为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先说说植食性恐龙,顾名思义,它们以植物为食。一些植食性恐龙非常巨大,有一种植食性恐龙叫腕龙,它们的身长约为二十六米,体重可达到三十五吨,相当于十头大象的重量。也有一些植食性恐龙极小,比如晓龙,它只有一米多高,用两条腿跑动。还有一些植食性恐龙有坚韧的皮甲、骨板或骨钉,它们可以使天敌无从下手,有的则有强有力的尾巴用于反击。
再说说肉食性恐龙,它们以其它的恐龙为食,大型的肉食恐龙主要捕捉大型的素食恐龙,有一种霸王龙,它的体长约30米,最重约14。85吨,最轻的也有8吨多。它的前肢相对它的后肢来说,十分细小,它的牙齿像军刀一样,十分锐利。也有较小的食肉恐龙,如美颌龙,它只有一米多高,约3千克。
最后说说恐龙的灭绝,恐龙因什么灭绝到现在还是一个谜,科学家们给出了多种假说。小陨石撞击说: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包括恐龙的大量动物灭绝。还有一种火山喷发的假说,认为当时存在严重火山喷发情况,致使大量的硫进入空气使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洋酸化,最终导致恐龙灭绝。类似这样的假说还很多。
关于恐龙还有许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好多未解之谜,让我们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去探索这远古的奥秘……
恐龙说明文 篇5 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出现在大约2。1亿年前,最后神奇地灭绝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恐龙的一切都来源于恐龙化石。
恐龙有很多种。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它们可以分为鸟和龙。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也可以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不仅恐龙种类繁多,而且它们的形状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陆地上爬。一只大的可以大到几十头大象;小,但类似于鸡。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有39到52米长!身高可以达到18米!!重量达到130吨!!!这样的怪物如果在元爷上行走,每一次它巨大的脚踩在地上都会让大地颤抖,就像地震一样,所以被称为“震龙”。
恐龙统治地球很长时间,直到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科学家们一直在无休止地争论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小天体撞击说”。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火山爆发,地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最终使地球上的恐龙灭绝;另一种是“火山喷发论”,即火山喷发,熔岩喷发,随之而来的是冰雪世界的来临,导致恐龙灭绝。
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答案还没有找到,这将是人类心中的一个谜。让我们探索科学秘密!这个秘密以后再说吧!
恐龙说明文 篇6 世界上的动物有很多,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恐龙。
论行走种类,可分为四足爬行和两足行走,四足爬行的多半是植食性恐龙,性格温柔,不在迫不得已之时,是不会攻击,它们单体战斗力不高,所以会以群居的方式来抵御外敌入侵领地。两足行驶的多半是肉食恐龙,以嗜血为生,性格凶猛,除了特殊原因多半会攻击,大多为单独行动,不像植食恐龙一样扎成一群。
现在人类已知的恐龙有很多,最大的当然是雷龙。它的骨头出土时,连见过霸王龙骨头的科学家都难以置信。口部极大,大约几十人才能填满,脖子的地方可供一个一米三的人直立行走,胃大约可以装下几只成年的鲸鱼。经科学家计算,它从一米的地方往下跳,需要承受几百吨的重量,相当十几个霸王龙的重量。这种重量足以造成四五级海啸,并且一家八口在嘴里完全可以生活,一点儿也不嫌小。它的一个舌头就十几吨,总重一百多吨,三个长颈鹿的身高,这些让它成为了最大的恐龙。
