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的三次方为-i。
2、i的四次方位1。
3、i的五次方为i。
虚数i的运算公式:(a+bi)±(c+di)=(a±c)+(b±d)i。
(a+bi)(c+di)=(ac-bd)+(ad+bc)i。
(a+bi)/(c+di)=(ac+bd)/(c²+d²)+(bc-ad)i/(c²+d²)。
r1(isina+cosa)r2(isinb+cosb)=r1r2[cos(a+b)+isin(a+b)]。
其中a,b是实数,且b≠0,i²=-1。
虚数i的三角函数公式:
1、sin(a+bi)=sin(a)cos(bi)+sin(bi)cos(a)=sin(a)cosh(b)+isinh(b)cos(a)。
2、cos(a-bi)=cos(a)cos(bi)+sin(bi)sin(a)=cos(a)cosh(b)+isinh(b)sin(a)。
3、tan(a+bi)=sin(a+bi)/cos(a+bi)。
4、cot(a+bi)=cos(a+bi)/sin(a+bi)。
5、sec(a+bi)=1/cos(a+bi)。
6、csc(a+bi)=1/sin(a+bi)。
(a+bi)±(c+di)=(a±c)+(b±d)i。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 = - 1。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a+b*i的实部a可对应平面上的横轴,虚部b与对应平面上的纵轴,这样虚数a+b*i可与平面内的点(a,b)对应。
可以将虚数bi添加到实数a以形成形式a + bi的复数,其中实数a和b分别被称为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一些作者使用术语纯虚数来表示所谓的虚数,虚数表示具有非零虚部的任何复数。
要追溯虚数出现的轨迹,就要联系与它相对实数的出现过程。我们知道,实数是与虚数相对应的,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就是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数。
高中虚数i的知识点如下:
1、虚数单位i,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
2、纯虚数当a=0且b0时的复数a+bi,即bi。
3、复数a+bi的实部与虚部a叫做复数的实部,b叫做虚部(注意a,b都是实数)。
4、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只能由定义判断它们相等或不相等。
5、实数空间与虚数空间数学上的转换方式叫作傅立叶变换,它在物理学、电子类学科、数论、组合数学、信号处理、概率论、统计学、密码学、声学、光学、海洋学、结构动力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傅立叶变换用正弦波作为信号的成分。
规律为: i^1=i, i^2=-1, i^3=-i, i^4=1, i^5=i^1=i,i^(4k)=1, i^(4k+1)=i ,i^(4k+2)=-1, i^(4k+3)=-i。
虚数i的n次方运算公式……虚数i的n次方运算公式:f=i^0。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1。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次方最基本的定义是:设a为某数,n为正整数,a的n次方表示为a。
复数
我们把形如 z=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 称为实部,b 称为虚部,i 称为虚数单位。当 z 的虚部 b=0 时,则 z 为实数;当 z 的虚部 b≠0 时,实部 a=0 时,常称 z 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复数是由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在16世纪首次引入,经过达朗贝尔、棣莫弗、欧拉、高斯等人的工作,此概念逐渐为数学家所接受。复数的加法法则: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两者和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和,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和。两个复数的和依然是复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复数。
虚数i的n次方运算公式:f=i^0。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²=-1。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
次方最基本的定义是:设a为某数,n为正整数,a的n次方表示为aⁿ,表示n个a连乘所得之结果,如2⁴=2×2×2×2=16。次方的定义还可以扩展到0次方和负数次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