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1、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出自《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2、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地工作是雇佣的首要条件;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一切事故都可以防治;管理层要抓安全工作,同时对安全负有责任;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
3、管理层“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工作之外的安全也很重要;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务。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明·朱用纯。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出自先秦的《国风·豳风·七月》
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意思: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出处:春秋《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
文学作品示例: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是最好还没有下雨就修补屋顶,不要要口渴了才来挖井。
反义词:
江心补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意思: 比喻失去了时机,已无法补救。
出处:明·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意思是现在是我主要计划事情,一定首先开始做准备,不要等到快到悬崖勒马,船到江心才补漏洞,这是我的希望。
防患未然的诗句举例: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君子见几而,不俟终日。
3、非止排难於变切,亦将防患於未然。
4、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5、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
6、事不当固争,防祸于未然。
7、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
防范于未然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提前考虑,在发生问题之前进行预防和处理避免灾祸的发生。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等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再后悔不如把准备工作做好。把事情考虑的周到一点。可能会引起什么不适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然后进行预防和处理。这样后期就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隐患。
正所谓没有远虑就会有近忧。比较于防范的代价相对于发生灾祸那是绝对值得的。