恐龙的年龄也各有不同,食肉恐龙中最长寿的龙最多可活七十多岁,跟草食可差远了呢。草食恐龙中最长寿的龟龙,虽然小,但能活三百多岁,可龟龙,却是所有哺乳动物的美食呢。
恐龙的灭绝是所有科学家的损失,因为科学家认为世上很多的动物都跟恐龙有关。我喜欢又凶猛,有温顺的恐龙。
恐龙说明文 篇7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恐龙吧!那你们知道最大的恐龙是什么恐龙吗?对了,那就是“棘龙”。
我喜欢的恐龙很多,其中就有棘龙,棘龙属棘龙科,棘龙的头颅骨长度可达2.15米,拥有肉食性恐龙中最大的头颅骨。棘龙眼睛前方长有小型突起物,突起物可能起到保护眼睛或视觉展示的作用。棘龙的口鼻部狭长,前端略为膨大,与鳄鱼十分相似,牙齿长而弯曲,口鼻部末端的牙齿长度可达15厘米,脖子十分灵活,有利于方便它们低头扑鱼。身形比霸王龙和南方巨兽龙还要大很多,它身长12—19米,体重6—20吨,目前为止是人们已知陆地上最大的肉食性动物。
棘龙主要以后足着地的方式行走,前肢长有利爪,虽然结实有力,但是无法行走,它们有时会以前爪侧面接触地面蹲伏着休息。前爪与后爪相辅相成,扬长避短,使它身手敏捷,能够迅速制伏猎物。
棘龙背上长着一个巨大的帆状物,高约两米,内部有脊骨支撑,因此显得棘龙身材魁梧。帆状物的作用很多,它能够起到威胁其他猎食者的作用,还能够吸引异性的注意。棘龙的帆状物不但能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可能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棘龙主要生活在炎热的沼泽地区或河流、湖泊附近,主要以鱼类为食。鱼类、龟类、鸟类等动物都是棘龙喜欢的食物,有时它们也会在陆地上捕食小型动物。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棘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喜欢了棘龙?
恐龙说明文 篇8 我非常喜欢恐龙,是个标准的恐龙迷,喜欢从书中知道关于恐龙的一切信息。
恐龙分两大类,食肉或食草性。区分它们,只需要记住食肉恐龙是和人一样用两只脚走路,而食草恐龙是四足兽。
要说最长的恐龙,非易碎双腔龙莫属了。它们比鲸还长,平均长度达到35米,最长有60米到80米,最重有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
最小的恐龙,细颌龙当之无愧。体长不到一米,体重约0.83到3.5公斤。别看它小,奔跑的速度可快了。
说说食肉恐龙的捕食吧。拿细颌龙为例,它非常喜欢群体捕猎,盯紧对手,然后趁猎物不备或疲惫时攻击。再说伤齿龙,伤齿龙是恐龙中较聪明的恐龙,它们的攻击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攻击时,分工明确。
在恐龙世界中,也有弱肉强食的规则,所以食草动物中必须有可防身的武器。像剑龙,它的尾巴末端有4根1米长的尾刺,可以刺伤食肉恐龙,而三觭龙是觭龙中体形最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长矛似的角,在眼睛和鼻孔之间也有一个角,这样尖锐的武器可以吓退食肉恐龙。
恐龙纵横一时,却终究灭绝。关于恐龙灭绝有很多说法,比如陨石撞击说,彗星碰撞说,造山运动说,气候变动说,火山喷发说……
我长大后,也要和科学家们一起查找恐龙灭绝的原因,解开这一世界难题。
恐龙说明文 篇9 恐龙是最受我关注和喜爱的猛兽之一。恐龙的样子很威猛,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恐龙分为两大类:食肉性和食草性。食肉性恐龙的牙齿非常锋利,便于快速杀死猎物。而食草性恐龙吃的是青草、树叶等,不需要锋利的尖牙。所以,一般恐龙的食物链是食肉性吃食草性。
这么多种类里,我最喜欢的是霸王龙,它的体长可达13.7米,体重7—8吨左右,臀高将近5.2米。霸王龙的血盆大口张开后宽约1.3米,有60颗牙齿,每颗足有30厘米长,就像一把把匕首一样相互交叉,能咬穿猎物的骨头。
霸王龙的身体和后肢都很强壮,强壮的后肢还能踢死猎物。但是,它的前肢却退化了,只剩下1米。人们猜测:它是为了牺牲前肢重量去支持自己有更大的嘴巴和脑袋,来保持身体的平衡。霸王龙有集体捕捉猎物的习惯,它们首先把猎物围起来,然后扑上去,用匕首般的锋利牙齿撕咬猎物的皮肤。把它咬死后,再一起分享猎物,一只活生生的巨大梁龙很快就只剩一副白色骨架。
