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英”指的是冬季。 唐代魏徵《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 玄序: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诗:“玉 (王官) 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春青阳、夏朱明、秋西颢以及冬玄英。
《青阳》
青阳开动,根亥以遂。膏润并爱,歧行并逮。霆声发荣, 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 ,惟春之祺。
《朱明》
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西颢》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奸伪不萌,妖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
《玄冥》
玄冥陵阴,蛰虫盖藏。草木零落,抵冬降霜。易乱除邪,革正易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条理信义,望礼五岳。籍敛之时,掩收嘉谷。
不难看出的是,这组祭歌是按一年四季的次序排列的。值得玩味的是这四首诗的题目,它们对今人来说象一组谜语,在“谜面”下潜藏着象征性的“谜底”,揭开这一谜底,就可隐约洞悉上古宇宙观的原型循环模式的线索。
从表面语义上看,四个诗题分别指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青阳”即春天,《尔雅·释天》说“春为青阳”,可做为明证。“朱明”即夏天,所以又叫“朱夏”,《尔雅·释天》说“夏为朱明”;孔平仲《官松》诗云:“中有清风发,能令朱夏寒”。可知朱明,朱夏,指的是炎热的夏天。“西颢”与诗中的“秋气肃杀”相对应,故不妨视为秋天的代称,有《广韵》中“西,秋方也”一句为证。“玄冥”与诗中的“抵冬降霜”相应,显然是冬天的代称。《后汉书·祭祀志》:“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则又把玄冥神化为冬季之神了。《尔雅·释天》说“冬为玄英。”可知玄冥又叫玄英。
青阳即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郭璞注:“气青而温阳。”
“玄英”指的是冬季。
唐代魏徵《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
玄序: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诗:“玉 (王官) 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北陆: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因以称冬。唐代陈至《荐冰》诗:“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
穷阴: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白居易的《岁晚旅望》:“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此外,杜甫还用过“穷冬”:“穷冬急风水,江山云雾昏”。皮日修用过“清冬”:“寓居无事入清冬”。
冬天的别称和雅称有:三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冬、穷阴、北陆、玄英、玄序、严节、岁馀等。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九冬: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
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
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
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称。
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北陆:
《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中: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
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玄序:
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
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制》诗:
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严节:
如梁任石《赠徐征君》诗中:
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岁馀: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馀”之说。三馀者: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而“岁之馀”的冬天读书效果最好。
如《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述: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古代对寒冷的雅称:
1、玄序
“序”指的是季节,因此古人用“玄序”称冬季者。
如唐代许敬宗《奉和守岁制》诗:“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2、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
如唐代白居易《岁晚旅望》:“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3、北陆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
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4、玄英
《尔雅·释天》提到:“冬为玄英。”后人因此用“玄英”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5、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玄月是9月。瑞月是一月,花月是二月,桐月是三月,蒲月是五月,辜月是11月。
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如果说地球是圆心的话,那么上玄月和下玄月就相当于在一定半径上的12点和6点的位置的时候的月亮。
月份别称(通俗版):
一月:正月、瑞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桐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7%8E%84%E5%BA%8F%E6%98%AF%E5%87%A0%E6%9C%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