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谄媚,胸怀大度,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向雄传》是唐代房玄龄主编的一篇传记。作品原文向雄传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
此文出自《晋书·向雄传》。
向雄担任河内郡主簿时,有一件公务并未牵涉到他,而太守刘准无端地发脾气,杖责向雄并且把他赶走。向雄后来当上了黄门郎,刘准当上了侍中,两人从来不说话。晋武帝听说了这个消息,命令向雄去跟刘准恢复府主与臣属的情义。向雄没有办法,(只好)去拜访刘准,连拜两次后说:“我受君王的诏命而来,但是我们府主与臣属之间的情义已经断绝了,又有什么办法呢?”说完后便走了。晋武帝听说两人仍然没有和解,便生气地责问向雄说:“我命令你去恢复府主与臣属的情义,为什么还是绝交呢?”向雄说:“古时的君子,任用人时合于礼制,辞退人时也合于礼制。而今天的君子,任用人时仿佛要把他放在膝盖上(爱抚)一般,辞退人时仿佛要把他丢进深渊(摔死)一般。我对刘河内来说,没有成为死敌,也就已经值得庆幸了,哪里再能有什么府主与臣属的情义呢?”晋武帝只好听任他这么做。
(15)山公大儿著短帢,车中倚①。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②。
【注释】①短帢(qi ):一种轻便小帽。戴帢帽见客,是一种不讲究礼节的做法。② 时论 句:山公大儿戴的是便帽,所以不肯去见皇帝,而山涛却不敢替他辞谢。时论便以为胜山涛。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上。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当时的舆论就说这个儿子胜过山涛。
(16)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①。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②。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③。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 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 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 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 雄曰: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④。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⑤! 武帝从之。【注释】①河内主簿:河内郡的主簿。河内郡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一带。按:《晋书 向雄传》载,太守刘毅以非罪罚向雄杖刑,后来吴奋为太守,又因事下向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调向雄为都官从事。②黄门郎:官名,也称黄门侍郎,职责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与侍中同为宫内近侍官,不过侍中是加官,无定员。侍中和黄门郎俱管门下省众事。
③君臣之好:上下级的和睦关系。
④ 古之 两句:摘自《礼记 檀弓下》。君子指达官贵人。进是推荐,提拔。退是撤职,降职。
⑤戎首:指挑起争端的人。
【译文】向雄任河内郡的主簿,有件公事本来和他没关系,可是郡太守刘淮为这事大为震怒,便对他动了杖刑,并且打发他走了。向雄后来调任黄门郎,刘淮任侍中,两人虽在同一衙门,却从来不交谈。晋武帝听说这件事,便命令向雄要恢复两人原有的上下级和睦关系。向雄不得已,就到刘淮那里,行再拜礼后说: 刚才奉皇上的命令而来,可是我们之间的上下级恩义已经断绝了,怎么办? 说完,马上就走了。武帝后来听说两人还是不和,就生气地问向雄: 我命令你恢复旧时的和睦关系,为什么还要绝交? 向雄说: 古时候的君子,按礼法举荐官员,也按礼法贬黜官员:现在的君子,举荐人家时就像要抱到膝上那么亲,贬黜人家时就像要推下深渊那样狠。臣下对刘河内如果不去挑起争端,那也就幸运得很了,怎么还能修复旧有的上下级关系呢! 晋武帝听后,就不再勉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