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作品有《葡萄》、《破损石膏像》、《五角星》、《小罗》等。
冷军,1963年生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198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武汉画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闭幕的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冷军当选为第八届省文联副主席。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数次获全国美展大奖,声名海内外,是近年来大陆非常有影响的青年美术家。
冷军的艺术特点:
冷军的作品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透过层层油彩,冷军带给观赏者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杜甫曾在诗句中写出,好的作品要有风骨,要“有神”。而冷军用普通的画笔,把颜料和思想混合,在画布上汪洋恣肆地展示出他对绘画的理解。在他手下,画笔有灵魂,作品有风骨。
冷军写实人物油画作品有《小罗》、《襁褓》等等。
《小罗》: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这幅作品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该作品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襁褓》:初看似乎是一幅黑白照片。而对象是一些碎布条、旧奖章、铅笔头、小钥匙、从“史努比”漫画书撕下的碎纸片以及他这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钉子和螺母等等。
冷军首先将物品通过复印机复印成平面初稿,最后用丙烯颜料进行深化与改造,达到每个细节都极端写实的地步,同时又保留一定程度的机械复制感。这堆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人工制品被摆成了一个近似十字架的构图,以一种冷隽的深不可测的姿态面对着观者。
人物简介:
冷军(1963年),出生于四川,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画家,湖北省第八届文联副主席。现任武汉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冷军是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画面丝毫毕现,形象精致入微。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数次获全国美展大奖,声名海内外,是大陆非常有影响的青年美术家。
冷军的创作生涯中,有两个巅峰时期,一个是创作静物期间,一大批形态逼真的画作涌现出来了,另一个巅峰就是他画人物肖像画。可以说,真正将冷军推向无以复加的巅峰,还是在他画人物肖像画的时候。冷军画5个女人的“美人图”,每一幅画作的诞生都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画的《蒙娜丽莎》,就是人物肖像画中一个突出的代表。冷军的这幅《蒙娜丽莎》是借鉴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同名画作下的冷军版《蒙娜丽莎》,多了几分东方美。其实,大家仔细看冷军画的“美人图”,就会发现“头屑”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有专家指出毫无美感。这是怎么一回事?
冷军《蒙娜丽莎》
冷军所创作的《蒙娜丽莎》是2004年,那时候的他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冷军从静物领域发展到了人物肖像画领域,由此开始了他的巅峰时刻。提起《蒙娜丽莎》,人们就会先想到达芬奇。其实,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经典佳作。冷军将这幅画作进行重新的解读,创作了与之相关的两幅作品,一幅是画老婆的《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而另一幅则是小编要说的《蒙娜丽莎》。冷军版《蒙娜丽莎》,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其中蕴含了许多达芬奇之外的内涵。
冷军《蒙娜丽莎》局部
冷军《蒙娜丽莎》局部
冷军的这幅《蒙娜丽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超写实画作范畴。冷军笔下的《蒙娜丽莎》含羞带笑,看起来非常的美丽动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画的这幅《蒙娜丽莎》比达芬奇的更加美丽动人。这个怎么说呢?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他对于画作中美人微笑的处理。冷军画作中的美人图,你第一印象她看着是不笑的。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大家不妨将画作中的美人放大若干倍,就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冷军画作中的美人,放大之后,可以看到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的趋势中,能够感觉出一种气质。
冷军《蒙娜丽莎》局部
我国古代对于知书达理的女性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高要求,可以发现但凡是古装剧中很少有女人大大咧咧的笑。她们都是笑不露齿,笑得很含蓄。冷峻笔下的《蒙娜丽莎》,也是遵循了这一古训,虽然笑但是笑得不明显。接下来,将我们的视角进行适当的转移,看看画作之中其他的小细节,模特身穿的毛衣每一个细枝末叶都看的特别清楚,这些都不算,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对模特头发的处置。我们不妨再次将这幅画作放大,就会把“头屑”都看得一清二楚。冷军超写实功力,可见一斑。然而,有专家指出他的画作毫无美感。专家又从何处立意?说的有道理吗?