大约过了几百万年后,一颗陨石突然从太空朝地球冲过来,直接重重地撞了上去。地球很快就被橙红色的大火和蘑菇云包围住了。陆地上,恐龙们慌忙四处逃窜,却被不知何处来的大石头和土沙掩埋、被洪水和大火淹死、烧死……恐龙就这样灭绝了。
不过,上述原因只是一种猜测。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没有得到完全破解,但愿人们能早日攻克这个未解之谜。
恐龙说明文 篇10 每当看到那本《少儿恐龙百科全书》,就会情不自禁地翻开来看看,而且百看不厌。那是因为恐龙那巨大的身体、锐利的牙齿或矫健的身体吸引住我的眼睛。
恐龙是一种生活在6万多年前,统治地球1亿多年的巨型动物,它们的身体很是庞大,最高有20至23米,有一些恐龙的前肢很小,所以只能站着行走,比如迅猛龙;而还有些恐龙前肢要长一些,所以可以四肢行走。
有些恐龙非常温顺,它们会一心一意地照顾龙宝宝。还有一些恐龙在树下自由自在地吃着树叶,它们一般是食素的恐龙,只要不打扰它们,就不会发怒。但是,那些残暴的食肉恐龙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它们一看见别的动物,就会毫不留情地扑上去,然后张开它们的血盆大口,撕碎对方的肉。
恐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肉龙,一类是食草恐龙。食肉动物最具有代表性的,那非霸王龙莫属了。它们大概有15至18米高。它们攻击对方时,会用长长的牙齿或锐利的爪来互相伤害对方。它们还会以掉队的恐龙为食,当它们饿极了的时候,还会吃其他的恐龙的腐肉。
食草恐龙一般都只吃植物的叶子,如果遇到太高的树,它们就会把前肢伸到树冠上,形成站立状,然后把头伸上去吃树叶,它们跑得一点儿不快,不能及时躲避捕食者的追逐。
现在恐龙已经完全灭绝了,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很多恐龙的化石。据书上记载,在欧洲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霸王龙骨架。如果恐龙还存在,世界会怎么样呢?
恐龙说明文 篇11 刚上初中时看生物书,开头的课文导读有这样一句话‘为什么巨大的恐龙会全部灭绝,而小小的蟑螂却不容易消灭?’我深思着这个问题,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大人们说,是我们人类不热爱大自然,所以让巨大的恐龙成为了灭绝的动物,这些都是人类不好。大人们还说,蟑螂是坏东西,但却繁殖的快,一繁殖的快,就算我们人类一个一个得打也打不完,所以不容易消灭。
是吗?大人们的观点虽然我不否认,但也不全对。
恐龙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它适应不了周围的环境,他为什么适应不了周围的环境呢?是因为它们以前生活在无工业污染的大自然里,而人类在一天天进步,工业污染自然也就多了,恐龙受不了这种环境所以就灭绝了。
恐龙想灭绝吗?肯定不想,有谁会不想多活两年?那他们为什么不努力的适应周围的环境,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呀!可是恐龙不愿意,当然,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谁想服从大自然?谁不想追求自己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灭亡,你会选择什么?是像恐龙一样倔强的灭亡,还是像蟑螂那样服从自然,永久活下去?
蟑螂服从自然代表什么?改变不了自然就改变自己。
人们不也是缺乏这样的精神吗?太阳不会围着你,你只有围着太阳,相同,社会也不会围着你,如果你在家里是太阳,那么请你改,因为世界不会像你在家里一样,你只有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世界!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条理性极强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恐龙的说明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恐龙的说明文800字1 星期五,中科院的李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如果你们也想对恐龙有所了解的话,不妨先来看看我下面的文章吧!
