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等于e的x次方图像如下图:
y=e^x就是一个普通的指数函数,经过(0,1)点y=e^-x就是将y=e^x的图像关于y轴做轴对称后的图像,因为f(x)=e^x的图像与f(-x)=e^-x关于y轴对称。
y=e^x/x y'=e^x/x-e^x/x=e^x(x-1)/x 令y'=0,解得x=1 x<1 时,y'<0 x>1 时,y'>0 故函数 y=e^x/x 在 x=1 处取得极小值 y=e 在(1,+∞)单调递增。
注意事项
比较两个幂的大小时,除了上述一般方法之外,还应注意:
(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
例如:y1=34 ,y2=35 因为3大于1所以函数单调递增(即x的值越大,对应的y值越大),因为5大于4,所以y2 大于y1 。
(2)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来判断。
y=e^|x|的图像
先画出y=e^x的图像(x>=0),然后将图像沿y轴对称过去y=-(1/2)^|x-2|。
先画出y=-(1/2)^x
然后向右平移2单位,取x>=2的部分,再沿x=2对称即可。
y=e^x的图象知道吧,它是一个在x轴上方递增的单支曲线。y=-e^x只是改变了y=e^x的函数值的正负性,它们两个的图象显然关于x轴对称。而y=e^(-x)它改变了y=e^x的自变量的正负性,其图象无疑关于y轴对称;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因y=e^(-x)=(1/e)^x,它将y=e^x的底数变成了倒数,底数的大小随之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它的单调性。本题实质是图形变换,掌握规律:由一个基准函数y=f(x)通过一定的平移、伸缩和对称变换,可以得到许多你想要的函数,比如y=f(x)+b(上下平移)、y=f(x+a)(左右平移)、y=Af(x)(纵向伸缩)、y=f(wx)(横向伸缩)、y=-f(x)(x轴对称)、y=f(-x)(y轴对称)、y=-f(-x)(原点对称)等。当然以上变换不是单一的,往往形成组合变换而得到更丰富的函数,比如y=Af(wx+a)+b等等。
y=e^x/x
y'=e^x/x-e^x/x²=e^x(x-1)/x²。
令y'=0,解得x=1
x<1 时,y'<0。
x>1 时,y'>0。
故函数 y=e^x/x 在 x=1 处取得极小值 y=e。
在(1,+∞)单调递增,y>0,图象在第一象限。
在(-∞,0)单调递减,y<0,图象在第三象限。
在(0,1)单调递减,y>0,图象在第一象限。
直线 x=0 是渐近线
描绘关键点,画出函数 y=e^x/x 的图象如下:
扩展资料:
底数e的来源:
第一次提到常数e,是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于1618年出版的对数著作附录中的一张表。但它没有记录这常数,只有由它为底计算出的一张自然对数列表,通常认为是由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制作。第一次把e看为常数的是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
已知的第一次用到常数e,是莱布尼茨于1690年和1691年给惠更斯的通信,以b表示。1727年欧拉开始用e来表示这常数;而e第一次在出版物用到,是1736年欧拉的《力学》(Mechanica)。虽然以后也有研究者用字母c表示,但e较常用,终于成为标准。
用e表示的确实原因不明,但可能因为e是“指数”(exponential)一字的首字母。另一看法则称a,b,c和d有其他经常用途,而e是第一个可用字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函数图像。
e^x就是左边的图像;
e^-x就是右边的图像;
这两个图像是对称于y轴的;
不是所有互为倒数的函数的图像都有必然的联系;
比如y=x与y=1/x;
这里y=e^x变化为y=e^-x;
就是x变为-x;
对于f(x)变为f(-x)就是关于y轴对称(即y值不变,x变为相反数,就是关于y轴对称);
有问题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