冷军《蒙娜丽莎》局部
我们在回到这一问题之前,先为大家说说何谓“美感”?可能在专家的眼中,所谓的美感就是一种含蓄美。从上文可以得知,我们可以看看冷军版《蒙娜丽莎》,就会发现他的画作中有一种含蓄的美。其实,专家只是被冷军酷似照片的画作中“欺骗”了,毕竟他的画作过于逼真。专家未能从冷军的画作中进行更为深刻的剖析,加以剖析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画作,并不似专家说的那般毫无美感,相反是“美感满满”。
冷军《蒙娜丽莎》局部
冷军画“美女图”,“头屑”都看得一清二楚,让我们这些外行人都能感受到他非同一般的“超写实”。不过,思想相对保守传统的专家,则认为其毫无美感。事实并非如此,仔细看的话冷军版《蒙娜丽莎》,有一种无法言说欲上心头的美。
布面油画:32.5×26cm
介绍:《葡萄》是画家写实风格的代表。逼近对象,空间邃远,细详精巧,局部绅入,整体统观,画面充分,就连作以陪衬的铁皮,斑斑锈迹丝毫没有懈怠,葡萄质感─晶莹而又剔透,这些都显示了画面细详与整体效果的完美统一,并充分展示出画家写实的功力。
─艺术硕士龚长伊评述 布面油画:73×90cm。
签名:冷军92
出版:《名家精品——冷军超写实绘画》(四川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油画画布:41.8×30cm。
介绍:这幅《襁褓》初看似乎是一幅黑白照片,而对象是一些碎布条、旧奖章、铅笔头、小钥匙、从“史努比”漫画书撕下的碎纸片以及他这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钉子和螺母等等。冷军首先将物品通过复印机复印成平面初稿,最后用丙烯颜料进行深化与改造,达到每个细节都极端写实的地步,同时又保留一定程度的机械复制感。这堆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人工制品被摆成了一个近似十字架的构图,以一种冷隽的深不可测的姿态面对着观者。 冷军1999年作。
油画画布:130×130cm 介绍: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这幅作品在文化部 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该作品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喜欢油画的朋友,对冷军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近年来,他的超写实人物肖像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网友纷纷感叹,画的就跟照片一样,太逼真了!这种逼真的效果是冷军在近视900度的状况下仍坚持近距离作画换来的,大家佩服于他的耐心,但与此同时争议也越来越多:绘画只是追求逼真吗?照相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画画呢?有什么意义吗?
画得像照片,可它不是照片!
冷军的肖像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逼真,就像照片一样,可它毕竟不是照片。
两者的创作过程截然不同
照片就是摄影的图像,它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无论是抓拍或是表演拍,在你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作品就完成了。它形成的视觉效果是机械的反映,它的真实是光学镜头的作用。
▲ 柿子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冷军的油画却是主观的艺术创造,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他在追求极度真实之外还在传达美感和情感。
▲ 冷军静物油画
两者带给人的感受有很大差异,照片其实并不能完全展现真实。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照镜子时看到的脸与你自拍照里的脸是不一样的,旅游杂志上的风景照与实际的风景也是不一样的。那到底什么是真实呢?只有人眼中的你,你眼中的风景才是真实的。
冷军的超写实油画,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人眼的真实,所以会带给人更持久、更深刻、更震撼的感受。以演员刘亦菲的自拍照(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冷军的肖像画《小雯》为例:
刘亦菲的自拍照一眼看上去就很美,让人印象深刻,但接着就很少有人会去看第二眼、第三眼,但《小雯》不同,这是一幅油画,它展现出来的细节让人叹为观止,你会不自觉地去观察模特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感、头发丝的纹理,并在每一次观察中产生新的感受。
▲ 《小雯》局部细节
这些超逼真的画有意义吗?
尽管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尽管能还原被照片忽略的细节,但这种只是在技艺上追求逼真的绘画真的有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
超写实绘画带给人的震撼不比其他任何流派的绘画作品少。
其实比起近几年的超写实肖像画,冷军更早进入公众视线是在1999年的全国美展上。当时他创作了一幅1.3X1.3m的超级写实油画《五角星》,一举获得了金奖。
▲ 《五角星》
五角星的寓意不言自明,这颗锈迹斑斑、上面布满子弹穿孔的星星,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那么光彩夺目,它记录了中国近代史的铁血与豪情,它承载了我们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辉煌。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lw/%E5%86%B7%E5%86%9B%E4%BD%9C%E5%93%81%E5%9B%BE%E7%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