提起恐龙,还得从恐龙蛋说起!在我们中国,光河南一处地方,就发现了两万多只恐龙蛋化石。在我们的家乡——浙江东阳,也有许多的恐龙蛋化石,大约有15000多个。因为浙江一带的恐龙化石发源地很多都在东阳附近,所以东阳也被称为“恐龙之乡”。我国发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特别多,所以国家还去申请了吉尼斯记录呢!
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体型差异也很大。你们知道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吗?有人会说地震龙,有的人会说阿根廷龙,还有的人会说易碎双腔龙?其实都不是!据我们李教授调查,目前我们发现最大的恐龙化石是巨型汝阳龙,它足足有38米长呢!至于易碎双腔龙嘛,是因为以前的印刷质量不高,不知哪个环节搞错了,才变成了有60—80米长的大巨龙。那么,你们知道最小的恐龙叫什么吗?哈哈,就是鼠龙。它的身体只有10到20厘米长,真的跟小老鼠差不多大哦,难怪会叫它“鼠龙”。大的有38米长,小的'只有10厘米,恐龙们的体型差距可真大呀!
既然当初恐龙的数量如此之多,体型如此之大,后来它们为什么会灭绝的呢?李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搞笑的推理:据说恐龙的牙齿是倒钩形的,没法咀嚼食物,只能用胃石代替。但胃石代替的咀嚼效果并不好,故而恐龙经常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之后就要放屁,那么多的恐龙就会放出大量的屁。而屁呢!其实是大量的毒素,投放到空气当中之后,就把能挡住宇宙射线的臭氧层给破坏掉了。继而,宇宙射线就把植物照死了,淡水也干涸了,所以恐龙的食物链就断掉了,恐龙也就存活不了了。另外一种推理是:那时候火山喷发比较频繁,许多尘埃升上天空,使整个地球都变成了红色,挡住了太阳的照射,导致了植物的死亡,地表温度也迅速下降,所以恐龙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推理,如火星撞击地球,恐龙互相偷吃恐龙蛋……哎,这恐龙为何会灭绝,其实至今还是一个谜。
关于恐龙的说明文800字2 恐龙这种远古的大型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呢?作为一位动物爱好者,我就来班门弄斧一番。
恐龙是两栖类动物,最原始的恐龙是始盗龙,杂食型,其它恐龙大部分都是由它进化而来的。
恐龙大约存在于2。3万年到6500万年前。
最大的恐龙叫震龙,体长达39到52米,体重最大可以达到130吨,而最小的恐龙是皖南龙和微角龙,成年后只能达到60厘米,相当于成年人的一只手臂。
恐龙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最科学的是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其中,鸟臀目的恐龙大多是鸟类的祖先,而蜥臀目最有代表性的是霸王龙。
大型肉食恐龙单独猎杀大中型的草食恐龙,而重爪龙会捕食水中的鱼类,中型肉食恐龙会单独猎食中小型恐龙,或和同伴一起猎杀大型食草动物。而小型食肉恐龙会猎杀小型食草动物和昆虫。食草动物则会吃:针叶、银杏、苏铁木赋、石松、木兰等植物。
大部分草食动物是群居,而埃德蒙托龙会在秋冬季交界中迁移过冬;大部分肉食恐龙都是单独生活,部分恐龙会跟着大型食草恐龙。
科学家认为恐龙最多的可以活100年以上,最少能活10—20年。
恐龙蛋10—50厘米左右,与鳄鱼蛋差不多大小,幼龙在蛋内需要呼吸,蛋壳坚硬,不需要过多保护。
对于恐龙的灭绝有以下几种说法: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气候突变,火山爆发,而一些恐龙进化成了鸟类躲掉了这次灾难,如:始祖鸟、中华鸟龙等。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灾难导致恐龙的灭绝,我长大后一定要解开这未解之谜。
一、恐龙的诞生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
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
二、体型特征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公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扩展资料
恐龙的消失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è] 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恐龙化石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
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龙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6%81%90%E9%BE%99%E8%A7%A3%E8%AF%B4%E8%AF%8D300%E5%AD%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