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辉发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一、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元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二、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为乌拉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三、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嘉庆帝生母,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皇贵妃(5位)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
贵妃(5位)
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妃(6位)
舒妃叶赫那拉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皇帝有两位皇后,分别叫: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和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出生于康熙二十年,五月三十日,父为内大臣费扬古,生母多罗格格觉罗氏(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玄孙),清世宗原配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之女,母彭氏。康熙年间嫁雍亲王为妾,号格格。终年86岁。举国致哀,尊谥号定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因此后世称其为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扩展资料
1、孝敬宪皇后,大约比雍正帝小三岁。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奉康熙皇帝命令与皇四子胤禛成婚,封为嫡福晋。(当时皇后只有十岁,雍正只有十三岁)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内城东北修建府邸、赐雍和宫(当时称四爷府)。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4月17日),生下嫡长子弘晖。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给胤禛封爵位为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六月初六(8月17日)弘晖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赐皇家园林圆明园给多罗贝勒胤禛。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多罗贝勒胤禛开始恭请康熙皇帝幸雍和宫附设花园圆明园进宴用膳,嫡福晋侍宴。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过世,过世那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2、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
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敬宪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圣宪皇后。
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八岁殇。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初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皇贵妃敦肃皇贵妃,年妃康熙四十八年左右,圣祖指配年遐龄幼女,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汉军镶黄旗,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谥曰敦肃皇贵妃。祔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纯悫皇贵妃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乾隆初,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泰陵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皇五子弘昼。妃齐妃知府李文熚之女。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齐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葬泰陵妃园寝。子三,弘昐、皇次子弘昀,殇;皇三子弘时。女一,皇次女,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谦妃管领刘满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悫皇贵妃之右。宁妃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的女儿。汉军镶黄旗,出生年月不详,应是雍邸旧人,康熙四十二年南巡时曾御赐山阳知县武柱国(宁妃父)扇诗。雍正元年册封为宁嫔,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宁妃,葬清西陵泰陵妃园寝,葬礼同康熙朝良妃。嫔懋嫔生于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懋(mào)嫔,宋氏,主事金柱女。雍正妃嫔。 康熙年间入宫,号格格。她应该是雍正帝最早的女人,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殇。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举行册封礼,卒于雍正八年九月。由于当时泰陵刚刚兴工,妃园寝尚未营建,懋嫔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乾隆二年十二月随同齐妃金棺奉移西陵泰妃园寝。懋嫔券座位于前排右边第一位,她是泰陵妃园寝中唯一的嫔。贵人郭贵人(?—1786年),雍正帝嫔妃之一。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七日辰时,郭贵人彩棺奉移清西陵泰陵妃园寝。三月十三日葬入地宫。李贵人,李氏(?—1761年)李氏,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7年封李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礼致祭。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彩棺安于田村殡宫。海贵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雍正三年八月封为常在,用其姓氏(海)作为封号。进宫后,无心争宠,居深宫十年。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生命垂危,又晋封为海贵人,不久雍正帝便驾崩。乾隆继位后,也有人称其为前朝贵人等,也没有尊谥。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葬泰陵妃园寝。张贵人(?—1735年),雍正帝妃嫔之一。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封张贵人。即亡。张贵人很可能是雍正帝最后一位亲自进封的贵人。老贵人老贵人,葬于清东陵附近的苏麻喇姑的园寝内。关于她的身份至今学术界无解,但有两说一说老贵人是雍正帝的妃子,老为姓氏,因为没有为雍正皇帝侍寝,所以没有入葬妃园寝。二说那是康熙帝的贵人,雍正时加封的。这是雍正元年的上谕: 朕奉皇太后懿旨,朕兄弟之母,当加意相待。朕念十二阿哥(允祹)之母(定妃万琉哈氏),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允禄)之母嫔(顺懿密妃王氏),亦晋封为妃。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之母(通嫔那拉氏)应封为嫔。内有一常在,年已七旬,亦应封为贵人。常在那常在(?~约1735),某氏,生年不详,为雍正嫔妃,出身低微,记载较少雍正十三年前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李常在李常在,雍正八年已进宫,封为李答应。雍正十年闰五月进位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当李答应时深得雍正喜爱,慢慢的晋升常在,便失宠。马常在, 生年不详,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称马答应,八年正月晋为马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季卒。她的棺椁在田村殡宫一放就是7年,无人理睬,被乾隆皇帝发现后,很是恼火,处罚了一大批官员! 四十年十月奉安于泰陵妃园寝。春常在为雍正常在,在已找到的清宫档案《宫中档簿》(雍正十三年十月)中已有春常在之名,一直到乾隆二十六年,始终有春常在之名。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的《宫中档簿》缺失。但乾隆三十一年的《宫中档簿》中已不见春常在之名。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常常在常常在(?—1732年),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十年八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清西陵之泰陵妃园寝。顾常在顾氏,雍正七年四月已进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暂安于田村,后奉安泰陵妃园寝。吉常在雍正常在,生卒年不详,未葬于泰陵妃园寝,待考。答应苏答应苏氏,雍正4年封苏答应,可能卒于雍正七年八月以后。 奉安于泰陵妃园寝。英答应,生卒年不详,未葬于泰陵妃园寝,待考。汪答应清雍正皇帝的答应,既女侍从。生卒年不详,而且未葬于园寝内。德答应雍正答应,生卒年不详,未葬于泰陵妃园寝,待考。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云惠无位分,生卒年不详,未葬泰陵妃园寝,待考。
一共有三任,分别是:
1、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满州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
2、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为乌拉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
3、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扩展资料:
历乾隆一朝,共册封过两个皇后,分别是孝贤皇后富察氏和皇后乌拉那拉氏。第三位孝仪皇后魏佳氏,是在她的儿子嘉庆登基之后才被追封的,当时魏佳氏已死,所以生被册立为皇后者,只有富察氏和乌拉那拉氏二人。
因为乾隆皇帝的寿命很长,活了89岁,他的绝大部分后妃都没有活过他。上面提到这两位皇后,第一位死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第二位死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一、乾隆第一位皇后,孝贤皇后
在乾隆尚未宝亲王之时,富察氏便是他的嫡福晋。孝贤皇后是个很简朴的人,“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
同时也很识大体,“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所以乾隆对她非常看重。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乾隆)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
孝贤皇后是死在了和乾隆出巡的路上,因她的死,乾隆异常悲痛。
在孝贤皇后的丧礼中,一向宽厚的乾隆对群臣大发雷霆,因为丧礼中一些细节做得不够好处罚了一大批人。
大阿哥和三阿哥对孝贤皇后之死表现得不够悲痛,乾隆甚至下旨剥夺了他们继承皇位的权利:“伊等俱系朕所生之子,似此不识大体,朕但深引愧而已,尚有何说,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
二、皇后乌拉那拉氏
清朝历代皇后都有谥号,但这位皇后却无尊谥,就连丧仪都是降为皇贵妃的规格办理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位皇后在一件事情上得罪了乾隆。
这位皇后出事,也是因为和乾隆出巡有关。《清史稿》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
在乌拉那拉氏去世的十二年后,乾隆因金从善一案,再次说起当年之事,提到:“孝贤皇后崩逝时,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之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皇太后,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年,乃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
可见,这位皇后当着乾隆的面剪断自己的头发,是乾隆痛恨于她的原因。
在发生剪发事件后,乾隆让皇后从水路先返回北京,而后实际上将其打入了冷宫,导致皇后在第二年就去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元后和嫡后代表相同的意思,是指皇帝的原配皇后(第一任皇后)。
继后:顾名思义是继位的皇后,亦称随后。若原配皇后薨逝或被废后,下一任的皇后就称之为继后。
扩展资料:
皇后:
皇后(拼音:huáng hòu)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 “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后引申指“君主的妻妾”,这是一个位份、称谓,而不仅仅是”皇帝后面的女人“
。因为汉字被简化的原因,我们习惯将”后“与”後“两字均合并为”后“,取其”后面“的意思。这是误解。在以前王朝运作中,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五枚均为”后“所执掌。
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继后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5%85%83%E9%85%8D%E5%AB%A1%E5%90%8E-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